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20001.4-2001 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Part 4:Methods of chemical analysi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0001.4-2015 |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001.4-200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发布日期
2001-04-09
实施日期
2001-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起草人:
逄征虎、白殿一、丁东江、杜宝祥、郑淳之、魏绵、毛华藻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目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量单位和符号

通则

试验方法的选择

化学品命名

数值及其公差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附录规范性附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细则

前言

引言

标准名称

警告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原理

反应式

试剂和材料

通则

以市售形态使用的产品

水溶液

确定了浓度的溶液

仪器

采样取样

通则

采样步骤

试样的制备

分析步骤

通则

试料

空白试验

预试验或验证试验

比对试验

测定或试验

校准

结果计算

精密度

质量保证和控制

特殊情况

试验报告

附录

参考文献

附录资料性附录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化工产品的采样国家标准

附录资料性附录精密度条款表述形式的示例

重复性条款

再现性条款

附录资料性附录从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

参考文献

前言

标准编写规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部分术语

第部分符号

第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第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的本部分修改采用化学标准编写规则第部分化学分析

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本部分与该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引用了中引用的和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

和本部分的第章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计量单位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化学品命名引用了中国化学会提出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和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的规定根

据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而制定的

用相应的国家标准示例代替了中有关的国际标准示例本部分的和

这是为了方便我国标准使用者

将中的第三段称取大约量试样的表述称取约的试样修

改为称取约的试样以便于与此条的两个示例相协调

果计算中增加了一个国内常用的计算公式的示例本部分的

对于分析方法测试结果的评价与计算本部分提供了中有关正确度概念的信息

本部分的这是为了给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提供指导并适应国际上对于分析方法

测试结果评价与计算的最新发展同时顺应国际上对于分析方法测试果重视溯源性的趋

增加了附录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化工产品的采样国家标准这是为了方便我国标准使用者

本部分的附录和附录分别对应的附录和附录

对于附录的统计果表的示例中的计算错误做了更正

对应于附录的本部分的附录增加了提供痕微量成分测定的回收率数据的

选择同时为了提供有关偏倚的信息增加引用了

本部分代替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本部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第章术语和定义和第章量单位和符号

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写细则用附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细则给出此附录中

增加有关前言引言标准名称和参考文献的规定见和

取消有关指示剂的规定的

部分取消和修改了果计算中的示例的本部分的

增加有关质量保证和控制特殊情况和试验报告的规定见和

增加附录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化工产品的采样国家标准附录精密度条款表示形式的示

例和附录从实验室间试验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

取消各种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的示例的附录

是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标准

的预计构及其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以及将代替的国家标准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的构和编写规则导则第部分代替

第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导则第部分代替

第部分技术工作程序导则第部分代替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指南代替

第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指南

第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指南代替

第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指南

第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指南

标准编写规则

第部分术语代替

第部分符号代替

第部分信息分类编码代替

第部分化学分析方法代替

本部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附录和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逄征虎白殿一丁东江杜宝祥郑淳之魏绵毛华藻

原于年首次发布

引言

的本部分对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编写只起指导作用为了适合任何特殊的要求可对

本部分的编写格式进行调整本部分提供的全部要素有时可不必全要宜省略那些不需要的要素

化学产品标准宜写成后协调的完整体系除了规定产品所需的各种特性外宜说明如何测定这些

特性化学产品标准可以包括化学分析的标准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可以作为单独的一章附录或

标准的单独一个部分如果试验方法可能被其他标准所引用那么这个试验方法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标

准出版这将简化化学产品标准若有现成的适用于某产品的通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那么这个产品的标

准只要引用这个方法即可

采纳标准的编写规则确保

标准编写时不会疏漏要点

标准中的各个要素总以同样的顺序给出

无论标准的来源和范围如何能迅速地找到所需的条文当翻译标准文本的部分和对两种文本

做比较时这尤其重要

检测实验室中的方法试剂和设备得以简化合理和标准化

以尽可能明确的措辞起草每个标准或该领域中的其他文件

标准编写规则

第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编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格式和表述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及其他标准中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写本部分也可用于其他试验

方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构和编写规则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所有部分

所有部分测试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的本部分

实验室样品

为送往实验室供检验或测试而制备的样品

试样

由实验室样品制备的从中抽取试料的样品

试料

从试样中取得的如试样与实验室样品两者相同则从实验室样品中取得并用以进行检验或观测

的一定量的物料

标准滴定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基准溶液

用于标定其他溶液的作为基准的溶液

注它由第一标准物质制备或用一些其他方法标定过

注许多能用于制备标准溶液的基准溶液市场有售

标准溶液

由用于制备该溶液的物质而准确知道某种元素离子化合物或基团浓度的溶液

标准比对溶液

已知或已确定有关特性如色度浊度的并用于评定试验溶液各该特性的溶液

注标准比对溶液这个术语用于此类溶液的统称其每个溶液通常用适当的形容词精确地定义例如标准

比色溶液标准比浊溶液

注它可由标准滴定溶液基准溶液标准溶液或具有所需特性的其他溶液制备

精密度

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

测试结果与被测量真值或约定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当应用于一组测试结果时准确度这个术语则包括随机成分的集合和一个共有系统误差或偏倚成分

重复性

重复性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重复性条件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短时间内从同一被测对象取

得相互独立测试结果的条件

重复性限

一个数值重复性条件下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

注重复性限符号为

再现性

再现性条件下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再现性条件

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