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37-2011 地理标志产品 六安瓜片茶

DB34/T 237-2011 DB34/T 237-2011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s - Liuan guacmeli tea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237-2017 |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37-201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9-13
实施日期
2011-10-1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六安瓜片茶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和生产、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六安瓜片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六安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六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六安市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齐蝠有机茶厂、六安市冷水冲有机茶厂等
起草人:
张正福、黄世启、陈苏亮、曾胜春、储照伟、姚皖湘、曽雪鸿、武卫权、陆本坤、岳虎、程守才、董燕。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37—2011

代替DB34/T237-2002

地理标志产品六安瓜片茶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Lu'anGuapiant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1-09-13发布2011-10-1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3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DB34/T237-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和生产、术语和定义中部分内容等章条;

——增加了附录A六安瓜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附录B栽培技术;

——分级调整为六级(增加了精品级);

——水浸出物指标值由36.0%调整为34.0%;

——用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代替卫生指标。

本标准由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六安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六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六

安市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齐蝠有机茶

厂、六安市冷水冲有机茶厂、安徽蝠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六安市黄府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金龙玉珠

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和参加起草人:张正福、黄世启、陈苏亮、曾胜春、储照伟、姚皖湘、曽雪鸿、武

卫权、陆本坤、岳虎、程守才、董燕。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4/T237-2002。

I

DB34/T237—2011

地理标志产品六安瓜片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六安瓜片茶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和生产、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六安瓜片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茶水分测定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

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5019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37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7]第22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1

DB34/T237—2011

扳片

对采摘的茶树新梢剔除芽梗并按叶片的老嫩程度分级的过程。

3.2

采片

直接从茶树新梢采摘叶片的过程。

3.3

宝绿

六安瓜片茶具有鲜活的亮绿色。

3.4

漂叶

粗老、色黄并在制作过程中未成形的单片叶。

3.5

有霜

六安瓜片茶表面显有的白色霜状物

3.6

六安瓜片茶

又称片茶。产自于第4章规定范围内,经采片或扳片取得的鲜叶原料,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

的形似瓜子的片形绿茶。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六安瓜片茶保护范围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7]第222号)批准的范围。即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石板冲乡、独山镇、西

河口乡、青山乡,金寨县响洪甸镇、青山镇、燕子河镇、响齐办、天堂寨镇、古碑镇、张冲乡、油坊店

乡、长岭乡、槐树湾乡、张畈乡,霍山县佛子岭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磨子潭镇、漫水河镇、太阳

乡、大化坪镇,金安区毛坦厂镇、东河口镇、舒城县晓天镇等5个区县2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六安瓜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见附录A。

5自然环境和生产

5.1自然环境

地理标志产品六安瓜片茶生产区域地处安徽省西部地区、大别山北麓和以东边缘。气候属于北亚热

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

2

DB34/T237—2011

全年无霜期234d,年平均日照1981h,年均总降水量1109.2mm,年平均气温16.0℃。年10

℃以上有效积温2831.9℃。

土壤类别为黄棕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5.0~6.5。

5.2茶树品种

独山小叶种、齐头山中叶种和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茶树良种。

5.3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参见附录B。

5.4鲜叶采摘

5.4.1采摘标准

5.4.1.1采片

茶树新梢生长到一芽三叶初展到一芽三叶时,直接从茶树上采取大小和嫩度一致的单片鲜叶。

5.4.1.2扳片

茶树新梢生长到一芽三叶时,采摘新梢后扳取叶片并按老嫩程度分级摊放。

5.4.2采摘要求

不采病虫叶、冻伤叶、损伤叶,采片时不得夹带芽、梗。

5.5加工

5.5.1加工环境与设备

加工环境与设备应符合NY/T5019的相关规定。

5.5.2加工技术

六安瓜片茶加工技术有传统加工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加工技术参见附录C。

6要求

6.1基本要求

产品应具有绿茶的品质特征,无梗、无芽、无劣变、无异味、洁净。不混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

不得添加任何非茶类物质。

6.2分级

六安瓜片茶分为精品、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六个级别。

6.3标准样

每个等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每二年换样一次,实物标准样应按GB/T18795要求制成。

6.4感官品质

3

DB34/T237—2011

各级别茶叶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