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6/T 011-20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26式动作规范
DB3416/T 011-2023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uquanxiquan of Hua Tu, with 26 standardized movement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3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亳州市传统华佗五禽戏俱乐部、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研究所、安徽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推广有限公司、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周金钟、周鹏程、佟战胜、周易、赵方丽、李兆琳。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97
CCSA20
3416
安徽省亳州市地方标准
DB3416/T011—20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26式动作规范
2023-01-04发布2023-03-01实施
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6/T01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亳州市传统华佗五禽戏俱乐部、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养生
文化研究所、安徽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推广有限公司、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金钟、周鹏程、佟战胜、周易、赵方丽、李兆琳。
I
DB3416/T011—20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26式动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26式动作的基本技术、动作流程、预备势及起势、
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动作规范、引气归原和收势。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26式的演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416/T00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DB3416/T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华佗五禽戏26式
是在传承人董文焕和周金钟传承撰著《华佗五禽戏》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华佗五禽戏》
基础上创编的共有26式招式(其中虎戏5式,鹿戏5式,熊戏4式,猿戏4式,鸟戏6式,起势和引气归原
及收势)的华佗五禽戏套路。
4基本技术
4.1手法
4.1.1虎爪
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内扣。
4.1.2鹿角
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内扣、贴手心内。
4.1.3熊掌
五指自然伸开、微屈,手心内含。
4.1.4猿勾
五指指头捏拢,屈腕。
1
DB3416/T011—2023
4.1.5鸟翅
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微微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内微微内含。
4.2步法
4.2.1弓步
两腿前后分开一大步,横向之间保持一定宽度,右(左)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上
下相对,前弓膝关节不应超过脚尖;左(右)腿自然伸直,脚跟蹬地,脚尖稍内扣,全脚着地。左腿在
前屈膝为左弓步,右腿在前屈膝为右弓步。
4.2.2马步
两脚开步稍宽于肩,或者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腿弯曲成骑马式,膝关节不应超过脚尖。
4.2.3踮步
提起脚跟,用脚掌着地走路,两脚交替用力蹬地,使身体腾空,进行走路,一起一落踏跳前行,始
终保持一个脚掌着地用力踏地,使身体向上腾空,另一个脚随即也提起。
4.2.4虚步
右(左)脚向前迈出,脚尖着地,脚跟上提(或者脚跟着地,脚尖上翘),膝微屈;左(右)腿屈
膝下蹲,全脚着地,臀部与脚跟上下相对,松腰坐胯,身体重心落于左(右)脚。
4.2.5歇步
两腿交叉靠拢下蹲,左脚前脚掌着地,臀部接触左脚跟处,右腿在左腿上方,右脚全脚着地,脚尖
外展,左膝靠在右小腿外侧,左腿在下为右歇步。反之为左歇步。
4.2.6鸡形步
又叫跟步,右(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左(右)脚紧跟,两脚一前一后,两脚间保持一脚的距离,
两腿一前一后,微微弯曲,如鸡腿形,不弓不坐,重心基本均摊于两脚。左脚在前叫左鸡形步,右脚在
前叫右鸡形步。
4.2.7扑步
右(左)腿抬起小腿,绷起脚面向右(左)侧伸出,右(左)腿伸直;左(右)腿屈膝下蹲,上身
微向右(左)拧腰;或者左(右)脚后撤一大步下蹲,右(左)腿伸直,上身保持中正并微微向右(左)
拧腰。右腿伸直叫右扑步,左腿伸直叫左扑步。
4.2.8丁步
两脚平行步站立,两脚间距为半脚距离,两腿屈膝半蹲,右(左)脚全脚着地,重心下沉于右(左)
腿上;左(右)脚置于右(左)脚内侧处,用前脚掌着地或脚尖点地。
4.2.9独立步
2
DB3416/T011—2023
一腿自然直立,全脚踏实站稳,另一腿在体侧或者体前屈膝提起,膝高于腰,小腿内收,脚自然下
垂。左腿独立叫左独立步,右腿独立叫右独立步。
4.2.10盖步
又叫横盖步,左(右)脚经右(左)腿前向右(左)横跨一步,右(左)脚随时也向右横跨一步,
落脚站稳,全脚踏实。左脚经右腿前向右横跨一步叫左盖步,右脚经左腿前向左横跨一步叫右盖步。
4.3身法
4.3.1头颈
头颈运动主要是在眼神的牵动下进行的,不同的眼神对头颈要求不同,一般要求是虚灵顶劲(不偏
不倚),颈部自然放松。
4.3.2肩肘
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肩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是沉肩坠肘。
4.3.3胸背
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胸背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是含胸拔背。
4.3.4腰胯
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腰胯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松腰坐胯或松腰沉胯。
4.3.5腹臀
是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腹臀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收腹提肛、尾闾垂地,臀部收敛,不要外翘。
5动作流程
5.1预备势及起势
预备势→起势
5.2虎戏动作流程
坐洞运爪→饿虎下山左式→摇头摆尾左式→饿虎扑食左式→饿虎下山右式→摇头摆尾右式→饿虎
扑食右式→虎卧山洞左右式
5.3鹿戏动作流程
成鹿亮角左式→转颈运闾左式→成鹿亮角右式→转颈运闾右式→觅巢扒草左右式→梅鹿伸腰左右
式→翘首远望左右式
5.4熊戏动作流程
黑熊探爪左右式→笨熊游走左右式→笨熊晃体左式→笨熊推掌左式→笨熊晃体右式→笨熊推掌右
3
DB3416/T011—2023
式
5.5猿戏动作流程
白猿欢跳左右式→亮篷远望左右式→白猿献果左右式→白猿抓痒左右式
5.6鸟戏动作流程
飞鹤展翅左右式→群鹤净身左式→摇身抖水左式→群鹤净身右式→摇身抖水右式→降落岩石→飞
鹤盘旋左右式
5.7引气归原及收势
引气归原→收势
6预备势及起势
6.1预备势
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自然呼吸。
6.2起势
接上势。上身不动,提踵,随即两脚跟外展,接着两脚跟下落,接着两脚尖外展,脚跟再外展,继
而脚尖外展,调整到两脚平行,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目视前方,自然呼吸,或者提踵的过程为吸
气、落踵的过程为呼气。
7虎戏动作规范
7.1坐洞运爪
7.1.1接上势。两手在两胯旁,爪外旋变成虎掌心向前,两手向前、向上方托起至与肩平,掌心向上,
随即屈肘内合、两手向上向内划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手掌翻转向下,两掌手指相对,目视前方,这
个过程是吸气。
7.1.2接上势。两手向下按向,在下按的过程中两掌手指相对,双手停至下丹田两侧,掌心向下;身
体随手下按重心下移,两膝弯曲下蹲成马步,要求松腰坐胯、含胸拔背,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呼气。
7.1.3接上势。两脚原地不动,左虎爪(掌)向左上方翻起划弧,掌心向左;同时,右手外旋翻掌手
心向左,右掌停于左腹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两掌相距肩宽,左掌高于左肩或与眼眉同高;同时,
身体随手运动左转90°,要求松腰坐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目环视至左方,面朝左方。这个过程
是吸气。
7.1.4接上势不停。左手下落至左胯、右手上起至眼眉高度,接着右手继续向内旋转手臂向右划弧至
右侧,掌心向右,同时左手向右划弧至右胯旁,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掌相距肩宽,右掌高于右肩或
与眼眉同高,左掌停于右腹前,目环视至右方;同时,身体随手向右划弧右转体180°,要求松腰坐胯、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面朝右方;这个过程是呼气。
7.1.5接上势不停。向左转体90°,目随转体环视;同时,左手向上抬起、右手下落至与肩同高,手
4
DB3416/T011—2023
掌心向下,随即手掌由右向左划平弧,两手停于胸前,保持两手臂平等、与肩同宽,目视前方。这个过
程为是吸气。
7.1.6接上势不停。两掌向下按,同时身体随手势向下前后波动尾椎腰椎,两膝弯曲下蹲成马步,双
手停于两胯旁,两掌心向下。这个过程是呼气。
7.2饿虎下山左式
接上式。微微向上起身,重心移至右脚,右腿屈膝坐胯,同时两手外旋收到腰间,手心向上。紧接
着左脚向前缓慢迈出成左虚步,脚尖点地,上身微前倾;同时,左手停于左腰间,右手随即再内旋向前
下方缓慢伸出,手心向下,停在右脚上方,目视前下方。提膝向前迈步的过程为吸气,做深吸气(吸饱),
落脚重心前移的过程为呼气;或者自然呼吸。
7.3摇头摆尾左式
7.3.1接上式。重心在右脚,右腿屈膝站立,左虚步不变;上身下俯,同时两手下落于左脚上方,动
作不停,随即上身和两手臂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立圆一周,双目环视,左半圈为吸气,右半
圈是呼气。
7.3.2接上势不停。起身头向上领劲,随即左腿屈膝提起,脚心向下,脚底与地平行,重心在右脚,
右腿站立;同时,两手臂从下向上抬起屈臂,叠加在胸前,两小臂平行,与肩同宽,做到沉肩坠肘,虎
爪心向前,怒目前视,起身是吸气。
7.4饿虎扑食左式
接上式。右脚向前方迈一步,落步扣脚,随即以腰为轴整个身体向左转360°,左脚以脚后跟为轴,
脚尖外展,以腰带动上肢、下肢缓慢扭转,犹如磨盘,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上身前倾,重心大部分在
左脚上,缓慢扭首目光向后看右脚跟;同时,两手缓慢左挽花(左手向下、向上、向下在胸前划弧一周,
右手向上、向下、向上在胸前划弧一周,在胸前抱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随即右手臂内旋向上划
弧抬起至头前上方,虎爪心向前,左手臂内旋由上向下划弧至左胯旁,虎爪心向后。两手挽花抱球的过
程为吸气,两手打开上撑下按的过程是呼气,随动作完成做一个深呼吸。
7.5饿虎下山右式
接上式。身体重心向前逐渐移至左脚,右脚向前缓慢迈出,左腿屈膝坐胯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内
旋从腰间缓慢伸出,手心向下,右手外旋收回腰间,手心向上;提膝向前迈步的过程为吸气,做深吸气
(吸饱),落脚重心前移的过程是呼气;或自然呼吸。
7.6摇头摆尾右式
7.6.1接上式。重心在左脚,左腿屈膝站立,右虚步不变;上身下俯,同时两手下落于右脚上方,动
作不停,随即上身和两手臂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立圆一周,双目环视,左半圈为吸气,右半
圈是呼气。
7.6.2接上势不停。起身头向上领劲,随即右腿屈膝提起,脚心向下,脚底与地面平行,重心在左脚
上,左腿站立;同时,两手臂从下向上抬起屈臂,叠加在胸前,两小臂平行,与肩同宽,做到沉肩坠肘,
手心向前,怒目前视,起身是吸气。
7.7饿虎扑食右式
5
DB3416/T011—2023
接上式。起身,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脚,左脚原地内扣,右脚以脚跟为轴原地外展,随即左脚向前迈
一步,落步扣脚;同时,以腰为轴,整个身体顺时针旋转(右转体)360°,右脚以脚后跟为轴,脚尖
外展,以腰带动上肢、下肢缓慢扭转,犹如磨盘,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上身前倾,重心大部分在右脚
上,缓慢扭首目光向后看左脚跟;同时,两手缓慢右挽花(右手向下、向上、向下在胸前划弧一周,左
手向上、向下、向上在胸前划弧一周,在胸前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即左手臂内旋向上划弧
抬起至头前上方,虎爪心向前,右手臂内旋由上向下划弧至右胯旁,虎爪心向后。两手挽花抱球的过程
是吸气,两手打开上撑下按的过程是呼气,随动作完成做一个深呼吸。
7.8虎卧山洞
7.8.1虎卧山洞左式
7.8.1.1接上式。起身站立,两脚原地不动,两手下落至身体左右两侧,随即向左右打开,两臂与肩
同高;接着以两脚为轴、内扣右脚、外摆左脚,身体向左转体180°,全身随转体成高叉步;同时,双
手臂左挽花,即左手臂向上划弧,经右肩前向下划弧一周半,右手臂向下经左肩再向上经头上方再向下
划弧一周半,两手在胸前交会,手心相对成抱球状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随转体双目环视,这个过程
是吸气。
7.8.1.2接上势不停。左手向下、向上继续内旋划弧,展臂拉开,手心向上,停于左侧上方,手臂高
于头部;右手外旋向上划弧,屈肘停于右耳旁,手心向上,两手对拉,如同拉弓;同时,全身重心下移,
高叉步下蹲成歇步,屈身盘卧,扭头向左看,目视左手,这个过程是呼气。
7.8.2虎卧山洞右式
7.8.2.1接上式。起身站立,落手于胯旁,随即两手左右打开。接着以两脚为轴、内扣左脚、外摆右
脚,身体向右转体180°,全身随转体成高叉步;同时,双手臂右挽花,即右手臂向上划弧,经左肩前
向下划弧一周半,左手臂向下经右肩再向上经头上方再向下划弧一周半,两手在胸前交会,手心相对成
抱球状态,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转体双目环视,这个过程是吸气。
7.8.2.2接上势不停。右手向下、向上继续内旋划弧,展臂拉开,手心向上,停于右侧上方,手臂高
于头部;左手外旋向上划弧,屈肘停于左耳旁,手心向上,两手对拉,如同拉弓;同时,全身重心下移,
高叉步下蹲成歇步,屈身盘卧,扭头向右看,目视右手,这个过程是呼气。
8鹿戏动作规范
8.1成鹿亮角左式
8.1.1接上式。提左膝,脚尖向下,右腿站立,重心在右脚上;同时,两手(鹿指)从胯旁屈肘上抱
于腰间,鹿指向前,手心朝上,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吸气。
8.1.2上势不停。左脚向前迈步,身体重心前移右转体成左弓步,胸朝右侧,身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同时,两手臂从腰间内旋向前伸出鹿指,手指均向前刺出,两脚用内力蹬地,左手向前推力达掌根,右
手向上撑架,要使用全身力量抵架(学两个公鹿抵架),做到外柔内刚,左手臂在下,手心向前,右手
臂在上,手心朝上,这个过程是呼气。
8.2转颈运闾左式
8.2.1接上式。左脚向左前方迈进一步,身体右转身90°,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90°,两脚平
6
DB3416/T011—2023
行,自然站立;同时,两手臂向左自然抬起,高与左肩平,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左手方向,这个
过程是吸气。
8.2.2接上势不停。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手臂随下蹲下落沉腕、手心向前,指尖向上,手
臂保持与肩平,上身保持中正,做到松腰坐胯,沉肩坠肘,目视左手方向不变,这个过程是呼气。
8.2.3接上势。两脚马步原地不动,两手臂从左侧向上、向右、向下、向左、向上顺时针划立圆,连
续划立圆3周,眼随手动,神牵颈转,即颈项跟随手臂运动也要左右、上下充分地运动3周;同时,胯
部随手运动也向左右、前后微微地划平椭圆运动尾
推荐标准
- JJF 2198-2025 网络时间服务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185-2025 机动车轮胎花纹深度自动测量仪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1183-2025 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210-2025 取水计量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2025-02-08
- JJF 1282-2025 时间继电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188-2025 冰点恒温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200-2025 长波模拟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197-2025 频标比对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 GA/T 701-2024 安全防范 指纹识别应用 出入口控制指纹识别模块通用规范 2024-09-05
- JJF 2196-2025 通用计数器校准规范 2025-02-08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 1DB3416/T 009-20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13式动作规范
- 2DB3416/T 010-20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25式动作规范
- 3DB3416/T 006-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54式动作规范
- 4DB3416/T 007-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40式动作规范
- 5DB3416/T 005-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标准体系
- 6T/HTWQX 006-202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26式动作规范
- 7T/HTWQX 005-202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54式动作规范
- 8T/HTWQX 007-202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13式动作规范
- 9T/HTWQX 003-202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学员行为管理规范
- 10T/HTWQX 002-202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培训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