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001.5-2017 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规范标准

GB/T 20001.5-2017 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Part 5:Specification standard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001.5-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29
实施日期
2018-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6)
适用范围
GB/T 20001的本部分确立了起草规范标准的总体原则和要求,规定了规范标准的结构以及标准名称、范围、要求和证实方法等必备要素的编写和表述规则。本部分适用于各层次标准中以产品、过程、服务为标准化对象的规范标准的起草。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起草人:
白殿一、杜晓燕、逄征虎、刘慎斋、王益谊、李佳、强毅、陆锡林、马德军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Ol.120

A00

国;

=11:.

中华人民和国国家标准

GB/T20001.5-2017

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规范标准

Rulesfordraftingstandards-Part5:Specificationstandards

2017-12-29发布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0001.5-2017

目次

前言…………………........………..I

引言………………………n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原则和要求…………………………2

4.1总体原则……………2

4.2总体要求…………………….2

5结构……………….....…………...……·…………2

6要素的编写………………4

6.1标准名称……………4

6.2范围…………………4

6.3要求…………………5

6.4证实方法……………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规范标准编写示例………………9

A.l产品规范标准编写示例……………9

A.2过程规范标准编写示例…………...11

A.3服务规范标准编写示例…………………·12

GB/T20001.5-2017

6.3.5要求的表述

6.3.5.1规范标准中的要素“要求”都应以要求型条款表述。规范标准中要求型条款的文字表述的典型

句式为:

一一“特性”按“证实方法”试验“应”符合“特性值”的规定;

-一“特性”按“证实方法”试验“应”大于/小于“特性值”;

按“证实方法”试验,“特性川应”大于/小于“特性值”;

“特性川应”保证/达到“特性值”的规定;

一一“谁”“应”“怎么做”。

注:以上句式巾,根据具体情况,措辞“试验”可调整为“测定川测量”等。

示例1:甲自主含量按4.5测定应小于20mg/kg,

示例2:快件的投递时限以发件人签发时间jilj收件人签收时间为准应少于24h.

示例3::Ii租汽车经营者按剑投诉后应征24h内告知乘客是有受础,并于10d内处到完毕且将处理结果告知乘客。

6.3.5.2为了确保可证实性,规范标准中不应使用诸如“足够坚间”“适当的强度川相对完善”等无法证

实的表述形式。

6.3.5.3适宜时,规范标准中的要求型条款可使用表格表述。表格的表头的典型形式为:编号、特性、特

性值、证实方法等。其中,证实方法栏通常给出证实方法的章条号或者给州引用的标准编号及幸条号。

该表格应在正文中使用6.3.5.1中的典型句式予以提及。

示例:

编号特性特性俏

证实方法

6.4证实方法

6.4.1概述

规范标准中的证实方法可以是:

a)测量和试验方法,例如,强度试验、电性能测量方法、地漏电流测量方法等,参见A.l的示例2;

b)信息化方法,例如,扫码、网络等;

c)主观评价等其他证实方法,例如,目洲、记录、客户确认/评价等,参见A.2的示例1和示例2、

A.3的示例2。

产品规范标准通常考虑编写a)中所述的证实方法,过程规范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通常考虑编写川

和c)中所述的证实方法。

6.4.2一般要求

6.4.2.1规范标准针对要素“要求”中的每项要求都应描述对应的证实方法。证实方法在规范标准中

可以:

作为单独的章;

一一井人要求中;

一一作为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6.4.2.2证实方法作为单独的章时,应按照与其具有对应关系的“要求”的先后次序编写。

6.4.2.3编写证实方法时,如果存在现行适用的标准,那么应引用这些标准;如果没有适用的标准,那么

可在标准中描述相应的证实方法。

6.4.2.4如果存在多种适用的证实方法,原则士只描述一种方法。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列入多种方法时,

7

GB/T20001.5-2017

应指明仲裁方法。

6.4.3证实方法的内容及编写

6.4.3.1编写测量和试验方法,应包括用于证实产品、过程或服务是再满足要求以及保证结果再现性的

所有条款。通常应包含:

一一测量/试验步骤;

一一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方法、结果的表述)。

综合考虑相关需要等因素,还可增加其他内容,例如,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技术条件、环境条件

等。然而,通常不涉及证实方法的原理等内容。测量/试验步骤、数据处理等内容应按照GB/T20001.4

给州的有关规则编写。

6.4.3.2编写信息化方法以及主观评价等其他证实方法,应描述实施该特定证实方法的主体、实施频率

(或持续时间、起始时间、实施时间)以及扫描|上传、观察、记录、确认/评价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等。

8

GB/T20001.5-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规范标准编写示例

本附录以标准文本形式给向示例的目的,在于帮助标准使用者理解GB/TZ.0001的本部分的相关

规定。示例仅是为了说明本部分的规定而编写或Ff!其他文件改编,选取的要素及其技术内容不保证是

最佳和准确的

A.1产品规范标准编写示例

示例1示州了以系统为标准化对象的产品规范标准,在确立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关系、规

定系统的特性及特性值时的编写方法。其中的第5章确立了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构成要素,描

述了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见5.1),并进一步描述了该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功能及其构成

(见5.Z.,5.3和5.4);第7章规定了系统整体的性能要求(见7.1和7.Z)。

示例1:

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5系统结构

5.1坐电站监控系统内站控层、问隔层两部分组成,并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系统实现连按。在应用电子互感器、

合并单元的情况下,可增加l过程层。

5.2站控层Ff!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主机、操作员站和了作站等设备构成,提供站内运行的人机联系界面,实现管现控制

["Aj隔层设备等功能,并能与调皮巾心通信。

5.3问隔层由狈rJ控单元、问隔层网络和各种网络、通信按口设备等构成,完成面向单元设备的监视rJ控制等功能。

5.4过程层面对电气一次设备对象,包括智能开关、智能终端等智能一次及辅助设备。

6系统功能

6.1数据采集处理

6.1.1系统应通过测控单元实时采集模拟量、开关量。测控单元以下歹1]方式获取模拟量和开关量·

7性能要求

7.1系统性能要求

系统性能应符合表l规定的要求。

表1系统性能要求

序号技术参数名称参数

l

模拟量U、l测量误差=二0.2%

·

…...··

5通信变位传送时间(至站控层)<ls

…·..···

7.2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装ft不应通过交直;流输入网路外接抗干扰元件来满足有关电磁兼容要求。按表2的方法进行试验,装置电磁兼

容能力应这剑相对应的级别。

9

GB/T20001.5-2017

表2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特性俏(级别)i止实方法

编号特性

四级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皮

2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皮三级

·

…·..…...…...

示例2示出了以制成品为标准化对象的产品规范标准,在规定产品的性能特性及特性值、描述试验

方法时的编写方法。对于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根据性能原则优先规定的是使用性能一一探测性能

(见4.1)。探视rj性能进一步向灵敏度、探测能力、稳定性等特性及特性值来表达,示例中的5.1描述了与

探测性能相对应的试验方法。除此之外,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了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影响其使用的

重要因素,示例中的4.3规定了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要求。

示例2: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

4技术要求

4.1探视l性能

4.1.1灵敏度范围

按5.1.l的方法操作探测器,至少应适合或假盖一个检测等级。

4.1.2探测能力

针对每个检测等级,按5.l.2的方法试验,应满足表l的要求。

表1不同检测等级的探测能力要求

不应报警

应报警

检测等级

检测方式测试物探测距离姿态检测方式测试物探iJ!IJ距离姿态

A65mm100mm

BTl45mm横向Tl··横向

接近、擦过接近、擦过

c25mm··

4.1.3持续工作稳定性

探测r,;\}.持续t作时间不应短于40h,且在持续丁作期间不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应能够稳定可靠地Tt1仁,并应满

足4.1.2的要求。

4.3环境适应性

4.3.1工作环境

室内丁作型探测榕在5℃~40℃、最大相对湿度95%的环境条件下丁作,应满足4.1.2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探视l性能试验

5.1.1灵敏度试验

5.1.2探测能力试验

10

GB/T20001.5-2017

A.2过程规范标准编写示例

示例1示州了过程规范标准中过程效能、过程的活动内容两方面的要求及对应的证实方法的编写

方法。示例中的4.4.3规定了专利处置过程的效能特性。活动内容是影响专利处置过程效能实现的重

要因素,示例中的4.1.1、4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