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768-2017 肉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DB22/T 2768-2017 Parasit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echniques for beef cattl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220
B41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768—2017
肉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reventionandtreatmentforparasiticdiseaseofbeefcattle
2017-12-11发布2018-04-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76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苑淑贤、曹利利、郭衍冰、姚新华、丁世杰、董航、张志国、苏双、孙健、李
萌、肖玉海、王辉。
I
DB22/T2768—2017
肉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寄生虫病防治对象、防控要求、驱治措施、抽样、效果评价和病死动物及废弃物
(液)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2329牛皮蝇蛆病诊断技术
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2663标准化养殖场肉牛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自2010年1月4日起施行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7〕25号,自2017年7月10
日起施行
3防治对象
3.1体内寄生虫
3.1.1线虫
捻转血矛线虫、马歇尔线虫、牛仰口线虫和食道口线虫。
3.1.2吸虫
肝片吸虫和前后盘吸虫。
3.1.3原虫
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球虫和隐孢子虫。
3.2体外寄生虫
螨虫、牛皮蝇蛆和硬蜱。
1
DB22/T2768—2017
4防控要求
4.1养殖场环境
4.1.1养殖场卫生条件按NY/T2663的规定执行。
4.1.2防疫环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规定执行。
4.2饲养管理
4.2.1按不同生长阶段对肉牛进行分群饲养管理。
4.2.2饲养饮水应按NY5027的规定执行。
4.2.3放牧牛不应饮用低洼地区的积水或死水。
4.2.4合理补充饲料及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应按NY/T5032的规定执行。
4.2.5对于放牧牛实行划区轮牧制度,避开低洼湿涝地点放牧。
4.2.6圈舍粪便应及时清除,具体按NY/T1168的规定执行。
4.2.7病牛应及时隔离治疗。
5驱治措施
5.1药物选择
5.1.1应选择使用兽药主管部门批准公布的抗寄生虫药物,按NY/T5030的规定执行。
5.1.2药物选用原则为高效、广谱、低毒、价廉、使用方便的驱虫药。
5.1.3针对不同抗寄生虫药物的特点,采取轮换用药或联合用药。
5.1.4当有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需要几种驱虫药联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5.1.5根据剂型含量不同,用量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
5.1.6药物选择和休药期应参见附录A中规定的时间。
5.2预防性驱虫
5.2.1驱虫前应先进行小群试验,确认安全后大群驱虫。
5.2.2驱虫牛应在清晨空腹投药,药淋牛应在中午饮足水后进行。
5.2.3新引进肉牛经检疫合格入场,饲养1周后驱虫。
5.2.4放牧牛每年不低于3次驱虫,分别在:
a)4月~5月由舍饲转为放牧前进行;
b)7月~8月开始放牧3个月后进行;
c)10月~11月秋冬季由放牧转为舍饲前进行。
5.2.5舍饲牛每年不低于2次全群驱虫,春、秋各1次。
5.3治疗性驱虫
5.3.1发现病牛应及时隔离,针对不同寄生虫病,选用有针对性的、特异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5.3.2对病牛进行治疗的同时,同群牛进行预防性驱虫。
5.3.3对牛体内、外寄生虫治疗的同时,应对环境进行杀虫。
5.3.4驱虫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对症治疗。
6抽样
2
DB22/T2768—2017
6.1抽样时间
每次驱虫前、后7天~10天。
6.2抽样数量
应参见附录B。
6.3检测方法
应见附录C。
7效果评价
7.1.1计算用药前、后寄生虫的感染率,进行效果评价。驱虫前后,感染率降低时,驱虫有效。
7.1.2寄生虫感染率,按公式(1)计算。
Y
G1100%.....................................(1)
Y
式中:
G——寄生虫感染率,%。
Y1——阳性感染头数,单位为个。
Y——抽样头数,单位为个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T 2714-2023 中华草龟苗种温室养殖操作规程 2023-10-07
- DB34/T 1867-2023 中华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023-10-07
- DB34/T 568-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 2023-10-07
- DB34/T 2713-2023 中华草龟人工繁殖操作规程 2023-10-07
- DB34/T 4586-2023 鲜食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3-10-07
- DB34/T 4587-2023 黄缘闭壳龟亲龟和苗种 2023-10-07
- DB34/T 2164-2023 福瑞鲤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2023-10-07
- DB34/T 4588-2023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规程 2023-10-07
- DB34/T 4589-2023 茶树快速育苗技术规程 2023-10-07
- DB34/T 4590-2023 羊妊娠毒血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