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806-2024 偏瘫患者转移及轮椅使用技术规程

DB52/T 1806-2024 Technical procedures for transferring and wheelchair use for hemiplegic patients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806-2024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15
实施日期
2024-09-01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180

CCSC3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806—2024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osturaltransferandwheelchairusein

hemiplegicpatients

2024-05-15发布2024-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806—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技术的基本要求...................................................2

5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技术.............................................................3

6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注意事项.........................................................5

7效果评价...........................................................................5

附录A(资料性)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表..........................................6

附录B(资料性)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7

附录C(资料性)Fugl-Meyer平衡功能评估量表..........................................8

附录D(资料性)Brunnstrom布氏分期量表..............................................9

附录E(资料性)简易智力状态(Minimentalstatusexamination,MMSE)检查量表........10

附录F(资料性)Borg疲劳量表.......................................................11

附录G(资料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2

附录H(资料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13

附录I(资料性)轮椅技能测试(WST)问卷.............................................14

参考文献.............................................................................16

I

DB52/T18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贵州省康复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

院、兴义市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惠水县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阳市云岩

区金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亚玲、吴国艳、王银花、任婷婷、郑朝婷、彭霓、袁明静、曹红、孔德媛、

黄璞、吴宝勤、龙燕、孙肇瑜、凌文静、古小红、彭敏、廖建敏、王丽、李鸿娇、汤晋、董蓉娜、张飞、

杨春琼、王文钰、刘成银、张元媛、聂高艳。

II

DB52/T1806—2024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偏瘫患者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的基本要求、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效

果检测的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偏瘫患者进行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的医务人员,其

他类别机构的医务人员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800手动轮椅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脑卒中(stroke)

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持续

时间>24小时。

3.2

偏瘫(hemiplegia)

也称为半身不遂。身体一侧丧失活动能力。主要由脑卒中、颅脑损伤、脑瘤、脑炎等引起。

3.3

轮椅(wheelchair)

轮椅是帮助患者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

动的重要移动工具。

3.4

体位转移(posturetransfer)

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3.5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

个人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每天所进行的必要活动。分为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

活动。

1

DB52/T1806—2024

3.6

自理(self-care)

自理即自我照顾。是个体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整而需要自己采取的有目的行动。包括进食、穿衣、

洗漱等日常生活,也包括社会交往,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个体活动。

3.7

自理能力(self-careability)

个体完成自理活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人有自理能力。但是,自理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就是同一

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或处于不同的健康状况下,自理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3.8

Bobath握手

Bobath握手是患侧手与健侧手十指交叉,患侧手拇指位于健侧手拇指之上的训练动作,亦称Bo‐

bath技术。

4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技术的基本要求

4.1评估

4.1.1评估时机

对康复期需行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训练的偏瘫患者应进行基本功能及风险评估。

4.1.2评估项目

4.1.2.1基本功能评估

对患者健侧肢体的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坐位平衡功能、疲劳程度、焦虑程度、智力状态及

认知功能缺损程度选择性进行评估。

4.1.2.2风险评估

对康复期偏瘫有跌倒/坠床风险患者应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的评估,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

4.1.2.3轮椅技能评估

对患者的轮椅技能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4.1.3评估人员

4.1.3.1医务人员评估

针对健侧肢体肌力达到四级以上、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正常、坐位平衡功能评估达3级、没有严重

认知障碍患者实施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训练。

4.1.3.2护士评估

由接受过康复护理专科知识培训的注册护士对患者的自理能力及风险进行评估,宜同时邀请患者、

家属或患者照护者参与风险的筛查及评估。

4.1.4评估工具

应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对患者进行基本功能和风险因素评估:

2

DB52/T1806—2024

a)压力性损伤风险(Braden)评分表(参见附录A);

b)跌倒风险(Morse)评估量表(参见附录B);

c)Fugl-Meyer平衡功能评估量表(参见附录C);

d)布氏(Brunnstrom)分期评定(参见附录D);

e)简易智力状态(Minimentalstatusexamination,MMSE)检查量表(参见附录E);

f)B0RG疲劳量表(参见附录F);

g)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参见附录G);

h)Barthel指数评分表(参见附录H);

i)轮椅技能测试问卷(Wheelchairskillstest,WST)(参见附录I)。

4.2患者安全

4.2.1医疗机构应有协助偏瘫患者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时安全管理相关措施。

4.2.2医疗机构宜成立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多学科合作团队,团队应由护理、医疗、药剂、康复、后勤、

心理等多专业人员组成。

4.2.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宜掌握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安全防范(如跌倒、坠床等)相关知识。

4.2.4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偏瘫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的健康教育,宜鼓励患者和照

顾者参与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5医疗机构应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宜在病区走廊、厕所安装扶手,在房间通往洗手间、治疗中

心有无障碍通道,在卫生间有扶手式马桶、防滑地垫和呼叫器。同时应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性能,保证

其功能完好。

4.2.6患者应充分熟悉环境,日常用物及呼叫铃应放于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

4.2.7医疗区域应黏贴或放置安全警示标识如“跌倒预防、小心地滑、小心烫伤”等,地面不应湿滑。

4.2.8患者宜着宽松衣服,裤脚不宜太长,应穿有帮防滑鞋不宜穿拖鞋。

4.2.9患者在转移到轮椅上前轮胎应制动,使用中应系好安全带。

4.2.10应教会患者体位转移与使用轮椅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4.3轮椅操作准备

4.3.1医务人员评估患者,了解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功能障碍、康复需求及意愿等。

4.3.2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轮椅,应符合国家手动轮椅车标准:GB/T13800。

4.3.3根据患者身高和体重,确定轮椅座高、座宽、座深、臂架高度、靠背高度、脚托高度、全高。

5体位转移与轮椅使用技术

5.1体位转移技术

5.1.1从仰卧位到坐位转移

5.1.1.1第一步:患者仰卧,指导患者健手握住患手(Bobath握手)上抬;肘关节宜伸直,健足屈膝

放于床面,患足宜平放床面。

5.1.1.2第二步:操作者应位于患者患侧,一手应扶患者双手,另一手应扶患者健膝。

5.1.1.3第三步:操作者应协助患者头部先转向患侧(患侧卧),缓慢摆动双手和健膝并数口令(1

患-2健-3患),宜借助惯性帮助患者向患侧转身。患者应主动参与完成,不应完全依靠操作者的力量。

5.1.1.4第四步:患者健手应放患侧腋下,同时健肘屈曲支撑身体,患者随着操作者协助肩部抬起的

同时应伸健肘,手应撑床面。

3

DB52/T1806—2024

5.1.1.5第五步:操作者应一手协助患者健足勾住患足一并移向床沿,双足应平放地面,两眼平视前

方,同时协助患者调正坐姿。

5.1.2从坐到站的转移

5.1.2.1第一步:应协助患者将体操棒放在床和轮椅坐垫之间达成一桥梁(体操棒一头在床上一头在

轮椅上)。

5.1.2.2第二步:患者健手应握住体操棒中点,身体应向前倾,重心应转移到健侧肢体,完成抬臀、

伸腿至站立。

5.1.2.3第三步:操作者应面向患者站立,协助患者调整重心,使双下肢直立承重,维持站立平衡。

5.1.3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5.1.3.1第一步:推轮椅到患者床旁(健侧),与床呈30°~45°夹角,刹住车闸,翻起脚踏板。

5.1.3.2第二步:护理人员应面向患者站立,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躯干前倾。

5.1.3.3第三步:协助患者将体操棒放在床和轮椅坐垫之间达成一桥梁。

5.1.3.4第四步:患者健手应握住体操棒中点,身体向前倾,重心转移到健侧肢体,完成抬臀、伸腿

至站立。

5.1.3.5第五步:患者站稳以后,协助患者以足为轴缓慢旋转躯干,使患者背部转向轮椅,臀部应正

对轮椅正面。

5.1.3.6第六步:患者缓慢弯腰,坐至轮椅上,翻下脚踏板,将患者双脚放于脚踏板上。

5.2轮椅使用技术

5.2.1推进

5.2.1.1第一步:患者应坐稳,保持身体平衡,双眼注视前方。

5.2.1.2第二步:松开车闸,健侧手臂应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宜向后摆45°手扶住轮环。

5.2.1.3第三步:患者身体宜前倾,健手应用力搬动轮环向前推,同时健足从外向内用力蹬地控制方

向,使轮椅前行,重复上述动作。

5.2.2后退

5.2.2.1第一步:患者健侧手臂应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可以向前摆45°扶住轮环。

5.2.2.2第二步:身体应微前倾,健手应用力搬动轮环向后推,同时,健足可以从内向外用力蹬地控

制方向,使轮椅后退,重复上述动作。

5.2.3转换方向训练

5.2.3.1第一步:左转:患者应先将健手置于手动轮环后方,健手用力搬动轮环向前推的同时健足使

劲从外向内用力蹬地控制方向,使轮椅向左转。

5.2.3.2第二步:右转:患者应先将健手置于手动轮环后方,健手用力搬动轮环向前推的同时健足使

劲从内向外用力蹬地控制方向,使轮椅向右转。

5.2.4从轮椅到床的转移

5.2.4.1第一步:将轮椅推至床旁与床沿成30°~45°(患侧肢体靠近床沿),刹车固定,用健侧脚收

起脚踏板。

4

DB52/T1806—2024

5.2.4.2第二步:将体操棒放在床和轮椅坐垫之间达成一桥梁,健侧手握住体操棒中点,身体向前倾,

身体重心应转移到健侧肢体。

5.2.4.3第三步:慢慢抬起臀部、然后站起来。

5.2.4.4第四步:以健侧腿为支撑,缓慢旋转身体,将臀部正对床沿,慢慢弯腰,坐下。

5.2.4.5第五步: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撑于床面上,肘关节伸直,双眼平视前方,坐稳。

5.2.4.6第六步:用健侧脚勾住患侧脚踝移至床上,同时操作者协助患者缓慢躺下。

6体位转移及轮椅使用注意事项

6.1体位转移注意事项

6.1.1转移前告知患者转移注意事项。

6.1.2操作者应详细讲解转移的方法和步骤。

6.1.3转移时的空间应足够床-椅转移,宜去除不必要的物件。

6.1.4互相转移时,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相等,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如床和轮椅应先制动。

6.1.5操作时,患者和操作者应采用较大的站立支撑面,以保证转移动作的稳定性。

6.2下床或外出需要使用轮椅注意事项

6.2.1在进出门或遇到障碍物时,不应用轮椅撞门或障碍物。

6.2.2轮椅移动时,患者应靠后坐并系好安全带,手宜扶着轮椅扶手。

6.2.3轮椅下坡时后轮朝前、速度应慢,患者的头和背应向后靠并握紧扶手。

6.2.4定期检查轮椅功能,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7效果评价

观察患者轮椅训练后的疲劳程度、焦虑情况、是否有压力性损伤及跌倒/坠床等的发生,并做好记

录。

5

DB52/T1806—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表

压力性损伤风险(Braden)评分表见表A.1。

表A.1压力性损伤风险(Braden)评分表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

评估计分标准

评分内容评分

1分2分3分4分

1.感知完全受限极度受限轻度受限没有改变

2.潮湿持久潮湿非常潮湿偶尔潮湿很少潮湿

3.活动能力完全卧床局限于椅偶尔步行经常步行

4.移动能力完全受限非常受限轻度受限不受限

5.营养非常差可能不足充足丰富

6.摩擦力和剪切力存在问题潜在问题不存在问题

注:低度风险:15分-18分;中度风险:13分-14分;高度风险:≤12分

6

DB52/T1806—2024

B

B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