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001.1-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

GB/T 20001.1-2001 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Part 1:Terminology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0001.1-2024 |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001.1-200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1-11-05
实施日期
200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国家邮政局科学研究规划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起草人:
于欣丽、张志云、肖玉敬、叶盛、李明非、卢丽丽、王煜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01.120

WAs

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r/"s20001.12001

代替Gts-下}.‘1仁a9下

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

Rulesfordraftingstandards一Part1:Terminology

(ISO10241:1992Internationalterminologystandards

Preparationandlayout,NEQ)

2001-11一05发布2002-0301实施

手‘,Tp-人民共和!间发布

!习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r20001.1-2001

前言

GB/r20001标《准编写规则》分为以F几个部分:

一第1部分;术语;

一第2部分:符号;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第I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木部分为GB/T20001的第I部分,对应于工SO10241:1992((国际术语标准的制定与编排》。本部分

与ISO1024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将·范‘围”中强调该标准不涉及的内容移到本“前言”中;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还未制定成国家标准的国际标准未加以引用,必须引用的内容在正文

中酉接写出,还增加了部分需引用的国家标准;

对第6章作了必要的修改,如,增加了对不同语种的使用的原则性规定和指导性说明;

一对部分示例做了改动,以符合本地化原则

本部分代替GB/T1.6--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6部分:术

语标准编写规定》。本部分按照GB/T1.1-200。对GB/T1.6-1997进行了调整。主要变动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一修改和调整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编排格式;

一对第5章作了必要的修改,如:增加了一些内容(见5.2.5.2,5.2.5.3);

删改r一些示例;

删去了附录A(标准的附录);

一删去了附录B(提示的附录)。

GB/T20001是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标准

的预定结构,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以及将被代替的国家标准:

a)GB门’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导则第3部分,代替GB/T1.11993,

GB/T1.2-1996);

一一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ISO/IEC导则第2部分,代替GB/T1..3--1997,

GB/T1.7-1988);

一第3部分:技术工作程序((ISO/IEC导则第1部分,代替GB/T16733-1997)

I)G“门’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I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ISO/IEC指南2,代替GB/T3935.1一1996);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ISO/IEC指南21);

3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ISO/IEC指南15,代替GB/T1.22-1993);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ISO/IEC指南51);

一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ISO/IEC指南64),

.G工3/T20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ISO10241,代替GB/T1.6-1997);

第2部分:符号(代替GB/T1.5-1988);

CB/T200012001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代替GB/T7026-1986);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ISO78-2,代替GB/T1.4-1988)0

本部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国家邮政局科学研究规划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村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欣丽、张志云、肖玉敬、叶盛、李明非、卢丽丽、王11.

本部分于1988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

cIt'r20001.12001

引A

术语的,{准化足标准化活动的荃础。术语工作遵循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

)以实际和有效的力式组织术语工_作;

!))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及1Q关领域之间保证术语的一致H和逻辑匕的完整性;

)们1/J}概念体系问的协调和不同语种术语户几的协调;

I)捉边信息技术在术语1作中的有效应用。

GB/'1'20001.1一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

1范围

(B/T20001的本部分规定了术语标准的制定程序和编写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编写术语标准和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一章,其他术语I作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0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rl期的引用文

们,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1;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叮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Directives,

Part3,1997,RutesforthestructureanddraftingofInternationalStandards,NEQ)

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ISO31-0)

(B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eqvISO31(所有部分)〕

GB/T488()语种名称代码(eqvISO639)

GB/丁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GB/1'13418-1992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

GB丁15237-200。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eqvISO1087-1:2000)

GB/丁16785--1997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调(eqvISO860:1996)

3术语和定义

GB/"h15237-200(〕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001的本部分。

4术语标准化

制定术语标准的日标是获得一种标准化的术语集,其中概念和术语一一对应,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囚此,在术语标准化工作中:

a)应为德个术语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

b)概念的定义应能在语境中朴代同该概念相对应的术语(替代原则);

c)概念的定义应使用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文字表述;

d)使用不同语种表述的同一个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

e)应指出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

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

5术语标准的制定

5.1准备工作

51.1需求分析

当某个领域内山于概念和或〔)术语含义不明确而造成交流困难时,应通过制定术语标41.或在具他

GB/T20001.1--2001

标准中专设一章“术语和定义”加以解决。

5门.2用户

应明确所制定标准的用户,用户的确定将关系到:

a)所涉及的领域或子领域的界定;

b)所包括概念的类型和数量;

。)语种的选择;

d)定义的表述;

。)同义词的数量及标记;

f)示例的类型和数量。

5门3专业领域的界定

5.1.31专业领域的界定有利于:

。)文献的采集、评价和使用;

b)子领域的划分;

。)分工及其安排,特别是工作分组进行时;

d)在最初阶段对概念进行结构化;

。)同相关领域的术语工作组进行协调。

5.1.3.2专业领域的界定程序如下:

。)确定范围时应考虑:

L)技术委员会或标准化机构的工作范围,如:"CSBTS/TC62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0CSBTS/TC17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一般的分类法,如:《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GB/T13745学《科分类与代码》;

3)专业分类法,如GB/T6866((园艺工具分类与命名》,ISO2148《连续装卸设备-一命名

法》;

4)某专业领域内的一般文献,包括标准、手册、教科书、辞书、目录和报告;

5)术语词汇集和叙词表。

b)应根据该标准的目的和用户的需求,确定所包括的子领域

5.1.4资料的搜集

对于标准中的每一语种,都应对该领域术语惯用法进行分析。

5.1.4门资料的类型

搜集资料的主要类型包括:

a)法律、法规、标准等权威性文献;

b)教科书、科学论文、科技期刊等学术团体普遍公认的文献;

)(小册子、使用说明书、零(部)件目录、报告等常见的,但未必得到公认的资料;

d)L作组成员和有关专家所提供的口头或书面资料;

。)术语数据库;

幻术语词汇集、辞典、百科全书、叙词表。

应认真研究该领域内一切相关的资料。在各类文献中,都有可能找到有用的示例、插图、概念体系

(完整的或部分的)和术语等。

5.1.4.2资料的评价

应细致地评价所有资料,并考虑下列各点:

)过时的资料中,术语和定义可能不太可靠;

b)作者宜是该领域内公认的权威;

。)资料中的术语不应只反映某个学派的观点;

cs/T20001.1-2001

a)对于现有的词汇集,应考虑它是否是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公认的术语_L作原则和方法制

定出来的;

e)应明确所引文献是否为译文。若为译文,应先评价译文的可靠性。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不应使用

译文

应编制一个包括所有资料的列表,表中应附检索这些资料所需的资料题录数据。为了便于资料管

理,可编制和使用代码

5.1.5概念的数f

概念的数量应有限制、因为:

a)概念的数量过多会导致不一致和疏漏;

b)概念数量过多,耗时过长,很难及时反映该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

经验表明,如果概念的数量超过200个,就有必要将某一项目划分成若干子项目。

5门.6语种的选择

5.1.6.1制定多语种术语标准时,以这些语种同时起草最为有效。

5.1.6.2当决定是否使用某一语种时,应考虑下列各点:

a)能否获得足够和可靠的该语种的文献;

b)能否从以该语种为母语的专家处获得有效的帮助。应有讲母语的专家参与编制定义、示例、注,

以及对标准文本的审定

5.1.了日程表的拟定

应拟定详细的工作日程表,包括:

a)项目阶段列表;

b)每个阶段的工作日程;

c)项目工作组或成员的职责。

5.2工作的流程

项目各阶段的顺序一旦确定,即不可逆转。应依据术语工作原则确定工作流程。如果需要将该标准

的领域进一步划分成几个子领域,则应在项目开始时进行

工作组应吸收具备术语标准化知识和相关语言知识的专家参与,或向有关专家咨询。

5.2门术语数据的采集

应通过分析资料(见5.1.4)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并以所用语种建立相应的术语表

最初阶段,术语表应包括与该领域有关的一切术语或概念定义,即便以后可能发现有属于其他不同

领域的。

有时,有的概念仅有定义而没有术语。此时,应将该定义列出,并用五个小圆点“…卜”表示尚无相

应术语或未找到相应术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