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JR 001-2023 金融机构智慧消防物联网通用技术规程
T/GDJR 001-2023 Financial Institution Smart Fire Safety Internet of Things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9月
-
2021年11月
-
2023年10月
-
202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安达金融保安押运有限公司、广东立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墨梵智联技术(广东)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 起草人:
- 刘申友、余伟豪、吴军、李宏旭、周扬、刘化坤、陈昭鹏、石晓龙、赖克光、林刚、张军、谷立新、王平、李铭坤、毕仲文、朱炳棠、徐文霖、李景华、吴群峰、于长龙、邓绍宁、邓德涛、曹顺、林文洪、张森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T/GDJR001—2023
ICS35.240
CCSA11
团体标准
T/GDJR001—2023
金融机构智慧消防物联网
通用技术规程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lligentFireProtectionInternetofThingsof
FinancialInstitutions
2023-10-30发布2023-12-01实施
广东省金融科技学会发布
T/GDJR00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3.1术语....................................................................2
3.2缩略语..................................................................4
4系统基本设置要求..........................................................4
4.1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接入要求..............................................5
4.2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信息采集装置设置要求..................................5
4.3云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5
5系统体系架构与功能配置....................................................6
5.1管理平台逻辑关系........................................................6
5.2系统架构................................................................6
5.3系统功能................................................................8
6系统技术要求..............................................................9
6.1感知层..................................................................9
6.2传输层.................................................................11
6.3支撑层.................................................................11
6.4应用层.................................................................12
7系统施工安装与运行维护...................................................12
7.1系统施工安装...........................................................12
7.2系统运行维护...........................................................15
附录A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17
附录B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18
附录C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调试记录...........................................19
附录D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22
附录E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工程验收记录.......................................23
附录F智慧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27
I
T/GDJR0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中钞安达押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和广东立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金融科技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
司、广东中钞安达押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立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墨梵智联技术(广
东)有限公司、华飞骏铖建设(广东)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
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
州分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申友、余伟豪、吴军、李宏旭、周扬、刘化坤、陈昭鹏、石晓
龙、赖克光、林刚、张军、谷立新、王平、唐华邦、李铭坤、毕仲文、朱炳棠、徐文霖、李
景华、吴群峰、于长龙、邓绍宁、邓德涛、曹顺、林文洪、张森。
II
T/GDJR001—2023
金融机构智慧消防物联网
通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金融机构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设置要求、系统架构及功
能、系统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的具体设计,系统的施工安装与运行维护要求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金融机构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600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
GA/T1127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11828水位测量仪器
GB14287.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T15478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方法
GB1794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T26875.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第3部分:报警传输网络通信协议
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0269.701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第701部分:传感器接口:信号接口
GB/T31866《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
GB/T33474《物联网参考体系模型》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
T/GDJR001—2023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中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8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440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JB/T6170压力传感器
RFC768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
RFC791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Protocol)
RFC793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DBJ/T15-248-2022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1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Intelligentfireprotectioninternetsystem)
通过信息感知设备,按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约定的协议,连接金融机构单位物、人、系统
和信息资源,将数据动态上传至云服务中心;把消防设施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
将物理实体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3.1.2
云服务中心(Cloudservicecenter)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分析层中,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并能存储数据的信息中
心。
2
T/GDJR001—2023
3.1.3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Userinformationtransmissiondevice)
设置在联网用户端,通过报警传输网络与云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传输的装置。
3.1.4
消防水系统信息装置(Networkdeviceoffirewatersystem)
用于采集、交换消防给水系统中感知信息的物联监测装置。
3.1.5
消防风机信息监测装置(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offirefan)
能够实时获取消防风机的启/停、手/自动、电源和故障的状态信息,并能通过网络进行
数据传输的物联监测装置。
3.1.6
消防泵信息监测装置(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offirepump)
能够实时获取消防水泵的启/停、手/自动、电源和故障的状态信息,并能通过网络进行
数据传输的物联监测装置。
3.1.7
手持终端(HandheldterminalsofFIoT;FHT)
在消防设施物联网中,以智能化检测消防设施、自动采集检测数据为基础,利用物联网
技术,实现消防设施数据的移动采集,具有定位、信息上传功能的手持的移动终端物联网监
测装置。
3.1.8
视频采集终端(Videocollector)
对视频图像进行采集、压缩、传输的设备,它是多媒体信息数据采集的一种形式。
3.1.9
消防物联巡查(Firefightinginternetofthingspatrol)
采用物联网的技术,巡查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对消防设施的各巡查点进行巡视,扫
描电子标签查看设备信息,通过图片、文字描述上报巡检结果,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巡检
台账。
3.1.10
中心级智慧消防管理平台(Centrallevelintelligentfiremanagementplatform)
供省级金融机构单位、行业主管部门或消防物联网服务商使用的消防物联网,并可以与
3
T/GDJR001—2023
云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交换的应用平台。
3.1.11
区域级智慧消防管理平台(Regionalintelligentfiremanagementplatform)
供省级以下一定区域内金融机构单位、行业主管部门或消防物联网服务商使用的消防物
联网,并可以与云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交换的应用平台。
3.1.12
单位自主管理平台(Autonomousmanagementplatformofsocialunits)
供金融机构基层单位使用的消防物联网,并可以与云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交换的应用平
台。
3.1.13
维保应用平台(Maintenanceapplicationplatform)
供维保、检测的单位和人员使用的消防物联网应用平台。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P:国际互联网协议(Intent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
DTU:数据传输单元(DataTransferunit)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
CoAP:受限应用协议(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
4系统基本设置要求
设有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金融机构建筑,其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应与建筑消防设施统
一管理。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宜与安防系统对接,实现消安可视化管理,火灾报警的同时联动视
频确认,联动平面图查看火情,缩短火灾报警确认时间。
设有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通信建筑不得降低原有消防设施的技术性能指标;不得影响
原有消防设施的功能;不得降低原有消防设施的可靠性。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安全应具有完整性、可用性、秘密性的保护,并应具有可能涉及
的真实性、责任制、不可否认性和可靠性等属性。
4
T/GDJR001—2023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应通过数据采集上传的元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赋
能、数据融合。
4.1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接入要求
4.1.1宜将以下消防系统(设施)接入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
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气体/干粉灭火系统;
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6)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7)防火门、防火卷帘及防火封堵;
8)防烟排烟系统;
9)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10)细水雾灭火系统;
11)泡沫灭火系统;
12)建筑灭火器;
1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14)消防电梯。
4.1.2宜将以下安防系统(设施)接入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
1)出入口控制系统;
2)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
4.2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信息采集装置设置要求
1)宜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当物联网用户未设有消防控制室时,信息采集装置可设置在
有人值班的场所;
2)信息采集装置的设置应与消防设施的服务范围相一致;
3)消防水系统信息采集装置、气体灭火系统的信息采集装置、消防风机信息采集装置宜
分别设置在消防水泵房、钢瓶间(防护区)、消防风机房或消防控制室内。
4.3云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
1)可按行政区划省级、市级组网,也可设在第三方服务机构;
5
T/GDJR001—2023
2)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或其他影响数据正常工作的部位;
3)档案建立应满足GB50440相关要求。
5系统体系架构与功能配置
5.1管理平台逻辑关系
智慧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中的管理平台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一个区域级智慧消防管理
平台可对应多个单位自主管理平台和维保应用平台。
中心级智慧消防管理平台
区域1智慧消防区域2智慧消防区域N智慧消防
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管理平台
单位自主维保应单位自主维保应单位自主维保应
管理平台用平台管理平台用平台管理平台用平台
区域级智慧消防管理平台
有线、无线通信
联网用户消防设施信息
图1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管理平台的逻辑关系
5.2系统架构
5.2.1智慧消防物联网的系统架构自下而上应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构成如图
6
T/GDJR001—2023
2所示。
应智慧消防物联网管理平台
用
智慧消防物联网大屏监测平台智慧消防物联网WEB管理应用平台智慧消防物联网移动APP
层
云服务中心
支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海量存储数据分析运
撑
支撑服务技术标安维
层消息队列内存计算负载均衡并行计算协议处理运维管理实时报警准全管
规保理
传输网络范障保
传数据传输协议传输安全
MQTTModbus身份认证传输加密有线体体障
输无线
系系体
层HTTP/HTTPS/TCP/UDP数据检验网络安全4G/5G
系
消防设施数据采集
感物联网用户信息装置
消防给水及自动喷水灭火灾自动气体/干粉灭其他消防
知...
消火栓系统火系统报警系统火系统设施
层
传感器电子标签视频采集终端物联监测物联巡查
图2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系统架构
5.2.2感知层的数据采集来源可采用各类消防设施状态的传感器、电子标签、视频采集终端、
物联监测、消防物联巡查等。消防设施系统宜按不同的消防设施系统分别采集,并应汇总到相
应系统的采集装置。
5.2.3传输层应包括传输网络、传输协议和传输安全。网络数据的传输应具有传输效率及响
应速度的实时性,并应有身份认证、数据安全加密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传输网络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网络,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有线传输网络宜采用宽带传输。
2)对于无线传输网络宜采用NB-IoT、LoRa、4G和5G传输方式。
5.2.4支撑层应采用支撑服务技术,并应通过云服务中心进行数据应用。支撑服务技术宜采用
7
T/GDJR001—2023
消息队列、内存计算、负载均衡、并行运算、协议处理、运维管理和实时报警等技术手段。
云服务中心宜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海量存储和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手段。
5.2.5应用层为智慧消防物联网管理平台。平台使用者为消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
构单位、维保单位等,以大屏、WEB、APP方式展示业务信息数据。
5.3系统功能
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应功能要求宜符合下列规定:
5.3.1实时监测:系统应支持实时监测并查看消防物联网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等信息。
5.3.2分级提醒:系统应支持系统监测到火警警报后根据警情事态程度进行分级提醒。
5.3.3安消联动:
1)系统应支持火警时准确、快速地提供火警发生地的实时监控画面;
2)系统应支持可视化展示报警点位、联动点位;
3)系统应支持可视化展示相关消防设施的联动关系。
5.3.4风险评估:
1)系统应支持自动评估区域消防安全风险等级;
2)系统应支持自动生成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5.3.5统计分析:系统应支持以饼状图、曲线图、柱状图、列表等可视化形式,展示消防数
据的趋势、时空分布、处置状态等信息。
5.3.6智能消防巡检:
1)系统应支持值班人员利用移动APP通过扫描电子标签查看设备信息;
2)系统应支持通过图片、文字描述上报巡检结果,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巡检台账。
5.3.7运维管理:系统应支持对运维人员、运维工作进行配置,实现运维情况的线上记录、
下发并支持对关联数据的查询。
5.3.8维保管理:
1)系统应支持对运维单位、维保人员进行配置;
2)系统应支持制定维保计划与任务进行下发,维保人员根据下发任务情况执行维保工作,
并提交工作记录;
3)系统应支持对相关任务、记录及关联数据进行查询。
5.3.9培训演练:
1)系统宜支持制定培训与演练计划,关联参与人员。训练培训应进行内部审核,记录审
核过程与关联人;
8
T/GDJR001—2023
2)系统宜支持培训与演练任务关联人员推送,并对任务过程与任务结果进行上报与查询。
6系统技术要求
6.1感知层
6.1.1一般要求
消防子系统设置信息采集装置时,信息采集装置宜具有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传感
器的监测信息、动作信息、故障信息、报警信息、工作环境信息。
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外其他子系统的信息采集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环境温度宜为-10℃-50℃;
2)数据存储周期≥6个月;
3)报警数据延迟≤10秒;
4)数据上传周期≤5分钟/次;
5)宜设置自动巡检功能。
6.1.2消防子系统感知层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1)消防泵控制箱工作信息;
2)高位消防水箱、转输消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764.5-1989 橡胶模具零件 上模板 1989-03-08
- QJ 2314.4-1992 通用槽形弯曲模(L ≤ 1200mm)凹模 1992-03-02
- HB 4309-1989 正方孔垫板 1989-07-12
- HB 4364-1989 十字形推板 1989-07-12
- HB 4078-1988 靠铁 1988-04-09
- HB 5550-1983 锥体 1984-08-23
- HB 3-57-1976 钢索搭铁用卡箍 1978-04-05
- HB 7032.5-1994 夹具通用元件其它件 长管接头 1994-10-31
- HB 1-508-1974 圆螺母用简易止动片 1974-09-20
- HB 2929-1991 下模块 199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