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 起草人:
- 张永成纳添仓阮建平孙海林师理王志远
- 出版信息:
-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15439-2004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476—2004
马铃薯早大白品种
2004-05-21发布2004-06-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476—2004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成纳添仓阮建平孙海林师理王志远
I
DB63/476—2004
马铃薯早大白品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早大白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征以及经济性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
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早大白品种。可作为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种
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2技术内容
2.1品种来源
早大白是辽宁省本溪市农科所采用五里白×72—128进行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作物所引进试种,经无性系繁殖、品系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选育而成,属Solanumtuberosum.SSP.
tuberosum
2004年2月19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早大
白,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180号。
2.2特征特性
2.2.1植株性状
半光生幼芽顶部较尖,呈紫色,中部黄色,基部圆形,浅绿色,茸毛少。幼苗直立、浅绿色,株丛
繁茂,株形直立,生长势强。株高47.20±2.96厘米,茎粗1.08±0.15厘米,茎绿色、茎横断面圆柱
形,直状。主茎数2.10±0.74个,分枝数4.00±1.15个,着生部位较低,叶色浅绿,叶片大,边缘平
展,复叶椭圆形,排列中等紧密,互生或对生,有4对侧小叶,顶小叶尖形,次生小叶10对,互生或
对生,第二对较大,托叶呈镰形。
2.2.2花果性状
聚伞花序,着花7—8朵,排列紧密,花蕾尖形,浅绿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550-2009 水质 总钴的测定 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暂行) 2009-12-31
- HJ 551-2009 水质 二氧化氯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 2009-12-31
- HJ 548-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2009-12-31
- HJ 540-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2009-12-31
- HJ 545-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总磷的测定 喹钼柠酮容量法(暂行) 2009-12-31
- HJ 539-200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2009-12-31
- HJ 544-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2009-12-31
- HJ 549-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2009-12-31
- HJ 538-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2009-12-31
- HJ 547-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气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 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