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581-2014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方法
GB/T 30581-2014 The risk management method of power plant boiler pressure syste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起草人:
- 史进渊、窦文宇、任爱、汪勇、王笑梅、杨宇、邓志成、丁伯愿、张路、钱公、陈新中、李汪繁、廖晓伟、邵珊珊、丁守宝、刘福君
- 出版信息:
- 页数:54页 | 字数:10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7.060.01
J98GB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81-2014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方法
Theriskmanagementmethodofpowerplantboilerpressuresystems
2014-12-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技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581-2014
目次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风险评估计划…
6风险评估的数据收集-
7风险定性分析方法…
8风险半定量分析方法…········…·········…··································································….10
9风险的确定、评价和控制··
10风险管理··
11再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的更新……………….18
12
风险管理文件和报告…………………19
附录AC资料性附录)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人员职责………20
附录BC规范性附录)电站锅炉的信息收集……………23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主要损伤模式……………28
附录DC资料性附录)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典型失效模式…··················…·········…·……30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失效概率的等级评定……….34
附录FC资料性附录)电站锅炉A级检修参考项目……·
附录GC资料性附录)电站锅炉承压部件主要检验和检查项目……………….39
附录HC资料性附录)无损检验方法的有效性评估………········……·………………u
附录IC资料性附录)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45
附录J(资料性附录)锅炉承压部件更换一般规定…………….51
GB/T30581-2014
目u~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参考APIRP580并结合电站锅炉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进渊、窦文字、任爱、汪勇、王笑梅、杨宇、邓志成、丁伯愿、张路、钱公、陈新中、
李汪繁、廖晓伟、邵珊珊、丁守宝、刘福君。
I
GB/T30581-2014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方法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实施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电站锅炉中如下承压系统实施风险管理项目:
a)炉内承压部件;
b)炉外承压部件;
c)汽水管道;
d)炉水循环泵和汽水管道上阀门的壳体。
1.3本标准不适用于电站锅炉中如下设备等实施的风险管理项曰:
a)仪表与控制设备;
b)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
c)锅炉燃料贮运系统的设备;
d)锅炉制粉系统的设备;
e)锅炉除灰系统的设备;
f)锅炉疏水排污系统的设备;
g)电气设备;
h)建、构筑物;
i)炉水循环泵和汽水管道上阀门的壳体以外的机械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T26610.l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
GB/T26610.2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
DL/T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558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DL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T786碳钢石墨化检验及标准评级
DL/T793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838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TSGG7002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6610.l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30581-2014
3.1
A级检修Aclassmaintenance
对电站锅炉进行全面的停炉检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复或提高电站锅炉性能。
3.2
B级检修Bclassmaintenance
对电站锅炉的某些设备或某些承压部件进行停炉检查和修理。B级检修可根据电站锅炉的状态评
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
3.3
C级检修Cclassmaintenance
根据电站锅炉的某些设备或某些承压部件的磨损、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电站锅炉进行停炉检查、
评估、修理、清扫。C级检修可进行少量管子更换、设备的消缺、调整、预防性试验等作业以及实施部分
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
3.4
D级检修Dclassmaintenance
当电站锅炉总体运行状况良好,而对其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消缺。D级检修除进行附属系统和设
备的消缺外,还可以根据设备状态的评估结果,安排部分C级检修项目。
3.5
损伤机理damagemechanism
造成材料状态或性能发生劣化的过程。
3.6
失效failure
电站锅炉承压部件丧失规定功能的事件。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失效指的是失去原有承载流体(水
或蒸汽)的能力而发生的泄漏。
3.7
失效模式failuremode
失效的表现形式。
3.8
失效影响failureeffect
失效模式对产品运行、功能或状态导致的后果。
3.9
检验inspection
用于验证材料、制造、安装、检测、试验、检修等符合现行法规、标准、设计、业主的书面程序要求的一
种行为。
3.10
定性凤险分析qualitativeriskanalysis
以工程推断和经验为基础分析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的方法。
3.11
半定量凤险分析semiquantitativeriskanalysis
将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失效次数、停炉时间与累积寿命损耗等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3.12
非计划停炉unplannedoutage
电站锅炉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炉的状态。
2
GB/T30581-2014
4总则
4.1凤险管理的目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4.1.1凤险管理的目的
针对服役电站锅炉承压系统进行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其在使用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发生的
可能性及其导致停炉后果的严重程度,评价其风险等级,通过检修和检验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提高电
站锅炉的运行安全性。
4.1.2凤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4.1.2.1风险评估: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4.1.2.2风险减缓:选择和实施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降低措施。
4.1.2.3风险交流:电站业主与上级发电公司和网局调度交流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信息,提前安排
检修、检验与更换的费用以及停炉计划。
4.1.3凤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4.1.3.1定职责
明确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职责。
4.1.3.2定对象
确定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对象。
4.1.3.3定类型
根据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失效数据的收集情况,确定风险分析的类型。
4.1.3.4定关键要素
明确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工作流程。
4.1.3.5定关系
明确风险管理与电站锅炉其他安全管理的关系。
a)电站锅炉承压系统安全性管理体系由风险管理和其他安全管理方法共同构成。
b)其他安全管理方法,如:GB26164.1规定的电站安全工作规程、DL/T793规定的发电设备可
靠性评价规程、DL558规定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DL/T838规定的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
则、DL/T438规定的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647规定的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
程、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以可靠性为中心检修RCM等,这些安全管理工作的结果可以为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提供输入信息。
c)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结果可用来完善电站锅炉承压系统已经实施的各种安全管理。风
险管理不是要取代电站锅炉承压系统已经实施的各种安全管理方法,而只是这些安全管理方
法的补充和完善。
d)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遵守我国电站锅炉有关的安全技
术规程的规定。
3
GB/T30581-2014
4.2凤险管理的职责
4.2.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由相关科研院所承担,提倡第三方评估。
4.2.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减缓工作,由电站业主或电站业主委托的专业单位承担。
4.2.3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交流工作,由电站业主承担。
4.2.4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人员职责参见附录A。
4.3凤险管理对象
4.3.1开展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管理,可以对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全部承压部件进行风险管理,
也可以对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部分承压部件进行风险管理。
4.3.2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风险可用如下数学形式表达:
风险二失效概率×失效后果
4.3.3重点针对材料损伤引起的电站锅炉承压系统失效进行风险管理,这种风险主要通过对电站锅炉
承压系统的检修和检验来控制。
4.3.4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承压部件:
a)炉内承压部件;
b)炉外承压部件;
c)汽水管道;
d)炉水循环泵和汽水管道上的阀门的壳体。
4.3.5电站锅炉蒸汽管道与汽轮机的分界面位于高压主汽阀、中压主汽阀和高排逆止阀,高压主汽阀、
中压主汽阀和高排逆止阀属于汽轮机。
4.3.6电站锅炉给水管道与给水系统的分界面位于给水调节阀,给水调节阀属于电站锅炉。
4.4凤险分析的类型
4.4.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分析采用定性和半定量两种类型,类型的选择取决于以下条件:
a)风险评估的目标;
b)风险评估承压部件的数量;
c)可以利用的资料;
d)风险评估的时间;
e)现有数据的种类和数量。
4.4.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的定性分析,依据最近→次检验和检查结果确定失效概率的等级,依据
平均停炉时间或人员伤亡情况确定失效后果的等级。依据失效概率的级别与失效后果的级别在风险矩
阵的不同位置来表示风险的高低。风险定性分析一般能够在缺乏具体定量数据条件下完成风险评估。
4.4.3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的半定量分析,使用年均失效次数来表示失效概率,使用平均停炉时间
来表示失效后果,二者相乘得出静态风险排序数;使用累积寿命损耗来表示失效发生的可能性,其与静
态风险排序数相乘得出动态风险排序数。依据静态风险排序数或动态风险排序数的大小来表示电站锅
炉承压系统风险的高低。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的半定量分析应用于失效次数、停炉时间和寿命损耗
可量化条件下的风险评估。
4.4.4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管理中,可以将风险定性分析方法和风险半定量分析方法结合
使用。
4.5凤险管理的关键要素
4.5.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由下述关键要素组成:
4
GB/T30581-2014
a)风险评估计划的制定;
b)数据收集;
c]风险分析,采用风险定性分析或风险半定量分析;
d)风险的确定、评价和管理;
e)通过检修、检验和其他缓减风险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f)再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的更新。
4.5.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风险定性分析
风险半定量分析
图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5凤险评估计划
5.1评估的前期准备
5.1.1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评估开始前,需要制定评估方案,方案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a)评估的目的;
b)分析流程;
c)评估小组的组成;
d)小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
e)评估对象;
f)评估使用的数据以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g)评估的工作进度;
h)评估的有效期及更新时间p
i)评估结果的应用。
5.1.2评估组成员与电站业主应就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评估的目的与目标达成共识,一般应包括如
下内容z
a)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运行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检修和检验等风险减缓措施的效果;
b)确定风险可接受准则;
c)通过风险管理,在安全生产条件下延长电站锅炉的运行周期,降低运行戚本;
d)为符合安全与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并实施的有效的检修和检验程序;
e)选择除检修和检验以外的其他降低风险的措施;
f)评估电站锅炉备用和在役运行时的失效风险并考虑减缓措施;
g)在设计阶段对电站锅炉承压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以实现风险最小化E
h)建立电站锅炉承压系统设计寿命晚期的风险管理;
i)建立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基础数据库并实施持续风险管理;
j)评估小组认为需要建立的其他风险管理的目的和目标。
;:i
GB/T30581-2014
5.2评估对象的选取
5.2.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炉内承压部件包括:
a)水冷壁F
b)省煤器;
c)过热器;
d)再热器。
5.2.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炉外承压部件包括:
a)锅筒;
b)汽水分离器;
c)集箱;
d)减温器。
5.2.3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汽水管道包括:
a)主蒸汽管道;
b)热再热蒸汽管道;
c)冷再热蒸汽管道;
d)导汽管;
e)给水管道。
5.2.4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炉水循环泵和汽水管道上间门的壳体包括:
a)炉水循环泵的壳体;
b)安全阀的阀壳;
c)给水调节阀的阀壳;
d)汽水管道上其他阀门的阀壳。
5.2.5根据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可靠性统计数据和检修记录,选取泄漏次数比较多的承压部件进行风
险评估。
5.2.6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不同的服役阶段,根据电站业主的要求,选取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部分或
全部承压部件进行风险评估。
5.3评估范围的选取
按照DL/T438和DL647的要求,针对电站锅炉系统部件不同的累计运行时间,每次A级检修、B
级检修、C级检修和D级检修,对于电站锅炉的炉内承压部件、炉外承压部件、汽水管道以及炉水循环
泵和汽水管道上阀门的壳体等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百分比进行金属技术监督和检验,并进行相应的风
险评估。
5.4凤险评估类型的选择
5.4.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评估类型的选择应与评估目标相适应。
5.4.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评估类型选择的主要参考因素包括:
a)评估对象;
b)评估目标;
c)数据质量及可靠性;
d)其他资源条件;
e)对风险评估的认识或风险评估经验;
f)评估的时间要求。
6
GB/T30581-2014
5.5评估所需资源条件与时间
5.5.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评估的资源条件与时间决定因素包括:
a)实施的策略和计划;
b)实施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c)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可利用性及质量;
d)需要的资源的可利用性和费用;
e)需评估的承压系统的范围;
f)评估的定量化程度;
g)对评估准确度的要求。
5.5.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风险评估的时间及费用决定因素包括:
a)评估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数量和评估部位的百分比;
b)收集被评估项目的数据所需的时间及费用;
c)培训需要的时间及费用;
d)风险评估的数据和信息所要求的时间与资源;
e)风险评估和开展检修、检验与检查及其他缓减措施所需的时间与资源。
6凤险评估的数据收集
6.1基本资料与数据的收集
6.1.1电站锅炉的信息收集,参见附录B。
6.1.2电站锅炉设计、制造和安装资料,主要包括:
a)锅炉总图、承压部件图、热膨胀图、基础荷重图等;
b)锅炉热力系统图;
c)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d)材料质量证明书;
e)施工QA/QC文件z
f)使用法规和标准;
g)安全附件及连锁保护;
h)泄漏检验和监控系统;
i)防腐保温系统;
j)物料记录p
k)减压和泄压系统;
1)安全系统;
m)防火和灭火系统;
n)工厂布局图。
6.1.3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检修、检验与检查记录,主要包括:
a)检修、检验与检查时间表和周期;
b)检修、检验与检查类型和数量;
c)检修与更换;
d)检验与检查结果;
e)电站锅炉的检修规程。
6.1.4电站锅炉运行规程及有关数据,主要包括:
7
GB/T30581-2014
a)控制系统数据;
b)操作程序;
c)运行、点火、启动和停炉的运行规程要求;
d)运行事故处理措施;
e)运行日志和煤质记录。
6.1.5电站锅炉承压系统可靠性统计数据,主要包括:
a)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失效次数:在某一统计期间内不同失效模式造成的泄漏次数,
包括非计划停炉和计划检修中发现的泄漏次数;
b)同类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失效次数:在某一统计期间内不同失效模式造成的泄漏
次数,包括非计划停炉和计划检修中发现的泄漏次数;
c)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失效停炉时间:在不同失效模式引起承压部件泄漏造成的电站
锅炉非计划停炉小时数;
d)在非计划停炉和计划检修中发现的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每→种承压部件的不同失效模式造
成的世漏以及造成电站锅炉非计划停炉事件的数据汇总表。
6.1.6厂址条件,其中主要包括:
a)天气和气候记录;
b)地震活动记录;
c)其他有关记录。
6.1.7检修与更换费用,其中主要包括:
a)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更换前的剩余寿命;
b)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检修、检验、检查与更换的费用报告。
6.1.8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事故调查报告或报表。
6.2损伤模式的识别
6.2.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主要损伤模式有如下四大类,分别为:
a)腐蚀减薄:高温氧化腐蚀、碱腐蚀、燃灰腐蚀、烟气露点腐蚀等;
b)环境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氢脆等;
c)机械损伤:机械疲劳、热疲劳、振动疲劳、冲刷、过载、热冲击、蠕变等;
d)其他损伤:腐蚀疲劳、冲蚀、过热等。
6.2.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主要损伤模式和基本描述参见附录C。
6.3失效模式的识别
6.3.1使用经过验证的方法来确定如下内容:
a)电站锅炉承压系统中哪些承压部件发生失效的概率较大;
b)电站锅炉承压系统中各个承压部件可能会发生哪些失效模式;
c)电站锅炉承压系统中的承压部件如果发生失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p
d)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分布如何;
e)如何管理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潜在风险;
f)采取何类风险减缓措施。
6.3.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典型承压部件的失效模式与失效部位参见附录Do
8
GB/T30581-2014
7凤险定性分析方法
7.1失效概率的定性分析
7.1.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失效概率的定性分析方法,根据承压部件的具体失效模式并结合
电站锅炉的运行、检修、检验和检查等来评估承压部件失效概率的等级。承压部件的失效概率等级的评
估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a)目前的损伤状态在程度上是否比预期的更加严重;
b)目前的损伤模式会在什么程度上成为今后的失效原因;
c)目前的损伤模式是否会在下次检修和检验前发生失效;
d)目前的检修、检验与检查方法是否有效。
7.1.2根据检验与检查结果评估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失效概率的等级,按照表1区分承压部
件失效概率的等级。
表1失效概率的等级
失效概率等级2级(低)
1级(极低)
3级(中)4级(高)5级(极高)
炉内和炉外
在限制条件下
可能会导致电站
较佳安全状态
安全状况一般
存在安全隐患
承压部件
锅炉非计划停炉
监督运行
汽水管道及泵
部分或整个管道
较佳安全状态存在轻微缺陷
安全状况一般
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与阀门的壳体
破损或需要更换
7.1.3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失效概率等级的评定参见附录E。
7.2失效后果的定性分析
7.2.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失效后果的等级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承压部件失效引起的电站锅炉的非计划停炉时间;
b)承压部件失效引起的人员伤亡情况;
c)电站锅炉修复需要的费用。
7.2.2根据停炉时间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事故调查报告评估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失效后果
的等级,按照表2区分承压部件失效后果的等级。
表2失效后果的等级
失效后果等级5级(特大)
1级(轻微)2级(一般)3级(严重)4级(重大)
8h以内8h~24h24h~72h72h~168h168h以上
停炉时间
死亡10人及以上
人员无损伤或轻伤死亡1至2人死亡3至9人
人员伤亡人员重伤
10万元及以上,50万元及以上,150万元及以上,
10万元以下1000万元及以上
修复费用
1000万元以下
50万元以下150万元以下
7.2.3分别按照停炉时间、人员伤亡和修复费用得出的承压部件的失效后果等级不一致时,建议取比
较高的失效后果等级应用于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定性分析。
7.3凤险矩阵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的风险定性分析结果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5×5风险矩阵表
GB/T30581•2014
征。在图2中,z轴表示失效后果等级,失效后果等级随着z轴方向的递增顺序增大,数值5表示失效
后果等级最大。轴表示失效棋率等级,失效概率等级随着y轴方向的递增顺序增大,数值5表示失效
概率等级最大。风险矩阵的不同区域表征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不同风险。
y
均户
Ad
级等率概效失
高风险
体
qA
飞
υ
2
极低
x
风险
012345失效后果等级
图2凤险矩阵
8凤险半定量分析方法
8.1失效概率的统计方法
8.1.1统计非计划停炉次数
根据DL/T793统计电站锅炉可靠性的基础数据,统计出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z个承压部件第1
种失效模式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次数N川J0
8.1.2统计计划检修中发现的失效次数
根据电站锅炉计划检修CA级检修、B级检修、C级检修和D级检修)记录,统计出计划检修停炉中
发现的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z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失效次数N1,,1。
8.1.3统计失效总次数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的总次数Nη(次)按式(1)计算:
N;i=N川+N1,,1….(1)
式中:
N;i一一第i个承压部件第1种失效模式的总次数,次;
N川→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次数,次;
N1,;j一←计划检修停炉中发现的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失
效次数,次。
8.1.4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
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分析中,失效概率P;i指的是: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失效
总次数与统计期间日历年数之比。P,i的物理意义是衡量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z个承压部件第j种
失效模式发生的频度,P,i大表示失效频度高。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的
失效概率pij(次/年)按式(2)计算:
GB/T30581-2014
P..N,1×8760•.(2)
一
’tPH
式中t
lpH统计期间的日历小时数,单位为时Ch)。
8.2失效后果的统计方法
8.2.1统计非计划停炉时间
根据DL/T793统计电站锅炉可靠性的基础数据,统计出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j
种失效模式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检修时间t川。
8.2.2失效后果的计算方法
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分析中,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失效后果表示
为该承压部件平均非计划停炉检修时间,用符号5;1表示。S;1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
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失效后果,5;1大表示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非
计划停炉检修时间长、经济损失大且后果严重。电站锅炉第i个承压部件第1种失效模式引起的失效
后果S;1ChI次)按式(3)计算:
Sη二~…………(3)
式中:
t川一一一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检修时间,单位为时(h);
Nu.i1-←一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次数,次。
8.3失效发生可能性系数的统计方法
8.3.1累积寿命损耗的评估方法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1个部位的累积寿命损耗E;1按式(的计算:
E,τ'1………·(4)
一一
τD.i)
式中:
τi)一一←第i个承压部件第1个部位投入使用的累积日历时间,单位为时,h
rD,i)一一第i个承压部件第j个部位的设计寿命,单位为时,ho
8.3.2失效发生可能性系数的计算方法
电站锅炉第i个承压部件第j个部位的失效发生可能性系数C;1按式(5)计算:
C;;=[2E;1+l]….(5)
式中z
[2Eη+1]一一表示不超过(2E;1+1)的最大整数。
8.4计算静态凤险排序数和动态凤险排序数
8.4.1静态凤险排序数的计算方法
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分析中,采用静态风险排序数RS.ii描述第i个承压部件第1种
失效模式的静态风险。凡,ij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时间内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失效引起的非计
GB/T30581-2014
划停炉的经济损失。R,,ij大表示在单位时间(1年)内承压部件失效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检修时间长、非
计划停炉的经济损失大。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1种失效模式的静态风险排序数丸,'l
<hI年)按式(6)计算:
R,,ij=P;i×S,1…(6)
8.4.2动态风险排序数的计算方法
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分析中,采用动态风险排序数凡,ij描述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
失效模式的动态风险。Rd.ii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当前单位时间内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失效引起
的非计划停炉的经济损失。Rd,ij大表示在单位时间(1年)内,当前承压部件失效引起的非计划停炉检
修时间长、非计划停炉经济损失大。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第j种失效模式的动态风险
排序数R川<hI年)按式(7)计算:
Rd,。=P;i×cij×S;;=R,,ij×C,1…(7)
8.4.3静态和动态凤险排序数的应用
静态风险排序数和动态风险排序数都可应用于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分析。电站锅炉承
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动态风险排序数Rd,ij与静态风险排序数R,,ii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态风险排序数考
虑了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安全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动态风险排序数的计算方法中,使用失效概
率pij与失效发生可能性系数cij的乘积表示失效可能性的大小。在具有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
累积寿命损耗计算结果的情况下,应用动态风险排序数开展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风险半定
量分析。在缺少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累积寿命损耗计算结果的情况下,应用静态风险排序数开展电站锅
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风险半定量分析。
8.4.4承压部件失效后果修正系数
8.4.4.1根据人员伤亡或修复费用,按照表3确定失效后果修正系数走。
表3失效后果修正系数
失效后果
0.51.52.02.5
修正系数是
死亡10人及以上
死亡1至2人死亡3至9人
人员伤亡人员元损伤或轻伤
人员重伤
10万元及以上,50万元及以上,150万元及以上,
10万元以下1000万元及以上
修复费用
150万元以下1000万元以下
50万元以下
8.4.4.2分别按照人员伤亡或修复费用得出失效后果修正系数是不一致时,建议取比较大的失效后果
修正系数应用于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风险半定量分析。
8.4.4.3在电站锅炉承压部件的风险半定量分析中,无法确定失效后果修正系数是时,建议取k=L
8.4.5承压部件凤险排序数的计算方法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个承压部件有n种失效模式,该部件静态风险排序数R,,;(hI年)和动态
风险排序数Rd.i(hI年)分别按式(8)和式(9)计算z
R,,;=是×~R,..1…(8)
12
GB/T30581-2014
扎,;=k×2=Rd..1…(9)
式中:
是失效后果修正系数。
9凤险的确定、评价和控制
9.1凤险的确定
9.1.1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定性分析方法,采用风险矩阵(图2)来表示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i
个承压部件的风险高低。
9.1.2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静态风险排序数R,,;或动态风险排序数Rd.i来
描述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第z个承压部件的风险高低。
9.2风险可接受准则
9.2.1安全、环境和经济风险的可接受准则可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9.2.2无确定可接受风险准则时,可采用等风险原则。等风险原则是指对风险等级为低或中的电站锅
炉承压部件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法,要求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在下一次检验之前风险等级不得
上升。
9.2.3风险可接受准则可采用成本与效益分析方法。
9.3按凤险评估结果制定检修和检验计划
9.3.1根据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部件风险,以风险为基础安排检修和检验顺序,确定被检修和检验的
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部件名称、检修项目、检验技术和检验范围。
9.3.2根据风险随时间的变化确定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检修计划和检验周期。
9.4可接受凤险闺值的确定
9.4.1阔值将风险矩阵、静态风险排序数或动态风险排序数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区域。
9.4.2阔值可根据有关法规、风险准则及企业的经济安全策略确定。
9.4.3对于位于不可接受区域的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应按以下办法处理z
a)采取减缓措施,降低位于不可接受区域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承压部件的风险值,使其降至可接
受区域:
b)无法采取风险减缓措施时,应采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9.5凤险评价
9.5.1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定性评价中,承压系统第i个部件的风险分为4个风险等级:
a)高风险,不可接受风险CA区);
b)中风险,不期望风险CA区);
c)低风险,可接受风险CB区);
d)极低风险,可忽略风险cc区)。
9.5.2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定性评价中,根据图3所示的风险矩阵分为4个风险等级。
13
GB/T30581-2014
5
概效失AAqu
率
中风险一一不期望风险(A区)
级等n
4
口极低风险一可忽略风险(∞
失效后果等级
图3凤险矩阵和可接受凤险的阐值
9.5.3在电站锅炉承压系统的风险半定量评价中,根据承压系统的第t个承压部件动态风险排序数
Rd.•或静态风险排序数R,川的大小确定风险级别,按照表4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
表4凤险排序数与凤险等级
序号Rd,;或R.,,风险等级风险评价判据
1
高风险不可接受风险(A区〉
Rd,;或R,,,二三72
2
24《Rd.•或R.,,<72不期望风险(A区〉
中风险
38《Rd,;或R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CB/T 563-2007 外螺纹铝合金直角截至阀 2007-05-22
- SY/T 6288-2007 钻杆和钻铤选用作法 2007-10-08
- HG/T 2828-2010 工业碳酸氢钾 2010-11-10
- LD/T 71.5-2009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钻床加工劳动定额 2009-09-07
- HG/T 3385-2010 酸性红G(C.I.酸性红1) 2010-11-10
- HG/T 3411-2010 对氨基乙酰苯胺 2010-11-10
- HG/T 3409-2010 N-甲基苯胺 2010-11-10
- YD/T 1945-2009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测试方法 2009-06-15
- YD/T 1936-2009 会话描述协议(SDP)技术要求 2009-06-15
- SY/T 6977-2014 注水井分层流量实时测调仪校准方法 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