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4/T 090-2022 智慧安防街道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DB3304/T 090-2022 Smart Security Street System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4/T 090-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10
实施日期
2023-01-10
发布单位/组织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中共嘉兴市委政法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共嘉善县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嘉兴市委政法委员会、嘉兴市公安局、嘉善县公安局、嘉兴海视嘉安智城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简臻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应培国、曹雪龙、王德明、张建国、马志伟、张浩、孙岩、陆灿明、顾洪明、邓海军、陆春杰、庄明伟、袁恒、陈雪华、杨赛赛。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1

3304

浙江省嘉兴市地方标准

DB3304/T090—2022

智慧安防街道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technologyofstreetintelligentsecurity

system

2022-12-10发布2023-01-10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4/T090—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总体要求...........................................................................2

6系统架构...........................................................................2

7网络配置要求.......................................................................4

8功能...............................................................................4

9数据接口要求.......................................................................7

10安全性要求........................................................................7

11系统检验..........................................................................8

12系统验收..........................................................................8

13运行维护..........................................................................8

附录A(规范性)六类场景安防设施配置要求.............................................9

I

DB3304/T09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共嘉兴市委政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共嘉善县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嘉兴市委政法委员会、嘉兴市公安局、嘉善县公

安局、嘉兴海视嘉安智城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简臻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应培国、曹雪龙、王德明、张建国、马志伟、张浩、孙岩、陆灿明、顾洪明、

邓海军、陆春杰、庄明伟、袁恒、陈雪华、杨赛赛。

II

DB3304/T090—2022

智慧安防街道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安防街道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网络配置要求、功能、数据接口要求、安

全性要求、系统检验、系统验收及运行维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安防街道系统的设计、建设、检验、验收及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233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

GB/T21062.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8452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31168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GB/T31506信息安全技术政府网站系统安全指南

GB/T33780.2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第2部分:功能和性能

GB/T33780.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第3部分:系统和数据接口

GB/T34078.1—201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总体规范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4157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有云中个人信息保护实践指南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T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GA/T1400.4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

GA/T1781公共安全社会视频资源安全联网设备技术要求

GM/T0034—2014基于SM2密码算法的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GM/T0054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DB33/T334—201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检验规范

DB33/T502—2018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DB33/T629(所有部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4078.1—2017、DB33/T502—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智慧安防街道系统intelligentsecuritystreetsystem

智安街道系统

1

DB3304/T090—2022

以物联感知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街道(镇)为

单元开展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和为民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安全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智能

化街道治理系统。

公安信息网policeinformationnetwork

承载各类公安信息化系统运行的专用网络。

[来源:DB33/T502—2018,定义3.12]

公安视频专网policevideonetwork

公安机关使用专线或非公共网络上的VPN方式建设的,专门用于视频图像传输的网络。

[来源:DB33/T502—2018,定义3.13]

电子政务外网nationalelectronicgovernmentnetworkextrant

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需要的业务网络。

[来源:GB/T34078.1—2017,定义2.6]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

MAC:物理地址(MediaAccessControl)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

V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

5总体要求

系统设计应统筹规划,遵循开放性设计原则,实现与当地电子政务设施、相关部门建设的管理/

监管平台、各类数据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系统建设应纳入所在辖区基础建设总体规划,并按照专项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的流程进行。

系统涉及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及各部门专网的专用通道,应保证接入系统

的设备、数据和用户安全,以及数据传输过程安全。

系统应可靠、稳定,设备、网络线路、软件的单点故障应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系统软硬件能力

应满足日常访问最高峰值。

系统应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应易学易用,且便于管理和维护。

系统建设使用的产品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列入许可范围的,应满足相关要求。

6系统架构

系统联网结构

6.1.1采用涵盖公安、交通、消防等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地市-区县两级跨区域联网系统,

2

DB3304/T090—2022

在街道部署感知层设备的结构,见图1。

图1智安街道系统联网结构图

6.1.2智安街道系统的跨区域联网共享建设应符合DB33/T629.1—2007中5.3的要求。

系统总体架构

6.2.1系统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层、交互层、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平台运

行维护保障体系组成,总体架构示意图见图2。

图2智安街道系统总体架构示意图

3

DB3304/T090—2022

6.2.2基础设施层为系统各层提供必要的基础环境和硬件支持,宜包括网络、云计算服务器、物联感

知设备、云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

6.2.3数据资源层提供系统的核心数据,并为其上层提供数据支持,宜包括原始库、资源库、主题库、

业务库、知识库。

6.2.4应用支撑层支撑系统软件服务,包括机构用户开发应用系统所需的开发、运行等支撑环境服务,

以及各种开发工具服务。

6.2.5业务层宜包括基础应用、治安管理、协同治理和为民服务等业务应用模块,通过网络互联、平

台互通实现不同平台的数据共享。

6.2.6交互层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提供门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使用和访问方式。

6.2.7平台安全保障体系贯通系统的各层面,监控系统各层的运行状态,提供全面的安全监控服务。

6.2.8平台运行维护保障体系为系统提供运行维护管理与服务机制。

7网络配置要求

基本要求

7.1.1安全边界

7.1.1.1公安视频专网、电子政务外网的跨网信息交换应部署安全边界,安全边界应具备接入、包过

滤、终端准入功能,满足所连接的网络安全要求。

7.1.1.2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默认情况下除准许通信外拒绝所有通信。

7.1.1.3只准许公安视频专网向公安信息网传输数据,不准许公安信息网向公安视频专网传输数据。

7.1.2网络接入

7.1.2.1应根据设备类型,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络接入方式。

7.1.2.2安全边界方式接入应符合DB33/T502—2018中6.1.2的要求。

7.1.2.3专线方式接入应符合GB/T18233的相关要求。

7.1.2.4设备接入应符合DB33/T629的相关要求。

设备

7.2.1前端设备

7.2.1.1应配备物联网数据采集、视频监控设备,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GB50348、

GA/T1781的相关要求。

7.2.1.2生成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信息应符合GB/T28181、GM/T0034的相关要求。

7.2.2服务器

应配置节能型服务器,并根据需要采取冗余和备份措施。

8功能

业务功能模块

8.1.1基本要求

4

DB3304/T090—2022

业务功能模块包含基础应用、治安管理、协同治理和为民服务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

33780.2的相关要求。

8.1.2基础应用

基础应用模块配置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基础应用配置要求

序号模块名称模块说明配置要求

1设备档案建立物联感知设备档案库,提供日常管理功能。必建

2智能分析运用物联感知信息,为日常工作提供支撑。必建

3AR应用提供高点视频联动能力,掌握重点全景视频画面、区域的实时动向。必建

基于二维或三维地图,以标签形式直观地展示街道内各重要元素和物联点位的

4电子沙盘选建

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5物联感知信息应用建立物联感知信息库,实现信息关联匹配,为日常工作提供支撑。选建

6AI工具箱提供信息化、智能化音视频解析编排能力。选建

提供多种筛选条件下对前端摄像机的快速搜索,并在电子地图上展示搜索结

7点位搜索选建

果,方便监控点信息维护。

通过执法记录仪,车载终端等采集端实现图上资源展示,全纪录的电子证据管

8移动要素管控选建

理等功能,提升移动执法能力。

用于查阅场所分类下的点位建设情况,辅助了解区域内的治安特点,提升前端

9视频广场选建

点位的科学布建水平。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现实中的人、车、事、物叠加到在虚拟的场景中,提供

10VR全景应用选建

预案技术保障。

8.1.3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应用模块配置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治安管理应用模块配置要求

序号模块名称模块说明配置要求

1小区实有人口管理通过前端物联感知技术,为小区人员登记提供支撑。必建

人员(企业)风险管结合网格化管理,区分不同类型、领域或行业场所,对企业风险进行预测,多

2必建

理维多源展示结果数据,提升治安管理效能。

3非机动车违法管理通过比对技术,对驾驶非机动车人员的违法行为辅助交警管理。必建

4失驾人员违法管理通过智能化设备比对,对失驾人员驾驶车辆的违法行为辅助交警管理。必建

5行人闯红灯违法管理通过智能分析、预警、识别闯红灯人员并留证,提醒现场执法人员教育管理。必建

6智慧联动充分利用前端感知物联建设成果,实现跨场景人员管理,提升工作效能。选建

利用物联感知数据、业务数据等,深度挖掘可疑盗窃人员,推送结果,提升工

7电动车盗窃打击应用选建

作效率。

针对线路保畅工作,实现车辆行径中视频的联动性,提升车辆有效位置和周边

8重点线路保畅选建

情况的精确掌握,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通过智能化设备识别技术对驾驶人员持有驾驶证上的准驾车型和所驾驶车辆的

9准驾车型违法管理选建

车型不一致的违法行为进行管控。

5

DB3304/T090—2022

表2治安管理应用模块配置要求(续)

序号模块名称模块说明配置要求

10异常车牌违法管理通过智能分析,为交警提供无牌、遮挡、污损等异常牌照车辆的进行管控。选建

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智能分析实现对套牌车辆的分析预警和取证,辅助交警

11套牌车违法管理选建

管理。

12大货车右转盲区提示实现对特殊路段、大货车右转时的盲区信息提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选建

8.1.4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应用模块配置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协同治理应用模块配置要求

序号模块名称模块说明配置要求

1渣土车协同治理建设渣土车智能化识别、证据采集和闭环协同处置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必建

建立学校安全防控模型,对周边特定要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将信息同步传递给

2平安校园协同治理必建

学校保卫室。

通过前端感知配合智能分析模型,实现出道经营、游摊小贩、占道经营、乱堆

3市容市貌协同治理物料、违章停车等不文明行为的智能、实时发现,对各种违章行为,提升执法必建

的智能化水平,辅助数字城管。

4矛盾调解协同治理融合矛调数据,矛盾调解时针对事件提供更精准定位,提升矛盾调解效率。选建

汇接公安、卫健委等数据,将居民疫苗接种情况实时匹配到每个社区以至楼门,

5疫苗接种协同管理选建

帮助基层工作人掌握社区人口疫苗接种底数。

通过多种方式识别车辆是否悬挂“危险品”标识,可对悬挂“危险品”标识的

6危化品协同治理车辆和危险品车黑名单库进行行驶路线管控,从而对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的危险选建

品车辆预警。

从视频监控、员工管理、进出管理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安全帽佩戴数据、危

7智慧工地协同治理险区域越界数据等多维度分析工地管理现状,实时更新施工现场数据,全方位选建

感知施工现场状况,提升工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根据政府部门管理需要,可建立与相关应急部门对接,实现各部门快速协调、

8应急事件协同处置选建

联动,有效解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8.1.5为民服务

为民服务应用模块配置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为民服务应用模块配置要求

序号模块名称模块说明配置要求

通过水电煤气等数据的模型化分析,在老人多日未出门的情况下实时感知其状

1独居老人关怀选建

况。

2智安家居通过建设智能家居设备,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日常关注,实时反馈异常情况。选建

3反诈模块建设反诈模块,加强街道反诈宣传,提升防诈骗意识。选建

4特色应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特色板块建设。选建

5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