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0/T 1161-2024 秸秆还田机插水稻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技术规程

DB3210/T 1161-2024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10/T 1161-2024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1-12
实施日期
2024-02-12
发布单位/组织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惠农千重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慧农 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卫甜、朱锦磊、吕敏、杨倩、刘怀阿、潘志文、谭国赋、韩龙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3210

扬州市地方标准

DB3210/T1161—2024

秸秆还田机插水稻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greencontrolofharmfulorganismsinmechanized

transplantingriceofstrawreturning

2024-01-12发布2024-02-12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10/T116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惠农千重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慧农

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卫甜、朱锦磊、吕敏、杨倩、刘怀阿、潘志文、谭国赋、韩龙。

I

DB3210/T1161—2024

秸秆还田机插水稻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插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原则与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行政区域内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插水稻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主要病虫草害种类

病害

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恶苗病等。

虫害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螟虫、蓟马等。

草害

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马唐等;莎草科杂草主要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莎草等;阔

叶杂草主要有鸭舌草、多花水苋、耳叶水苋、丁香蓼等。

5防控原则

加强预测预报,抓住病虫草害防控关键时期,重点防控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纵

卷叶螟、稻飞虱、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在使用非化学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并且生产的稻米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化学农药使用原则应符合GB/T8321或NY/T393的规定。

6绿色防控技术

1

DB3210/T1161—2024

农业防控

6.1.1精选优质种子

选用适宜本地栽培优质抗病品种,精选无病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去杂去劣。

6.1.2种植诱集植物

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害虫天敌;田边种植香根草等

诱集植物。

6.1.3田间管理

加强稻田精整细作,麦秸深翻还田;平整田块,提升田块平整度和保水性能;及时清除田边、埂边、

沟渠边、路边等杂草;集中处理散落于田间及堆放在田边的病稻草。

6.1.4打捞杂草种子及菌核

采取尼龙纱网截流灌溉时进入田块的杂草种子;在水稻移栽前,田间灌水建立10cm~15cm水层,

待杂草种子聚集到田角后打捞漂浮的杂草种子;插秧前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

物理防控

6.2.1灯光诱控

按照棋盘式连片布局,每30亩~50亩安装一台频射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安装高度以灯管底部

距地面1.5m为宜。

6.2.2性信息素诱控

在田间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期使用性信息素诱杀,诱捕器数量按产品类型规模化放置,水

稻拔节期之前诱捕器底边距地面0.5m,拔节期之后诱捕器底边随着水稻生长而调整,始终高于水稻植

株顶端10cm。

生物防控

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等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用井冈霉

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具体详见附录A。

化学防控

6.4.1种子处理

主要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晒种后,用氟环·咯·精甲或噁霉灵·精甲霜·氰烯酯+噻虫嗪等药剂

拌种包衣;或用咪鲜·杀螟单、氰烯·戊唑醇等药剂浸种。

6.4.2大田防控

6.4.2.1杂草防控

移栽前主要做好封闭除草,机插秧后视杂草发生情况采取“封杀”结合防除杂草。具体措施为:移

栽前0天~3天,用丙草胺(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视田间水层状况采用喷雾、撒毒肥或植保无人机

施药;移栽后5天~7天,建立水层直接撒施双唑草腈或丙炔噁草酮+丁草胺等,药后保水3天~5天;或

2

DB3210/T1161—2024

栽后10天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