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099-2019 时速 160 公里电动车 组通用技术条件

DB13/T 5099-2019 DB13/T 5099-2019 Speed 160 km/h electric vehicle component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099-201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28
实施日期
2019-12-28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120

T47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099—2019

时速160公里电动车组通用技术条件

2019-11-28发布2019-12-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09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乐恒、刘雁翔、张雷、郭鹞、王东星、王景波、马志会、苏晓伟、崔磊、

卢权、樊永梅、邸军伟、姜茹佳。

I

DB13/T5099—2019

时速160公里电动车组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轨距时速160km动力分散式城际电动车组(以下简称动车组)的运用条件、基本

特性、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各主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涂装、标记以及试验与检验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时速160km动力分散式城际电动车组,其它车型可以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1402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电压

GB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599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T6769机车司机室布置规则

GB/T6770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

GB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1489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8045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

GB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21561.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1部分:干线机车车辆受电弓

GB/T21562(所有部分)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

TB/T60机车车辆用制动软管连接器

TB/T1809动车组噪声的评定

TB/T1451机车、动车前窗玻璃

TB/T1720铁道客车给水装置

TB/T1802铁道车辆水密性试验方法

TB/T2325(所有部分)机车、动车组前灯、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

TB/T2917铁道客车电气照明技术条件

TB/T2945铁道车辆用LZ50钢车轴及钢坯技术条件

TB/T3009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防滑装置

1

DB13/T5099—2019

TB/T3051.2机车、动车用电笛、风笛第2部分:风笛

TB/T3107铁道客车单元式组合车窗

TB/T3138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

TB/T3139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

TB/T315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TB/T3197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条件

TB/T3254机车、动车用撒砂装置

TB/T3260动车组用铝及铝合金

TB/T3263动车组乘客座椅

TB/T3337铁道客车及动车组整体卫生间

TB/T3338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集便装置

TJ/CL330动车组真空断路器暂行技术条件

ISO3095铁路应用声学有轨机车车辆辐射噪声测量(Acoustics-Railwayapplications

-Measurementofnoiseemittedbyrailboundvehicles)

ISO8573-1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及净化等级(Compressedari-Part1:Contaminantsand

purityclasses)

UIC515-4铁路客车拖车转向架走行机构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Passengerrollingstock

Trailerbogies-runninggearBogieframestructurestrengthtests)

UIC541-3制动盘型制动及其应用闸片验收的一般条件(Brakes-Discbrakesandtheir

application-generalconditionsfortheapprovalofbrakepads)

UIC541-5制动机电空制动(ep制动)电空紧急制动超越控制(EBO)(Brakes-Electro

pneumaticbrake(epbrake)Electropneumaticemergencybrakeoverride)(EBO)

UIC566客车车体及其构件的载荷(Loadingsofcoachbodiesandtheircomponents)

UIC615-4动力车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Motivepowerunits-Bogies

andrunninggear-Bogieframestructurestrengthtests)

UIC651在机车、轨道车辆、动车组和驱动拖车的司机室布局(Layoutofdriver’scabsin

locomotives,railcars,multipleunittrainsanddrivingtrailers)

IEC60077-4铁路应用铁道车辆电气设备第4部分:电工器件交流断路器规则(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icequipmentforrollingstock-Part4:Electrotechnicalcomponents-Rules

forACcircuit-breakers)

IEC60310铁路应用铁路车辆上的牵引变压器与电感器(Railwayapplications-Traction

transformersandinductorsonboardrollingstock)

IEC60349-2电力牵引铁路和道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机

(Electrictraction-Rotatingelectricalmachinesforrailandroadvehicles-Part2:Electronic

converter-fedalternatingcurrentmotors)

IEC60571铁路应用铁路车辆电子装置(Railwayapplications-Electronicequipmentused

onrollingstock)

IEC61133:2016铁路应用铁路车辆车辆组装和运行前的整车试验(Railway

applications-RollingstockTestingofrollingstockoncompletionofconstructionandbefore

entryintoservice)

IEC61287-1:2014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Railway

applications-Powerconvertersinstalledonboardrollingstock-Part1:Characteristicsand

methods)

2

DB13/T5099—2019

IEC61373:2010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Railwayapplications-Rolling

stockequipment-Shockandvibrationtests)

IEC61375(所有部分)电气铁路设备列车总线(Electricrailwayequipment-Trainbus)

EN286-3:1994设计用来承装气体或氮气的简单型非燃气体压力容器第3部分:用于铁道车辆

上空气制动设备和辅助气动设备的钢质压力容器(Simpleunfiredpressurevesselsdesignedto

containairornitrogen-Part3:Steelpressurevesselsdesignedforairbrakingequipmentand

auxiliarypneumaticequipmentforrailwayrollingstock)

EN286-4:1995储存空气或氮气用简单不燃压力容器第4部分:轨道车辆用空气制动和辅助气

动设备的铝合金制压力容器(Simpleunfiredpressurevesselsdesignedtocontainairor

nitrogen-Part3:Aluminumalloypressurevesselsdesignedforairbrakingequipmentforrailway

rollingstock)

EN485-2:2016铝及铝合金薄板、钢带及钢板第2部分:机械特性(Aluminiumand

aluminiumalloys-Sheet,stripandplatePart2:Mechanicalproperties)

EN755-2:2016铝和铝合金挤压棒材、管件和型材第2部分:机械性能(Aluminiumand

aluminumalloysPart2:Extrudedrod/bar,tubeandprofiles)

EN12663-1铁路应用铁路车辆车身的结构要求第1部分:机车和客运车辆(Railway

applications-Structuralrequirementsofrailwayvehiclebodies)

EN13103:2017铁路应用设施轮组和转向架非主动轴设计方法(Railwayapplications

-Wheelsetsandbogies-Nonpoweredaxles-Designmethod)

EN13104:2009+A2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动轴设计方法(Railwaypplications-

Wheelsetsandbogies-poweredaxies-Designmethod)

EN13260:2009铁路应用轮副和转向架轮副产品要求(Railwayapplications-Wheelsets

andbogies-Wheelsets-Productrequirements)

EN13979-1:2003铁路设备轮副及转向架,轮子,技术验收程序第1部分:锻制轮和轧制轮

(Railwayapplications-Wheelsetsandbogies-Monoblocwheels-Technicalapprovalprocedure

-Part1:Forgedandrolledwheels)

EN14420-7带夹件的软管配件第7部分:凸轮锁紧接头(Hosefittingswithclamp

units-Part7:Camlockingcouplings)

EN14750(所有部分)铁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Railwayapplications-Airconditioning

forurbanandsuburbanrollingstock)

EN15085-3铁路上应用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焊接第3部分:设计要求(Railway

applications-Weldingofrailwayvehiclesandcomponents-Part3:Designrequirements)

EN50121-3-1铁路应用电磁兼容第3-1部分:机车车辆整车(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Part3-1:RollingstockTrainandcomplete

vehicle)

EN50121-3-2铁路应用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Part3-2:Rollingstock-Apparatus)

EN50128:2011铁路应用通信、信号传输和处理系统铁路控制和保护系统软件(Railway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signallingandprocessingsystems-Softwareforrailwaycontrol

andprotectionsystems)

EN50153:2014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危害防护规定(Railwayapplications-Rolling

stock-Protectiveprovisionsrelatingtoelectricalhazards)

3

DB13/T5099—2019

EN50155:2007铁路应用机车车辆上使用的电子设备(Railwayapplications-Electronic

equipmentusedonrollingstock)

EN50343:2014铁路应用机车车辆布线规则(Railwayapplications-Rollingstock-Rules

forinstallationofcabling)

DIN5513轨道车辆材料铝和铝合金(Materialsforrailvehicles-Aluminiumandaluminium

alloys)

3运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3.1.1正常工作的海拔高度应不超过1500m。

3.1.2环境温度应在-25℃~+40℃范围内。

3.1.3月度最大相对湿度为95%。

3.1.4一般年份最大风速15m/s,偶有33m/s。

3.1.5使用环境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3.2线路条件

3.2.1动车组的车辆限界应符合GB146.1要求,建筑限界应符合GB146.2要求。

3.2.2坡道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应超过30‟。

3.2.3最小曲线半径要求:

——正线最小曲线半径:2000m,困难区段1600m;

——车辆段内(单车,时速不大于5km/h)100m;

——车辆段内(整列车,时速不大于5km/h)150m;

——列车通过S形曲线,两个连续反向9号道岔形成的R180mS形曲线。

3.2.4缓和曲线型,缓和曲线为三次抛物线线型,缓和曲线超高顺坡率为1/(10Vmax),困难条件下

为1/(8Vmax)。

3.2.5缓和曲线长度(m)规定:

-3

——良好条件应不小于11×10×Vmax×h;

-3

——一般条件应不小于10×10×Vmax×h。

3.2.6新建或改建地段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下为0.7Vmax,困难条件下为0.5Vmax。

3.2.7既有线地段困难条件下为0.4Vmax,缓和曲线长度取整为10m的整数倍。

4

DB13/T5099—2019

3.2.8线间距为4.2m。

3.2.9轨距为1435mm。

3.2.10到发线有效长度为400m。

3.2.11线路最大超高不超过150mm。

3.2.12线路最大欠超高允许值为90mm。

3.2.13线路区间最小竖曲线半径10000m(困难地段5000m)。

3.2.14道岔区间道岔直向通过速度160km/h,进出站为18号可动心轨道岔,导曲线半径为1200m,

侧向通过限速80km/h,进出站为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侧向通过限速50km/h,9号道岔,侧线

通过限速30km/h。

3.2.15车站站台距轨面高度1250mm,边缘距轨道中心距离1750mm,有效长度110m~230m。

3.2.16160km/h轨道动态管理暂行试验标准(见表1)。

表1160km/h速度级线路区段轨道不平顺动态暂行管理标准

项目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6+10+15+20

轨距(mm)

-4-7-8-10

水平(mm)6101418

三角坑(基长2.5m)(mm)581214

高低(mm)波长6101520

轨向(mm)1.5m~42m581216

车体垂向加速度(m/s2)1.01.52.02.5

车体横向加速度(m/s2)0.60.91.52.0

注1:表中不平顺各种偏差限值为实际幅值的半峰值。

注2:水平限值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超高值及超高顺坡量。

注3:三角坑限值包含缓和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注4:车体垂向加速度采用20Hz低通滤波,车体横向加速度采用10Hz低通滤波。加速度等速检测速度应在Vmax±10%

范围内。

3.2.17正线数目为双线。

3.2.18轨底坡为1:40。

3.2.19隧道面积单线隧道面积42m2,双线隧道面积76m2,在满足限界的前提下,线路参数和隧道

面积与本技术条件不符时,根据具体线路情况进行限速设置。

注:上述Vmax为设计最高速度或该曲线的限制速度(km/h)。

3.3运输组织

3.3.1动车组采用4辆编组方式运营,具备由4辆编组扩编6辆、8辆编组的能力。2列动车组可以

重联运营。

5

DB13/T5099—2019

3.3.2动车组两端均可操纵控制,运行时由前端司机室操纵控制,另一端司机室能自动锁闭。运输组

织模式:城际线运营,可与客运专线、普通铁路互联互通。

3.3.3动车组不应与货物列车混编(即使在无火回送时)。

3.3.4动车组不应通过货场高站台。

3.3.5采用同种动车组或配备自动空气制动机和15号自动车钩机车救援。

3.3.6除列车维修外,在接触网正常供电或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动车组各项运用准备工作能在1h

内完成,具备旅客登车条件。

3.3.7调度组织方式为综合调度。

3.3.8最小行车间隔3min,最小停站时间35s。

3.4供电条件

3.4.1供电制式单相AC25kV/50Hz。

3.4.2电网供电品质:瞬时最高网压31kV,长期电压27.5kV,短时最高网压(不大于5min)29kV,

短时最低网压19kV(不大于10min),瞬时最低网压17.5kV(不大于1min),其余应符合GB/T1402

要求。

3.4.3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和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两种方式。

3.4.4接触线张力应为15kN~25kN。

3.4.5接触网结构高度1.1m~1.8m。

3.4.6接触导线高度5300mm~6500mm。

3.4.7接触导线高度变化小于3‟。

3.4.8接触网跨距一般为60m,但不大于65m。

3.4.9网线材质接触导线采用铜接触线或铜合金接触线。

3.4.10接触网的最大拉出值为400mm。

3.4.11分相供电区长度23km~58km,相分段上的中性段总长度不大于190m,无电区长度约100m。

3.5通信信号

3.5.1闭塞分区长度一般为1000m~1200m。

3.5.2通信信号应符合有线ZPW2000轨道电路,无线GSM-R列车无线电规定。

3.5.3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为:

——既有线铁路采用CTCS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160km/h客货共线铁路采用CTCS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及250km/h高速铁路采用CTCS2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3.5.4列车运行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6

DB13/T5099—2019

3.5.5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符合TB/T3197要求。

3.5.6车载列控设备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和无线通信车载设备。

3.6运用服务设施

3.6.1检查与维护

检查库设三相AC380V/50Hz、DC110V电源或动车组电源供给系统,供检修使用。

3.6.2供水设施

3.6.2.1车辆供水间距最长为1320km。

3.6.2.2注水口型式应符合TB/T1720要求。

3.6.2.3供水质量为非直接饮用水。

3.6.3排污设施

3.6.3.1排污间隔:动车组每日入动车所时排污。

3.6.3.2排污口型式为2.5″快速接头,符合EN14420-7要求。可在车体两侧进行排污作业。

4总体要求

4.1设计原则

4.1.1应遵循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设计原则,满足我国铁路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4.1.2设计寿命不少于30年或1200万公里。

4.2性能要求

4.2.1可靠性

4.2.1.1可靠性应符合GB/T21562中有关要求。

4.2.1.2牵引、控制、信息传输等应为冗余设计。

4.2.1.3通过采取相应的结构与措施确保动车组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

4.2.1.4各种接插件有良好的定位结构,具有防插错功能。

4.2.1.5在考虑可靠性时应将预防性维修和与动车组相适应的维修计划等包括在内,满足动车组运规

及高级修规程相关要求。

4.2.2可用性

4.2.2.1可用性应符合GB/T21562中有关要求。动车组上的所有标志、说明与显示均用中文或图码

表示。其中提供旅客使用的标志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

4.2.2.2电源插座应符合GB2099.1规定,规格为GB1002中单相两级双用插座和单相两级带接地插

座的组合形式。

7

DB13/T5099—2019

4.2.2.3动车组能实现由中国既有机车对动车组进行回送和救援的要求,同时能够实现同种动车组之

间的相互救援。

4.2.3可维修性

4.2.3.1可维修性应符合GB/T21562中有关要求。

4.2.3.2动车组的设计有利于保养与维修,应减小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成本。

4.2.3.3动车组的零部件在设计中考虑换修的方便性,各组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各零部件具有良好的

通用性和互换性。

4.2.3.4动车组以分阶段定期维修为基础,并根据走行里程实行不同等级的维护及检修,在进行较低

修程时动车组不解编。

4.2.3.5充分发挥动车组车载诊断系统及地面诊断系统对于维修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提高动车组的运

用效率,缩短维修时间。

4.2.3.6动车组零部件的更换、检修按寿命管理确定的周期进行。

4.2.4安全性

4.2.4.1安全性应符合GB/T21562中有关要求。

4.2.4.2电气设计保证电路中出现故障不造成运行危险或对旅客和乘务员造成危害。危害正常运行的

故障将被识别,设计时将考虑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设计。

4.2.4.3设计保证紧急故障时有相应的应急功能,如应急照明、应急通风及应急出口等,应急灯以及

列车广播系统可持续120min,应急通风应可维持45min。

4.2.4.4有关电气事故的防护措施的规定符合EN50153:2014要求。

4.2.4.5所有设备箱/壳体都通过车体或转向架经轮对轴端良好接地。

4.2.5防火要求

4.2.5.1动车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执行有关防火规定和消防法规,最

大限度地防止火灾的发生。

4.2.5.2各车所采用材料应为阻燃、低烟、无毒(低毒)、无卤的非延燃性材料或防火材料,内装材

料及其他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应符合TB/T3138要求,内装使用材料还应符合TB/T3139等环境保

护标准的要求。所有电线、电缆均应采用无卤、阻燃型,且燃烧时低烟、无毒;所选用的其它材料和

配件亦应具有同样的要求。

4.2.5.3各车配置用于电气装置和油类灭火的灭火器。

4.2.5.4设烟火报警装置。在电气柜、司机室、动力单元、卫生间内设有烟火报警探头或感温电缆。

在监控区域内的任何一处发生火灾时,烟火报警器会通过声光信号通知司机或乘务员。

4.2.5.5每车设置至少4把安全锤和一定数量的应急窗,利于紧急状态下的旅客疏散。

4.2.6防霉防虫要求

8

DB13/T5099—2019

动车组上所有的电机、电器、电子装置、电线电缆等采取相应的防霉(霉菌和真菌)、防虫(白

蚁、蟑螂等)和防啮齿类小动物危害的措施。

4.2.7环境保护

4.2.7.1环境噪声要求

噪声等级应按ISO3095标准进行检测:

a)当动车组起动时,在距轨道中心线7.5m和距轨面高度1.2m处的噪声不应超过80dB(A)。

b)当动车组静置时,在距轨道中心线7.5m和距轨面高度1.2m处的噪声应符合:

1)所有设备按额定工况工作时噪声不应超过75dB(A);

2)所有设备按正常工况工作时噪声不应超过65dB(A)。

c)当动车组以160km/h速度通过空旷平直线路时,在车外距轨道中心25m远、3.5m高处,

测得的连续噪声不超过88dB(A)。

4.2.7.2电磁兼容

4.2.7.2.1所有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应符合EN50121-3-2要求。

4.2.7.2.2整车对外辐射发射符合EN50121-3-1中的限值要求。

4.2.7.2.3车内电磁环境符合GB8702要求。

4.2.7.2.4列车产生的任何电磁场不干扰乘客物品或磁性介质的正常使用,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乘客

不产生影响。

4.2.8称重要求

4.2.8.1不应用压车铁配重来满足轴重平衡度要求。每轴实测轴重不应大于规定轴重。

4.2.8.2车辆最大静轴重为17t。

4.2.8.3每名旅客体重按60kg计算。

4.2.8.4任一侧各车轮上测得的轮重与在该车辆两侧测得的所有轮重的平均值之差不应超过±4%。

4.2.8.5每个车轮上测得的轮重与该轴两轮平均轮重之差不应超过±4%。

4.2.9动力学性能

4.2.9.1动力学性能符合GB/T5599的有关规定。

4.2.9.2运行稳定性

在3级不平顺(紧急补修)线路条件下以最高试验速度及以下的各速度级的要求如下:

a)脱轨系数(Q/P)不大于0.8;

b)轮重减载率分为:

1)准静态(ΔP/P)不大于0.65;

2)动态(ΔP/P)不大于0.8。

c)倾覆系数不大于0.8;

d)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在0.5Hz~10Hz滤波时、不应出现峰值连续振动6次以上达到或超过

8m/s2;

9

DB13/T5099—2019

e)车体振动加速度不大于2.5m/s2。

4.2.9.3舒适度

新状态和正常维修状态下的动车组,在良好维修的线路上运行时,舒适度指标NMV要求如下:

——客室舒适度NMV不大于2.0;

——司机室舒适度NMV不大于3.0;

——平稳性指标(分析频率0.5Hz~40Hz):司机室不大于2.75,客室不大于2.5。

4.2.9.4对线路的作用

轮对对钢轨的横向作用力不大于(10+P0/3)kN(其中:P0为静轴重),轮对对钢轨的横向作用力

平均值不大于20kN,车轮对钢轨的垂向作用力不大于170kN。

4.2.10强度

4.2.10.1车体结构的设计和制造符合EN12663-1要求。

4.2.10.2车辆在整备状态下,车体一阶垂向弯曲自振频率在10Hz以上,或者与转向架的点头和浮

沉自振频率的比值大于1.4倍。

4.2.10.3各车能在5km/h速度的调车冲击下保持正常状态。

4.2.10.4头车的车体结构设计能够提供司机一个安全空间。司机室端的半自动车钩和中间车钩的能

量吸收装置能够保证当列车以5km/h速度与另一列相同的静止列车非正常调车/联挂冲击时,车钩装

置不发生永久变形。

4.2.11设备的耐振动和耐冲击性能

4.2.11.1在动车组运行速度范围内不应出现谐振现象。

4.2.11.2车辆上主要及关键设备和悬挂部分符合IEC61373要求承受各种力的冲击,设备任何部分

不发生脱离,车体不发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

4.2.12车内噪声

4.2.12.1司机室车内噪声符合GB14892要求。

4.2.12.2客室车内噪声应符合TB1809要求。

4.2.12.3当列车以最高持续运营速度在空旷平直线路上运行时,客室噪声不大于72dB(A),司机

室噪声不大于75dB(A)。

4.2.13密封性

4.2.13.1外壳防护等级

车下的设备外壳按其功能要求来确定IP等级。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符合GB/T4208要求。

4.2.13.2水密性

10

DB13/T5099—2019

车厢以及空调装置、车外电气设备箱、电气连接器等设备均具备良好的防水和防尘功能。车辆清

洗时,车厢及车辆各种有防水密封要求的设备内不许有水渗入。车辆水密性符合TB/T1802要求,无渗

漏现象。车体及安装在车体外的电气箱的水密性符合IEC61133:2016要求。

4.2.14空气动力学性能

4.2.14.1列车交会压力波

当列车以160km/h速度级交会时,动车组对与之交会的其它列车产生的交会压力波最大幅值不超

过4000Pa。

4.2.14.2动车组气动升力

无环境风时,动车组前方控制车气动升力接近于零,并且不影响动车组正常运行。

4.2.14.3侧风稳定性

在30m/s以下的侧风影响下,动车组应能稳定运行。在侧风达到或超过33m/s时,动车组严禁进

入风区。

4.2.15在洪水、雪面轨道上行驶

列车在水面高于轨面约100mm的轨道上行驶时,速度应限制在大约10km/h。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应在更高的水面条件下运行。列车可以在高于轨面80mm的雪面的轨道上以不超过10km/h的速度运行。

4.2.16材料与工艺

动车组所选用的材料应按照铁路相关标准执行,还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有的

材料、紧固件、工具等都采用公制标准,所有的尺寸采用国际单位制表示。动车组外部油漆和清洗时

所触及到的部位和零部件应能耐受弱酸、弱碱清洗剂的影响。

5基本特征、主要技术参数及牵引制动特性

5.1基本特征

5.1.1动车组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两端为流线型。

5.1.2动车组采用交流牵引传动形式。

5.1.3动车组的头车上设司机室,列车正常运行时由前端司机室操纵。

5.1.4动车组动力配置为2动2拖,1动1拖为1个牵引单元。

5.1.5动车组最高运营速度为160km/h,最高试验速度176km/h。

5.1.6动车组载客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