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8/T 7-2022 生态胶园建设技术规程

DB5328/T 7-2022 Ecological rubber plan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28/T 7-2022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7-18
实施日期
2022-10-18
发布单位/组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西双版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生态胶园建设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田耀华、岩香甩、原慧芳、魏丽萍、穆洪军、李国华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532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328/T7—2022

代替DB5328/T7-2019

生态胶园建设技术规程

2022-07-18发布2022-10-18实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28/T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5328/T7-2019《生态胶园建设技术规程》,与DB5328/T7-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非正式标准引用文件,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b)更改了陈述“生态胶园”的表述形式,增加了条款“林段”“种植材料”和“优势资源植物”

(见3.1、3.2、3.3、3.4,2019年版的3.1);

c)删除了部分章、条(见2019年版的3.2、3.3、3.4、3.5、3.6、3.7、3.8、3.9、3.10、3.11、

3.12、4.2.3、4.2.4、4.2.5、4.2.6、6.1.1、6.1.1.2、6.1.1.5、6.2.2.1、6.2.2.2、6.2.2.3、7.2、

7.2.1、7.2.1.1、7.2.1.2、7.5、7.5.1、7.5.2、7.5.3、第10章、10.1、10.2);

d)更改了陈述“橡胶树宜林地的选择”‘“立体化”种植’“重量控制”“橡胶树种植材料的种

类”“橡胶树品种使用原则”“优势资源植物种植材料的准备”“珍贵用材及乡土树种种植材料的准备”

“经济林树种种植材料的准备”“林下间种经济植物种植材料的准备”“覆盖作物种植材料的准备”“垦

地”“橡胶树割胶”“病虫害防治”“定植适期”“定植技术”的表述形式(见4.1.1、4.2.2.3、5.1、

5.2.1、5.2.2、5.3、5.3.1、5.3.2、5.3.3、5.3.4、6.1.2、6.2.1、6.2.2、第8章、第9章,2019年版

的6.1.1.4);

e)将正文“表”全部更改为附录“表”(见表A.1、表C.1、表C.2、表C.3、表C.4、表C.5,2019

年版的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f)将条标题部分内容调整为段内容(见4.1.2.1、4.1.2.2、4.1.2.3);

g)将“种植形式”更改为“种植(养殖)形式”、“其它优势资源植物种植材料的准备”更改为

“优势资源植物种植材料的准备”、“林地开垦”更改为“橡胶林地开垦”、“幼苗抚育管理”更改为

“抚育管理”、“其它优势资源植物的种植密度及形式”更改为“优势资源植物的种植密度及形式”(见

4.2.2、5.3、6.1、6.2.4、第7章,2019年版的6.1、6.1.3);

h)将条三调整为条二(见6.1.1、6.1.2、6.1.3、6.1.4、6.1.5、6.1.6,2019年版的6.1.1.1、

6.1.1.3、6.1.1.4、6.1.1.6、6.1.1.7、6.1.1.8),更改了条标题名称及表述形式(见6.1.3,2019年

版本的6.1.1.3);

i)更改了陈述“筑梯田、留表土”“定株标、挖大穴”表述形式,调整及增加了详细的规定(见

6.1.4、6.1.5、6.1.6,2019年版的6.1.1.6、6.1.1.7、6.1.1.8);

j)将“橡胶树的种植密度及形式”和“其它优势资源植物的种植密度及形式”调整为下条二的下

级条款,更改了“橡胶树种植密度及形式”的表述形式,细化了橡胶树种植原则(见6.2.3、6.2.4,2019

年版的6.1.2、6.1.3);

k)删除了条二标题,把陈述并入条一,并更改提条一标题名称及陈述表述形式(见7.1、7.2,2019

年版的7.1、7.1.1、7.1.2,7.3、7.3.1、7.3.2、7.3.3、7.3.4);

l)将“梯田除草、盖草与维护”更改为“控萌除草与梯田维护”,把“梯田除草”和“梯田盖草”

合并为“控萌除草”,并更改陈述表述形式(见7.3、7.3.1,2019年版的7.4、7.4.1、7.4.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垦局提出。

I

DB5328/T7—2022

本文件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耀华、岩香甩、原慧芳、魏丽萍、穆洪军、李国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DG5328/T7-2015,2019年地方规范清理复审由地方规范转为地方标准

DB5328/T7-2019;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DB5328/T7—2022

生态胶园建设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胶园建设有关的术语和定义、规划设计、种植材料的准备、开垦与定植、幼林抚

育管理、橡胶树割胶、病虫害的防治、生态胶园更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西双版纳生态胶园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822.1橡胶树种子

GB/T17822.2橡胶树苗木

JTJ0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NY/T221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

NY/T688橡胶树品种

NY/T1088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NY/T1686橡胶树育苗技术规程

LY/T2035杏李生产技术规程

NY/T2166橡胶树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标准

NY/T2259橡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53/062云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307澳洲坚果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

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根据植胶区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改变传统的橡胶树单一种植

模式和改进现有胶园管理措施,增加胶园的生物多样性,构建以橡胶树为主的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提升

胶园的生态服务和经济产出功能,实现橡胶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3.2

林段

1

DB5328/T7—2022

为便于生产经营管理,从胶园规划设计阶段,人为依据明显的山头、坡面或自然界线集中连片划分,

自然条件和生产经营方式基本一致的胶园片段。

3.3

种植材料

泛指可直接用于种植的材料,包括苗木、种子、茎(茎、块茎、球茎)、根等。

3.4

优势资源植物

植物资源中的优势种类,按用途分为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环境保护、牧草饲料、园林花卉六大

种类。

4规划设计

4.1种植区域

4.1.1橡胶树宜林地的选择

4.1.1.1橡胶树宜林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西双版纳植胶区橡胶树宜林地以是否存在低温寒害及不同发生类型为主要选择依据,并辅以地形、

地势和土壤等其它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海拔高度。西双版纳植胶海拔上限一般为900m,主体山的大阳坡可适当提高到950m;

b)土壤条件。土层深100cm以上,或60cm以上但下有50cm以上的风化层。土壤疏松肥沃,

有机质含量1.5%以上。土壤pH值4.5~6.5。排水良好,最高地下水位距地表100cm以下。

4.1.1.2不宜选作橡胶树宜林地的情况

具有以下情况的地段或区域,不宜选作橡胶树宜林地:

a)历年寒害严重,GT1、云研77-4或云研77-2不能安全越冬的地段;

b)海拔高度超过植胶上限的地段;

c)冷空气易于沉积不易扩散的低平地、洼地、闭塞坡脚、狭谷;

d)坡度大于35°的地段;

e)平流寒害区处于寒潮路径主迎风坡面及大风口;

f)沼泽地或最高地下水位距地表100cm以上无法排水的地段;

g)土壤瘦瘠、干旱的沙土地段,或土层浅薄,下为坚硬基岩,不利于根系生长的地段。

4.1.2橡胶树宜林地的等级划分

4.1.2.1宜林地等级划分

首先进行寒害类型区划,分为轻寒区、中寒区、重寒区三种类型中区;再以坡向、坡位、坡度及迎

寒风或背寒风为主,结合特殊地貌、已植橡胶树寒害程度,综合分析小环境避寒优劣,划分为轻害(重

寒年份GT1幼树基本无害或少数嫩叶焦枯)、中害(重寒年份GT1幼树嫩叶焦枯或梢枯)、重害(重寒年

份GT1幼树梢枯至茎干半枯)三种类型小区;结合土壤肥力和橡胶树生长快慢与产量高低,综合评级,

宜林地可划分为甲等、乙等和丙等。具体等级划分的气候条件如附录A和附录B所示。

4.1.2.2甲等宜林地

2

DB5328/T7—2022

属轻寒轻害和中寒轻害,一般分布在:西双版纳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半阳坡,或避寒小环境好,

土壤深厚肥沃,定植后正常抚育管理下,七周年可达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干胶产量可达1650

kg/hm2以上。

4.1.2.3乙等宜林地

属轻寒中害和中寒中害,一般分布在:西双版纳海拔800m以下的半阴坡和海拔900m、坡度25°以

下的阳坡,避寒小环境中等,热量和综合自然条件稍差于甲等宜林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或中等,定

植后正常抚育管理下,八周年可达开割标准。整个生产周期年平均干胶产量可达1350kg/hm2以上。

4.1.2.4丙等宜林地

属重寒中害和重寒重害,一般分布在:西双版纳海拔900m~950m、坡度25°~35°的阳坡和25°

以下的阴坡,避寒小环境差,温湿条件基本能满足橡胶树生长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或较差,

定植后正常抚育管理下,九周年以上方可达开割标准。这部分林地除了特殊微环境下整个生产周期年平

均干胶产量可达1050kg/hm2以上的保留外,绝大多数不再作为橡胶树宜林地,原则上逐步退出。

4.2种植规划

4.2.1林段规划

林段的划分一般以明显的山头、坡面或自然界线划分,并统一编号;每个林段自然条件应基本类似,

土地连片集中;每个林段内的生产经营方式应尽可能一致,便于下一轮的更新。

4.2.2种植(养殖)模式

4.2.2.1概述

采用“片段化、网格化、立体化”等种植方式,约70%~85%的土地种植适宜的橡胶树品种,约15%~

30%的土地种植珍贵用材树种、乡土树种或经济林树种,林下间种经济作物,适时养殖一定数量的家禽、

蜜蜂或家畜,使用生物菌肥促进粪肥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林-禽、林-蜂、林-畜等种养一

体化生态发展模式。并按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和营造目的不同,在设计和种植(养殖)时分别对待。

4.2.2.2“片段化”种植

在山顶、沟谷峭坡、胶园周边、根病多发区等区域保留原生自然植被,或种植珍贵用材树种、乡土

树种、经济林树种。水肥条件较好的山脚平缓地段,选择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林树种。

4.2.2.3“网格化”种植

合理布局胶园道路,路基两侧种植树形好、生长快的珍贵用材树种或乡土树种,分割不同的种植区

域,形成“网格化”的布局。

4.2.2.4“立体化”种植

在25°坡度以下的橡胶树、珍贵用材树种、乡土树种、经济林树种林下采用混种、间套种等方式,

长期种植咖啡、珠芽黄魔芋、香蕉、菠萝、诺丽、辣木等经济作物,形成林-咖、林-果等生物多样性种

植模式,以提高复合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25°~35°范围内的林段,以橡胶树单种为主,保护带适度

保留林下原生植被或合理种植覆盖作物,以保持橡胶高产稳产、提高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

5种植材料的准备

3

DB5328/T7—2022

5.1质量控制

以科研单位和农林业推广部门认定的区域内苗木生产基地为苗木供应渠道,并进行定期抽检。

5.2橡胶树种植材料的准备

5.2.1橡胶树种植材料的种类

参照GB/T17822.1、GB/T17822.2、NY/T1686和NY/T2166培育常规袋装芽接苗、袋装籽苗芽接苗

或袋装小苗芽接苗及其它新型优质种苗作为橡胶树种植材料。

5.2.2橡胶树品种使用原则

使用的品种应为经过国家和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或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推荐使用的品种。

应符合NY/T688中的规定,并结合当地环境类型小区和具体林段特点,因地制宜,对口使用。具体要求

应符合GB/T17822.2中的相关规定。

依据“品种-环境-措施”三对口原则合理使用品种。甲等宜林地配置抗寒性较低、生长快、产量高

的品种,如热研8-79、热垦628、云研80-1983、热研7-33-97、PR107等;乙等及部分丙等宜林地配置抗

寒性较高的中高产品种,如云研73-46、云研77-2、云研77-4等。

5.3优势资源植物种植材料的准备

5.3.1种植材料的质量要求

应根据不同优势资源植物特性,采用相应的育苗方式,种植材料的质量部分参照DB53/062,按照

Ⅰ、Ⅱ级标准执行。

5.3.2珍贵用材及乡土树种种植材料的准备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于采收期采收成熟饱满的新鲜种子进行播种育苗,

出圃苗木以袋装苗为主。珍贵用材和乡土树种推荐名录参见附录表C.1。

5.3.3经济林树种种植材料的准备

选择适生、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袋装苗作为主要的种植材料。经济林树种推荐名录参见附录表C.2。

5.3.4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材料的准备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良品种植株作为采种母株或繁殖母株,出圃苗木以袋装苗为主;如需

种子或种茎种植,应建立一定面积的种子或种茎田,提供纯度99%以上、成熟饱满的种子或健壮的种茎。

林下经济作物推荐名录参见附录表C.3。

5.3.5覆盖作物种植材料的准备

建立一定面积的种子田,于种子成熟期刈割,集中晾晒进行种子收集,提供纯度99%以上、成熟饱

满的种子。覆盖作物推荐名录参见附录表C.4。

6开垦与定植

6.1橡胶林地开垦

6.1.1林段踏勘规划

4

DB5328/T7—2022

在开垦前踏勘和落实开垦的范围、面积、界线,林段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植被类型,林间道

路的位置等,并依此拟定林段具体的开垦设计和各工序的作业计划。

6.1.2垦地

根据林段不同的植被类型,进行垦地前的林木更新、清除树根、清除病原寄生等准备工作,上一年

雨季结束即开始,当年年底或最迟次年二月底前完成,并保留原有的珍贵乡土树种。25°以下的坡地全

垦,划定橡胶树种植带后,再开挖间种经济作物的窄环山行或通沟;25°~35°的坡地,开挖环山等高

梯田,保护带适度保留林下原生植被。

6.1.3修筑林间道路和拦水沟

根据林间道路设计的位置、宽度先修成便道,待开垦工序全部结束时,按JTJ001中3级和4级公路

的规定修筑,路面宽3m~4m。最高一行橡胶树梯田的上方应修拦水沟。

6.1.4筑梯田、留表土

不同地形、地势、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区域,筑梯田、留表土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a)坡度15°以下,梯田面宽2m~2.5m,内倾5°~8°;坡度15°~25°,梯田面宽1.5m~

2.0m,内倾8°~10°;坡度26°~35°,梯田面宽1.3m~1.5m,内倾8°~10°;

b)筑梯田时应先将表土全部取留,边挖边留至梯田外侧,以保证回穴之需,每穴留表土不少于0.5

m3;

c)暴雨较多地区,梯田外沿加筑田埂。辐射寒害区冷空气易沉积的地段,不筑田埂。

6.1.5定株标、挖大穴

挖种植穴可与筑梯田同时完成,最迟应在定植前一个月挖好,以利回穴土壤曝晒风化。穴的位置一

般应在梯田中部,穴口宽80cm、深70cm、底宽60cm,穴内挖出的心土可用于平整梯田或修筑田埂。

6.1.6施基肥、回表土

每穴施10kg~20kg有机肥,拌0.5kg~1kg磷矿粉或钙镁磷肥。表土经充分曝晒风化后,打碎,

拣净草根、树根、石块,然后加入基肥拌匀回穴。回穴表土应稍高于穴口,穴面中部稍凹,以利蓄水。

6.2定植

6.2.1定植适期

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开始定植苗木,在干旱地区应采取各种抗旱定植技术确保成活率。较小的袋装苗

在4月前完成定植,最迟不应晚于6月底;较大的袋装苗应在8月底前完成定植。

6.2.2定植技术

不同种苗的定植按以下技术要求执行:

a)橡胶树或其它树种袋装苗定植时,先将整袋苗置于穴中央,调整好定植深浅,再剖袋取袋,四

周填土。填土压实后,整个穴面应覆以2cm左右松土并盖草,有条件的可采用地膜覆盖。在

风害不严重地段,种植材料有芽接位的定植方向以防西晒为主,在常风较大地段或风口,要

向主风方向;

b)以种子或球茎形式种植的资源植物,种子提前催芽,球茎提前消毒,定植形式参见附录表C.5。

6.2.3橡胶树的种植密度及形式

5

DB5328/T7—2022

橡胶树的种植密度及形式依胶园环境、拟采用品种习性和经营模式等因素而定。坡度25°~35°范

围内宜单种,株距2.5m~3m、行距8m~10m,种植密度平均400株/hm2~500株/hm2。25°坡度以下

宜间种其它作物,可采用宽行密株、宽窄行等种植形式,株距2m~4m、宽行12m~20m,种植密度平

均250株/hm2~500株/hm2。

6.2.4优势资源植物的种植密度及形式

优势资源植物包括珍贵用材树种、乡土树种、经济林树种、林下间种经济作物和覆盖作物。林下间

种经济作物与橡胶树保持2m以上距离,覆盖作物可采取单播或混播的方式。优势资源植物开垦和定植

形式参见附录表C.5。

6.3建立林谱

每个林段应建立林谱,定植结束后立即填写、登记。一个林段的林谱,从定植到更新,应保持资料

齐全、完整,有连续性。林段一经划定,不得随意变动。林谱档案格式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有条件的

应采用条形码、手机APP等技术建立电子林谱档案,并实现快速检索。

7抚育管理

7.1抹芽修枝与补换植

橡胶幼树保证第一轮分枝在3m以上;其它树种依据各自习性,适时管理和修枝整形。修剪过程中

严防乱砍和劈裂,切口应锯平,并涂封。林下间种的经济作物保持一定的长势,尽快投产。

第一次补植,应在定植当年八月底前进行,可用与原定植同品种同苗龄苗木进行补换。第二次补植,

在定植次年的六月底前,对越冬后的缺株、弱株再进行一次补换,用同品种的袋装苗补植。

7.2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结果科学施肥。肥料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用时间和施肥量应

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季节和肥料的性质而定。

橡胶树在每年雨季后期施入有机肥10kg/株~20kg/株,有机肥和土混匀后施用;配方肥应在5月~

9月分1~2次施用,定植后第一、二年0.4kg/株,第三、四年0.5kg/株,第五、六年0.6kg/株,

第七年起0.8kg/株~1.0kg/株。幼树可沿树冠滴水线(垂直投影处)吸收根最密集处开挖施肥沟(长

1.0m、宽0.2m、深0.2m)。开割橡胶树,平缓地在保护带中间开挖施肥沟(长根据地形而定,宽0.4

m、深0.4m),坡地在种植带面内侧开挖施肥坑(长1.0m、宽0.4m、深0.4m)。

7.3控萌除草与梯田维修

7.3.1控萌除草

幼林梯田面通过地膜或防草席覆盖抑草。保护带杂草生长旺盛,可多次人工或机械控萌,保持原生

植被或覆盖作物高度在50cm~100cm。严禁施用化学除草剂。

7.3.2梯田维修

梯田维修每年进行一次,除了在扩挖肥穴时穿插进行外,可在雨季结束后统一作业,做到梯田面平

整、内倾,露根要及时培土,崩缺或下陷要及时填补。

8橡胶树割胶

6

DB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