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60-2022 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

DB4401/T 160-2022 Road Vehicle Data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Based on Smart Light pole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1/T 160-2022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09
实施日期
2022-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60

CCSL78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160—2022

基于智慧灯杆的

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atainterfaceofroadvehicle

basedonintelligentlightingpole

2022-05-09发布2022-06-01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160—2022

目次

前 言...............................................................................................................................................................Ⅱ

引 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总体要求...........................................................................................................................................................2

5.1一般要求...................................................................................................................................................2

5.2系统运行要求...........................................................................................................................................2

5.3网络要求...................................................................................................................................................2

5.4数据类型...................................................................................................................................................2

5.5数据上传要求...........................................................................................................................................3

5.6数据质量要求...........................................................................................................................................3

5.7数据存储要求...........................................................................................................................................3

5.8网络安全要求...........................................................................................................................................3

6数据接入要求...................................................................................................................................................4

6.1概述...........................................................................................................................................................4

6.2RSU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4

6.3环境感知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4

6.4气象感知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5

6.5充电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5

6.6视频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5

6.7雷达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5

7基本编码...........................................................................................................................................................5

7.1智慧灯杆编码...........................................................................................................................................5

7.2设备编码...................................................................................................................................................5

8接口规范...........................................................................................................................................................6

8.1灯杆基本档案数据访问...........................................................................................................................6

8.2接入设备数据上传...................................................................................................................................7

参考文献...............................................................................................................................................................15

I

DB4401/T16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广州交信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高新兴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威凯检测技术有限

公司,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海娜、邓家青、黄钦炎、刘强、李凤娜、冯川、梁波、杨敬锋、胡静、蔡刚

强、苗成生、苏跃江、马艺涛、曾少旭、严修、王昊苏、肖勇、李莹、吕韶清、李钢、肖金超、方毅杰、

范绮云、高颖。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4401/T160—2022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灯杆建设,智慧灯杆是道路车辆信息采集的重要载体,是车路协同

新应用的重要路侧基础设施,但目前相关数据标准尚未有统一的规范。为提高智慧灯杆数据融合以及协

同处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广州市智慧灯杆服务于车辆运营管理的实

际需求,编制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

本文件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推荐性的智慧灯杆与道路车辆的数据接口技术规范,促进智慧灯杆多源数

据统一,有效地服务于道路车辆管理,推动广州市融合“智杆”大数据的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

III

DB4401/T160—2022

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的总体要求、数据接入要求、基本编码和接口规范

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车路协同、充电管理、停车管理和环境监

测等过程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等场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3502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法的约定

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8492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Z18493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GB/T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

GB/T25000.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部分:SQuaRE指南

GB/T26942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5548地磁车辆检测器

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T37600.10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产品类别核心元数据第10部分:传感器

YD/T3754基于LTE网络的边缘计算总体技术要求

DB4401

3术语和定义

GB/T19596、GB/T35548、GB/T26942、GB37300、GB/T28181、GB/T37600.10、GB4943.1和

YD/T37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灯杆intelligentlightingpole

一种融合了各类市政杆件功能的智慧化设施,即在一根杆件上选择性的集成多种智慧化应用,如充

电桩、信息发布屏、高清摄像头、一键求助、通信基站、环境检测、交通信息交互等,具备高扩展能力,

使该设施成为智慧城市信息采集终端和便民服务终端。

1

DB4401/T160—2022

3.2

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vehicleinfrastructuresystem

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

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

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3.3

路侧单元roadsideunit

由高增益定向束控读写天线和射频控制器组成。高增益定向束控读写天线是一个微波收发模块;射

频控制器是控制发射和接收数据以及处理向上位机收发信息的模块。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TE通用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LongTermEvolution)

MEC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EdgeComputing)

RSU路侧单元(RoadSideUnit)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

5总体要求

5.1一般要求

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交换与共享管理系统应符合GB/T8566、GB/T13502、GB/T14394、

GB/T18492、GB/Z18493和GB/T25000.1的相关要求。

5.2系统运行要求

5.2.1持续工作要求

系统应支持7×24h持续稳定的数据交换。

5.2.2故障数据处理要求

当系统故障排除后,应能在最近一次的数据上传时间点,将智慧灯杆的数据上传到数据管理中心。

5.3网络要求

网络故障恢复时间不宜超过30min。

5.4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DB4401/T160—2022

表1数据类型

序号数据类型描述

1Bool88位布尔型

2Byte8位位组

3Uint88位无符号整型

4Int88位有符号整型

5Uint1616位无符号整型

6Int1616位有符号整型

7Uint3232位无符号整型

8Int3232位有符号整型

9Float3232位IEEE754浮点型

10Double6464位IEEE754浮点型

11字节八位位组

12数组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连续排列组合

13结构体具有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数据构成的集合

5.5数据上传要求

数据上传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通讯正常的情况下,上报数据需在智慧灯杆完成本地数据存储后的2min内上报到数据管理中心;

b)如遇通讯故障,上报数据应在智慧灯杆通讯恢复正常后的最近一次数据上传时间点上报到数据

管理中心。

5.6数据质量要求

数据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完整性:应按照本文件规定格式和内容上传数据;

b)真实性:各智慧灯杆应按照实际情况上报本文件规定的上传内容,不得对本文件规定的内容进

行虚报、瞒报、修改。

c)及时性: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应按智慧灯杆挂载的各设备承载的业务要求及时提供数据。

5.7数据存储要求DB4401

数据管理中心应具有不少于存储三年数据的能力。

5.8网络安全要求

需对接入联网系统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的编码,应采用基于口令的数字摘要或数字证书的认证方

式对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应具备对合法连接设备(包括终端节点、路由节点、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标识和

鉴别的能力,具备过滤非法节点和伪造节点所发送的数据的能力,授权用户应能够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对

关键密钥进行在线更新,授权用户应能够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对关键配置参数进行在线更新。

3

DB4401/T160—2022

6数据接入要求

6.1概述

本章描述了智慧灯杆搭载设备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所涉及的连接架构及通信方式。

智慧灯杆搭载设备包括RSU,MEC,环境感知设备,气象感知设备,充电设备,视频设备和雷达

设备。

智慧灯杆搭载设备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所涉及的连接架构图1所示。

智慧灯杆共杆设备按所属网络分为公网感知设备和专网感知设备,公网感知设备由路侧MEC使用

包括5G等通信方式统一接入、汇聚和共享。

专网感知设备从采集到网络传输统一在专网完成,数据不经过路侧MEC汇聚和分发,不属于本文

件约束范围。

车路协同行业的路侧设备具有感知和计算的需求,车路协同的感知设备雷达、RSU和视频数据经

过车路协同计算单元进行汇聚和转发,实现垂直行业的灵活支撑和综合数据融合汇聚的有机结合。

图1智慧灯杆搭载设备和模块间的连接架构图

6.2RSU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

RSU通讯数据类型为支撑数据,操作类型为0x20000001,上报周期为30s一次,通讯方式为UDP,

通讯端口8302。为了满足终端设备与管理平台不同的数据类型交互,RSU的通讯方式分为三大类:

a)通讯方式1:终端设备为客户端,HTTPSPOST方式与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b)通讯方式2:终端设备为客户端,采用TCP方式与平台进行数据交互,通讯数据暂无加密;

c)通讯方式3:终端设备为客户端,采用UDP方式与平台进行数据交互,通讯数据暂无加密。

RSU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要求如下:

a)物理层,宜采用以太网接口,至少支持100Mbps以上的网络传输;

b)网络与传输层,网络层宜采用IP协议,传输层宜采用TCP协议,MEC作为服务器端,RSU作

为客户端;

c)应用层,应符合8.1.2的规定。

6.3环境感知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

环境感知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要求如下:

4

DB4401/T160—2022

a)物理层,宜采用串行通信,支持半/全双工通信;

b)采用码流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采用固定的消息协议,交互数据应符合8.2.1的要求。

6.4气象感知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

气象感知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要求如下:

a)物理层,宜采用串行通信,支持半/全双工通信;

b)采用码流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采用固定的消息协议,交互数据应符合8.2.1的要求。

6.5充电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

充电设备与MEC接入通信方式要求如下:

a)物理层,宜采用以太网接口,至少支持100Mbps以上的网络传输;

b)网络与传输层,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