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246-2020 鲜食葡萄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DB21/T 3246-2020 The Light and Simpl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pes for Fresh Consumption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246-2020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4-30
实施日期
2020-05-30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246—2020

鲜食葡萄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0-04-30发布2020-05-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24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协作单位:锦州市仙桃人家农庄有限公

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冀晓昊、王小龙、王志强、王

宝亮、王静。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

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

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兴城市兴海南街98

号),联系电话:0429-3598115。

2

DB21/T3246—2020

鲜食葡萄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葡萄露地栽培轻简化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建园、整形

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越冬防寒和配套果园机械等管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栽培鲜食葡萄的轻简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NY/T469葡萄苗木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857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88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园地选择与规划

3.1园地选择

3.1.1环境条件

按照NY/T5010和NY/T857的规定执行。

3.1.2地形地貌

温暖向阳的缓坡地是首选,其次是平地。

3.1.3气候条件

有效积温≥2500℃,临界值地区只能栽培极早熟或早熟品种。

3.1.4前作作物

不能重茬或前茬种植作物不能与葡萄有忌避。

3.2园区规划

规模化生产基地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小区、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和辅助设施

等的规划。

3.2.1小区

3

DB21/T3246—2020

小区面积,平地地形8hm2~12hm2,山地或丘陵地形1hm2~2hm2;小区形状,多采用

长方形,长边与短边比例为2:1~5:1;小区长边走向,平地地形与当地主要有害风方向垂直,

山地或丘陵地形与等高线走向一致。

3.2.2道路系统

规模化生产基地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和田间作业道。主道与园外大道及各支道相

通,宽6m。支道与各设施相通,宽4m。田间作业道与支道垂直设置,宽度3m,便于机

械化作业。

3.2.3排灌系统

排灌系统多与道路系统结合规划。

3.2.4防护林

风沙大的地区,需要与道路系统结合设置防护林,以乔、灌混栽组成疏林式的防风林。

4品种选择

选择具备品质优、管理省工和抗性强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5建园

5.1栽植模式

5.1.1深沟栽植

定植沟的开沟深度和宽度分别为80cm~100cm,沟面比行间地面低30cm左右。该模

式适于干旱少雨的生产基地。

5.1.2平畦栽植

定植沟的开沟深度和宽度分别为80cm~100cm,沟面与行间地面持平。该模式适于雨

水充足的生产基地。

5.2苗木质量

按NY/T469的规定执行。提倡采用脱毒苗木。

5.3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依品种、砧木、树形、架式、土壤和环境条件等而定,还须满足机械化作业的

需要。品种长势强、土壤肥沃,宜稀植。一般定植密度,若植株单侧上架,株行距以2.0m~2.5

m×4.0m~5.0m为宜;若植株双侧上架,株行距以1.0m~1.25m×8m~10m为宜。每穴

双株或单株定植。

5.4定植时间

宜在春季地温达到10℃以上时定植。

5.5定植

5.5.1苗木处理

4

DB21/T3246—2020

首先将苗木在清水中浸泡12h~24h,然后将苗木(或嫁接苗的接穗)留2~4个壮芽、

根系保留10cm~20cm进行剪截,并将病根、坏根剪掉,不足10cm~15cm的受伤根在伤处

剪截,最后用广谱性杀菌剂加高效杀虫剂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用ABT生根粉或萘乙酸蘸根。

5.5.2定点挖穴

首先在定植沟上拉线定点,然后挖直径30cm~40cm、深20cm~40cm的定植穴,最后

将部分土回填入定植穴,在穴中心形成土堆。

5.5.3苗木栽植

将苗木根系舒展的放在穴内土堆上,当填土超过根系后,轻轻提苗抖动,使根土紧密接

触。定植穴填满后,踩实,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处与畦面平齐为宜。栽完后灌透水,待水下

渗后,用行间土壤找平畦面并覆盖黑地膜或园艺地布。

6整形修剪

6.1斜干水平龙干形+水平叶幕(图1)

新梢

主蔓

主干

鸭脖弯

图1斜干水平龙干形配合水平叶幕

6.1.1树体骨架结构

主干基部具“鸭脖弯”结构,节省上下架用工;主干垂直高度160cm~180cm;主蔓(龙

干)沿与行向垂直方向水平延伸;主蔓与主干呈120°以上夹角;结果枝组在主蔓上均匀分

布,枝组间距因品种而异。

6.1.2叶幕

新梢与主蔓垂直,在主蔓两侧倾斜向上水平绑缚呈水平叶幕,新梢间距15cm~20cm,

新梢长度120cm~150cm,每个新梢20片~30片叶片。

6.1.3架形

适于平棚架,以双层平棚架效果更佳,节省新梢固定用工。双层平棚架的上层架面由8

号铁线和细钢丝构成,高1.8m~2.2m,固定新梢;下层架面由8号铁线制作的挂钩构成,

高1.6m~2.0m,固定主蔓;上下两层架面间距20cm~30cm(见图2)。

5

DB21/T3246—2020

定梢钢丝

架面骨架

挂钩

立柱主蔓

锚石

图2双层平棚架示意图

6.2简化修剪

6.2.1冬季修剪

冬剪留芽量以4000芽/亩~6000芽/亩为宜。

6.2.2夏季修剪

6.2.2.1抹芽、定梢

萌芽后及时抹去多余芽;新梢长至40cm前,及时抹去多余新梢,保留带花序的健壮新

梢,同时在主干附近或结果枝组基部保留1个营养梢,新梢间距15cm~20cm。定梢后及时

固定新梢。

6.2.2.2新梢管理

坐果率低的品种,花前7d~10d于1/3功能叶大小叶片处进行第一次摘心;待顶端副梢

继续延长生长至120cm~150cm时,于1/3功能叶大小叶片处进行第二次摘心。坐果率高的

品种,坐果后,待新梢长至120cm~150cm时,于1/3功能叶大小叶片处摘心。

6.2.2.3副梢管理

新梢摘心后,留顶端副梢继续生长,其余副梢留1叶绝后摘心。

7土肥水管理

7.1土壤管理

7.1.1清耕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和秋耕等进行,清耕深度一般为10cm~15cm。

7.1.2深翻

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的范围限定在主干两侧距主干30cm~50cm处。深翻深度比葡

萄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一般为40cm~60cm。

7.1.3生草

6

DB21/T3246—2020

在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的一种土壤管理办法,适于在年降水量较多(年降雨量>600

mm)或有灌水条件的地区。人工种草多用毛叶苕子、三叶草和黑麦草等豆科或禾本科矮秆、

适应性强的草种;自然生草利用田间自有草种。一般情况下,待草长至30cm~40cm时留5

cm~10cm根茬利用碎草机粉碎或待长至60cm以上后压倒。每2~3年保证结籽1次。粉碎

的草可覆盖在树盘或行间,结合秋施基肥将其施入沟内。人工种草一般在8月~9月播种草

种。采取埋土越冬防寒的园区,行间以自然生草为宜。

7.1.4覆盖

常用覆盖材料为地膜、无纺布、园艺地布或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壳等。

7.2施肥管理

7.2.1施肥原则

按照NY/T496和NY/T5088规定执行。根据鲜食葡萄的养分需求规律、土壤与有机肥的

养分释放、肥料利用率等关键参数配方施肥。此外,还要遵循有机无机和生物肥料结合,大

中微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