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3/T 227-2023 十堰市景区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DB4203/T 227-2023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level of scenic villages in Shiyan City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03/T 227-2023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26
实施日期
2023-07-06
发布单位/组织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十堰市以村(行政村、自然村或社区)为单位的景区村庄。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起草人:
肖俊涛、黄爱琴、南瑞江、郭磊、朱晓洁、莫志豪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CCSA12

4203

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

DB4203/T227—2023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023-06-26发布2023-07-06实施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3/T22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

本文件由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俊涛、黄爱琴、南瑞江、郭磊、朱晓洁、莫志豪。

本文件由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解释。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可咨询十堰市文化和旅游

局。联系电话:0719-8125761,邮箱:sywl8125777@163.com。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电话0719-8125761,邮箱

sywl8125777@163.com。

I

DB4203/T227—2023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景区型村庄的质量等级、评定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十堰市以村(行政村、自然村或社区)为单位的景区村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00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5566.9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273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GB/T31383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31384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B/T3707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T41648-2022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

LB/T034-201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DB42/T1380-2018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景区型村庄ScenicVillage

以村庄(行政村、自然村或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生态资源、田园

生态资源、特色人文活动、特色建筑与遗址遗迹、特色物产与工艺、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传统农业生

产资源和现代农业生产资源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

4质量等级和基本条件

4.1质量等级

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分为3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和AAA级。

4.2基本条件

1

DB4203/T227—2023

4.2.1村容村貌好,有旅游吸引物和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

4.2.2通往村庄交通便利,道路畅通。

4.2.3村内有公共停车场所、公共厕所和旅游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

4.2.4村内近2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以及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

为。

4.2.5无地质灾害隐患点,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的规定,无劣Ⅴ类水。

4.2.6村内经营主体合法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5评定条件

5.1资源与环境

5.1.1资源保护

村内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有保护记录和档案;村内古树名木挂牌完整,保

护管理到位;无破坏自然景观、乱砍树木、捕猎珍禽动物等行为发生;村内及周边lkm范围内无污染性

企业。

5.1.2村容村貌

村内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摆等现象;“三线”(电力线、通信线、

电视线)整齐规范、协调美观、牢固安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进行一定的洁化、绿化、美化和亮

化。

村内传统农宅、改建农宅和新建农宅等有建筑风貌引导,农户做到“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绿

化美和家风美”;有特色突出的入口标志性景观,公共休闲空间有景观特色小品,场地无坑洼、无积水,

景观有层次性;村内水面清洁,无黑臭水体,有水生景观植物。

5.1.3环境保护

鼓励采用清洁能源设施设备和环保材料。

5.2基础设施

5.2.1通村公路

景区村庄与主干道(县道及以上公路)有效连接;通村公路达到等级标准,车辆交会通畅;通村公

路路面平整、沿线整洁;有公共交通工具抵达。

5.2.2停车场

有弹性供给停车场地,集中或零散设置停车场,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前提下,高峰期可租赁空旷场地

临时设置停车场;设置大小车停车位,有效满足游客停车需要;提倡建设生态停车场和安装有充电桩的

停车场;停车场管理规范。

5.2.3游览设施

设置游览主线,串联村庄内部主要景点,沿线环境优美;村庄内部主路人车分离,有乡村街巷;休

憩设施数量充足,造型美观,维护良好。

5.2.4标识系统

2

DB4203/T227—2023

外部导向标识完善、设置规范;内部标识系统种类齐全,设计规范,布局合理,维护良好,设置符

合GB/T31384、GB/T15566.9和GB/T10001的相关要求。

5.2.5垃圾管理

配置专职的垃圾清扫人员和数量适宜的垃圾箱(桶),有垃圾分类标识;做到日产日清,无白色垃

圾;有位置合理、管理规范的垃圾收集场地。

5.2.6污水管理

污水处理符合GB/T37071规定的相关要求,无劣Ⅴ类水。

5.2.7旅游厕所

旅游厕所布局合理,建筑风貌与环境协调,有残疾人服务设施,满足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要求;

旅游厕所免费使用、整洁卫生,有文明如厕引导。

5.3产业发展

5.3.1旅游资源

村内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资源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有珍稀物种或景观资源较为独

特;能够开展民俗、农事、科普、研学、生态、农创客等体验活动。

5.3.2旅游产品

村内具有一定特色和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对相关业态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有常态化乡村旅游活动,

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5.3.3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业为村庄主导产业或重要产业,有旅游发展主题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有新型经营主体和乡

村旅游人才。

5.3.4文化建设

有村史馆或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展示场所;有乡村故事展示、读书活动、旅游科普讲座等文化活动;

有村规民约、特色文化墙、好人评选等乡风文明内容。

5.3.5综合效益

具有一定规模的游客接待量,本村从事旅游业的户籍人员占本村就业人数的比重不低于10%。

5.4配套服务

5.4.1游客中心

设置游客中心(点),提供游客咨询、休憩等基本服务;相关设施可利用已有设施进行改造;游客

中心(点)建筑风格与村庄环境相协调。

5.4.2旅游购物

购物场所数量能够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可提供乡村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

本地旅游特色商品;购物场所管理规范、诚信合法经营、服务良好。

3

DB4203/T227—2023

5.4.3旅游餐饮

有一定数量的农家乐等旅游餐饮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就餐需求;可提供乡村小吃类、非遗美食类、

主题招牌类、养生膳食类等乡村特色餐饮;餐饮经营场所管理规范、诚信合法经营、服务良好。

5.4.4旅游住宿

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住宿场所,能够满足游客住宿需求;能够提供乡村民宿、时尚住宿(如帐篷营地、

房车营地、森林人家等)、乡村旅馆等住宿设施;住宿经营场所管理规范、诚信合法经营、服务良好。

鼓励依据GB/T41648-2022申请相应级别的民宿。

5.4.5医疗服务

配置村卫生室/所和医务人员;公布救援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提供急救箱、急救担架、轮椅等

救护设备;与邻近卫生院或医院等单位签有专门运送协议。

5.5智慧乡村

5.5.1智慧化基础

实现4G及以上信号全覆盖,通讯信号良好;游客集散区域实现免费WIFI覆盖,WIFI信号良好。

5.5.2智慧化管理

游客中心、出入口、停车场、游览主线交叉口、休闲广场、滨水等处视频监控全覆盖;有官方公众

号或有较为知名的网站为依托,具备旅游产品查询、景点介绍等功能;官方公众号有一键呼叫功能;利

用村数字资源,实现游客量、购物、餐饮、住宿、电商、厕所等基础数据按季度统计。

5.5.3智慧化服务

村广播系统和官方平台可提供寻物找人及旅游信息发布功能;有乡村物流点,提供产品代销、物流

配送等服务,同时游客中心、购物、餐饮、住宿等场所提供无现金支付服务。

5.5.4智慧化营销

运用信息数字技术实施营销,打造出对消费者具有新鲜吸引力的营销模式,利用智慧化营销平台,

进行村庄宣传和产品销售。

5.6安全防范

5.6.1容量管理

根据LB/T034-2014科学核定最大承载量,并通过现场信息展板、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向游客进行公

布。

5.6.2安全管理

设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有专人负责旅游安全事务;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制度完善;

有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培训、演练。

5.6.3安全设施

4

DB4203/T227—2023

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消防设施齐全有效,设置合理,定期检查;景区村庄所有游乐设施全

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6.4饮食安全

村庄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达到GB5749标准;食品卫生符合GB/T27306相关规定。

5.6.5安全宣传

安全说明或须知等安全信息齐全,并通过广播、宣传栏、电子信息发布板、官方公众号、条幅等多

种形式发布。

5.7管理体系

5.7.1管理机制

有专门的经营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成立专业管理运营团队;有环保、质量、卫生、统计等管理制度。

5.7.2规划编制

编制有多规合一的乡村发展规划,规划中有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或者编制有专门的乡村旅游规划;

相关规划获得专家论证通过;近三年建设的主要地段应编制详细规划,并符合相关规划管理法规的要求。

规划中的旅游项目与设施等重要内容要落实到位。

5.7.3旅游投诉

投诉设施完善,多渠道公布旅游投诉电话,有专人负责旅游投诉事务,有投诉记录,受理、反馈及

时。

5.7.4村庄宣传

有符合村庄发展实际的旅游定位、形象标识和和宣传口号;通过官方平台、电视或报刊杂志等方式

进行旅游宣传;举办有乡村特色的节庆活动或文化、旅游赛事。

5.8游客满意度

随机现场调查游客满意度。

5.9加分项

5.9.1国家级或省级乡村旅游及相关品牌

被评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传统村落、森林乡村、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特色村、

美丽乡村精品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美丽宜居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等。

5.9.2涉旅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品牌

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农业品牌目录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荆楚优品”、“湖北精品”

等。

5.9.3所在地或临近有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或旅游小镇

村庄所在地或周边车程10km内有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或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资源。

5

DB4203/T227—2023

5.9.4旅游业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年游客接待量与收入对乡村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群众就业致富。

6评分细则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见附录A),分为8个大项,共计630分;另设加分项20

分。AA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550分;A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480分;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400分。

6

DB4203/T227—2023

附录A

(规范性)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试行)

A.1表A.1给出了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表A.1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表

大分小自推

序号评定项目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评定

项项项检荐

1资源与环境90

1.1资源保护20

1.1.1文化遗产保护村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有保护记录和档案。4

1.1.2生态资源保护森林、湿地和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4

1.1.3古树名木保护村古树名木挂牌完整,保护管理到位。4

1.1.4环保资源利用村路灯照明采用太阳能清洁能源,提供可降解餐具等。4

对具有旅游价值的保护区,制定相应游客管理措施,并避免由于旅

1.1.5旅游环境保护4

游活动引发的对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

1.2村容村貌60

1.2.1环境秩序发现一处不整洁扣1分。15

整理乱堆乱放杂物堆放整齐进院;建筑材料不占用公共空间。3

整治乱搭乱建整治简易房、铁皮房等乱搭乱建现象。3

治理乱拉乱挂规范村民户外乱挂晾衣行为。3

清除乱贴乱画清除乱贴、乱放小广告和墙体乱涂乱画现象。3

规范乱停乱摆引导车辆规范停车,整顿乱设摊点占道经营行为。3

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网络线得到有效治理,整齐规范、协调美观、

1.2.2三线治理10

牢固安全,无乱搭挂现象。

村庄村旁、路旁、水旁、宅旁进行一定的洁化、绿化、美化和亮化,

1.2.3四旁四化10

发现一处不达标扣1分。

1.2.4农宅院落9

村落传统农宅、改建农宅和新建农宅等有建筑风貌引导,使村落整

整体风格4

体建筑风貌协调、风格统一。

五美院落涉旅农户庭院环境要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绿化美和家风美。5

1.2.5节点空间10

村庄主入口有特色突出的入口标志性景观;入口环境整洁美观。5

公共休闲空间有景观特色小品,场地无坑洼、无积水,景观有层次性。5

水面清洁,无黑臭水体和灰色水体乱排乱放现象,黑臭水体和灰色

1.2.6水系整治6

水体进入污水管网进行集中治理。

1.3环境保护10

7

DB4203/T227—2023

大分小自推

序号评定项目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评定

项项项检荐

1.3.1生态保护无破坏村庄自然景观、乱砍树木、捕猎珍禽等行为。6

1.3.2无污染性企业村内及周边1km范围内无污染性企业。4

2基础设施115

2.1通村公路指县道以下农村等级公路。15

2.1.1与主干道的连通性指景区村庄与主干道(县道及以上)的有效连接。4

车程距离<5km4

指景区村庄距主干道(县道及以上)路口的车程距离。

车程距离<10km2

2.1.2通村公路等级参照DB42/T1380-2018。3

一级、二级3

三级、四级2

基础级1

2.1.3通村公路环境4

路面平整2

干净整洁2

2.1.4公共交通工具4

有通村公交或旅游

4

专线

有旅游大巴抵达2

2.2停车场20

2.2.1停车场地4

自配停车场弹性供给停车场地,集中或零散设置停车场。4

租赁停车场不改变土地性质,髙峰期可租赁空旷场地临时设置停车场。2

2.2.2停车位配置4

大车停车位2

设置大小车停车位,有效满足游客停车需要。

小车停车位2

2.2.3停车场地面4

停车场有绿化停车面或绿化隔离线,鼓励采用本土材料或使用生态

生态化地面4

环保型建筑材料修建。

砂砾地面2

2.2.4停车场规范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