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091-2023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指南

DB51/T 3091-2023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3091-2023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19
实施日期
2023-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结构设计、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和施工质量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各等级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和养护工程中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张晓华,张蓉,张凌波,尹强,舒斌,易守春,周水文,孟良,张毅,罗丝雨,罗方军,张光勇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20

CCSP66

DB51/T3091—2023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指南

2023-06-19发布2023-08-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309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2

5总则..............................................................................................................................................................2

6结构设计......................................................................................................................................................2

7材料要求......................................................................................................................................................3

8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5

9施工..............................................................................................................................................................7

10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9

附录A(资料性)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参数及推荐结构..........................................................................12

附录B(规范性)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马歇尔法).................................13

附录C(资料性)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旋转压实法).............................17

I

DB51/T309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晓华,张蓉,张凌波,尹强,舒斌,易守春,周水文,孟良,张毅,罗丝雨,

罗方军,张光勇。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T3091—2023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结构设计、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

和施工质量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各等级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和养护工程中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

的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5220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DB51/T260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DB51/T260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指南

DB51/T2795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3.2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coldcentralplantrecyclingbyemulsifiedasphalt

在拌和厂将RAP破碎、筛分预处理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新矿料、乳化沥青、水泥、水等

在常温下拌和为混合料,然后铺筑形成沥青路面的技术。

3.3

RAP干筛筛分级配reclaimedasphaltpavementdrymeshgradation

将风干或在40℃恒温烘干至恒重的RAP进行干法筛分试验得到的级配。

3.4

最佳含水率optimumwatercontent(OWC)

1

DB51/T3091—2023

固定乳化沥青用量,在混合料的最佳液体含量条件下,混合料中水的质量与烘干的RAP、

新集料、矿粉(如有)及水泥总质量的百分比。

3.5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ptimumemulsioncontent(OEC)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体积参数、路用性能等达到综合最佳状态时,混合料中乳化沥

青的质量与烘干的RAP、新集料、矿粉(如有)、水泥等组成的矿料质量的百分比。

3.6

水泥含量cementcontent

水泥占烘干的RAP、新集料、矿粉(如有)、水泥等组成的矿料质量的百分比。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TSR——冻融劈裂强度比;

Rw/d——干湿劈裂强度比;

γf——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γsa——矿料合成的表观相对密度;

γsb——矿料合成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γse——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γt——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5总则

5.1应根据道路等级、路面使用性能要求和所需承担的交通荷载,结合当地气候、材料、

建养条件和工程实践经验等,进行结构组合设计、材料设计和厚度设计。

5.2冷再生混合料施工时气温应不低于10℃,严禁在雨天施工。应进行自然养生,在养生

初期24h内如遇雨宜进行覆盖,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上面的路面结构层。

5.3施工前应对基面进行检查,下承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5.4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

准、规范的规定。

6结构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应调查分析实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工程项目,充分论证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

术的适用性和施工的可操作性。

6.1.2应结合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特点,重视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满足路面使用性

能。

6.2再生结构组合设计

6.2.1结构组合设计时应符合JTGD50、JTG5421及JTG/T5521的有关规定,高速公路尚

应符合DB51/T2602及DB51/T2603的有关要求,充分考虑四川省各分区的气温、降雨量等

因素合理确定各结构层的技术要求。

6.2.2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可按表1的规定使用,用于轻交通荷载等级的上面层时,应采

2

DB51/T3091—2023

用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

表1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适用层位

再生层的结构层位a

交通荷载等级

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

特重及极重//√√

重/√√√

中/√√√

轻b√√√√

a“/”表示不适合,“√”表示适合;

b公路等级为四级及以上时,宜加铺沥青层。

6.2.3单层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压实厚度不宜小于80mm,也不宜大于150mm,碾压需要

注意层位底部混合料的压实。

6.2.4厂拌冷再生层上路面结构层为沥青层时应设置下封层。

6.3再生路面结构验算

6.3.1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符合JTGD50、JTG5421及JTG/T5521的有关规定。

6.3.2乳化沥青冷再生层材料设计参数宜采用项目实际使用材料的实测值。动态模量宜按

JTGE20-2011中T0738实测,试验时试件养生条件参照附录C,试验温度选用20℃,用作

基层时冷再生混合料加载频率采用5Hz,用作面层时冷再生混合料加载频率采用10Hz。条

件不具备时,可参照附录A选取。

6.3.3有条件时宜分析再生路面结构内的温度场,最热月七天平均最高温度下冷再生层温

度宜小于40℃。

7材料要求

7.1一般规定

7.1.1使用的原材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

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7.1.2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新集料应分开堆放、标识清楚,不得混杂堆放。

7.1.3RAP不应混入非沥青类材料,不同来源和规格的RAP应分开堆放,使用前应进行破

碎、筛分等预处理,破碎采用对辊式破碎机或专用锤式破碎机械,筛分分级后存放在干燥和

遮阴区域,不得淋雨和暴晒,未经预处理的RAP不得直接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7.2道路石油沥青

7.2.1冷再生用乳化沥青的基质沥青宜选择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或者90号A级,在1-4

区宜采用70号沥青,在2-3或2-2区宜采用90号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JTGF40的

规定。

7.2.2道路石油沥青宜具有较高的酸值,针对选用的乳化剂,道路石油沥青应具有良好的

被乳化效果。

7.3乳化沥青

7.3.1冷再生用乳化沥青应采用慢裂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3

DB51/T3091—2023

7.3.2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性能应满足表2的质量要求。

表2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慢裂T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0.1T0652

与水泥拌和试验筛上残留物(1.18mm筛)%≤2T0657

恩格拉黏度计法E25-2~30T0622

黏度a

25℃赛波特黏度Vss7~100T0623

残留物含量%≥60T0651

溶解度%≥97.5T0607

蒸发残留

针入度(25℃)0.1mm50~130T0604

软化点℃≥45T0606

延度(15℃)cm≥40T0605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4/5T0654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0659

常温储存1d%≤1

T0655

稳定性5d%≤5

a恩格拉黏度和赛波特黏度指标任选其一检测,有争议时以赛波特黏度为准。

7.3.3乳化沥青应常温储存,储存时应保持适当搅拌,搅拌转速不宜超过每分钟30转,储

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结团、不破乳为度。

7.3.4乳化沥青使用时的温度不宜高于60℃。

7.4集料及矿粉

粗、细集料,以及矿粉质量应符合现行JTGF40的有关规定。

7.5水泥

7.5.1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强度等级宜为32.5或42.5,水泥

应疏松、干燥、无结团、未受潮变质,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7.5.2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

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

7.6水

7.6.1符合GB5749的饮用水可直接用于生产乳化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

7.6.2非饮用水用于生产乳化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时,不应含有油污、泥土和其他有害杂

质,且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产品性能和工程质量。

7.7RAP

7.7.1RAP回收、预处理应符合JTG/T5521及DB51/T2795的有关规定。

7.7.2应根据旧沥青混合料和目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网尺寸,最

小筛网的孔径不应超过10mm。用作基层时,将破碎后的RAP筛分宜不少于2档(分界筛

孔依次可为最大粒径、10mm),用作面层时,宜不少于3档(分界筛孔依次可为最大粒径、

4

DB51/T3091—2023

10mm、5mm)。

7.7.3RAP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RAP技术指标

材料检测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最大颗粒粒径mm≤设计级配允许的最大粒径/

干筛筛分级配-实测T0302

RAP

抽提筛分级配-实测T0725

含水量%≤3T0305

4.75mm以下的RAP砂当量%≥50T0334

沥青含量%实测T0722

25℃针入度0.1mm实测T0604

RAP中的沥青

软化点℃实测T0605

15℃延度cm实测T0606

8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1一般规定

8.1.1在对料源充分调查基础上,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8.1.2冷再生混合料设计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也可采用旋转压实法,如采用其他

方法设计时,应按本文件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及各项配合比设计检验。

8.2级配

8.2.1以RAP干筛筛分级配为基础,掺加不同比例的新集料等形成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

料的级配范围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

各筛孔的通过率(%)

筛孔(mm)

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

31.5100

26.580~100100

1970~9090~10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