DB32/T 3451-2018 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检测规程
DB32/T 3451-2018 The cultivation of rice variety for the detection of weedy rice (DB32/T 3451-2018) is a standard for the detection of weedy rice in cultivated rice variet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
- 起草人:
- :强胜、戴伟民、宋小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检测规程》
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杂草稻(weedyrice)是在水稻田中可以自我繁衍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
(OryzasativaL.),往往与栽培稻相伴生,广泛发生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稻作
生产区。已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视为水稻田中与稗草和千金子齐名的三大恶性杂
草之一。尽管杂草稻与栽培水稻同种,但是其具有极其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当其
密度达到2-40株/m2时可使水稻减产19%-89%。虽然,杂草稻具有较强的落粒性,
而逃避收获,但是其往往混杂于稻种中进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和扩散。尽管在我
国杂草稻受关注时间不长,但是,杂草稻在我国的危害十分严重,几乎在所有水
稻栽培省区均有发生,江苏是受杂草稻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水稻直播
等省工节本的轻型栽培措施的实施,杂草稻的危害程度不断升级,分布范围不断
扩大。导致杂草稻蔓延扩散的主要原因除了种子混杂外,收割机械的携带也是传
播途径之一,不过前者在远距离的传播是主要的。由于杂草稻与栽培稻在形态、
生理、生长习性上的相似性,使它具有了和栽培水稻基本相似的除草剂的反应特
性,因此,至今还没有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在稻田防除杂草。防除
杂草稻还主要依赖人工拔除,中等发生的田块要耗费150工日,严重发生的田块
甚至导致抛荒。这已经威胁到水稻生产安全。因此,加强杂草稻通过水稻种子传
播扩散的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田间杂草稻未及落粒的种子将随栽培稻种收获,而混杂于栽培稻种中,成为
杂草稻纯合体。另一方面,当杂草稻与栽培稻通过花粉介导发生杂交后导致基因
交流,使得收获的栽培稻种子(2n=24条染色体)中可能含有杂草稻的一半染
色体(n=12条染色体),成为杂草稻杂合体。随着貌似正常的栽培稻种子的售
卖,成为杂草稻快速扩散传播的重要路径。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将针对上述两
种类型的杂草稻管理。由于没有对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混杂的管理,在我国水稻产
区时有发生农民因杂草稻爆发而状告种子公司的事件,由于无法可依,直接影响
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3517-2019 面向大数据处理的物联网技术需求 2019-11-11
- YD/T 3520-2019 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体验质量指标及评测方法 2019-11-11
- YD/T 3522-2019 移动应用开发者社区平台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26-2019 基于LTE控制面的定位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3521-2019 移动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3519-2019 泛在网多网关协同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3523-2019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移动办公系统服务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2019-11-11
- YD/T 3518-2019 轻量级M2M终端管理业务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3527-2019 基于LTE控制面的定位系统设备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24-2019 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应用程序第三方数字签名技术要求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