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59-2022 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要求
DB35/T 2059-2022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on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work requir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莆田市民政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吕正山、张宗贤、张元真、林喜燕、吴旭东、林振、张玲、梁静、王彬彬、董婷婷。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6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059—2022
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要求
Requirementsfordemocraticconsultationinurbanandruralcommunities
2022-08-08发布2022-11-08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205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1
5工作机构...........................................................................2
6协商主体...........................................................................2
7协商内容...........................................................................2
8协商形式...........................................................................2
9工作程序...........................................................................3
10工作细则..........................................................................3
11成果落实和监督....................................................................4
12工作保障..........................................................................5
附录A(资料性)城乡社区民主协商事项指导目录.........................................6
附录B(资料性)协商工作程序.........................................................8
附录C(资料性)协商会议记录样式.....................................................9
附录D(资料性)协商案例............................................................10
参考文献.............................................................................13
I
DB35/T205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莆田市民政局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民政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莆田市民政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正山、张宗贤、张元真、林喜燕、吴旭东、林振、张玲、梁静、王彬彬、
董婷婷。
II
DB35/T2059—2022
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的基本原则、机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细则、成果落
实和监督、工作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乡社区urbanandruralcommunities
乡、民族乡、镇、街道所辖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居住在乡、民族乡、镇、街道所辖的一定数量
和质量的人口组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从事各种社会
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城乡社区民主协商democraticconsultationofurbanandruralcommunities
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他组织及居民群众等相关利益主体,围绕涉及城乡社区居民
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存在显著分歧和冲突的重大事项以及反映强烈且迫切需要解决
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议事、评议、恳谈、听证、咨询、约谈、线上协商等方式进行民主协商并最终达成
共识的一种社区居民议事机制。
4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民主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群众自治,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坚持依法协商,在法律制度下有序开展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协商结果合法有效。
坚持全过程民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理念,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
主。
坚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
1
DB35/T2059—2022
5工作机构
乡镇(街道)加强对辖区民主协商工作的领导、指导、推进和落实,宜成立民主协商工作领导小
组,明确小组成员和职责,建立辖区内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的相关制度,包括培训、资金支持、监督
和评价等。
城乡社区宜建立民主协商工作委员会,制定章程,明确成员、职责、协商清单、协商规则等,并
在乡镇(街道)民主协商工作领导小组、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民
主协商工作。
6协商主体
协商主体应是协商议题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体:
——基层党委、政府及其派出机构;
——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社区)集体经济组
织、合作组织,村(居)民小组;
——基层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村(社区)组织;
——村(居)民、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党员、乡贤能人、外来人员;
——其他涉利益的个体、群体或组织。
应将村(社区)党组织代表、村(居)民委员会代表、村(居)民代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
代表、网格员代表、社会工作者、乡贤能人作为固定的协商主体,参与协商工作。
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应邀请法律、经济、建筑、教育、医疗、司法调解、心理咨询
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机构)参与协商。
可邀请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基层群
团组织负责人等参与协商。
7协商内容
协商内容分为五类:制度建设类、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类、公共事务类、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类
及其他,具体见附录A。
协商内容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具体要求的规范程序的,应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8协商形式
以民主议事厅(邻里会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站)、村(居)民文化中心、妇女儿童之
家、调解评理室、社交网络等综合服务场所为平台,可结合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
(居)务联席会议,选择适宜的协商形式。
协商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民主议事:通过召开议事会的形式,就村(居)民普遍关心、与城乡社区发展密切相关的社
会事务、城乡社区建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维护村(居)民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等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协商结果并推动结果落实;宜每季度召开1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
时召开;
2
DB35/T2059—2022
——民主评议:通过召开评议会的形式,就上级部门交办城乡社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部门履职
情况、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等情况开展综合或专项评议,形成评议结
果并当场或及时公布结果;每年至少召开1次,宜于年底前进行,也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
项评议;
——民主恳谈:通过召开恳谈会的形式,收集社情民意、了解居民群众需求和呼声、辖区单位服
务需求、征求各方对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意见建议等,会后及时反馈、协调并推动
相关问题解决;宜每季度召开1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民主听证:通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就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重要公共事务、重要公共政策,
征求、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形成听证决议并及时公布、报送;召开时间根据工作需求确
定;
——民主咨询:通过召开咨询会或通过网络、电话、书面等形式,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公共
决策事项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征求相关专家的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咨询结果;
——走访约谈:通过走访座谈、约请面谈等形式,就某一特定事项或个别问题同辖区内有关单
位、组织和代表人士进行恳谈,沟通情况、交流意见后及时反馈、协调并推动相关问题解
决;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开展;
——线上协商:通过QQ群、微信群、云会议等网络信息手段,就不便组织见面协商的事项进行
沟通交流,协调并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开展。
9工作程序
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程序包括确定协商议题、确定协商主体和形式、公布协商信息、开展协商、
形成协商意见、公示协商结果、协商异议处理七个阶段,具体流程见附录B。
10工作细则
确定协商议题
10.1.1所有利益相关方均可向民主协商工作委员会提出协商议题,民主协商工作委员会应对协商议
题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
10.1.2民主协商工作委员会应根据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研究确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T 388-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湿法漆雾过滤净化装置 2007-12-05
- HJ/T 398-2007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2007-12-07
- HJ/T 387-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收净化装置 2007-12-05
- HJ/T 389-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2007-12-05
- HJ/T 392-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摩托车排气催化转化器 2007-12-05
- HJ/T 390-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装置) 2007-12-05
- HJ/T 386-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2007-12-05
- HJ/T 384-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一般用途低噪声轴流通风机 2007-12-05
- HJ/T 391-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可曲挠橡胶接头 2007-12-05
- HJ/T 385-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低噪声型冷却塔 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