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1/T 007-2022 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指南

DB3501/T 007-2022 Industrial (industry) park industry chain cultivation guideline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01/T 007-2022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15
实施日期
2022-07-15
发布单位/组织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产业链培育指南,包括培育规划、培育机制、培育服务、建设优化、创新建设、运营管理及培育工作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 建设及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工程学院、福州软件园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
起草人:
俞华、李海晏、 严凯、林靖靖、陈树为、陈建辉、廖律超、林艳峰、王彬彬、陈光华、朱向东。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6

3501

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标准

DB3501/T007—2022

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指南

Guideforindustrialchaincultivationinindustrialpark

2022-04-15发布2022-07-15实施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01/T007—202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业链培育规划......................................................................1

5产业链培育机制......................................................................4

6产业链培育服务......................................................................4

7产业链建设优化......................................................................6

8产业链创新建设......................................................................7

9产业链运营管理......................................................................9

10培育工作评价......................................................................11

参考文献..............................................................................12

I

DB3501/T00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工程学院、福州软件园科技创新发

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华、李海晏、严凯、林靖靖、陈树为、陈建辉、廖律超、林艳峰、王彬彬、

陈光华、朱向东。

II

DB3501/T007—2022

引言

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背景下,培育、重构产业链,打造具有韧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对经

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

目标纲要》《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

号)等国家文件以及《关于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闽政

〔2020〕1号)、《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闽政办〔2020〕48号)等福建省文件都对优化产业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链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福州市先后印

发了《关于开展“引龙头、强链条、进千企、优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榕委办发明电〔2021〕65

号)、《关于印发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榕工信运行〔2021〕65号)等一系列重要文

件,推动培育壮大福州市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并梳理出16条

重点产业链(化纤、棉纺、经编花边、新型显示、光电制造、物联网、大数据、软件、汽车、风电装备、

海工装备、绿色钢铁、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提出每条产业链的重点发展方

向、目标,明确链长和副链长单位,开启了新一轮产业链培育、优化升级实践。

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不少促进产业链培育相关的政策文件,但产业链培育方法与路径仍然处在探索

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南或规范。同时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

门、大量企业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各方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通力合作、协同工作,才能更好地探索、

提炼、固化经验,并加以推广。本文件旨在为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建设及管理提供方法指引,

为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园区产业链培育需要“干什么”和“怎么干”,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提供参考借鉴。

III

DB3501/T007—2022

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产业链培育指南,包括培育规划、培育机制、培育服务、建设优化、创新建设、运营

管理及培育工作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培育、建设及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420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

GB/T29490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3208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知识产权管理

GB/T34670技术转移服务规范

GB/T37393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

GB/T3870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供应链安全、评估和计划的最佳实践要求和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产业)园区industrialpark

各级政府为整合经济、高新技术资源或实验示范而划定的功能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

优化功能布局,以适应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需要的产业集聚区。

注:福州市工业(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市、县政

府设立的工业聚集区。

[来源:DB3501/T001—2021,3.1]

3.2

产业链industrialchain

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企业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通过若干产业层次向上、下游延伸,并依据特

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存在供给与需求关系的上下游产业部门组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

4产业链培育规划

4.1规划原则

4.1.1创新发展

1

DB3501/T007—2022

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

转变;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构建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体系,通过新一代信

息技术应用为产业链管理和服务赋能,促进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4.1.2开放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入国际国内产业循环,高效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

源,深化国内产业协作,拓展国际产业合作空间。

4.1.3集约发展

优势产业集中布局,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市场环境建设,推动产业关联企业合

理流动、入园发展。基于园区现有要素资源选择和培育产业链,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水平。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约发展优势,增强对产业园区外产业的吸纳和辐

射带动作用,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4.1.4绿色发展

以碳达峰、碳中和、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为导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节能环保装备和工艺应用,对产品进行绿色设计或对现有产品进行绿色改进

设计,满足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相关要求。

4.2研究分析

4.2.1外部环境

4.2.1.1产业发展环境

分析国家宏观经济以及园区相关产业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动向,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对园区产业的影响、

机遇,重点了解园区内企业所在领域、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状况。

4.2.1.2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特点及投资热点,梳理产业需求、竞争和盈利情况,分析产业的关键成功要素、

产业吸引力,客观评估细分产业链发展前景及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4.2.1.3政策导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