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3/T 005-2021 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DB3303/T 005-2021 Mingnan light-based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1
3303
温州市地方标准
DB3303/T005—2021
代替DB3303/T005—2018
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2021-12-25发布2022-01-25实施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3/T00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303/T005—2018《樟科刨花楠、红楠、香樟、浙江楠、闽楠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与DB3303/T005—201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文件名称;
——更改了规程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8年版的1);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内容(见第3章,2018年版的3);
——增加了育苗设施的抗风要求(见4.2);
——更改了“种子采集和处理”条款和内容,删除种子质量要求(见第5章,2018年版的5);
——更改了“容器材料和规格”的表述方式,增加规格要求(见6.2,2018年版的6.2);
——更改了基质中成分比例、缓释肥和保水剂添加量、pH值要求(见6.3.1,2018年版的6.3.1);
——更改了不同育苗区之间的间隙距离(见6.4.3,2018年版的6.4);
——更改了“施肥管理”的施肥量,明确了施肥月份和时段(见6.6.2,2018年版的6.5.4.2);
——增加了大容器苗的分苗管理(见6.6.5,2018年版的6.5.4.5);
——明确了炼苗措施(见6.6.7,2018年版的6.5.4.7);
——更改了换盆要求(见6.6.8,2018年版的6.5.4.8);
——更改了出圃苗木质量要求(见7.2,2018年版的7.1);
——更改了档案管理要求(见7.1,2018年版的7.1);
——删除了容器苗培育档案卡(2018年版的附录C);
——增加了技术模式图(见附录C)。
本文件由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苍南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
温州市协春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秋夏、李效文、王金旺、魏馨、周文培、朱燕琳、潘泰妙、吴可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DB3303/T58—2015《樟科刨花楠、红楠、香樟、浙江楠、闽楠容器育苗技
术规程》;
——2018年第一次修订为DB3303/T005—2018《樟科刨花楠、红楠、香樟、浙江楠、闽楠容器育
苗技术规程》;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B3303/T005—2021
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的苗圃地选择、育苗设施、种子采集、容器苗培育、出圃、
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刨花楠、红楠、香樟、浙江楠等四种樟科树种轻基质容器育苗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2119楠木培育技术规程
DB33/T825楠木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苗圃地选择及育苗设施
4.1圃地选择
4.1.1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和灌溉方便的地方,有电力供应,无空
气和水源污染。
4.1.2平整圃地,无乔灌、石块,铺防草地布,四周和中央开排水沟。
4.2育苗设施
宜在具备遮阳、喷水雾等功能和抗台防风能力的温室大棚内或钢骨架遮阳棚下培育容器苗。
5种子采集与处理
5.1母树选择
应选择生长10年以上、无病虫害、长势健壮、树干通直的良种母树。
5.2果实采集
11月~12月份,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变黑色时采摘。
1
DB3303/T005—2021
注:红楠与刨花楠果实在6月~8月采摘,随采随播;香樟、浙江楠果实在11月~12月采摘,贮藏于湿沙中。
5.3种子处理
5.3.1及时将果实连果柄一起剪下,于阴凉处堆沤2天~3天,反复搓揉掏洗、净种、分级、阴干。
5.3.2采用湿沙层积法常温储藏种子,种子和干净河沙按1:1分层堆放,经常检查和及时喷水。
6容器苗培育
6.1苗床准备
芽苗苗床宜选择在温室大棚中。用砖块砌成高15cm,宽120cm,长度视播种量而定,芽苗苗床内
以干净河沙填满铺平为宜,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浇透消毒灭菌。
6.2容器材料与规格
容器的大小取决于育苗期限和苗木的大小等,见表1,宜选用可降解的纤维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容器。
表1容器规格
苗龄(年)容器规格(cm)无纺布规格(g/m2)
1-0D4~6×H8~1240~60
1-1D14×H18100
1-2D18×H20120
注:1-0表示1年生苗,未经移植。1-1表示2年生苗,1年生苗移植,再培育1年。1-2表示3年生苗,1年生苗移
植,又培育2年。
6.3育苗基质
6.3.1基质配比
6.3.1.11-0苗龄轻基质:体积比为炭化稻壳10%~20%:珍珠岩15%~25%:泥炭土55%~75%,宜添加
2.5kg/m3的缓释肥和2.0kg/m3的农林保水剂,pH值6.0~6.5。
6.3.1.21-1和1-2苗龄轻基质:体积比为泥炭40%~60%:稻壳或锯屑10%~30%:黄心土30%,宜添
加3.5kg/m3的缓释复合肥和2.0kg/m3的农林保水剂,pH值6.0~6.5。
6.3.1.3调高pH值用生石灰或草木灰,降低pH值用硫磺粉、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等。
6.3.2基质成分及处理方法
6.3.2.1珍珠岩、蛭石、泥炭等轻体矿物质和黄泥土,经晒干、粉碎、过筛(孔径5mm)。
6.3.2.2稻壳和锯屑,添加尿素0.5kg/m3和菌肥后发酵2个月~3个月。经粉碎、过筛(孔径5mm)。
6.3.2.3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液等喷洒复混基质,堆积后用农膜覆盖3天~4
天。
6.4装填基质和摆放容器
6.4.1装填前湿润基质,以手捏成团、一捏即散为宜。
6.4.2培育1-0容器苗的容器由专门机器生产和填装、切割,排放在专门的托盘上,并放砖块上架空,
2
DB3303/T005—2021
与地面保持约10cm距离,进行空气修根。
6.4.3培育1-1、1-2大容器苗根据容器苗规格排放,每行宜摆放8株~12株。每小区间保留30cm~
60cm的行走或推车过道。
6.5播种与芽苗培育
6.5.1种子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或1.5%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min~30min。种子消毒后,捞出用清水洗净,除
去果皮后待播。
6.5.2播种
6.5.2.1播种期
播种时间2月~3月。
注:香樟、浙江楠的播种时间2月~3月,红楠与刨花楠播种时间6月~8月。
6.5.2.2播种方法与管理
6.5.2.2.1将经过消毒浸种的种子分别按300g/m2~500g/m2的播种量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上盖河
沙,以不见种子为宜,覆薄膜,以提高地温、保持湿度。
6.5.2.2.2温室大棚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在50%~60%。待20%~30%的种子出
土后,即可揭开地膜。每隔5天~7天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雾进行杀菌。
6.5.3幼苗移栽
6.5.3.1幼苗长到2叶1芽,高度2cm~3cm时,及时起苗移植到容器中,做到随起随栽。
6.5.3.2幼苗移植前淋透苗床,用楔形竹签轻轻地撬起芽苗,放入盛少量清水的盆内。用竹签在容器
中央打一小孔,孔深度略深于芽苗根长,然后将芽苗小心插入孔中,尽量使苗根不弯曲,再用竹签在孔
旁2cm处斜插压紧,使基质与芽苗根充分接触。移植后随即浇透水,并及时遮荫。
6.6苗期管理
6.6.1水分管理
苗期须保持基质湿润。芽苗移植后的一周内要早、晚各浇一次水;一周后要每天早上浇水一次,每
次需浇透。11月开始控制浇水。
6.6.2肥料管理
6.6.2.1培育1-0容器苗,芽苗移植缓苗后开始施肥,薄肥勤施,6月~9月每月喷施0.3%复合肥1
次。傍晚追肥,及时冲洗。
6.6.2.2培育1-1、1-2大容器苗,5月~9月每月施入复合肥5g,雨天撒施。
6.6.3光照管理
出苗初期、芽苗移植初期和夏季高温期间,应采用透光率为50%~70%的遮阳网对苗木进行遮阳。
3
DB3303/T005—2021
6.6.4病虫害防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2684-2016 YBZP系列起重用隔爆型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机座号112~250) 2016-01-15
- JB/T 12691-2016 润滑装置用螺杆泵 2016-01-15
- JB/T 12673-2016 轻型履带拖拉机 通用技术条件 2016-01-15
- JB/T 5456-2016 熔体流动速率仪 技术规范 2016-01-15
- JB/T 12664-2016 起重机定子调压调速控制装置 2016-01-15
- JB/T 12699-2016 润滑系统 电磁截止阀(31.5MPa) 2016-01-15
- JB/T 12696-2016 集中补脂装置 2016-01-15
- JB/T 6628-2016 柔性石墨复合增强(板)垫 2016-01-15
- JB/T 9141.8-2016 柔性石墨板材 第8部分:滑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 2016-01-15
- JB/T 10465-2016 稀油润滑装置 技术条件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