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13-2019 龙陵胡蜂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DB5305/T 13-2019 Dragon Ling wasp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13-2019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30
实施日期
201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龙陵胡蜂生态养殖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龙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龙陵县林业局、云南省龙陵县科学技术协会
起草人:
黄国忠、张学文、张有林、陈兴早、杨宏俊、孙国忠、刘朝奕、黄国虎、黄佐邦、王兴凡、寸德仓、张艳华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

B30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3—2019

替代DG5305/T13-2015

龙陵胡蜂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2019-10-30发布2019-11-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1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龙陵县人民政府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龙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龙陵县林业局、云南省龙陵

县科学技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国忠、张学文、张有林、陈兴早、杨宏俊、孙国忠、刘朝奕、黄国虎、黄佐

邦、王兴凡、寸德仓、张艳华。

本标准替代DG5305/T13-2015。

I

DB5305/T13—2019

龙陵胡蜂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陵胡蜂生态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品种、养殖环境条件和卫生要求、人工辅助繁殖、

生态养殖、蜂蛹采收及保存、蜂毒采集及保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龙陵胡蜂生态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20573蜜蜂产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57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准蜂王

生殖系统发育完全,未经过交配的雌蜂。个体形态较大,比雄蜂和工蜂体形大约三分之一,尾部呈

圆锥型。

3.2蜂王

生殖系统发育完全,经过交配、越冬后的雌蜂。

3.3雄蜂

在蜂群中负责与准蜂王交配的蜂,体型比工蜂略小,触角较长,尾部扁平,不会蛰人和动物。

3.4工蜂

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全的雌蜂。体型比准蜂王小三分之一。在蜂群中负责采食、筑巢、防卫等。又叫

工作蜂。

3.5蜂饼

1

DB5305/T13—2019

蜂饼即巢脾,是工蜂用自身的唾液与朽木咀嚼混合修筑的六角形的巢房,每张蜂饼(巢脾)由数千

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组成,各蜂饼(巢脾)在蜂巢内的空间相互平行悬挂,并与地面垂直,供蜂王在其中

产卵,胡蜂幼虫在巢房里被哺育长大,吐丝作茧化蛹。

3.6蜂巢

蜂巢,指胡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处所,由蜂饼(巢脾)构成。

3.7倒须蜂笼

用于收集工蜂的一种用具:使用竹片编制成为一个大小头竹笼,大头直径为15㎝,小头留有竹片作

倒须使用,孔径为(2-3)㎝,在竹笼小头方向套接容积约0.5m³塑料网袋。

3.8筑巢室

用木材和PVC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m³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用于准蜂王在其中筑巢的

专用设施。

3.9育蜂棚

育蜂棚大小视蜂巢的多少而定,高度应固定在2m左右,利用钢管、树木、竹材等作支架,PVC网作

围网,一面留有纱网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

活动。

3.10标准蜂巢

蜂王进入筑巢室人工培育2个月左右,蜂王健康,工蜂数量达20只以上,有2饼以上蜂饼,蜂巢直径

10㎝以上,蜂蛹整齐无病害,为标准蜂巢。

3.11营养液

用于在胡蜂的交配期、越冬期、筑巢期喂饲蜂群的液体,主要原料有蜂蜜、蛋白质、维生素等。

3.12蒙头蛹

胡蜂卵在每个巢室中有1枚,孵出幼虫后,由工蜂负责喂食,待发育成熟时身躯由晶莹剔透逐渐转

为明黄色,接着在巢室口封上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