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EQNY 0002-2022 肉牛主要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T/ALKEQNY 0002-2022 Meat cattle ma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ALKEQNY 0002-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15
实施日期
2022-10-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阿鲁科尔沁牛业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肉牛主要疫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消毒措施、主要疫病的免疫、主要疫病的控制和监测、引进和运输、驱虫、管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阿鲁科尔沁旗肉牛协会会员单位肉牛养殖主要疫病的综合防治; 主要技术内容:4消毒措施4.1卫生消毒4.1.1肉牛养殖场(户)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 NY/T 388 规定要求。4.1.2应使用高效、 低毒和低残留的消毒剂。 消毒剂使用方法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应交替使用消毒药,并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4.2消毒方式4.2.1应使用符合 NY/T 5030 规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和煤酚, 进4.2.2行牛舍消毒、棚圈消毒、带牛环境消毒、牛场道路消毒、进入场区的车辆消毒和周围场区环境消毒。4.2.3应使用符合 NY/T 5030 规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洗手,并对工作服、胶靴进行消毒。4.2.4人员入口处设紫外线消毒灯,人员照射至少 5 min。4.2.5用甲醛对饲喂用具和器械在密闭的室内或容器内进行熏蒸消毒。4.3消毒制度4.3.1牛舍周围环境应用 2% 火碱或生石灰乳液消毒,每周一次。牛圈舍周围及内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至两次。在牛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药,场门口的消毒池应与大门同宽,长度达 4 m,深度达 0.3 m,两边为缓坡,消毒药可用 3 %火碱或煤酚溶液,每周更换两次。进入场区或牛舍人员通过的消毒槽加入 2% 火碱溶液,每 3d 更换一次。4.3.2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牛舍,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并经紫外线照射至少 5 min。与肉牛4.3.3接触密切的饲养员和放牧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调出。4.3.4每批牛调出后,应彻底清扫牛舍、棚圈,用水冲洗后,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4.3.5应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料桶)、饲料车、兽医用具进行消毒,可用 0.1 % 新洁尔灭或 0.2 %~0.5% 过氧乙酸消毒液。4.3.6使用符合 NY/T 5030 规定的广谱、低毒、对肉牛无刺激性的消毒药,定期对圈舍中的肉牛及所在环境采取喷雾方式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5主要疫病的免疫5.1口蹄疫免疫5.1.1肉牛免疫应符合 NY 5126 规定,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内蒙古沃金牛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冯虎、刘志宇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