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60-2009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GB/T 3860-2009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the subjects and selecting the descripto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60-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9-30
实施日期
2010-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以及依据各种主题词表进行文献主题受控标引的原则、方法,可作为标引人员分析文献主题和确定主题概念以及选择主题词的指导。本标准适用于建立文献的手工式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系统,以及文献、信息报道工具所进行的人工标引,即由标引人员进行文献审读和主题分析并选定标引词。本标准适用于以规范化主题语言、进行受控标引的文献检索系统,也可供计算机辅助主题标引、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主题标引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
起草人:
陈树年、汪东波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01.140.20

犃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犌犅犜38602009

代替/—1995

GBT3860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犌狌犻犱犲犾犻狀犲狊犳狅狉犱犲狋犲狉犿犻狀犻狀狋犺犲狊狌犫犲犮狋狊犪狀犱狊犲犾犲犮狋犻狀狋犺犲犱犲狊犮狉犻狋狅狉狊

犵犼犵狆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

ISO59631985DocumentationMethodsforexaminindocuments

,,)

determinintheirsubectsandselectinindexintermsNEQ

gjgg

20090930发布2010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犌犅犜38602009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主题标引的目的与步骤2

5标引方式的选择3

6文献审读和主题分析4

7标引词选定5

8主题标引质量管理6

附录(规范性附录)文献主题标引工作流程图A8

附录(规范性附录)主题词修订建议卡B9

附录(资料性附录)建立机读目录的主题标引C10

参考文献12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

犌犅犜38602009

前言

本标准与ISO59631985:《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的一致性程度

为非等效(—,,

DocumentationMethodsforexaminindocumentsdeterminintheirsubectsandselec

ggj

)。

tinindexinterms

gg

本标准与ISO5963198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本标准涉及文献主题标引工作的各个环节,则只涉及主要环节。

ISO5963

———ISO5963提出的规则与方法适合以手工方式由标引人员进行文献分析、选定标引词的文献处

理部门;本标准增加了适应机检系统的若干规则,也可供计算机辅助主题标引参考。

———根据实际需要,本标准比增加了个术语及其定义。

ISO59637

———本标准增加了标引方式的选择有关条款,增加了组配标引、上位词标引和相关词标引、标引深

度的控制等在实际标引文献中适用的条款。

本标准代替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本标准与GBT38601995/—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名称由《文献叙词标引规则》改为《文献主题标引规则》。这是因为“主题标引”更准确地说明了

本标准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原则,也与ISO5963的阐述角度相一致;“主题词”在我国使用的更

为广泛。

———增加了标准正文中涉及的若干新术语。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重点对机读目录的主题词标引、自由词标引规则进行了补充;简化了编制手工检索工具的主题

标引规则。

———完善了附录、附录,增加了附录。ABC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ABC

/—

犌犅犜38602009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以及依据各种主题词表进行文献主题受控标引的原则、方法,可

作为标引人员分析文献主题和确定主题概念以及选择主题词的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建立文献的手工式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系统,以及文献、信息报道工具所进行的人

工标引,即由标引人员进行文献审读和主题分析并选定标引词。本标准适用于以规范化主题语言、进行

受控标引的文献检索系统,也可供计算机辅助主题标引、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主题标引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部分(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1901991—汉语叙词表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文献主题狊狌犫犲犮狋

文献所具体论述与研究的对象或问题。

3.2

主题词犱犲狊犮狉犻狋狅狉

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并经过规范化的、表达各种概念的语词。主题词通常通过主题词表进行管

理,在标引与检索文献时,用于表达各种主题概念。

注:严格意义上说,主题词包括正式主题词和非正式主题词,但正式主题词通常简称主题词。

3.3

非正式主题词狀狅狀犱犲狊犮狉犻狋狅狉

主题词的同义词或准同义词。非正式主题词通过主题词表进行管理,但不作为文献标引用词,只起

引导作用。非正式主题词又称入口词。

3.4

主题词表狋犺犲狊犪狌狉狌狊

自然语言中优选出的规范化、动态性、语义相关的术语所组成的词典。主题词表是将文献作者、标

引人员以及检索用户使用的自然语言转换为统一的主题检索语言的术语控制工具。

3.5

自由词犳狉犲犲狋犲狉犿

未收录在主题词表中的、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

3.6

标引词犻狀犱犲狓犻狀狋犲狉犿

赋予一篇文献作为主题检索标识的语词。

注:标引词一般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

/—

犌犅犜38602009

3.7

主题标引狊狌犫犲犮狋犻狀犱犲狓犻狀

犼犵

分析文献主题,依据特定主题词表和标引规则,赋予文献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

3.8

主题词组配犮狅狅狉犱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犱犲狊犮狉犻狋狅狉

在主题标引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词的组合来表达一个专指概念的方法。

3.9

标引深度犱犲狋犺狅犳犻狀犱犲狓犻狀

狆犵

文献主题内容被揭示的详尽程度。也称标引网罗度、引得深度、索引深度。

注:对一篇文献而言,标引深度一般是指赋予该文献标引词数量;对一个检索系统而言,标引深度一般是指文献平

均拥有的标引词数量。

3.10

标引专指度狊犲犮犻犳犻犮犻狋狅犳犻狀犱犲狓犻狀

狆狔犵

对文献内容揭示所达到的精确程度。

注:标引专指度通常表现为所用标引词表达的概念与分析出的文献主题概念的相符程度。

3.11

上位词犫狉狅犪犱犲狉狋犲狉犿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