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958-2017 轮式拖拉机 前驱动桥
GB/T 21958-2017 Wheeled tractor—Front drive axl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6月
-
2017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雷沃桥箱有限公司、盐城市荣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云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朱晓岩、荆建新、吴俊卿、田景华、徐惠娟、王伟、宋奕、耿春梅、尚项绳、杨国涛、冯向梁
- 出版信息:
- 页数:33页 | 字数:6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60.10
T63
,f-b
主I二
一』←A人民
中和国国家标准
GB/T21958-2017
代替GB/T21958-2008
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
Wheeledtractor-Frontdriveaxle
2017-09-29发布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l'21958-2017
a
目。
在司
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1958-2008《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
本标准与GB/T21958-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一增加了型号编制中功能代号的要求(见第3j)主);
一一调整了前驱动桥气密性试验、磨合试验的顺序要求,并增加了气密性试验的试验条件(见
4.2.5,2008年版的4.2.6);
一一降低了前驱动桥空载磨合试验时间(见4.2.6.2008年版的4.2.5);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应符合整机防泥水密封性的要求(见4.3.1);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转向耐久性的要求(见4.3.3);
一一调整了前驱动桥清洁度限值(见4.3.4'2008年版的4.3.5);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以最高输入转速连续运转时对汹涌和温升的要求(见4.3.7);
一一调整了前驱动桥传动耐久性能的要求(见4.3.9,2008年版4.3.11);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限滑差速功能的要求(见4.3.10);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差速锁的要求(见4.3.11);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转向拉杆的要求(见4.3.12,2008年版4.3.4);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转向液压卸的要求(见4.3.13,2008年版4.3.2);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传动轴部件和驱动轮轴部件扭转疲劳寿命的要求(见4.3.14);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气密性试验方法(见5.3);
一一取消了转向液压缸试验方法(2008年版5.4);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转向耐久性试验方法(见5.5);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清洁度限值测定方法(见5.6);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传动效率测定试验方法(见5.7,2008年版5.7);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油温试验方法(见5.9);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传动耐久性试验方法(见5.10,2008年版5.8);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限滑差速器锁紧性能试验方法(见5.11);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转向拉忏部件试验方法(见5.12'2008年版5.5);
一一增加了前驱动桥转向液压缸部件的耐久性试验方法(见5.13);
一一增加了传动轴部件和驱动轮轴部件的扭转疲劳试验方法(见5.14);
一一修改了前驱动桥可靠性出验方法(见5.17'2008年版5.12);
一一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见6.2.2c),cl)J;
一一增加了型式检验项目[见6.3.3)];
一一增加了产品执行标准编号(见7.1)。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0)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Ill东雷沃桥箱有限公司、拉城市荣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云字机械集团有限
公司、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岩、荆建新、吴俊卿、回最华、徐惠娟、王伟、宋奕、耿春梅、尚项绳、杨国涛、
冯向粱。
*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GB/T21958-2008。
I
GB/l'21958-2017
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型号编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
贮存。
*标准适用于四轮驱动拖拉机前驱动桥(以下简称前驱动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22汹穰及清洗用i容剂油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第试验
GB/T13306标牌
GB/T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Z19848液压元件从制造到安装达到和控制清洁度的指南
GB/T21957-2008农业轮式拖拉机半轴和驱动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GB/1'24645拖拉机防泥水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24648.1-2009拖拉机可靠性考核
JB/T5615拖拉机传动齿轮技术条件
JB/T5673-2015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B/T5928-20l<b工程机械驱动桥试验方法
JB/T7858被压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件清洁度指标
JB/T9826-1999拖拉机差速器试验方法
JB!T9828-1999轮式拖拉机前轴技术条件
JB/T11673-2013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传动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3型号编制
前驱动桥的型号由产品标识代号(可省略)、配套整机最大功率代号、结构型式代号、功能代号、作业
环境代号及变型代号组成,其排列顺序如下.
1
GB/l'21958-2017
主且笠旦||配套整机最大功率|医~E固匠E写唰医旦旦
」一用1~2位阿拉伯
数字表示
旱地型不标注.水囚
型用“S”表示
普通差速器不标注.
带限滑差速器用叹”
表示,带差速锁差
速器用..L”表示;
不带制动器不标注,
带制动器用“Z”表示
中直式驱动不标注,
旁置式驱动用,,p”
表示
整机功率CkW)l.36
倍的困l整数
制造商的产品标识.
可用字母或汉字表示
示例:FT40XZS-Z表示:×××××××公司制造、最大配套整机功率为29.4×1.36kW拖拉机用、中置式驱动、
带限消差速恭、带市l动然7j(m型、经第二次改ill:的前驱动桥。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前驱动桥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露表团应无瞌碰、锈蚀及零部件变形等缺陷。
b)零件表团的金属经过镀层和氧化处理层不应剥落和锈蚀。
c)外露紧固件外表均应镀僻、饨化或其他防锈处理。
d)前驱动桥的涂襟应符合JB/T5673-2015的规定。
4.1.3各紧固连接件应可靠拧紧,并正确锁牢,有拧紧力矩要求的应达到规定值。
4.2装配要求
4.2.1制造商自制的各零部件均应符合医|样要求,外购件应有合格证。
4.2.2前驱动桥齿轮及花键应符合JB/T5615的有关规定。
4.2.3前驱动桥装配完成后,转动小锥齿轮轴.整个传动系应转动自如,无卡滞现象,且两侧轮边转动
速度差应小于10%。
4.2.4前驱动桥装配完成后,前柬与转向角应按整机要求调整并锁紧。
4.2.5前驱动桥装配完成后,在0.025MPa~0.050MPa试验压力下放入试漏液中进行气密性试验,保
压3min,前驱动桥各部分不应出现气泡。
4.2.6前驱动桥通过气密性试验后,应进行磨合试验,窑载磨合试验时间不少于20min.磨合试验过
程中,前驱动桥应无异常响声,且转向灵活。
GB/l'21958-2017
4.2.7润滑部位均应按规定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
4.3性能要求
4.3.1前驱动桥应符合整机防泥水密封性GB/T24645的规定。
4.3.2前驱动桥应满足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最大转向角的要求,其偏差应不大于1。,并在转角要求的范
围内转动自如,不应有干涉现象。
4.3.3前驱动桥应通过1×105次的转向耐久性试验,不应产生过大的间隙和严重的磨损.磨损值应不
超过设计磨损值。
4.3.4前驱动桥的清洁度指标应不大于50mg/L.最大颗粒尺才应不大于80µm。
4.3.5前驱动桥的传动效率应不低于88%。
4.3.6前驱动桥的噪声应不超过85dBCA)。
4.3.7前驱动桥以最高输入转速连续运转总时间不少于3h,汕温保持稳定后,最高¥rl:r温应不高于
90℃,温升应不超过70℃。
4.3.8前驱动桥按3倍额定桥荷加载时,每米轮距弹性变形应不越过1.5mm;前驱动桥的垂直弯曲失
效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
4.3.9前驱动桥应能通过JB/丁11673-2013中4.4规定的耐久性试验。
4.3.10前驱动桥限滑差速功能应满足整机对前轮防滑能力的要求,前驱动桥限滑差速器锁紧系数-
般应不低于0.40
4.3.11前驱动桥差速锁结合时.差速器应能100%可靠锁止,应元冲击、打滑、异响、脱开等现象。
4.3.12前驱动桥转向拉杆部件的性能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3.13前驱动桥转向液压缸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4.3.14前驱动桥传动轴部件静扭强度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0,传动轴部件和驱动轮轴音I~件扭转疲劳寿
命应符合GB/T21957-2008中6.1的规定。
4.3.15桥壳垂直弯曲疲劳试验的寿命不小于8×105次。
4.3.16前驱动桥可靠性考核的平均故障问阳时间<MTBF)应不低于400h,无故障性综合评分值应不
小于75分。
5试验方法
5.1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验。
5.2各部位尺寸公差及几何公差采用相应精度等级的量具检验。
5.3各紧固连接件采用相应精度等级的检具检验。
5.4前驱动桥两侧轮边转动速度差采用计数法检测,转动小锥齿轮轴圈数不少于100圃,计算两侧半
轴速度差。
5.5前驱动桥气密性试验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5.6前驱动桥空载磨合过程中的异常II向声,转向灵活性能要求,采用耳听和自测法检验。
5.7前驱动桥防泥水性能的检验应随整机按照GB/T24645的规定进行。
5.8前驱动桥转向耐久性试验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
5.9前驱动桥清洁度的测试按附录E的规定进行。
5.10前驱动桥传动效率测定试验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
5.11前驱动桥噪声试验技附录G的规定进行。
5.12前驱动桥油温试验按附录H的规定进行。
5.13前驱动桥传动耐久性试验按JB/T11673-2013的规定进行。
5.14前驱动桥限滑差速器锁紧性能试验按附录I的规定进行。
3
GB/l'21958-2017
5.15前驱动桥转向拉杆部件试验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5.16前驱动桥转向液压缸部件的耐久性试验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5.17前驱动桥传动轴部件静扭强度试验按JB/T5928-2014rl:i3.2.1的规定进行.传动轴部件和驱动
轮轴部件的扭转疲劳试验按GB/T21957-2008的规定进行。
5.18前驱动桥桥壳的垂直弯曲刚度和垂直弯曲静强度试验按JB/T5928-2014中3.2.2的规定进行。
5.19前驱动桥桥壳垂直弯曲疲劳试验按JB/T9828-1999中4.3的规定进行。
5.20前驱动桥可靠性试验按附录J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前驱动桥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6.2.1前驱动桥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2.2前驱动桥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表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
iyj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技术要求条款号试验方法条款号
外观质量..}..}4.1.25.1
拧紧力矩4.1.35.3
、/、/
4.2.1
4.2.2
各部位尺寸..}..}5.2
4.2.4
4.3.2
两侧轮边转遮羞..}、/4.2.35.4
气密性、J、/4.2.55.5
空载自善合4.2.65.6
、/、/
|纺泥水性能..}4.3.15.7
转向耐久it\/4.3.35.8
清洁度、/4.3.'I5.9
传动效率、/4.3.55.10
-
l噪声、/4.3.65.11
泊温和温升..}4.3.75.12
传动耐久性\/4.3.85.13
差速器性能、/4.3.95.14
、j
转向tu:丰|二位fil~4.3.105.15
转向液压缸部件的耐久性、/4.3.115.16
扭转强度..}4.3.125.17
-
、J4.3.135.18
桥壳弯曲i疲劳强度
i桥壳弯曲刚度和静强度..}4.3.145.19
可靠性\/4.3.155.20
注:带'•..}”的项目为应检验项目,带“一”的项目为不检验项目。
4
GB/'f21958-2017
6.2.3Ill厂检验各检验项目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方为合格.件则判定为不合格。对出厂检验过程中的
故障要及时排除.并进行必要的单项补充试验.直至合格方可山厂.
6.3型式检验
6.3.1有下列怕出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开发的前驱动桥产品定型鉴定;
b)1[>.~生产时.如结构、原理、重要部件有较大改变;
c)if.式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
d)产品停产6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e):I\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罔家)jf(:iJ: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6.3.2.it!:行型式检验时,应在出厂合格品中随机抽取2~;挂行。
6.3.3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
6.3.4地式桃盼的纣果应不低于本标准的规定.认定为产品通过型式检驰。
7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7.1前驱动桥应在瞿著位置固定符合GB/T13306规定的产品标牌.其内容包括:
a)制造厂名称、地址和商标。
b)产品型号与名称.
c)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一一总传动比;
一一额比桥荷.k川
一一总质址,kg。
d)产Mr执行标准编号。
c)产品.·~1厂编号。
f)产1日11'.广日!”。
7.2前驱动桥的包装Jk.保证正常运输条件下不致发生损坏和丢失现象。
7.3前驱功桥一般采用专用支架固定后裸装,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包接.Jt·应做到l如下保护:
a)输入化饱处应加防护套;
b)外露油门)Jll防护瑞塞;
c)轮级螺栓110防护套。
7.4随机文件应包括:
a)装箱单;
b)合格证书;
c)使用保养说明书;
d)易损件消单.
7.5前驱动桥,'fI厂装运应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零部件不致损坏.
7.6前驱动桥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严禁与腐蚀性的物质诏放。前驱动桥的摆放应保证不致产
生变形和确毗伤。
5
GB/l'21958-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前驱动桥转向拉杆部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A.1性能要求
A.1.1转向拉杆接头球销部件沿拉杆轴线的极限摆角和摆动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滑动表丽润滑良
好的情况下不应发生阻滞、卡死和l松旷现象。
A.1.2转向拉杆接头球销部件应有防尘装置.在球销极限摆角施围内,应能有效地防止泥浆和尘土
渗入。
A.1.3转向拉杆接头球销部件应通过拔脱试验,拔脱力应能满足设计要求,安全系数不小于1.5。
A.1.4转向拉杆与转向拉杆接头的螺纹应司靠连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应发生松动和脱扣现象。
A.1.5转向拉杆音f5件各零件、音f5件的强度、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转向拉籽部件应通过抗压试验、抗拉
试验,不应出现变形、裂纹及球销松旷等损坏现象。
A.2试验方法
A.2.1转向拉杆接头球销部件拨脱试验
A.2.1.1试验台应有一个施加轴向拉力载荷的装置,施加载荷的民差不超过2%。
A.2.1.2将样品安装于试验台上,施加沿轴向的拉力,直至球头销从球头座中拔出,测量拉力凡。
A.2.1.3按式CA.I)计算拔脱安全系数。
Sk=Fk/F,,…·(A.l)
式中:
sk一一静拉力强度安全系数;
Fk一一试验拔脱静拉力,单位为牛顿(N);
Fr一一前驱动桥满载负荷的拉力,单位为牛顿(州。
A.2.2转向拉杆部件抗压试验
A.2.2.1试验台应有一个施加压力载荷的装置.并能绘制位移与试验压力性能曲线.施加载荷的误差
不超过2%。
A.2.2.2将样品安装于试验台上,施加规定的拉力载荷。
A.2.2.3压力的规定按式CA.2)计算。
Fy二二2F.…·(A.2)
式中:
F,一一试验静压力,单位为牛顿(N);
人一一使用时的极限负荷,由制造厂提供,单位为牛顿〈阳。
A.2.3转向拉杆部件抗拉试验
A.2.3.1试验台应有一个施加拉力载荷的装置,并能绘制位移与试验拉力性能曲线,施加载荷的民差
不超过5%。
GB/1'21958-2017
A.2.3.2将样品安装于试验台上,施加规定的拉力载荷.
A.2.3.3抗力的规定按式(A.3)计算。
F.注2Fa··(A.3)
式小:
F.-试验静拉力.单位为牛顿(N)。
7
GB/l'21958-201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前驱动桥转向液压缸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8.1技术要求
B.1.1一般要求
转向液压缸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8.1.2装配要求
8.1.2.1转向液压缸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零件按照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装配。
B.1.2.2焊接件的焊缝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特殊工艺验证。
8.1.2.3锻件、铸件均应进行周期性探伤检查,探伤频次由制造方根据实际情况在|定。
B.1.2.4零件在装配前应清洗干净。
8.1.2.5装配时应不使用易脱落纤维的材料擦拭内腔、油道、结合面等。
B.1.2.6所有零部件从制造型l安装过程的清洁度控制应符合GB/Z19848的要求;清洁度限值应符合
表B.l的规定。
表8.1转向渣压缸清洁度指标限值
缸经D/rnm行程L/mm清洁度指标限值/mg备注
D<50<15
行程大于300mtn的转向液压缸,每增
50<D<804三2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3711.1-2017 集中润滑系统 第1部分:术语和分类 2017-11-07
- JB/T 13294-2017 偏轴短焦激光数字投影显示屏幕 2017-11-07
- JB/T 13273-2017 天然气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 2017-11-07
- JB/T 1787-2017 16mm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2017-11-07
- JB/T 8860-2017 旋塞阀 静压寿命试验规程 2017-11-07
- JB/T 13314-2017 QHZ型油气润滑装置 2017-11-07
- JB/T 1012-2017 YY系列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 2017-11-07
- JB/T 5378-2017 16mm电影放映变形附加镜 技术条件 2017-11-07
- JB/T 13280-2017 气动喷漆枪 2017-11-07
- JB/T 13301-2017 永磁涡流电机调速器技术条件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