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830-2017 燕山太行山森林培育技术规程
LY/T 2830-2017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viculture in Yanshan and Taihang mountain reg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 起草人:
- 许中旗、黄选瑞、马长明、张志东、贾彦龙、李校、许雪飞、李军、姚卫星、许晴、崔岩、王春风、尹海龙、杨会娟、蒋凤玲、李东胜、李孝辉、李倩茹、张兴锐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8302017
燕山太行山森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ulationsforsilvicultureinYanshanandTaihanmountainreion
ggg
ㅤㅤㅤㅤ
2017-06-05发布2017-09-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8302017
燕山太行山森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燕山太行山地区森林培育的目标与原则以及荒山造林更新造林幼龄林抚育疏
、、、、。
伐采伐低效林改造调查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燕山太行山地区的森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201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46
3术语和定义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疏伐thinning
,,,
根据林分自然稀疏规律有目的的伐除生长不良以及过密林分中的部分林木调整林分树种组成
,。
和空间结构以促进保留木生长和林下植被更新的抚育间伐方式
3.2
低效林ionforest
lowfunct
,,,,
受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不良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
、。
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总称
3.3
目标树oaltree
g
、、、,
对林分稳定性和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优寿命长价值高需要长期保留直到达到目
标直径方可采伐利用的林木。
3.4
林木终高treefinalheiht
g
主伐收获时林木的高度。
3.5
高径比heihttodiameterratio
g
林木高度与胸径之比。
1
/—
LYT28302017
4培育目标与原则
4.1培育目标
培育目标包括:
)、、。
a依据宜封则封宜造则造适地适树的原则扩大森林面积
),,
b遵循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规律采取抚育采伐等经营措施不断改善森林结构及林分的
,,、。
生长状况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功能的持续发挥
4.2培育原则
培育原则包括:
)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
a
)坚持适地适树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b
)、。
c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原则
)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营造相结合的原则。
d
5立地条件划分
、,。
根据海拔坡度及土壤厚度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结果见附录A
6人工造林
ㅤㅤㅤㅤ
6.1适用对象
;,,
没有种源条件且土壤厚度大于25cm的地段具有种源条件且土壤厚度大于25cm但需快速形
。。
成具有特定用途的森林类型的地段见附录A
6.2树种选择
6.2.1选择原则
、,:
应依据立地条件经营目标及树种特征等因素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
a选择稳定性好抗性强的乡土树种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
b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选择造林树种优先选择生态目的和经济目的相结合的树种
),、,,
c根据经营目标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合理比例选择多种造林
防止树种单一化;
),、,;
d对容易引起地力衰退的树种种植一二代后应更换适宜造林树种
)、、;
e营造防护林宜选择树体高大树冠适宜深根性等特点树种
)、、、
f以木材利用为主的树种还应具有树干通直材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适用特定工艺要求等
特性。
6.2.2适宜树种
,。
不同立地条件适宜树种见附录A
2
/—
LYT28302017
6.3苗木
,。,
造林苗木达到二级苗以上标准执行GB6000的规定针叶树全部采用容器苗阔叶树可采用裸
根苗。
6.4密度
、、,
依据造林地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经营目标及经营水平确定造林密度不同树种造林密度见
附录B。
6.5整地
6.5.1一般原则
整地一般原则包括:
)。,;
a保护现有植被及地表只在进行整地的位置清除现有植被其余植被尽可能加以保留除经济
,,
林可采用带状整地或沟状整地外其他林种应采用穴状整地或鱼鳞坑整地以减少对原有地表
的破坏;
)。、、
b尽可能保持土壤原有结构整地过程中应避免将质地较好肥力较高的表土与质地较粗养
,,。
分含量较低的下层土混合应将表土重新回填以维持土壤的原有垂直结构
6.5.2整地方式
、、、、、、
可根据林种立地条件苗木规格及造林方式选择穴状整地带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沟状整地集水
,/—ㅤㅤㅤㅤ。
整地等整地方式执行中的规定
GBT15776201610.3
6.6造林方法
6.6.1播种造林
6.6.1.1播种量
、、。
播种量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种子质量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确定
6.6.1.2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一般有如下两种:
)。()(),
a穴播在植穴中均匀地播入数粒大粒种子至数十粒小粒种子大粒种子使其长轴与地面
,。,,
平行然后覆土踩实覆土厚度宜为种子直径的倍倍土壤粘重的可适当薄些沙性土
2~3
壤可适当厚些。
)。,,。
b条播在播种带上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种入土或播后覆土压实覆土厚度宜
,,。
为种子直径的倍倍土壤粘重的可适当薄些沙性土壤可适当厚些
3~5
6.6.1.3防鼠措施
,。
鼠害严重地区播种大粒种子时应采取适当的物理性防鼠措施
6.6.2植苗造林
6.6.2.1裸根苗
、、。,,
根据林种树种苗木规格和立地条件选用适宜的栽植方法有灌溉条件的造林后可进行浇水无
3
/—
LYT28302017
,。:
灌溉条件的宜采用蘸泥浆的方式保证根系水分的供给裸根苗的栽植方法有
)。。,,,
a穴植法穴的大小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干应扶正根系应舒展深浅应适当填土一半后提
,,。
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
b缝植法宜用于新采伐迹地沙地栽植松柏类小苗在已整地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缝放
,,,,。
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
6.6.2.2容器苗
,。,,
容器苗采用穴植植穴应略大于容器规格栽植时应将不易降解的容器全部去掉并对容器基质
,。
下部过长的根系进行修剪防止窝根
6.6.3造林时间
、。、
根据树种及墒情选择春季造林雨季造林或秋季造林春季造林一般在树木发芽前土壤解冻到适
。,,。
宜深度时进行采用容器苗造林方式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优先采用春季造林
6.6.4保水及防寒措施
,,。
植苗造林后在栽植穴内覆盖杂草秸秆进行保墒直播造林不宜采用此方法
、、,、。,
在风大干燥严寒地区在造林当年的冬季应采取防寒防风措施当幼苗高度小于40cm时采
,,。。
用覆土防寒幼苗高度大于40cm时包裹草帘进行防寒翌年春季幼苗发芽之前清除覆土及草帘
6.6.5造林成效标准
ㅤㅤㅤㅤ
、,,;、,
阴坡半阴坡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三年保存率达到85%阳坡半阳坡成活率达到85%以
(),。
上含85%三年保存率达到75%见表1
表更造林成效标准
1
地区当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
、
阴坡半阴坡≥90≥85
、
阳坡半阳坡≥85≥75
7封山育林
7.1封育
7.1.1适用对象
,。。
有天然下种条件且土壤厚度小于25cm的地段见附录A
7.1.2技术措施
执行/的规定。
GBT15163
7.2封育补植
,,,。
封育区内在局部土壤厚度大于25cm的地段进行人工补植造林加速植被恢复过程造林方法
4
/—
LYT28302017
参见第章的规定。
6
8森林抚育
8.1林木分类与分级
8.1.1林木分类
8.1.1.1适用对象
(,)。
林木分类适用于所有林分单层同龄人工纯林也可以采用林木分级见8.1.2林木类型划分为目
、、。
标树辅助树干扰树和其他树
8.1.1.2目标树
:,,,()
目标树应满足如下要求属于目的树种生活力强干材质量好没有或至少根部没有损
①②③④
,。
伤优先选择实生起源的林木
⑤
。,
目标树的选择标准可根据不同森林情况灵活掌握对于树种价值差异不大的天然林可以不苛求
“”,“”;“
目的树种的标准而直接选择生活力强的林木个体作为目标树对于人工同龄纯林可以不苛求实
”,“”。
生的标准按照与周边其他相邻木相比具有最强的生活力的原则选择目标树
、。
目的树种名录主要森林类型目标树的最低保留株数和最适保留株数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1.1.3辅助树
ㅤㅤㅤㅤ
,,
能够抑制目标树侧枝过度生长促进自然整枝和良好干形的形成或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
、、、。
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改善森林空间结构保护和改良土壤等功能的林木
8.1.1.4干扰树
,,。
对目标树生长直接产生不利影响或显著影响林分卫生条件需要在近期采伐的林木
8.1.1.5其他树
、、。
林分中除目标树辅助树干扰树以外的林木
8.1.2林木分级
。:
林木分级适用于单层同龄人工纯林林木级别分为级
5
)。,,,,,
aⅠ级木Ⅰ级木又称优势木林木的直径最大树高最高树冠处于林冠上部占用空间最大
,。
受光最多几乎不受挤压
)。,、,,
bⅡ级木Ⅱ级木又称亚优势木直径树高仅次于优势木树冠稍高于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侧
方稍受挤压。
)。,、,,。
cⅢ级木Ⅲ级木又称中等木直径树高均为中等大小树冠构成林冠主体侧方受一定挤压
)。,,,,
dⅣ级木Ⅳ级木又称被压木树干纤细树冠窄小且偏冠树冠处于林冠层平均高度以下通
、。
常对光营养的需求不足
)。、,,,,
eⅤ级木Ⅴ级木又称濒死木枯死木处于林冠层以下接受不到正常的光照生长衰弱接近
死亡或已经死亡。
5
/—
LYT28302017
8.2抚育阶段划分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HZSAQS 021-2020 北方干旱地区苜蓿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2020-12-26
- T/SDYY 605-2025 盐碱地设施葡萄架下大球盖菇栽培 技术规程 2025-02-25
- T/UNP 518-2025 园林绿化智能养护规范 2025-02-26
- T/GDP 025-2021 白僵菌、绿僵菌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 技术规程 2021-04-16
- T/SHZSAQS 00121-2022 新疆北疆高产新石K18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2022-07-19
- T/SDYY 604-2025 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规程 2025-02-25
- T/TXFP 2.4-2018 古龙八角八角果采收及加工技术规程 2018-11-30
- T/SHZSAQS 00180-2023 新疆棉花栽培全程机械化机艺融合技术规程 2023-03-26
- T/SHZSAQS 00241-2024 库尔勒香梨省力密植园无人机辅助授粉技术规程 2024-01-07
- T/NAIA 0366-2025 枸杞中咪鲜胺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