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095-2021 桃蛀螟测报技术规程

DB41/T 2095-2021 Peach moth forecas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095-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6
实施日期
2021-04-2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095—2021

桃蛀螟测报技术规程

2021-01-26发布2021-04-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095—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方法...........................................................................1

5预测方法...........................................................................2

6资料存档...........................................................................2

附录A(资料性)桃蛀螟的形态特征、雌蛾卵巢分级、发生程度分级、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

有效积温..............................................................................3

附录B(规范性)桃蛀螟调查结果记载表..............................................6

I

DB41/T209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建荣、张国彦、李国平、田彩红、封洪强、徐永伟、王江蓉、卢绍辉、张元

臣、王根松、尹绍忠、张珍、朱春辉、武留刚、王新媛。

II

DB41/T2095—2021

桃蛀螟测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桃蛀螟的监测预报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桃蛀螟的监测预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2732—2015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桃蛀螟

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Guenée)属于鳞翅目草螟科蛀野螟属的一种昆虫,其形态特征

参见附录A.1。

3.2

发生盛期

发生盛期是指昆虫一个世代中某虫态发生数量从增加到减少消亡的一段时间,包括始盛期、高峰期、

盛末期,分别代表该虫态累计发生数量达当代发生总量的16%、50%、84%的时间。

4监测方法

4.1成虫灯光诱测

从4月至9月,采用自动虫情测报灯(或20W黑光灯)诱集成虫,灯具设在玉米和果树集中种植区,

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无强光干扰。灯管下端与地面距离为1.5m,每年更换一次新灯管。每

日分雌、雄统计诱集的成虫数量,记录当晚的气象要素,在成虫发生盛期,隔日解剖一次雌蛾卵巢发育

进度,每次抽查30头,诱集量不足30头时,应全部检查,卵巢分级特征参见附录A.2,结果记入表B.1。

4.2性诱监测

从4月至9月,在果园(桃、苹果、石榴、板栗、核桃等)周围或靠近果园的玉米田边设置桃蛀螟性

诱捕器,具体方法按NY/T2732—2015的规定执行,结果记入表B.2。

4.3发生数量调查

1

DB41/T2095—2021

在成虫发生盛期开始,对果园(桃、苹果、石榴、板栗、核桃等)和抽雄后的玉米每3天调查一次

发生数量。果园调查时对角线固定5株,每株按东、西、南、北、中各固定5个果实及周围5片叶,记录

卵粒数和被害果数,并随机选取10个被害果剖开,查各龄幼虫及蛹的数量,统计害虫的发生程度(参见

表A.3),结果记入表B.3。抽雄后玉米田采用“Z”字型10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株,记录每株玉米上

的卵、各龄幼虫及蛹的数量,统计害虫的发生程度(参见表A.3),结果记入表B.3。

5预测方法

5.1发生期预测

5.1.1卵高峰期预测

根据成虫诱测结果,统计分析不同世代的成虫高峰期,加上当时气温下产卵前期(不同温度下桃蛀

螟的发育历期参见附录A.4),推算下一代卵的高峰期。其预测值De采用下列公式(1)计算:

DDT

eapo...............................(1)

式中:

De——为下一代卵的发生高峰期;

Da——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