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946-2008 可编程仪器标准数字接口的高性能协议 概述
GB/T 15946-2008 Higher performance protocol for the standard digital interface for programmable instrumentation—Gener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12月
-
200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 起草人:
- 欧阳劲松、郑旭、王玉敏
- 出版信息:
- 页数:108页 | 字数:2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Jcs17.220
N20
蝠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GB/T5946--2008/IEC
可编程仪器标准数字接口的
高性能协议概述
forthestandardinlerfacefor
Higherprotocoldigital
performance
instrumentation--General
programmable
(IECforthestandard
performancedigital
60488一l:2004,Higherprotocol
instrumentation--Part
interfaceforl:General,IDT)
programmable
2008-06—30发布
宰瞀粥紫瓣警糌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5946--2008/1EC
GB/T
目次
前言··……………‘
1总则…………………··-……·
1.1范围………·
1.2目的…·……
l,3接口系统概述……………·Ⅲ,●,o
2规范性引用文件……………·o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o
3.1系统通用术语……………·o
3.2通过接口系统连接的单元…··……………-……………-o
3。3信号与通道………………·o
4功能规范……………………-o
4.1功能划分…………………·o
4.2规定接口功能时所用的符号………………
4.3源握手(SH)接口功能…·…………-……·
4.4接收方握手(AH)和扩展的接收方握手(AHE)接口功能
4.5讲话者接口功能(T)(包括串行轮询能力)………………
4.6侦听者接口功能(L)………
4.7服务请求(SR)接口功能………………一
4.8远程本地(RL)接口功能…………………
4.9并行轮询接口功能(PP)………………一
4.10设备清除接口功能(DC)………………一
4.1I设备触发(DT)接口功能…………·……
4.12控制器接口功能(c)……
4.13远程报文编码和传递…………………一
4.14组态(CF)接口功能……--
5电气规范………
5.1应用…………
5.2逻辑状态与电气状态的关系……--……-·
5.3驱动器要求……………-………-…………
5.4接收器规范…--……………
5.5复合设备负载要求………--……·--………
5.6接地要求………………-………………一
5.7电缆特性……………--……
5.8状态转变的定时值………·-………………
6机械规范·…………-………·………………·
6.1应用………一
6.2连接器类型………………一
6.3连接器触点的分配………一
m他博撕趴弘∞砧u化躬跎%的的∞∞∞∞诬舵∞¨柏钮%。
15946--2008/IEC60488-1:2004
GB/T
6.4设备连接器安装…·
6.5电缆组件…………·
7系统应用及设计者指南……………·
7.1系统兼容性………·
7.2数据速率考虑……·
7.3设备能力…………·
7.4“AND”和“OR”逻辑操作………·
7.5地址分配…………-
7.6接口功能典型组合………………·
7.7不能实现的接口报文处理………·
8系统需求及用户指南………………·
8.1系统兼容性………·
8.2系统安装需求……·
8.3地址分配……·……
8.4电缆布线限制……-
8.5操作序列指南···…·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仪表系统…………--………·
附录B(资料性附录)握手过程的时间序列……………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接口功能容许的子集………………·………一
接口报文参考表…·……·………·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多线程接口报文:ISO代码表示法……………
附录F(资料性附录)逻辑电路的实现………………..
附录G(资料性附录)并行轮询序列…………………·………………·
附录H(资料性附录)数据表对接口参数的描述·………--………--
附录I(资料性附录)非互锁传输的保留(holdoff)考虑………………·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地址转换标记和接口状态指示器………·………
附录K(资料性附录)为减小本标准中规定的设备的辐射和传导干扰而推荐的方法诣盯盯盯昭船∞n¨化他他佗化玛他%他踮∞%弘%盯∞叭∞
GB/T15946--2008/IEC
刖置
本标准等同采用1EC60488一l:2004(英文版)。本标准与该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为了方便国内用户使用,进行了部分编辑性修改;
——按照GB/T1.1~2000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进行了编排、修改。
ll5946~1
本标准代替GB/T5946—1995。与GB/T995比较.本标准的名称和技术内容作出了调
整和编辑性修改:
a)新版技术上增加了接口功能.这样允许设计者选择非互锁握手传送;
b)1.1
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2000的规定,根据英文文本对章条号进行了重新
排版;
c)增加了附录的内容。
d)对1995版中个别编辑性错误进行了修正。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欧阳劲松、郑旭、王玉敏。
15946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95。
15946--2008/IEC
GB/T
可编程仪器标准数字接口的
高性能协议概述
1总则
1.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把可编程和不可编程电子测量装置同其他必须的装置和附件互连以组成仪器仪表系
统的接口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如下仪器系统(或其某些部分)的接口:
a)在相互连接的装置之问交换的数据是数字式的(与模拟式相区别);
b)可以用同一条连续的总线连接起的设备数目不超过15个;
c)互连电缆的传输路径总长度不超过20m;
000000
d)设备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8B/s。
本标准的基本功能规范可被用于要求更长的传输距离、连接更多的设备、要求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或
者是以上几种情况的组合的数字接口应用。对于这些扩展应用来说,可能需要不同的电气化及机械化
规范(例如:对称的电路配置、高阈值逻辑、特殊的连接器或电缆配置等)。
本标准也可用于其他仪器系统的元件,如用于仪器系统中的处理器、激励源、显示器、存储器及终端
设备等。本标准一般适用于干扰轻微而且外形尺寸有限(系统各组件之间的距离有限)的实验室及生产
测试环境。
本标准只涉及仪器系统的接口特性,而没有考虑无线电接口规程的设计规格、性能要求和安全要
求等。
注:关于最后两项,请参阅GB4793.1—2007和IEC60359:2001。
本标准中,无需进一步加以区分之处:“系统”一词是指比特并行、字节串行的接口系统,一般包括为
实现各设备之间不混淆的数据传递所需的一切电路、电缆、接头、报文库以及控制协议;“设备”或“装置”
一词是指接人接口系统上的并通过接口系统来交换信息并符合接口系统定义的任何可编程测量设备或
其他产品。
本标准的一个主要中心是提出一种通过外部手段把一个独立的装置与其他装置互连起来的接口系
统,本标准也可用于一个独立的装置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连接。
1.2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
a)定义一种在有限距离内使用的通用系统;
b)规定装置应满足的,不随设备而异的机械化、电气化及功能上的接口要求,以便使这些设备能
通过本系统互连并实现确定通信;
c)规定与本系统有关的一些名词术语和定义;
d)使单独制造出来的装置能连接到一个单一功能系统中;
e)允许拥有多种能力的(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各种装置同时连接到系统中;
f)允许各装置之间能直接通信.而不必要求所有报文都经过一个控制单元或中间单元;
g)定义一个能对连接到本系统上装置的性能特性加以最少的限制的系统;
60488—1:2004
GB/T15946--2008/IEC
h)定义一个能容许在数据速率高低悬殊的情况下进行异步通信的系统;
i)定义一个本身价格可以相当低廉而且能把廉价设备互连的系统;
j)定义一个易于使用的系统。
1.3接口系统概述
1.3.1接口系统目的
接口系统的总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通信线路以在互连的设备群之间准确地传递报文。
接口系统所传递的报文(信息量)属于下列两大类之一:
a)用以管理接口系统本身的报文,以下称之为接口报文(interfacemessages);
b)通过接口系统互相连接起来的各设备所使用的报文,接13系统只传递这些报文.但却并不直
接使用或处理这些报文,以下称这类报文为设备相关报文(device—dependentmessages)。
注:设备相关报文的详细规定不在本标准范围内。
1.3.2基本通信能力
一种有效的通信联络需要三种基本功能元件来组织并管理在设备之间互相交换的信息流:
a)一个作为侦听者(1istener)的设备;
b)一个作为讲话者(talker)的设备;
c)一个作为控制者(controller)的设备。
在本标准所述的接口系统的上下文中:
a)一个具有侦听能力的设备能够由一个接口报文来寻址,以接收来自连接到接口系统的另一个
设备的设备相关报文。
b)一个具有讲话能力的设备能够由一个接口报文来寻址,以向连接到接口系统的另~个设备发
出设备相关报文。
c)一个具有控制能力的设备能够对其他设备寻址,令它们侦听或讲话。此外,此设备还能发出接
口报文来命令执行其他设备内的一些规定动作。一个只有这种能力的设备既不发送也不接收
设备相关报文。
注:控制器这个词在本标准的使用严格适用于接I:1系统的管理(控制),不包含在数据处理环境中这个词所特有的
更多能力。进一步对控制器的分类见第4章,以区分与接口系统相关的控制器能力的不同类型。
在通过接口系统互连的各设备中,侦听者、讲话者及控制者三种能力可以单独发生或以任何组合发
生,如图1所示。
除基本的侦听者、讲话者及控制者功能之外,系统还提供接口报文以实现下列操作:
a)当一个(具有讲话者功能的)设备要求某种动作时.可由控制器通过发送服务请求报文来发起
一个串行轮询序列。于是,控制器将依次获得所有设备的状态字节.以确定要求的服务。
b)在控制器要求时,并行轮询功能使一个设备同其他几个设备同时发送一个状态信息(请求服
务)比特。为了响应轮询而给一特殊设备分配一条数据传输线路可以通过接口报文来实现。
c)在从控制器得到命令时,设备清除和设备触发功能使设备能被初始化或被触发。清除或触发
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几个选定的设备或所有设备同时发生。
d)远程/本地控制功能使一个设备能够接收来自总线的编程数据、本地数据(例如面板控制)或
者两者。
GB/T15946--2008/IEC
图1接口能力及总线结构
1.3.3报文路径及总线结构
接口系统包括一组16根信号线,用于在互连的各设备间传递所有信息、接口报文和设备相关报文。
报文可以在一根或一组信号线上编码.这取决于特殊的报文内容及其与接口系统的关系。
总线结构由三组信号线组成:
a)数据总线,由八根信号线组成;
b)数据字节传递控制总线,由三根信号线组成;
c)通用接口管理总线.由五根信号线组成。
图l示出基本通信路径。
60488-1:2004
GB/T15946--2008/IEC
一组八根接口信号线传输所有七比特接口报文及设备相关报文
D101(DATAINPUTOUTPU1);
D108(DATAINPUTOUTPU8)
在DIO信号线上,报文字节以位一并行字节一串行格式,异步地,通常以双向模式进行传输。
注:必要时.一个报文可以在一根DIO信号线上传输。
一组三根接口信号线用于把DIO线上的每个数据字节从一个讲话者或一个控制器传递到一个或
多个侦听者:
a)数据有效(DAV)用来表示在DIO信号线上信息的情形(可用性和有效性)。
收器指示数据传输能支持非互锁握手循环。
c)未接收数据(NDAc)用来表示设备接收数据的情况。
接口的每个数据字节。
五条接口信号线用来管理通过接口的有序信息流:
数据作出响应。
b)
置于一已知的静止状态。
c)服务请求(SRQ)用来(由一个设备)表示需要注意并请求中断当前事件序列。
d)
个或多个本地控制。
个控制器)与ATN一齐执行一次轮询序列。
1.3.4接口系统元件
本接口系统的主要元件有:
——功能元件;
——电气元件;
——机械元件。
每一种元件将在后面的条中分别给予描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93.161010
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l部分:通用要求(IEC
1二2001.1DT)
IEC
60359:2001
电子测量设备性能特性表示
IEC60068:l
992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第2部分:试验
ANSI
X3.4:1996美国信息交换用七位码字符集标准代码
MI[.STD
202F:1996电子和电气元件测试方法
4
GB/T15946--2008/IEC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对于操作规程建议,使用下面的术语和定义。对于本章没有定义的术语应参考IEEE标准术语的
权威字典第7版。
3.1系统通用术语
3.1.1
兼容性compatibility
当设备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而设计时,无需加以改动即可相互连接和使用的程度(例如:机械、电气、
功能)。
3.1.2
握手循环handshakecycle
借助于状态和控制信号通过接口来传递每一个数据位的过程。所谓连锁.就是指事件的一种固定
序列,在此序列中的一个事件应出现在下一个事件出现之前。
弓.1.3
接口interface
考虑的系统与另一系统(或系统的某些部分)之间的公共边界,信息通过该公共边界传递。
3.1.4
接口系统interface
system
为了能实现一组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一组设备无关的机械、电气和功能元件。如电缆、接头、驱动
器及接收器电路、信号线的说明、定时及控制惯例、以及功能逻辑电路等,都是典型的系统元件。
3.1.5
control
本地控制local
设备接受编程的另一种方式.即通过其本地(面板或背板)控制来接受编程以使设备能执行各种任
务(亦称为手动控制J。
3.1.6
可编程programmable
设备的一种特性,即能接收数据来改变其内部电路状态以执行一个或多个特定任务。
3.1.7
远程控制remotecontrol
设备接受编程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其电气接口连接来接受编程以使设备能执行不同的任务。
3.1.8
系统system
一组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而实现给定的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互连的元件。
3.2通过接口系统连接的单元
3.2.1
可编程测量装置programmablemeasuringapparatus
一种根据从系统得到的命令执行所规定的操作并能向系统传输测量结果的测量装置。
3.2.2
unit
终端单元terminal
接于考虑的接口系统端点的一个装置,借助于它可实现一个考虑的接口系统与另一个外部接口系
统之间的连接(必要时,还包括代码转译)。
5
15946--2008/IEC60488-1:2004
GB/T
3.3信号与通道
3.3.1
双向总线bidirectionalbus
任何一个设备用来做双向传输报文之用的总线,即输入和输出。
3.3.2
位并行bit
parallel
同时出现在一组信号线上的一组数据位,用来传递信息。并行位中的各数据可以同时活动有如一
个群体(字节),或者分别独立活动有如几个独立的数据位。
3.3.3
总线bus
接口系统使用的连接若干个设备,并通过总线传递报文的一条或一组信号线。
3.3.4
字节byte
作为一个单元而工作的一组相邻的二进制数字.通常短于计算机的一个字长(往往暗指bit的
一群)。
3.3.5
serial
字节串行byte
由位并行编成的数据字节的序列用来在一公共总线上传输信息。
3.3.6
state
高态high
相对而言较高的正的电乎,用以表明两个二进制逻辑状态之一所关联的特定报文内容。
3.3.7
state
低态low
相对而言较低的正的电平,用以表明两个二进制逻辑状态之一所关联的特定报文内容。
3.3.8
信号signal
信息的物理表现。
注:在本标准中.这是指通常在一般意义下称之为“信号”的一种狭义的定义,并在下文中都是指数字式电信号而言。
3.3.9
level
信号电平signal
与任意参考幅值相比的信号的幅值。
3.3.10
line
信号线signal
接口系统中的一组信号导线用来在互连的设备之间传递报文。
3.3.11
信号参数signalparameter
一个电量的参数.由其值或其一连串来传递报文。
3.3.12
单向总线unidirectionalbus
任一个设备用来只作单向传输报文之用的总线,即只提供输入或只提供输出之用。
4功能规范
4.1功能划分
一个设备是为一种特殊应用而设计出来的实体。在概念上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域,其
6
GB/T15946--2008/1EC
中每个功能区域包含一些独特的能力:
a)设备功能(其定义随应用而异);
b)接口功能(其定义不随应用而异);
c)报文编码逻辑。
一切通往或来自接口功能的通信都以报文及状态交连来予以规定(见4.1.4)。
信号线上所传输的一切报文均按4.i3所规定的编码逻辑来编码。
4.1.1设备功能
设备功能区域的范围、目的、大小、内容及组织(例如:测量模拟信号的能力、量程、工作模式等
有完全的自由来规定设备的有关能力;而在A区内,除了本标准所规定的以外。设计者不得规定新的
能力。
设备(仪器)
设备功能
讳瞢一殳、*
蝣,坝,}{爪j旷U1jU、扩{瓦叹j
ll接口功能
JsHf“】orLo‘ll
TE:】ESRCFDC℃
pSHEI“AHEl“I”
If、~、、、、、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报文编码
U
驱动器::和接收器
/么
≥\
‘、接口总线/>
A——由本标准予以规定的能力;
B——由设计者予以规定的能力;
1接口总线的信号线;
2通往及来自接口功能的远程接口报文;
3通往及来自设备功能的设备相关报文;
4接口功能之间的状态交连;
5设备功能与接口功能之间的本地报文通向接口功能的报文在本标准内于以规定.自接口功能发出的报文卿由设
计者予以规定;
6由控制器内部的设备功能发出的远程接口报文。
图2在一个设备内部的功能划分
GB/T15946--2008/IEC60488—1:2004
4.1.2接口功能概念
4.1.2.1接口功能
一个接口功能是提供基本操作手段的一种系统要素,借助于它,一个设备能接收、处理和发送报文。
本标准在本章中规定了若干接口功能,其中每一种功能都按照专门的程式来执行。每一个协议的接口
功能可以只发送或只接收某一特殊类的报文之内的一组有效的报文。
4.1.3接口功能状态
每一个接口功能都以一组或几组互相联系而又互相排斥的状态来予以规定。
在一组互相联系而叉互相排斥的状态中,在任一时问内一个且仅有一个状态是活动的。
对于一个接口功能的每一状态都规定了:
a)当该状态是活动时,在接口上可以或必须发送的报文,以及
b)该功能应退出该状态并进入该组状态中的另一状态时所必须的条件。
这些报文和条件决定了该状态的处理能力。
4.1.3.1接口功能集
设计者可以选择适应特殊设备应用领域所必须的一组特定接口功能,图2和表1给出可供使用的
接口功能。
一组接1:3功能(设计者所选的包含在一特定设备之内的一组接口功能)在任一时刻的总的处理能
力,就是在该时刻处于活动中的一切状态(在每一个个别接口功能内的状态)的处理能力的逻辑总和。
4.1.3.2接口功能的设想与前景
用来定义接口功能的状态图,并不明显地或隐含地指出在逻辑上或实际上实现该功能所应有的特
殊电路元件,例如:并非一切状态都一定要有一个双稳态门锁电路或其他存储器元件。
用来定义接口功能的状态图可以采用各种逻辑电路来实现(例如:随机逻辑、时序逻辑等)。
设计者可以自由地把两个或多个接口功能用~个逻辑设计来实现,只要能满足本标准所规定的每
一接口功能的每一状态的一切条件即可。
在本标准的这一章中,各种状态图、书面说明、要求及指南都是从设备的着眼点来写出的.并应从设
备的着眼点来理解。第5章及第6章从系统的着眼点来说明各设备之间的互相活动。
一个接口功能对于任何未经专门规定的报文编码都应不予理睬(不响应)。
一个功能,若不与规定的约束相冲突,当其退出的条件被满足后,则可以在任何状态内停留任意长
的时间(包括时间零)。
表1接口功能集
接口功能符号有关的报文通道
源握手或扩展潦握手sH或sHE1.2.4,5
接收方握手或扩展接收方握手AH或AHF1.2.4.5
讲话者或扩展讲话者T或TE1.2,3.4.5
侦听者或扩展侦听者【』或I.E1.2.3,4.S
服务请求SR1.2.4.5
远程本地RI,1.2.4.5
并行轮询PI,1.2.4.5
设备清除DC1.2.4,5
设备触发DT1.2.4.5
控制器1.2.4.j.6
配置CF1.2.4.5
8
GB/T15946--2008/IEC
4.1.4报文的概念
4.1.4.1报文
每一个报文代表一个信息量,并且在任何特定时间内可以被接收为真或假。一个接El功能与其周
围环境之间的一切通信都是通过发送或接收到的报文而完成的。
4.1.4.2本地报文的通道及其内容
在一个设备功能与接IZl功能之间传送的报文称为本地报文。
本地报文在设备功能与接口功能之间流通,见图2中报文通道5。
注:某些本地报文是作为远程报文而被传递的,反之亦然。
不允许设计者把本标准没有规定的本地报文引入到接口功能中去。
允许设计者把一个从任何接口功能的任何状态所导出的本地报文引进设备功能中去。
由设备功能发出的本地报文应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引起所需的状态转移。
4.1.4.3远程报文的通道及内容
在不同设备的接口功能之间通过接口而传送的报文称为远程报文。
每一个远程报文都是一个接口报文或设备相关报文。
每一个接口报文被传送去引起另一个接口功能内的状态转移。当一个接口报文被一个接口功能接
收时.这个接lq报文将不会通到设备里去,如图2中报文通道2所示。
设备相关报文是通过一些规定的接口功能而在设备功能与报文编码之间流通的,这将不会引起这
些接口功能内的状态转移。设备相关报文的一些例子包括设备的编程数据。设备的测量数据设备以及
设备的状态数据,如图2中的报文通道3所示。
4.1.4.4状态连接的通道和内容
一个状态连接就是两个接口功能的逻辑上的互相联结,其中一个接口功能转移到一个活动状态取
决于另一个接口功能的一个指定的活动状态的存在,如图2中报文通道4所示。
4.1.4.5报文编码
报文编码是把远程报文翻译成为接口信号线的逻辑值或反之。在单根信号线上传送的报文称为单
线报文。可以同时传送两个或多个这种报文。在一组互相排斥的报文中,一个与其他报文公用一组信
号线的一个报文称为多线程报文,在一个时间内只能传送一个多线程报文(报文字节)。
4.1.4.6多线程报文的分类
当ATN报文为真时,多线程报文被解释成为接口报文。当ATN报文为假时。多线程报文被解释
为设备相关报文。ATN报文,当其为真时。能接收和处理多线程报文的以下特定类:
a)通用命令(所有设备);
b)寻址命令(所有被寻址要侦听的设备);
c)地址(所有设备);
d)副地址或命令(由主地址或主命令使能的所有设备)。
专门命令的清单见表42。
4.1.4.7多线报文传递的惯例
4.1.4.7.1远程报文传递惯例
a)能被一个设备发送的一切远程报文的值(真或假)在任何时刻都应是由其接口功能的活动状态
所授予的值。
b)用来传送一个报文值的接口信号线,应按照表44设置。
c)由于正常的接El工作允许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时发送相反的远程报文值,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技
术来解决此冲突。这种技术就是在接口上采用两类报文传递形式.主动传递和被动传递。接
口的结构作成这样,使得凡是在两个报文值有冲突其中一个将是主动的,而另一个则是被动
的。报文应这样来传递,使得凡是遇有冲突时,主动值将覆盖被动值。
q
GB/T15946--2008/IEC60488-1:2004
d)一个远程报文能够以下列四种方式之一来传递:
1)发出的一个主动真值被保证成为被接收到的值(设备应不允许它被覆盖);
2)发出的一个被动真值并不被保证成为被接收到的值,而设备应允许它能被覆盖;
3)发出的一个主动假值被保证成为被接收到的值(设备应不允许它被覆盖);
4)发出的一个被动假值并不被保证成为被接收到的值,而设备应允许它能被覆盖。
e)在本标准中,凡是论及由一个接口功能发出的远程报文值时.若不加以说明,则“真”及“假”二
词意味着“主动真”和“主动假”。
f)对于两个特殊的远程报文DAC和RFD.规定只有假值能作为主动值来传送。因此,可以认为
在接口信号线上实现了一个“与”(AND)操作(见7.4)。
g)对于SRQ这一个远程报文,规定只有真值能作为主动值来传送。因此。可以认为在接口信号
线上实现了一个“或”(OR)操作(见7.4)。
h)只用以真值传送的多线程报文来规定一个接口功能状态,因为多线程报文(通各DIO线来传
递的)本质上互相排斥的。应该这样来理解:当该状态处于活动时,一切未经规定的多线程报
文都以被动假值来传递。
4.1.4.7.2本地报文传递惯例
a)本地报文的编码已超出本标准的范围,可由设备的设计者自行决定。
b)我们推荐:对一个接El功能的一组互斥状态内的转移起限定活动的本地报文,它们本身也应
是互相排斥的。
4.2规定接口功能时所用的符号
4.2.1状态图的符号
每一个接口功能所能有的每个状态,在图上都用一个圆圈来表示。在圆圈内用四个大写字母助记
符(最后一个字母总是s)作为符号来识别该状态。
每一个接口功能的各状态之间的全部能容许的转移,在图上都用绘在各状态之间的箭头表示。
每一个转移都由一个表达式来说明,表达式之值可为真或为假。若用以限定导向其他状态的转移
的一切表达式均为假,则接口功能应停留于其当前状态。当且仅当,这些表达式之一变成为真时,则接
口功能应进入箭头所指向的状态。当表达式为真时,可以随时进入新状态.除非是规定了一个时间值。
表达式由一个或多个本地报文、远程报文、状态连接或最小时限连同“与”、”或”、“非”。
送向一个接口功能的本地报文由三个小写字母助记符来表示,例如:rdy。
一个远程报文(通过接El而被接收的)由三个大写字母的助记符来表示.例如:ATN。表示法可以
通过附加整数:如PPR8。
来自另一状态图的连接,是用粗斜体的四个字母来表示,例如:I.ACS。若框内的状态当时处于活
10
GB/T15946--2008/IEC
动.则状态连接为真;否则为假。
最小时限由符号“T。”来表示。只有在接口已经处于要开始相应转移的状态内经过所指定的时值
之后,此符号“T。”才能成为真值。它将保持真值,一直到退出了该状态时为止。这些时限的值见表48。
运算符“与”用符号“^”来表示。
运算符“或”用符号“V”来表示。
除非另行用括号加以规定,在一个表达式内的预算符“AND”优先于运算符“OR”。
运算符“非”用一条水平横杠加在应予否定的表达式部分上面来表示。当且仅当,横杠之下的表达
式为假,则所形成的否定表达式具有真值。
若一个转移还由一个最大时限“(在T。内)”来予以限定,则应在表达式成为真之后,在该指定时间
之内就进入所指向状态,这些时限之值见表48。
若一个表达式的一部分在下列意义是随意的(可有可无的),即是要整个表达式为真时,(按设计者
的选择)并不一定要求这一部分的真值,则将这一部分包括在方括号内“[..-]”。
若一特定表达式使状态图中一切其他状态全部转移到一个状态,则用一个简写记号来代替给出全
部的个别转移。用一个在起点上没有状态圆圈的箭头来表示这种条件,并认为该箭头起源于一切状态
切转移能发生,因而在图中就忽略掉这些表达式而不一一写出。
袁迭式
虽然“电源断开状态”(POFS)对于绝大多数接口功能而言都是一个有效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所有
状态图上都应该表现出并带有一个转移(箭头)指向“电源接通”<pon)时所应进入的状态;但是在图上
却用一个简写方式来表示在上电时pon伪报文产生转移进入到第一个状态。
a)在状态图上所用的缩写记法为:
b)上述符号所隐含的完全表示为
4.2.2报文输出的符号
在一个接口功能状态图所包含的报文输出表.只总结了在该功能的每个状态时容许发出的远程
报文。
表中的各横行用来指出接口功能的状态。
表中的各直列用来指出至少在接口功能的一个状态时所容许送出的远程报文。
表中的每一项表示当特定的状态处于活动时必须输出的报文值:
a)“T”表示主动真值;
b)…F表示主动假值;
c)“(T)”表示被动真值;
d)“(F)”表示被动假值。
必要时,在每一个输出表中把一直列分派给所容许输出的多线程远程报文群。在每一状态中应作
11
60488-1:2004
GBJT15946—2008/]EC
为真值而输出的多线程报文被置于相应的表格项目中。由于多线程报文是互斥,所以不示出假值。在
一个多线程报文上加上括号,说明它应作为被动真值而不是作为主动真值被发出。
为设备功能互相作为而设的单独一列,总结了容器设备功能发送或接收的一些相应的报文类型(或
结果产生的行动)。可以按设计者的选择来使用从接口功能至设备功能的本地报文(在本标准的范围之
外)来协调适当的行动。
4.3源握手(sH)接口功能
4.3.1概述
SH接口功能表示设备有能力保证多线程报文的正确传输。该功能现有两个版本:SH功能和扩展
功能中的一种。
据就绪(RFD)和可接受数据(DAC)来影响报文字节的传输。
SHE功能和扩展接受器握手(AHE)功能使用非互锁握手循环。其他传输使用互锁握手循环。
注:SH功能和SHE功能同时在4.3中描述,这是基于这两个功能的扩展相似。
4.3.2SH功能状态图
SH功能应这样来建立,使之按照图3所示状态以及4.3中对各状态作出的规定来执行。表2规定
了实行由一个活动状态至另一个活动状态的转移所必需的一组报文及状态。表4规定了每一状态在活
动时必须发送的报文以及所需的设备功能相互活动。
SHE功能应这样来建立,使之按照图4所示状态图以及4.3中对状态的描述来执行。表3规定了
从一个活动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影响转移所需的报文和状态集。表5规定的每一状态在活动时必须发送
的报文以及所需的设备功能相互活动。
(ATNA。C。。。A。。。。C。。。S。。。V。。。C。。。。T。。—R—S)V(A‘‘—TN—A。T。。。A。。。C。。。。S。。。V’。。。。。S。。P。—A—S
ATNA。C。。。A。。。。C。。。S。。。V。。。。C。。。T。。—R—S)V(A‘。—TN—A‘T。。。A。。。C。。。。S。。。V。。。。。。S。。。P—A—S
(在t
2内)
图3SH状态图
GB/T15946--2008/IEC
如果下式为真。那么发生上面这些转移:
ATN,r一(cAcSVcTRs)Ⅳ(~ATNA~(TACSVSPAS
图4SHE状态图
表2SH助记符
报文接口状态
助记符定义助记符定义
pon供电SIDS源空闲状态
nba新字节可用SGNS源产生状态
ATN注意SDYS源延迟状态
RFD数据就绪STRS源传输状态
DAC已接受的数据SWNS源等待新循环状态
S1WS源空闲等待状态
TACS侦听者主动状态(T功能)
SPAS串行轮循主动状态(T功能)
CACS控制器主动状态(C功能)
CTRS控制器传输状态(c功能)
表3SHE助记符
报文接口状态
助记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126.45-1999 明恢63 1999-04-15
- DB43/T 126.36-1999 金23A、B 1999-04-15
- DB43/T 127.9-1999 湘玉10号 1999-04-15
- DB43/T 126.51-1999 R198 1999-04-15
- DB43/T 126.8-1999 湘早籼24号 1999-04-15
- DB43/T 128.7-1999 选蔗29 1999-04-15
- DB43/T 127.2-1999 湘裸麦2号 1999-04-15
- DB43/T 128.13-1999 湘西晒红烟1号 1999-04-15
- DB43/T 126.53-1999 R56 1999-04-15
- DB43/T 126.27-1999 新香优80 199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