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DERM 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

T/CADERM 9002-2023 The requirements for pre-hospital and in-hospital information linking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ADERM 9002-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1-06
实施日期
2023-12-07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与院内信息链接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总体原则,规定了信息链接系统、工作流程、服务保障、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车程8min以上的急危重症患者院前预就诊信息链接工作,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 主要技术内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体原则5 信息链接系统6 工作流程7 服务保障8 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州市急救中心、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中心医 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触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胡小军、王丽红、袁百利、沈美红、王硕、邹新强、许岚、嵇朝晖、何婧、翟 玉洁、吕娜、刘琛、张敏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5

团体标准

T/CADERM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

链接要求

Informationlinkrequirementsforpre-hospitalconsultationofacuteandcritical

patients

2023-11-6发布2023-12-7实施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布

T/CADERM9002—202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原则............................................................................1

4.1快速精准........................................................................1

4.2互联互通........................................................................1

5信息链接系统........................................................................2

5.1信息链接系统构架................................................................2

5.2120调度信息子系统...............................................................2

5.3救护车信息子系统................................................................2

5.4院内信息子系统..................................................................3

6工作流程............................................................................3

6.1概述............................................................................3

6.2120接诊.........................................................................3

6.3院前医疗救治....................................................................4

6.4院内救治........................................................................4

7服务保障............................................................................5

7.1设施设备要求....................................................................5

7.2通讯要求........................................................................5

7.3人员保障........................................................................5

7.4安全保障........................................................................6

8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6

8.1质量控制........................................................................6

8.2持续改进........................................................................6

附录A(资料性)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分诊分级标准......................................7

参考文献...............................................................................9

I

T/CADERM900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州市急救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州市急救中心、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中心医

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触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小军、王丽红、袁百利、沈美红、王硕、邹新强、许岚、嵇朝晖、何婧、翟

玉洁、吕娜、刘琛、张敏。

II

T/CADERM9002—202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胸痛、卒中、创伤等重点病

种患者日益增多,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多发频发,而时间是决定这些患者愈后的关键因素,患者等待救治

的时间越长,其死亡风险也就越大。因此推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进程,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运行效率已迫在眉睫。

因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分属于不同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指挥信息系统和院内信息系统非直接互联,

信息的不畅通,使患者抢救受到一定时间的影响,导致接诊医生仓促应对及专科会诊延误等,进而极大

地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因此,运用医疗腕带将预检挂号环节前移到院前急救,打印出含接诊医院门诊

号的就诊腕带,协同生命体征传输、语音视频传输等功能,在院前急救机构与接诊医院之间形成有效的

信息联动和预警机制,使得接诊医院提前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并根据挂号信息做好接诊准备,缩短院

前院内交接环节的时间损耗,实现区域化协同救治、专科力量前伸,最终提高这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为此,结合国内外在本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经验,制定本文件,以期通过规范化的院前预就诊信息

运用,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抢救时间,特别是运用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能更好地提

高急救效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III

T/CADERM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与院内信息链接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总体原则,规定了信

息链接系统、工作流程、服务保障、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车程8min以上的急危重症患者院前预就诊信息链接工作,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WS/T292-2008救护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急危重症criticalemergency

指突然发生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病症。

3.2

预就诊信息链接pre-consultationinformationlink

针对诊断基本明确或症状体征明显的患者,将就诊流程前置,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患者基本信息、

诊断内容、急救处置等信息提前预告知至拟接诊医院的信息编写、传输等活动。

3.3

医疗腕带medicalwristband

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可将患者基本信息录入相关信息系统,并形成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医疗识别带。

注: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及其它医疗特别要求等。

3.4

急救信息系统emergencyinformationsystem

安装在院前救护车和院内急诊室或者抢救室内的以信息集成、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诊

疗急救管理平台,能够实现患者信息院前和院内实时互联互通。

4总体原则

4.1快速精准

信息录入及时、客观、准确、规范。

4.2互联互通

将院前急救信息系统与院内信息系统联通在一起,形成全病程的患者数据库,推动医疗急救、急诊

信息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

1

T/CADERM9002—2023

5信息链接系统

5.1信息链接系统构架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系统架构见图1。

图1信息链接系统架构图

5.2120调度信息子系统

120调度信息子系统通过急救调度接诊服务,获取患者信息,存储在急救调度数据中心。急救调度

数据中心将调度信息和院内信息发送给救护车信息系统;同时与院内信息系统联通,传输患者生理数据

和挂号信息。

调度信息包括患者联系方式、120呼叫原因、救护车车牌信息、院前医生个人信息、救护车实时轨

迹等。

120调度信息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生成院前急救唯一流水号;

——记录或自动获取急救患者基本信息;

——实时转发救护车转运患者生理数据;

——转发救护车远程挂号请求信息;

——接收与存储院内转归信息,并与院前急救事件实现唯一关联。

5.3救护车信息子系统

救护车信息子系统由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和医疗腕带机构成,通过互联网等专网与120调度系统和

院内信息系统联通。

2

T/CADERM9002—2023

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通过互联网等专网从120调度信息系统中获取120调度信息,急救医生可编辑急

危重症患者基本信息,选择接诊医院预挂号科室,与院内信息系统联通完成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