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473-2011 起重机 随车起重机安全要求

GB/T 26473-2011 Cranes—Safety requirements for loader cran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6473-2021 | 页数:5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6473-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5-12
实施日期
2011-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随车起重机的设计、计算、检验以及安装在汽车或固定机座上的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其发布一年后生产的所有新的随车起重机。不要求对现存随车起重机进行改造。
本标准不适用于安装在船甲板上或浮动结构上的随车起重机,以及专门设计作为专用设备(转运机)的整体部分的铰接臂式起重机。
本标准所包括的危险见第4章。
本标准不包括随车起重机载人的有关危险。
注1: 卷扬机包括在专用标准中。
注2: 随车起重机用于载人时执行专用的国家法规。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起草人:
陈维、程磊、赵馥平、陈志伟、陈宝凤、常晓梅
出版信息:
页数:55页 | 字数:10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3.020.20

J80

囝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6473—2015442:2005

GB/T11/ISO

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安全要求

forloadercranes

Cranes--Safetyrequirements

(IS0

15442:2005,IDT)

201

1-05-12发布

宰瞀嬲紫瓣訾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

26473--2011/ISO15442:2005

GB/T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Ⅱ,●0

3.1定义…………………·……………0

3.2术语·············…··……···…··························…··-··························0

4重大危险项目…………………·……0

5安全要求………………·…·………··0

5.1概述………………·

5.2结构计算………·…·……………-·

5.3应力分析·…………

5.4随车起重机的布置………………·

5.5液压系统…………·0,,,0

5.6限制器和指示器…………-………

5.7操纵系统………··……………-……

5.8操纵台………………

5.9电气系统……………

5.10安装………………

6安全要求的验证………………………

6.1概述…………………

6.2试验和试验程序……·……………··

7使用信息………………·……·………·

7.1概述…-…-…………o加¨地¨¨M””M

7.2说明书……………·…·…………·····……………··M

7.3标识…………………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重大危险一览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布置和安装示例………………

附录C(资料性附录)说明……………

附录D(资料性附录)危险运动示例…………………

附录E(规范性附录)无线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附加要求…………

附录F(规范性附录)作业和设定功能的符号………:……………··

附录G(资料性附录)垂直布置的地面操纵系统………………··,…

附录H(资料性附录)水平布置的地面操纵系统……

附录I(资料性附录)高座椅控制装置和遥控器……

附录J(规范性附录)起重力矩为250kN·m及以下随车起重机操作室最小尺寸

附录K(资料性附录)高位操纵台示例………·……··

附录L(资料性附录)随车起重机安装………………

参考文献……………·…··M毖拍驵弛弘踮盯曲蛆鹕姐蚰钉

GB/T15442:2005

26473—2011/ISO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5442:2005{{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安全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5442:2005。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15442:2005的引言;

c)删除ISO】5442:2005的前言,修改了ISO

d)对于ISO15442:2005中引用的国际标准,用已被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对

于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在本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

e)ISO15442:2005中引用的ISO13852《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和

ISO

13853((机械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在本标准发布后不久被

ISO

13857:2008((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代替,同时ISO13857已转

23821

化为GB23821;

2009,故本标准即引用GB

f)对“总的理论回转力矩”用M。表示;对“允许的取力器最大扭矩”用M。表示。

3864

g)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图6注中ISO1:2002。

本标准附录E、附录F、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G、附录H、

附录I、附录K、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维、程磊、赵馥平、陈志伟、陈宝风、常晓梅。

GB/T26473--2011/ISO15442:2005

引言

安装在汽车上的随车起重机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移动式起重机,但目前为流动式起重机制定的

国家标准中,很少涉及随车起重机的安全要求。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依据:

a)明确随车起重机专用的安全要求;

b)参考现行的、适用于随车起重机的国际标准条款;

c)通过明确专用的安全要求提高随车起重机的安全性,将其应用到随车起重机的设计和使用中,

以防止对人员的伤害和设备的损坏或将其降到最低程度;

d)便于随车起重机行业相关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或间接负责随车起重机安全

使用及维护的人员)查阅当前随车起重机的标准;

e)促进随车起重机标准国际化。

GB/T26473—20115442:2005

1/ISO

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随车起重机的设计、计算、检验以及安装在汽车或固定机座上的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其发布一年后生产的所有新的随车起重机。不要求对现存随车起重机进行改造。

本标准不适用于安装在船甲板上或浮动结构上的随车起重机,以及专门设计作为专用设备(转运

机)的整体部分的铰接臂式起重机。

本标准所包括的危险见第4章。

本标准不包括随车起重机载人的有关危险。

注1:卷扬机包括在专用标准中。

注2:随车起重机用于载人时执行专用的国家法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441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1998)

3766--2001,eqv

GB60204

32:

5226.2~2002机械安全机械的电气设备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IEC

1998.IDT)

59051986,idtIS0

GB/T590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T4310:1981)

4306

GB/T6974.1起重机术语第l部分:通用术语(GB/T6974.1—2008,ISO1:2007,

IDT)

8591

GB/T859l1SO5383:1995)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标定点(GB/T2000,eqv

15706.1

GB/T15706.1机械安全基本概念和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GB/T

12100

2007,ISO1:2003,IDT)

12100

GB/T2: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和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

2003,IDT)

113849l:

GB/T6855.1—2008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1SO

2006,IDT)

11SO9928—

GB/T7909.11999,idt

17909.1起重机起重机操作手册第1部分:总则(GB/T

1:1990)

GB/T18453200l,idtISO124781:1997)

18453起重机维护手册第1部分:总则(GB/T

20303.120303.1

GB/T起重机司机室第1部分:总则(GB/T2006,1SO8566—1:1992,

IDT)

20303.22006,ISO85662:

GB/T20303.2起重机司机室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T

1995,IDT)

22437.12008,

GB/T22437.1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总则(GB/T

ISO8686

1:1989,MOD)

GB/T23722—

23722起重机司机(操作员)、吊装工、指挥人员和评审员的资格要求(GB/T

2009,ISO

15513:2000,IDT)

26473~20115442:2005

GB/T1/Iso

23724.12009,Is()99271:1994,IDT)

GB/T23724.1起重机检查第1部分:总则(GB/T

23725.1—2009,ISO9942—1:1994,

GB/T23725.1起重机信息标牌第1部分:总则(GB/T

IDT)

GB23821—2009,ISO13857:2008,

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1DT)

l:

24810.12009,IS010245

GB/T24810.1起重机限制器和指示器第1部分:总则(GB/T

2008,IDT)

24817.12009,

GB/T24817.1起重机械控制装置布置形式和特性第1部分:总则(GB/T

7752—1:1983,IDT)

ISO

24818.1--

24818.1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l部分:总则(GB/T

GB/T

11

2009,ISO660—1:2008,IDT)

24818.2—2010

GB/T24818.2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T

IS()11660—2:1994,1DT)

996,1DT)

25195.2—2010起重机图形符号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Is()7296—2:1

GB/T

ISO38641:2002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在工作场所和公共领域中的安全标

志设计原理

ISO

7000:2004设备用图形符号索引和一览表

ISO

13854机械安全避免人体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IEC60068—264部分:试验方法Fh试验:振动、宽带随机(数控)和

64:1993环境试验第2

指南

2

IEC61000—6电磁兼容性(EMc)第6—2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的抗干扰性

IEC61000—64电磁兼容£i(EMC)第64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用辐射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定义

6B/T6974.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注:为了方便查阅,除了3.1.1之外,其他定义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3.1.1

crane

随车起重机loader

1由一个在基座上方的转台和一个固定到转台顶端的臂架系统组成的动力驱动的起重机。通常安装

在汽车上(包括拖车),用于货物的装卸。

注l:符合上述规定的起重机,安装在固定的基座上也认为是随车起重机。

注2:随车起重机的布置和安装示例见附录B。

3.1.2

boom

折臂式臂架articulated

由在垂直平面上铰接的部件组成的臂架。

3.1.3

boom

液压伸缩臂extension,hydraulic

以液压为动力进行伸缩,改变其长度的臂架。

3.1.4

extension,manual

手动伸缩臂boom

以手动伸缩的臂架的一部分。

?

26473—2011/ISO15442:2005

GB/T

3.1.b

臂架系统boom

system

包括第一节臂(第二节臂)、伸缩臂和液压缸在内的完整系统。

3.1.6

转台(柱)column

支撑臂架系统的回转结构件。

3.1.7

操纵台controlstation

可以操作随车起重机的装置。

3.1.8

操纵系统controlsystem

操纵杆与提供随车起重机运动的执行元件之间的连接装置组成的系统。

3.1.9

zone

危险区域danger

能造成人员伤害或死亡的作业范围及其周围的任何区域。

3.1.10

loads

自重dead

当使用起重机时,永久作用于结构上的固定的和运动的起重机部件产生的重力。

3.1.11

动态压力dynamicpressure

当处理载荷时由动态作用力引起的液压系统元件或部件中的压力。

3.1.12

sensitivecheckvalve

流量感知单向阀(防爆阀)flow

当压降超过设定值时可停止油液流量的阀。

3.1.13

seat

高座椅high

与转台相连并与起重机一起旋转的操纵台。

3.1.14

line

液压管路破裂hydraulicrupture

导致压力损失的液压管路故障。

3.1.15

device

限制器limiting

使起重机动作、功能停止或受到限制的装置。

注:当各个动作或功能达到极限位置时,大多数限制器将自动起作用。

3.1.16

平衡阀loadvalve

holding

通常由外力关闭和打开,允许液压油流出的阀。

3.1.17

主溢流阀mainreliefvalve

限制起重机液压系统压力的阀。

3.1.18

最大的工作压力maximumworkingpressure

泵回路中或单独的作业功能元件中的最大压力。

15442:2005

GB/T26473--2011/ISO

3.1.19

base

基座mounting

通过回转支承与转台连接的部件。

3.1.20

reliefvalve

限压阀port

限制液压执行元件压力的阀。

3.1.21

reliefvalve

卸荷阀pressure

当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将液压油释放回油箱的阀。

3.1.22

液压工作幅度radius,hydraulic

通过臂架系统的液压执行元件所获得的工作幅度。

3.1.23

controlstation

高位操纵台raised

位于地面以上的操纵台,即安装到随车起重机转台上的高座椅或安装于随车起重机基座上方的平

台(见附录K)。

3.1.24

额定起重量rated

capacity

起重机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例如:起重机的配置、载荷的位置)下,起重机设计能起吊的净载荷。

3.1.25

额定起重量指示器ratedindicator

capacity

在规定的允许极限范围内,超出额定起重量时能够连续显示的装置。在某些类型的起重机上,接近

额定起重量时它也连续显示。

3.1.26

额定起重量限制器ratedlimiter

capacity

自动防止起重机的载荷超过额定起重量的装置,该装置考虑了正常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影响。

3.1.27

function

设定settingup

用于为起重机起吊做准备的工作。

3.1.28

rate

下沉率sink

在规定的时问内,由于液压元件泄漏造成载荷下落的距离。

3.1.29

支腿stabilizer

用来支承起重机基座或汽车相连的支撑结构,保持或增加起重机稳定性的装置。使用该装置时汽

车无需离地。

3.1.30

extension

水平支腿stabilizer

支腿的一部分,能将垂直支腿从运输位置横向延伸至起重作业位置。

3.1.31

垂直支腿stabilizer

leg

支腿的一部分,能与地面接触提供所需的稳定性。

4

26473--20115442:2005

GB/T1/ISO

3.1.32

foundation

固定基座static

用于固定起重机的安装装置。

3.1.33

原木起重机timbercrane

handling

特殊设计、制造,配有抓斗用于装卸未加工的原木(如:树干、树枝)的随车起重机。

注:操作员在高座椅或操作室控制起重机。

3.1.34

总起重力矩totalmoment

lifting

载荷和随车起重机自重产生的力矩总和。

3.2术语

本标准中随车起重机主要部件的术语见图1。

1——基座;6——第一节臂;11——臂架伸缩缸

2——水平支腿7——第一变幅油缸;12一手动伸缩臂

3——垂直支腿8——第二节臂;13吊钩;

4——回转机构9——第二变幅油缸;14操纵系统。

5——转台;10——渡压伸缩臂;

a)折臂式臂架系统

图1随车起重机主要部件

GB/T26473—2011/ISO15442:2005

423

1——基座;8臂架伸缩缸;

2水平支腿;9…一第一节臂;

3——垂直支腿;10一液压伸缩臂

4一r回转机构;11吊钩;

5——转台;12——钢丝绳;

6——第一变幅油缸13——操纵系统。

7——卷扬机构;

b)直臂式臂架系统

图1(续)

4重大危险项目

与本标准有关的重大危险项目见附录A。

5安全要求

5.1概述

1

随车起重机应符合本章中的安全要求,除此之外还应按照GB/T5706的有关原则设计机器。

额定起重量应按下列内容计算:

6

1544212005

GB/T26473—2011/ISO

a)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b)液压缸的承载面积;

c)运动学;

d)自重;

e)载荷组合;

f)起升载荷。

为了便于计算,额定起重量应等于总载荷。

5.2结构计算

5.2.1概述

结构计算应采用GB/T22437.1中的规定。对于回转机构加速或减速产生的力,应符合5.2.2的

要求。

5.2.2回转机构加速或减速产生的力

水平力Fh,单位牛顿,应按式(1)计算:

Fh=Ml/R×中。h…………(1)

式中:

①。——动载系数,按下列工况选取:

吊钩工况中。h=1.05;

铲斗或抓斗工况中。h一1.3。

M,——总的理论回转力矩(效率为100%),单位为牛顿米(N·m);

R——计算位置的工作幅度,单位为米(m)。

如果R<冬等,则取R一墨罟,其中R…为最大液压工作幅度。

F。也可取试验值。

5.3应力分析

部分国家和地区关于应力分析和计算的标准列在参考文献中。

注:GB/'I、3811规定的应力分析和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随车起重机。

5.4随车起重机的布置

5.4.1支腿

当随车起重机安装在汽车上,需要满足稳定性要求时应提供支腿(见5.10.3)。

5.4.1.1垂直支腿

垂直支腿应有地面支撑装置(如:支脚)。

支脚应可适应至少±5。的地面倾斜度。

当垂直支腿上有翻转装置时,垂直支腿应有锁止装置,确保垂直支腿安全置于作业和行驶位置(见

5.4.3)。

5.4.1.2水平支腿

水平支腿上应有能显示其正确伸出的标记。

手动操作的水平支腿应配有:

a)手动操纵杆;

b)作业和行驶位置的锁止装置(见5.4.3);

c)防脱装置。

当支腿液压缸不能克服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力时,应配置作业位置的锁止装置。

5.4.2手动伸缩臂

手动伸缩臂应配有防脱装置和机械锁止装置,以确保安全置于收回和伸出的位置。

7

1544212005

GB/T26473—2011/ISO

5.4.3行驶安全

为防止行驶时随车起重机和安装在车上的支腿的不可控运动,应配有机械锁止装置。车辆行驶时,

水平支腿和垂直支腿都要锁止于运输位置,应至少有一种锁止装置是自动操作的,如:一个弹簧偏一tL,夹

和一个自动的弹簧插销。它们应固定在随车起重机和/或支腿上,并且加以防护,防止无意碰掉,如:用

带弹簧夹的锁销。

对于液压操纵的水平支腿,可用一个机械锁止装置。

应让操作员能清楚看到锁止装置是在锁止或非锁止位置。在运输位置时,推荐配置操作员检查支

腿是否锁止的装置,如:镜子、与支腿位置联动的报警灯/蜂鸣器。

5.5液压系统

5.5.1概述

液压系统及其元件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液压元件和管路的通径应保证在设定的工作压力(包括试验压力)下操作时,液压系统不会产生故

障和过高温度。

液压系统中的所有液压元件应相互匹配,并与特殊环境下液压油相互匹配。液压系统应有过滤装

置,确保液压油不受污染。

应有检查各液压回路压力的装置。

5.5.2泵

泵在规定的转速时,应能满足随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规定的流量和压力的要求。泵的规格和额定转

速应与动力相匹配。

注:泵的规格选择见附录l。。

泵应能适应液压油要求。

5.5.3液压油箱

液压油箱的容积应满足液压缸全伸及全缩的要求,并配有液位计、检修孔和放油塞。

5.5.4卸荷阀

每个压力回路都应配有一个自动装置(如:限压阀),可以限制压力不高于工作压力25%或者能承

受在可预见的操作条件下出现的最大压力。

卸荷阀的最小设定值应满足的条件是:除了原木起重机(见5.6.2.1和5.6.2.2)之外,当载荷达到

1.2倍的额定起重量时无不可控运动发生。

5.5.5软管、硬管和管接头

软管的最小爆破压力应是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硬管和接头的最小爆破压力应为最大工作压力的

2.5倍。

软管、硬管和接头应正确地安装与固定,适当的地方加以保护,防止因摩擦、挤压而损坏。

压力超过5MPa或温度超过50℃、位于操作员11"11-以内的液压软管应加装防护装置。

任何可以改变液压油喷射方向的部件或元件都可视为有效的保护装置。

用于承受15MPa以上压力的软管不应装可重复使用的管接头。

5.5.6液压管路破裂的预防措施

5.5.6.1随车起重机(不含原木起重机)

所有起升回路应配有自动保护装置(如:平衡阀),以防止随车起重机在液压管路破裂时的不可控运

动。防爆阀应只用于补偿和压力传感回路。通过这些回路的流量不能超过3L/rain。这些阀应与油缸

紧密连接并应符合下列之一:

a)同液压缸成为一体;

b)用法兰直接安装到液压缸上;

c)安装在液压缸上或通过刚性管与液压缸连接。

8

GB/T26473—2011/lso15442:2005

这些阀和执行元件之间的管子和接头的安全系数为2.5(依据最大动态工作压力计算)。

5.5.6.2原木起重机

如果液压管路破裂,载荷的下降速度不能超过额定起重量时最大下降速度的30%(见c.2)。

垂直支腿液压缸应符合5.5.6.1的规定。

5.5.7臂架系统下沉率‘

在臂架系统顶端测量,由于液压元件泄漏引起的下沉率每分钟不能超过工作幅度的0.5%,对于原

木起重机可为2%。

应在额定的最大起重量和最大液压工作幅度工况下测试下沉率(即无手动伸缩臂的情况下)。

5.5.8回转机构

回转机构应能承受最大回转力(见5.2.2),在最不利的运行条件下能停止和支撑载荷。

5.5.9液压缸的计算

液压缸应根据动态工作压力进行计算,对应于屈服应力的安全系数不低于1.5。

5.6限制器和指示器

5.6.1概述

000

5.6.1.1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3kg的随车起重机都宜安装起重量限制器和指示器。、

24810.1(ISO

限制器和指示器应符合GB/T10245一1)的要求。限制和指示系统中与安全有关的元

16855.1

16855.卜2008中类别l的要求,电子元件应符合GB/T2008中类别2的

件应符合GB/T

要求。

随车起重机的起重量限制器一般要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a)防止结构超载;

b)防止汽车倾翻;

c)防止载荷的危险运动。

有利于减少起重力矩的所有操作始终可以进行。

注:随车起重机额定起重量限制器见C.1。不同类型随车起重机危险运动见附录D。

000

额定起重量小于3kg的随车起重机未安装起重量限制器的,则应按照5.5.4和5.6.5安装溢

流阀提供过载保护。

5.6.1.2对于装有起重量限制器的随车起重机(见5.6.1.1),对额定起重量较低的回转扇形区域,应

配置回转限制器。当试图在这个区域内起升或回转大于额定起重量的载荷时,这些限制器应能使操作

失效。

配有卷扬机构的随车起重机,应安装能提示操作员接近回转极限位置的指示器。

5.6.1.3在运输过程中,当随车起重机的臂架系统放置于载荷平台或载荷顶部时,应安装指示器(如:

角度传感器)。当随车起重机高度超过预定的最大值时该指示器能告知操作员。

5.6.1.4带有支腿的随车起重机应配置水平仪,且能使操作员在下车操纵位置处清楚地看到。

5.6.1.5配有卷扬机构的随车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应能控制该机构。

5.6.1.6配有手动伸缩臂的随车起重机,手动伸缩臂应包括在起重量限制器系统内。当安装手动伸缩

臂时,可进行模式选择,用于在限制器和指示器上选择臂架系统的组合状态。

5.6.2起重量限制器

5.6.2.1起重量限制器在随车起重机的设计加速度内、额定起重量处于】oo%与100+△%范围内应

能正常工作。△值取决于液压工作幅度,见式(2):

△≤8+0.5R≤20…………(2)

式中:

R——液压工作幅度,单位为米(1Tt)。

对于原木起重机,可不考虑液压工作幅度而取20%的偏差。

注:随车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限制器限制载荷力矩已获得普遍认可。在大工作幅度下,总起重力矩的主要部分来

9

26473—20115442

GB/T1/ISO12005

自随车起重机自重,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有效载荷。上述的额定起重量限制器偏差考虑了这个因素。

5.6.2.2原木起重机不安装起重量限制器时,应有限压阀提供过载保护,限压阀偏差设定应符合

5.6.2.1的规定。

5.6.3应急装置

为避免起重量限制器启动后随车起重机锁止,可以安装一个应急装置。此装置不允许随车起重机

的不受控运动(如:无意操作载荷平衡阀),否则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如果安装这种应急装置,则应能清楚地识别。它只能在操纵系统由操作员操纵时才起作用,而且每

次操纵的时间最多5S,间隔时间不少于30S。

5.6.4额定起重量指示器

额定起重量指示器应能在载荷大于额定起重量的90%时,向操作员发出一种视觉或听觉警示信

号,或者同时发出两种警示信号。如果超过额定起重量,还应有一个报警信号,向操作员和随车起重机

周围人员发出过载警报。

接近额定起重量的警示信号和过载报警信号应明显不同,能使相关人员辨别。两种信号都应是持

续的。

除无线遥控以外,工作幅度小于12m的危险区域报警装置不是必需。

5.6.5主溢流阀

所有的随车起重机均应配有一个或多个主溢流阀。

主溢流阀(不包括卷扬机构配有一个指示器的随车起重机)在随车起重机的设计加速度内,额定起

重量处于100%与110%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5.6.6运动和性能限制器

5.6.6.1运动限制

回转(如果是非连续的)、变幅和伸缩动作的极限应由液压缸的行程或合适的限位器来限定。

5.6.6.2性能限制

对于性能要求中速度的限制应包括在回转、变幅和伸缩动作限制器内,以确保任何由于这些动作而

产生的力限制在随车起重机的设计范围内。

5.6.7声音报警

应提供一个声音报警装置,如:电喇叭,用于随车起重机工作前报警。操作员可在每一个操纵台控

制该声音报警装置,除非这个操纵台仅用于操作支腿。

5.6.8急停装置

除了仅用于操作支腿的操纵台,应在每个操纵台安装通过切断动力,使随车起重机安全停止的控制

装置,该装置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a)执行元件为红色,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黄色背景使其明显可见;

b)激活这个装置不需要操作员作任何判断,如:蘑菇形按钮;

c)执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