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T/CTSS 3-2024 Tea art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TSS 3-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18
实施日期
2024-05-2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的术语和定义、竞赛命题依据与范围、竞赛形式、竞赛项目、技能操作评分细则、名次排定。 本文件适用于茶艺职业技能竞赛; 主要技术内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竞赛命题依据与范围5  竞赛形式6  竞赛项目7  技能操作评分细则8  名次排定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天津市茶叶学会、沈阳市茶叶学会
起草人:
周智修、薛晨、潘蓉、爱新觉罗毓叶、刘伟华、曾亮、朱海燕、周玲、许玫、郭雅玲、高运华、郝连奇、刘畅、丁素仙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团体标准

T/CTSS3-2024

代替T/CTSS3-2019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occupationalskillscompetitionoftea

ceremony

2024-05-18发布2024-05-20实施

中国茶叶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竞赛命题依据与范围................................................................2

5竞赛形式..........................................................................2

5.1个人赛......................................................................2

5.2团体赛......................................................................2

6竞赛项目..........................................................................2

6.1个人赛......................................................................2

6.2团体赛......................................................................4

6.3技能操作计时和操作时间......................................................4

7技能操作评分细则..................................................................4

7.1测量分(客观)..............................................................4

7.2评价分(主观)..............................................................4

7.3具体评分细则................................................................5

8名次排定..........................................................................9

8.1个人赛名次排定..............................................................9

8.2团体赛名次排定..............................................................9

附录A(资料性)规定茶艺使用设备及器具清单..........................................10

附录B(资料性)茶叶品质鉴别使用设备、器具清单及答题卷..............................11

附录C(资料性)茶汤质量比拼使用设备及器具清单......................................13

附录D(资料性)识茶认茶使用设备、器具清单及答题卷..................................14

附录E(资料性)点茶使用设备及器具清单..............................................16

附录F(资料性)调饮茶现制使用设备及器具清单........................................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T/CTSS3-2019,除编辑性修改外,技术方面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2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茶艺”“茶艺竞赛项目”“规定茶艺演示模块”“自创茶艺演

示模块”“茶汤质量比拼模块”“茶席创作模块”的定义,并增加了“茶叶品质鉴别模块”“识茶认

茶模块”“点茶模块”“调饮茶现制模块”的定义;

——“5命题依据”修改为“4竞赛试题依据与范围”;

——“4竞赛形式”修改为“5竞赛形式”;

——“6竞赛项目”中修改了个人赛理论的分值,个人赛技能类型增加了“茶叶品质鉴别”“识

茶认茶”“点茶”“调饮茶现制”“茶席创作”模块,并修改了分值;修改了团体赛理论和技能的分

值;增加了“技能操作计时和操作时间”;

——“7技能操作评分细则”将评分分为测量分和评价分两类,修改了每个模块的评分细则;

——“8名次排定”将个人赛和团体赛总成绩计算方式由各模块得分乘以权重后相加修改为各

模块得分相加,修改了个人赛成绩相同时的名次排定依据;

——修改了附录A;

——修改了附录B;

——修改了附录C;

——修改了附录D;

——修改了附录E;

——修改了附录F;

——删除了附录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茶叶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三峡职业

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安商贸旅游

技师学院、天津市茶叶学会、沈阳市茶叶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智修、薛晨、潘蓉、爱新觉罗毓叶、刘伟华、曾亮、朱海燕、周玲、许

玫、郭雅玲、高运华、郝连奇、刘畅、丁素仙。

I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的术语和定义、竞赛命题依据与范围、竞赛形式、竞赛项目、技

能操作评分细则、名次排定。

本文件适用于茶艺职业技能竞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ZB4-03-02-07茶艺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艺teaceremony

呈现泡茶、品茶过程美好意境,体现形式和精神相融合的综合技艺。

3.2

茶艺竞赛项目competitionitemofteaceremony

以中国茶道精神为指导,以泡好一杯茶和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通过择水选器与水温、茶水比、

浸泡时间等参数的科学设计与调控,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状,强调茶汤质量和泡茶过程

美结合的竞赛项目。

3.3

规定茶艺演示模块requiredteaceremony

以泡好一杯茶汤、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统一茶样、器具、基本流程的泡茶比赛形式。

3.4

自创茶艺演示模块demonstrationofteaceremony

以泡好一杯茶汤、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选手自行设定主题、茶席和背景、流程、音乐等,并将

现场解说、演示等融为一体的比赛形式。

3.5

茶叶品质鉴别模块teasensoryevaluation

考核选手对茶叶品质评鉴水平的比赛形式。

3.6

茶汤质量比拼模块qualitycompetitionofteainfusion

以冲泡出高质量的茶汤为目的,考量选手的茶汤调控能力、说茶能力以及接待礼仪能力的比赛形

式。

3.7

1

识茶认茶模块teaidentificationbyappearance

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茶的外形特征和干茶香气,正确判定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样品的名称、所

属茶类及产地的比赛形式。

3.8

茶席创作模块designofteamat

通过器具配置与布设、色彩搭配、文案写作、背景设计等创作,表达茶席的主题和创意,强调原

创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的比赛形式。

3.9

点茶模块DianCha

以冲点一碗色、香、味、沫俱佳的末茶茶汤为目的,考量选手汤沫调控能力、茶汤与沫饽均匀分

杯能力的比赛形式。

3.10

调饮茶现制模块fieldmanufacturingofmixedtea

选手自行设计主题,以茶、奶、水果、蔬菜等天然食材为原料,通过科学配比,现场调制一款色、

香、味、形俱佳饮品的比赛形式。

4竞赛命题依据与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茶

艺项目技术工作文件》《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规则》《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

能大赛茶艺项目技术工作文件》,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命题范围为《茶艺师国家职业技

能标准》(三级及以上)。

5竞赛形式

5.1个人赛

分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

5.2团体赛

分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

6竞赛项目

6.1个人赛

6.1.1理论

理论成绩10分,采取百分制、闭卷的形式,时间为120min。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6.1.2技能操作

6.1.2.1技能类型及成绩分值

技能操作分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其中,必选项目为大赛必赛模块,自选项目由竞赛执委会选择。

技能类型及成绩分值见表1。

表1技能类型及成绩分值

模块类分值

模块号竞赛模块竞赛时间

型评价分J测量分M总分

器具准备、备水、备茶≤10min

A规定茶艺演示必选15.59.525

茶艺演示6min~10min

布席≤5min

B自创茶艺演示必选13.56.520

茶艺演示8min~15min

2

器具准备、备水、备茶≤15min

C茶叶品质鉴别必选51015

茶叶鉴别≤30min

器具准备、备水、备茶≤15min

D茶汤质量比拼必选15.59.525

茶汤比拼10min~15min

E识茶认茶必选识茶认茶≤15min055

器具准备、备水、备茶≤15min

F点茶必选6410

点茶10min~15min

器具、材料准备,方案设计≤30min

G调饮茶现制自选现场调制≤20min7.52.510

作品陈述≤1min

H茶席创作自选茶席布置120min~180min8.51.510

71.5(其中48.5(其中120(其中必

≤381min(其中必选≤150min,

合计必选55.5,必选44.5,选100,自

自选≤231min)

自选16)自选4)选20)

6.1.2.2规定茶艺演示

6.1.2.2.1本模块指定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瓷盖碗泡法、乌龙茶紫砂壶双杯泡法3套规定茶艺,

所使用设备及器具清单参见附录A表A.1。

6.1.2.2.2从所供绿茶、红茶、乌龙茶三种茶样(质量等级相当)中抽取一种进行冲泡,比赛时间

为6min~10min。选手抽签确定茶样后,提前15min熟悉茶样。赛前10min自行备具、备水(不

计入比赛时间内),演示过程不需要解说。

6.1.2.2.3绿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端盘上场—布具—温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

奉茶—收具—端盘退场。

6.1.2.2.4红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端盘上场—布具—温盖碗—置茶—冲泡—温盅及品茗杯

—分茶—奉茶—收具—端盘退场。

6.1.2.2.5乌龙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端盘上场—布具—温壶—置茶—冲泡—温品茗杯及闻

香杯—分茶—奉茶—收具—端盘退场。

6.1.2.3自创茶艺演示

自创茶艺作品主题不限,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示所用茶叶种类不限,但应含有茶叶。

6.1.2.4茶叶品质鉴别

比赛所用的茶样质量等级相当,包括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黄茶、黑茶六大类,由执委会

提供。选手抽签确定茶样后,按GB/T23776的方法进行茶样品质鉴别,并填写答卷。所使用的设备、

器具及答题卷参见附录B表B.1和B.2。

6.1.2.5茶汤质量比拼

所使用的茶叶和器具均由执委会提供。选手抽签确定比赛茶样,根据茶叶品质状况,选择与所泡

茶相匹配的茶具,同时准备茶叶和泡茶用水,所使用的设备及器具清单参见附录C表C.1;带上茶、

水、器进入冲泡区域,行礼,开始,布置茶席后进行冲泡,冲泡三道茶汤后,收具,行礼,比赛结束。

竞赛过程中选手应适当说茶。

6.1.2.6识茶认茶

由执委会提供20个~30个茶叶样品分别放置于样盘中,选手需通过外形和香气对茶叶名称、所

属茶类及产地(以该茶样标准描述为准)进行识别,并填写答题卷,参见附录D表D.2。所使用的设

备及器具清单参见附录D表D.1。

6.1.2.7点茶

6.1.2.7.1比赛所用的茶样,分别有绿茶、乌龙茶、白茶加工而成的粉茶,质量等级相当。所使用

的设备及器具清单参见附录E表E.1。所使用的粉茶和器具均由执委会提供。

6.1.2.7.2所有选手点同一款茶,并事先熟悉茶样,茶样由点茶赛裁判组长抽签确定。

6.1.2.7.3赛前15min,选手从执委会提供的茶具中选择相匹配的茶具。以3人~5人为一小组进

行比赛,每位选手各点一盏茶,先请裁判评判茶汤沫饽质量,再分成三小杯,评判分杯质量、汤温、

汤量和茶汤浓度。不需要设置主题、背景音乐和解说词。

6.1.2.8调饮茶现制

3

6.1.2.8.1调饮茶类型分为奶茶类和果蔬茶类2类,比赛所用的茶叶质量等级相当,为绿茶、乌龙

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茉莉花茶;所使用的设备、茶样和食材均由执委会提供,器具清单参

见附录F表F.1。

6.1.2.8.2选手提前熟悉备选食材和茶叶,抽签确定调饮茶现制类型后,在准备间从执委会提供的

物料中选择器具、茶叶和食材,设计一款调饮茶。

6.1.2.8.3选手3min内布置操作台(不计入比赛时间,单独计时);现场调制一款茶,数量3杯,

奉茶后清理操作台;清理完后举手示意裁判。服装宜简洁,不需要背景音乐和解说。

6.1.2.9茶席创作

6.1.2.9.1茶席作品主题自拟,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茶叶、器具、装饰等材料均由选

手自行准备。

6.1.2.9.2选手抽签确定茶席布置的席位。席位规格为2m×2m×2m的三面白墙所搭建的区隔空

间。在执委会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茶席布置后离场。

6.1.2.9.3选手需准备茶席作品文本1份,阐明主题思想、设计思路等,500字以内,不得透露个

人信息。

6.1.2.9.4清场后,裁判于规定时间内对茶席作品逐个打分。待评分结束后,选手于执委会规定的

时间统一撤席。

6.2团体赛

6.2.1理论

理论成绩5分,采取闭卷形式,时间为120min。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多选题。年龄18周

岁以下或60周岁以上的参赛选手可免考。团体赛最终理论成绩以团体赛参加理论考试的成员为基数

计算平均分。

6.2.2技能操作

技能操作成绩20分,团体赛技能操作只设团体自创茶艺模块,即以小组团队(2人~6人)展示

茶艺,包括设定主题、茶席,并将解说、沏泡、奉茶等融为一体,现场团队合作完成。可以设主泡、

副泡、讲解等,若使用背景音乐,用电子媒介播放,也可以现场伴奏(伴奏者视为团队人员)。比赛

时间为8min~15min。

6.3技能操作计时和操作时间

6.3.1开始计时:选手进场,放下茶盘或茶篮,行礼后,各模块裁判组组长举“比赛开始”字样牌,

计时开始。

6.3.2结束计时:选手奉茶、收具后(除自创茶艺外),行礼毕,各裁判组组长举“比赛结束”字

样牌,计时结束。

6.3.3计时结束时,选手停止所有操作。

7技能操作评分细则

各项目评分标准包括测量和评价2类。凡可采用客观数据表述的评价为测量;凡需要采用主观描

述进行的评判称为评价。竞赛评分表按照全国选拔赛系统的格式,并使用竞赛专用评分系统自动计算

和汇总分值。

7.1测量分(客观)

测量分(Measurement)打分方式:按模块设置若干个评分组,每组由2名及以上裁判员构成。

裁判员不给本省选手打分。每个组所有裁判员一起商议,在对该选手在该项中的实际得分达成一致后

只给出一个分值,根据评分细则给出“YES”或“NO”,或者固定值。

7.2评价分(主观)

评价分(Judgement)打分方式:3名裁判员为一组,各自独立评分,计算出平均权重分,除以3

后再乘以该子项的分值计算出实际得分。裁判员不给本省选手打分。裁判员相互间分差必须小于或等

于1分,否则需要给出确切理由并在裁判长的监督下进行调分。权重分值见表2。

各裁判员在每个赛项前三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开始打分。

4

表2权重分值表

权重分值要求描述

0表现水平低于行业标准

1达到行业标准

2达到行业标准,且部分超过行业标准

3表现全部超过行业标准,达到行业期待的优秀水平

7.3具体评分细则

各项目评价评分细则见表3~表10。

表3规定茶艺演示(模块A)评分表

评分合计分

情况描述评分评分细则

类型分值得分

M1个人信息不透露选手姓名1

M2时间控制时间控制在6min~10min2

M3茶样选择正确选择抽签对应的茶样2

M4汤温品茗杯中茶汤温度在40℃~60℃2

M5汤量品茗杯中茶汤量介于五分满至八分满之间2

M6分杯分杯均匀0.5

J1仪容仪表仪态礼仪2

0仪容、仪表、仪态、礼仪其中有1项~2项不规范

1仪容、仪表端庄、仪态端正、礼仪规范

2仪容、仪表、仪态、礼仪其中有1项~2项优秀

3仪容、仪表、仪态、礼仪其中有3项~4项优秀

J2茶席布置3

0器具不齐全或有多余,席面布置不协调

1器具布置合理,操作方便

2器具布置合理有美感

3器具布置合理,有艺术美感与创意

J3茶艺演示5

冲泡程序不符合茶性,洗茶,动作多余或夸张,操作过程出错,奉茶姿

0

势不正确,布具与收具混乱

1操作过程顺畅,奉茶姿势正确,布具或收具有序

2操作过程顺畅,奉茶姿势正确,布具或收具有序,显艺术美感

3操作过程流畅,奉茶姿势优美,布具与收具有序,神情专注,显神韵美

J4茶汤质量5.5

0滋味过浓或过淡

1滋味浓淡适合

2滋味鲜醇爽口,香气浓郁

3充分表达茶样的色、香、味特点

裁判员签名:年月日

表4自创茶艺演示(模块B)评分表

评分合计分

情况描述评分评分细则

类型分值得分

M1个人信息不透露选手姓名1

M2时间控制时间控制在8min~15min1

M3解说现场解说,不录制1

M4布席时间布席时间不超过5min1

M5汤温品茗杯中茶汤温度在40℃~60℃1

M6汤量品茗杯中茶汤量介于五分满至八分满之间1

M7分杯分杯均匀0.5

J1主题、创意与意境3

0主题不清晰、平淡无创新

1主题清晰、有创新

2主题突出、有创新与意境

3主题突出、有创新,意境优美

5

J2仪容仪表仪态礼仪1

0仪容、仪表、仪态、礼仪中有1项~2项不规范

1仪容、仪表端庄,仪态端正,礼仪规范

2仪容、仪表、仪态、礼仪中有1项~2项优秀

3仪容、仪表、仪态、礼仪中有3项~4项优秀

J3茶席、背景及音乐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