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51-1997 红色人造刚玉
GB/T 4051-1997 Cal synthetic rub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7年05月
-
201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京钟表材料厂
- 起草人:
- 沈玉芬、曹兴华、刘果道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1'4051一1997
前言
本标准是由原GB4051-83(钟表红色人造刚玉》修订而成的。在修订过程中,对原GB4051-83的
有关技术内容作了调整和修订,对其条文进行了重新编排。
本标准在下列章节及内容上有所改变:
—编写格式及表述方法按GB/T工.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
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执行;
—增加了第2章定义;
-4.1,4.2,4.3中对半梨晶的外形尺寸和等径部分的尺寸范围进行了调整,
-4.1,4.4中将原来I、I、,级品按产品质量分等导则规定分为A,B,C三等,并增加了等径以
外剖分面高低的要求;
—第8章中增加了试验方法的具体操作内容;
—7.2,7.3对包装、标志作了具体规定和补充。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4051-83,
本标准的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钟表材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玉芬、曹兴华、刘果道。
本标准于1983年10月1?日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1一1997
红色人造刚玉
代替GBIr.51-83
Calsyntheticruby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色人造刚玉的定义、各部位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
输。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钟表、仪表等宝石元件及工艺品饰件用的以焰熔法生长的红色人造刚玉梨晶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门红色人造刚玉
将掺有Cr必,的-t-Al必,粉在烧结炉中经高温熔融,在预先定向的晶种上结晶而成的红色梨状单
晶体
2.2半梨晶
人造刚玉梨晶沿着光轴和生长轴方位的晶面劈裂而成两半的晶体。
2.3解理面(剖分面)
晶体常能沿着一个或某些具有一定方位的晶面劈裂的性质称为晶体的解理性,这样的晶面称为解
理面即剖分面。表面呈平滑状为细面,表面呈波纹状为粗面。
2.4定向角
光轴和生长轴的夹角。
2.5光面
梨晶圆柱表面呈玻璃光泽,没有粉料的绒状薄层均匀覆盖或稀疏地筱盖。
2二6熔瘤
梨晶在生长过程中其表面产生的整圈或局部的过熔,呈单相者称为滋流,呈两相者(有不熔粉堆)称
为熔瘤。
2了不熔物
梨晶内部熔化不完全的粉料或杂质。不熔物分层状和点状(或团状)。
2.8气泡
梨晶内部的气孔、空穴。
3各部位名称
红色人造刚玉半梨晶(以下简称半梨晶)各部位名称见图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一05一28批准1998一01一01实施
GB/T4051一1997
光抽
定向角
扩大部分
锥底
接种处
晶种
D-圆头直径,L一半梨晶长度;d一半桑晶扩大部分直径(自接种处里起的长度r等千13mm处的直径)
图1
技术要求
4门半梨晶外形尺寸的质量等级按表1规定。
表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43732-2024 动植物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2024-03-15
- GB/T 43721-2024 纺织品 苯扎氯铵的测定 2024-03-15
- GB/T 43733-2024 植物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24-03-15
- GB/T 43725-2024 直写成像式曝光设备 2024-03-15
- GB/T 43731-2024 生物样本库中生物样本处理方法的确认和验证通用要求 2024-03-15
- GB/T 43727-2024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用晶闸管阀 电气试验 2024-03-15
- GB/T 43726-2024 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2024-03-15
- GB/T 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膜接触法 2024-03-15
- GB/T 43729-2024 食品基本信息描述规范 2024-03-15
- GB/T 43730-2024 食品生产数据管理技术规范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