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测绘标准
DB23/T 2637-2020 The standard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positioning services interfaces for location platform servi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A75
DBDB223/T23637—2020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
技术规范
LocationServicePlatformMulti-ModeCooperativePositioning
ServiceInterface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20–06–08发布2020–07–07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发布
DB23/T2637—2020
目 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符号、缩略语和UML标记..........................................................................................................................3
6基本服务元素.................................................................................................................................................4
7定位服务操作.................................................................................................................................................6
8指令服务操作.................................................................................................................................................6
9扩展服务操作.................................................................................................................................................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服务接口部分返回字段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服务接口返回数据结构..................................................................................................16
参考文献.............................................................................................................................................................23
I
DB23/T263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振发、林富明、张庆全、刘禹鑫、周源、王洪昌、刘恒飞、李冰、古一鸣、
王芳、李梅、朱晓东。
I
DB23/T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的适用范围、一致性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和UML标记、建设原则、基本服务要素和定位指令服务操作。
本标准适用于行业领域位置服务多模式协同定位的管理、研究、开发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元)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31-2013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
GB/T30288-2013卫星导航定位坐标系统
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JT/T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794-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W3CXML可扩展标记语言1.0(第五版),W3C推荐(200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位置服务
根据特定需求,采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取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在电子地图服
务的可视化支持下提供给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定位、导航、查询、识别和事件检查等与
空间位置相关的增值服务。
3.2
定位模式
采用一定的定位设备和定位技术组合进行定位的方式。
3.3
协同定位
采用不同定位模式实现室内外空间的定位服务。
注:多种定位技术与方法相互协调完成的定位服务。
1
DB23/T2637—2020
3.4
定位区域
能提供稳定的定位服务与流畅的信息交互的空间区域。
3.5
接口用户
应用位置服务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的开发人员。
3.6
定位终端
定位终端是位置服务平台的定位数据来源设备,包括GPS/北斗车载终端、手持定位终端,具备定位
功能的手机、无线对讲机等。
注:本处车载终端一般要求符合交通部JT/T794-2019,终端与平台间的数据格式符合JT/T808-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兼容JT/T808-2013)
[JT/T796-20113.5车载终端]
3.7
网络通讯协议
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
4总则
4.1一致性
任何声称与本标准相一致的定位服务的实现或产品都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接口服务操作和相应数
据结构的全部要求。
4.2实用性
接口功能跨平台使用,具备实用、简洁的特点。
4.3扩展性
平台具备对架构、容量、通信和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接口扩充和升级的特点。
4.4开放性
与相关技术标准相统一,传输协议具备通用性与一致性的要求。
4.5先进性
接口具备功能、采用技术、实现方法、可延续性等方面技术的先进性。
2
DB23/T2637—2020
5符号、缩略语和UML标记
5.1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OGC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GeospatialConsortium)
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
[GB/T30288-2013,缩略语3.2]
CRS坐标参照系(CoordinateReferenceSystem)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W3CXML可扩展标记语言1.0]
5.2UML标记
在本标准中,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描述室内外多模式协同定位的概念模型和服务接口。基本
的数据类型和图表在ISO/TS19103:2005中以及ISO/IEC19501中说明。
在本标准中,采用下列UML类的构造型:
a)<<DataType>>一组没有标识(独立存在且可能存在边缘效应)值的描述符。数
(<<数据类型>>)据类型包括基本的预定类型。DataType是一个具有少量操作或没
有操作的类,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其他类的抽象状态。
b)<<CodeList>>一个灵活的枚举,用于描述一个开放列表。如果完全知道该表的
(<<代码表>>)元素的值,则应使用枚举;如果只知道该表元素的可能值,则应
使用代码表。
c)<<Abstract>>不能直接实例化的类(或其他类元)。该类的UML标记用斜体表示
(<<抽象类>>)其名称。
d)<<Interface>>命名的操作集,描述元素的行为。
(<<接口>>)
e)<<Package>>逻辑上相关组分的群集,包括子包。
(<<包>>)
f)<<Type>>一组抽象的属性和关联。抽象意味着其规范不一定应作为实例变
(<<类型>>)量体实现。
在本标准中,UML标记的主要元素如图1所示。
3
DB23/T2637—2020
图1UML标记
6基本服务元素
6.1概述
本条规定了服务接口中独立于特定服务必选操作的通用部分,操作流程如下图2所示。
图2操作流程图
6.2用户验证
先校验用户名,获取加密参数,将密码执行rsa加密后,再进行登录验证,方可进行定位服务、指
令服务以及扩展服务的操作,并且后续调用的接口不再需要传递用户参数,将自动识别登录用户。
表1用户验证详细参数表
参数名是否必须值
username是用户名,例如:testuser1
password是RSA加密后的密码密文,很长一串字符串。
returntext是固定为true
4
DB23/T2637—2020
6.3设备验证
通过提供专用接口执行设备传回数据接收入口校验,用来验证隶属于该平台的设备,校验成功后放
行否则为无效数据。如图表1。
表2设备验证详细参数表
参数名是否必须值
deviceid是终端设备识别码
infogatename是信息网关名
6.4位置坐标
位置坐标数据是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提供的核心服务内容,各种终端结构数据最后基于该标准
坐标数据结构(终端实时位置数据),基于该标准数据结构,用户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各种位置
服务延伸应用,如图表2。
表3定位数据结构
名称字段类型必选性含义单位
latdouble必选纬度度
londouble必选经度度
altdouble可选高程米
speeddouble可选速度米每秒
orientationdouble可选方向度
locationtimestring必选定位时间YYYYMMDDThhmmss
坐标数据中的lat、lon和alt应符合《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GB/T16831-2013)对
地理点位置的规定。其中,高程单位为米,速度单位是米每秒,方位角是以真北方向TN为参考基准,
范围在0-360。定位时间以采用UTC作为参照基准,其格式表示为符合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
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字符串,为YYYYMMDDThhmmss。
6.5服务注销
当结束服务调用时,执行服务注销操作。
6.6服务响应
当服务调用时,通用返回结果为JSON数据格式,具体格式见附录A,详细记录了服务调用返回状态
与执行结果。
6.7服务异常
当接收到不符合本标准的无效请求时,或定位服务计算出现问题时,定位服务器应发布服务异常报
5
DB23/T2637—2020
告,用于向客户应用程序和使用者声明请求无效的原因。
6.8消息通道
主要包括后台下行命令请求消息队列接口和信息网关上行信息推送消息队列接口两部分,作为命令
执行获取消息反馈的通道。
7定位服务操作
7.1概述
本标准规定位置服务平台采用以下服务操作实现获取基本位置与定位相关服务,并在名称与含义上
保持一致,接口统一访问http://<主机>:<端口>/webAppInterface/命令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3559-2019 边缘路由器构件接口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2431-2019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系统信息交换接口技术要求 2019-11-11
- YD/T 2534-2019 网间号码携带集中业务管理系统与本地业务管理系统接口协议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63-2019 互联网接入服务质量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64-2019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系统信息交换接口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61-2019 富通信业务(RCS)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2019-11-11
- YD/T 3560-2019 边缘路由器构件接口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2538-2019 网间号码携带受理流程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2535-2019 网间号码携带集中业务管理系统与业务受理系统接口协议测试方法 2019-11-11
- YD/T 3562-2019 智能型通信网络 策略控制能力开放接口技术要求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