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76-2013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管理指南
DB41/T 876-2013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and manag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12月
-
2020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876—2013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管理指南
2013-12-25发布2014-02-2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8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河南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河南省民营企业家协
会、河南省品牌促进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静、杨德恭、林彬、孙泓君、李艳姣、王延资。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杨潮恒、李维庆、刘俊峰、许现峰、朱连亮、王海灿、印娟娟、毛世涛、胡琳
琳。
I
DB41/T876—2013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评价,也适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27925-2011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营企业
除去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的统称,包括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
私营企业、非国有经济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盈利性经济
组织。
3.2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对其利益相关方应付的责任,包括对消费者、员工、商业伙伴、社区、环境
等的责任。
3.3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企业通过建立一套管理体系,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社会责任
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长效机制。
3.4
童工
1
DB41/T876—2013
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3.5
未成年工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3.6
补充保险
企业在国家统一制定的基本保险之外,依据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履行缴纳基本保险费义务之后
的附加保险,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国家在利税方面给予优惠。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两部分。
3.7
企业民主管理
员工以主人的身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
生活以及其它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
3.8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内容、方式和绩效所进行的信息披露报告。
4评价原则
4.1公正性
评价应公平、公正,遵守GB/T19011-2003中第4章的要求。
4.2持续改进
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按照附录A的要求逐步完善社会责任管理,评价具有持续性,得出评价结
果后,应至少按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监督评价,至少每两年重新评价一次,达到保持和改
进的目的。
5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
5.1消费者责任
5.1.1产品质量
5.1.1.1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合格,应符合国家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5.1.1.2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附加值。
5.1.2服务质量
2
DB41/T876—2013
5.1.2.1制定系统有序的规范化要求,服务人员有优良的服务态度和技能。
5.1.2.2对顾客承诺的服务及时有效兑现。
5.1.2.3建立消费者沟通机制,积极回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5.1.3产品信息披露
如实进行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披露,对产品质量和标准等信息明确承诺和公示。
5.1.4消费者信息安全
加强消费者信息安全管理,无泄露消费者信息行为。
5.1.5纠纷处理
及时化解纠纷,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对发生的侵权行为及时回应和补偿。
5.2员工责任
5.2.1劳动用工
5.2.1.1执行国家未成年工和女职工等特殊人群的劳动保护规定,无使用童工行为。
5.2.1.2尊重员工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维护员工人格尊严,对员工无歧视、暴力、威胁、监禁等行为。
5.2.2劳动合同
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守信原则,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履行完好。
5.2.3劳动收入
5.2.3.1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劳动报酬。
5.2.3.2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5.2.3.3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宜逐步合理地提升员工劳动收入水平。
5.2.4劳动保险
5.2.4.1依法、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5.2.4.2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宜为员工缴纳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或其他保险。
5.2.5劳动时间
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合理安排员工的劳动时间与休假。
5.2.6企业福利
企业应逐步完善员工福利保障,包括经济福利、工时福利、设施福利、娱乐福利等。
5.2.7健康与安全
5.2.7.1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对当事员工如实公开。
5.2.7.2采取职业病防控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
5.2.7.3重视员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员工舒缓压力,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5.2.7.4开展现场管理,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定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保障劳动过程和工作环
境的安全。
3
DB41/T876—2013
5.2.8企业民主管理
5.2.8.1加强党、工、团等企业民主管理组织建设,健全活动机制,广泛吸纳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5.2.8.2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多种途径,实现员工参与企业各项事务的决策与监督。
5.2.9员工发展
5.2.9.1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职业技能知识、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和业务技能水平。
5.2.9.2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和通道,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
空间。
5.3社区责任
5.3.1依法纳税
依法、诚信、按时、足额缴纳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款,并遵循财务会计信用管理规定。
5.3.2促进就业
5.3.2.1根据自身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5.3.2.2响应政府号召,妥善安置复转军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特殊人群就业。
5.3.3社区共建
5.3.3.1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起和参与社区活动,促进社
区和谐发展。
5.3.3.2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进行倾斜性开发,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5.3.4公益慈善
5.3.4.1宜安排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公益慈善行为,帮助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
等事业。
5.3.4.2对智障、体障人群和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社会人文关怀等方面多做努力。
5.3.4.3积极发展员工加入志愿者组织,尽可能提供条件支持员工志愿者活动。
5.4商业伙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5814.1-1991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基本参数 第1部分 一般规定 1991-10-17
- JB/T 7688.11-1995 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加热炉装取料起重机 1995-06-20
- JB/T 3411.43-1999 拔头 尺寸 1999-05-20
- DZ/T 0064.52-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砒啶—砒唑啉酮比色法 测定氰化物 1993-02-27
- QJ 1405-1988 电铸工艺规范 电铸镍溶液 1988-03-21
- JB/T 5692-1991 电焊条烘干炉能耗分等 1991-09-13
- HG/T 3468-2000 化学试剂 氯化汞 2000-06-05
- HB 7874-2008 28MPa无扩口塞子 2008-03-17
- SJ/T 10894-1996 电子玻璃中氧化锂、氧化钠和氧化钾的原子吸收分析 1996-11-20
- QB/T 3643-1999 皮鞋跟面 199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