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844-2007 船用电液伺服阀通用技术条件

GB/T 10844-2007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s for ship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844-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2-09
实施日期
2007-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7)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流量控制伺服阀(以下简称伺服阀)的术语、定义、符号和单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为介质的各类舰船及海上装置用电液流量控制伺服阀。压力控制伺服阀、有级间电反馈伺服阀亦可参照本标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4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起草人:
方群、王学星、蔡振仲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5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47.020.30

U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844—2007

代替GB/T10844—1989

船用电液伺服阀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ofelectro-hydraulicservovalvesforship

2007-02-09发布2007-08-01实施

发布

GB/T10844—2007

目次

前言T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符号和单位1

4要求7

5试验方法12

6检验规则24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5

GB/T10844—2007

■1/■■1

刖a

本标准代替GB/T10844—1989《船用电液伺服阀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0844—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回油口“R”改为“T”;

——增加安装面尺寸;

——增加线圈力矩马达线圈连接方式、接线端符号;

——增加交变湿热、霉菌、盐雾等环境指标及其试验方法;

-油液固体颗粒污染度等级代号采用符合GB/T14039—2002中规定;

——增加试验环境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4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群、王学星、蔡振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GB/T10844—1989O

T

GB/T10844—2007

船用电液伺服阀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流量控制伺服阀(以下简称伺服阀)的术语、定义、符号和单位,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为介质的各类舰船及海上装置用电液流量控制伺服阀。压力控制伺服阀、

有级间电反馈伺服阀亦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O4406:1999,MOD)

GJB4000-2000舰船通用规范

CB1146.4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湿热

CB1146.6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冲击

CB1146.9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振动(正弦)

CB1146.11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霉菌

CB1146.12舰船设各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盐雾

3术语、定义、符号和单位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电液伺服阀electro-hydraulicservovalve

输入为电信号,输出为液压能的伺服阀。

3.1.2

流量控制电液伺服阀flowcontrolelectro-hydraulicservovalve

以控制输出流量为主的电液伺服阀。

3.1.3

级stage

伺服阀中的液压放大器。伺服阀可以是单级、双级或三级。

3.1.4

压力增益pressuregain

控制流量为零时,负载压降对输入电流的变化率(见图1)。

3.1.5

零位null

负载压降为零时,使控制流量为零的输出级相对几何位置。

1

GB/T10844—2007

3.1.6

零位区域nullregion

零位附近,流量增益受遮盖和内漏等参数影响的区域。

3.1.7

分辨率threshold

使伺服阀的输出产生变化所需的最小输入电流之增量,以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表示。

3.1.8

正向分辨率resolution

沿着输入电流变化的方向,使伺服阀输出产生变化所需的最小输入电流的增量。用其与额定电流

的百分比表示。

3.1.9

反向分辨率threshold

逆着输入电流变化的方向,使伺服阀输出产生变化所需的最小输入电流的增量。用其与额定电流

的百分比表示。

通常分辨率用反向分辨率来衡量。

3.1.10

零漂nullbias

因压力、温度等丁作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零偏的变化,以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表示。

3.1.11

内漏internalleakage

伺服阀控制流量为零时,从进油口到回油口的内部流量,它随进油口压力和输入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见图2)。

2

GB/T10844—2007

»»

A

3.1.12

控制流量controlflow

从伺服阀的控制油口(A或£!)流出的流量(见图3)。负载压降为零时的控制流量称为空载流量,

负载压降不为零时的控制流量称为负载流量。

1E

(L/rmn)

ft

X

諭入电*/mA

——X1ODN

额定电流。

图3控制流量曲线

3.1.13

空载流量曲线noloadflowcurve

空载控制流量随输入电流在正负额定电流之间作出的一个完整循环的连续曲线。

3.1.14

名义流量曲线normalflowcurve

流量曲线中点的轨迹。

3.1.15

流量增益flowgain

流量Ii线的斜率(见图4)。

3

GB/T10844—2007

图4流量增益、线性度、对称度

3.1.16

名义流量增益normalflowgain

从名义流量曲线的零流量点向两极性方向各作一条与名义流量曲线偏差最小的直线,为名义流量

增益线。其斜率即为名义流量增益(见图4)。

3.1.17

线性度linearity

名义流量曲线的直线性。用名义流量Ii线与名义流量增益的最大偏差来衡量,并以额定电流的百

分比表示(见图4)。

3.1.18

对称度symmetry

两个极性的名义流量增益一致的程度。用二者之差对较大者的百分比表示(见图4)。

3.1.19

滞环hysteresis

在正负额定电流之间,以小于测试设备动态特性起作用的速度循环,对于产生相同输出的往与返的

输入电流之差的最大值,以其与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表示为滞环。

3.1.20

遮盖lap

滑阀位于零位时,固定节流棱边与可动节流棱边轴向位置的相对关系。

3.1.20.1

零遮盖zerolap

二极名义流量曲线的延长线的零流量点之间不存在间隙遮盖[见图5a)]。

4

GB/T10844—2007

3.1.20.2

正遮盖overlap

在零位区域,导致名义流量曲线斜率减小的遮盖[见图5b)]。

3.1.20.3

负遮盖uncoveredlap

在零位区域,导致名义流量曲线斜率增大的遮盖[见图5c)]。

•鬼

图5c)负遮盖

5

GB/T10844—2007

3.1.21

频率U向应frequencyresponse

当恒幅正弦输入信号在规定频率范围内变化时,控制流量对输入电流的复数比。

3.1.22

幅值比amplituderatio

在某频率范围内,控制流量幅值对正弦输入电流幅值比。

3.1.23

相位滞后phaselag

在规定频率范围内,正弦输出跟踪正弦输入电流的瞬时时间差。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下测量,以角度

表示•>

3.1.24

瞬态A向应transientresponse

阶跃输入时,输出的跟踪特性。

3.2符号和单位

本标准中用的符号和单位列在表1中。

表1符号和单位

参数符号单位

线圈阻抗ZQ

线圈电感LH

线圈电阻RQ

励振幅值—mA

励振频率—Hz

输入电流ImA

额定电流InmA

控制流量QvL/min

流量增益XL/(min•mA)

滞环—%

内漏C/vinL/min

负载压降MPa

供油压力psMPa

额定压力Pn=Pv+P=Ps-P,MPa

回油压力p,MPa

控制压力P"或p>,MPa

伺服阀压力降pv=p3-pt-pLMPa

压力增益s、.MPa/mA

分辨率—%

幅值比—dB

相位滞后—(°)

控制油口A、/3—

6

GB/T10844—2007

表1(续)

参数符号单位

供油阀口P—

冋油阀口T—

安装固定螺纹孔F1、尸2、卩3>F.|—

4要求

4.1安装面尺寸要求

4.1.1安装面精度

a)安装面表面平面度的公差允许值为0.025mm;

b)安装面表面粗糙度:尺知曲为1.25为0.3Z“n;

c)安装面孔的位置度公差允许值为0.2mm0

4.1.2安装面尺寸

4.1.2.1型式

安装面分为九个型式,分别为:安装面1、安装面2、安装面3、安装面4、安装面5、安装面6、安装面

7、安装面8和安装面9。

4.1.2.2意图

安装面尺寸示意图见图6。

禺4令

=

一e丛

◎◎

图6安装面尺寸示意图

4.1.2.3尺寸

安装面尺寸见表2〜表10o

表2安装面1单位为毫米

PATBF,F2F,

X轴1261218024240

y轴7131913002626

直径3.03.03.03.0M4M4M4M4

最小安装面:L=35,W=33。

7

GB/T10844—2007

表3安装面2单位为毫米

PATBF2几

X轴21.513.521.529.5043430

y轴9172517003434

直径5.05.05.05.0M5M5M5M5

最小安装面:L=65,W=54O

表4安装面3单位为毫米

PATBFiF2F.3F,

X轴21.511.521.531.5043430

y轴7172717003434

直径7.07.07.07.0M5M5M5M5

最小安装面:L=70,W=54o

表5安装面4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