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517-2014 甘薯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

DB37/T 2517-2014 DB37/T 2517-2014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risk data collection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517-2014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8-08
实施日期
2014-09-08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7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517—2014

甘薯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

Criterionofriskdatacollectionforsweetpotatoproduction

2014-08-08发布2014-09-08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517—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及定义........................................................................1

4采集指标及方法....................................................................2

5农业自然灾害......................................................................8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甘薯减产率计算.................................................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甘薯单产变异系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甘薯病虫害的分级指标...........................................12

参考文献............................................................................13

I

DB37/T251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晓艳、李景岭、王风云、汪宝卿、王剑非、封文杰、王丽丽、赵佳。

II

DB37/T2517—2014

甘薯生产风险数据采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各生产风险因子的定义、表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数据采集的具体内

容及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甘薯生产风险预警分析,其他黄淮海相似地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81—2007小麦干旱灾害等级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风险productionrisk

由于多种灾害因子造成的农作物区域产量低于预期正常产量所产生的随机不确定性。

3.2

农作物生产的结构性风险因子structuralriskfactorsofcropsproduction

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综合条件等自然和生态环境因子以及农作物生产的技术装备状况、农作

物减灾防灾服务体系等。

3.3

受灾面积disasterarea

因灾害造成甘薯产量比正常年份减产一成以上的播种面积(含成灾、绝收面积)。如果同一地块的

当季甘薯多次受灾,只统计其中受灾最重的1次,不重复计灾。

3.4

成灾面积damagedarea

因灾害造成甘薯产量比正常年份减产三成(含三成)以上的播种面积(含绝收面积)。

3.5

1

DB37/T2517—2014

绝收面积failurearea

因灾害造成甘薯产量比正常年份减产八成(含八成)以上的播种面积。

3.6

减产率yieldreductionrate

某年的甘薯实际产量与其趋势产量之差占趋势产量的百分比的负值,单位为百分率(%)。

[QX/T81—2007,定义2.21]

3.7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ercentageofprecipitationanomaly

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之差占常年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的负值,单位

用百分率(%)表示。

[QX/T81—2007,定义2.20]

3.8

经济阈值economicthreshold

害虫的某一密度,达到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否则,害虫将引起等于这一措施期望代价的期望

损失。

4采集指标及方法

4.1采集指标

4.1.1甘薯面积

甘薯的栽插面积、收获面积,单位为公顷(hm2),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1.2甘薯产量

甘薯总产量、平均单产、最高单产及最低单产,单位为千克·公顷-1(kg·hm-2),数字精确到小

数点后一位。统计产量变化率、单产变异系数指标。

4.1.3农田土壤

农田土壤的类型、质地、耕层厚度、养分含量、水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土壤水势、土壤容重、

土壤pH值及农田的空间地理位置。

4.1.4气象数据

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降水量、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4.1.5农业自然灾害

发生在一定区域内的干旱、洪涝、风雹和病虫草鼠害等各类自然灾害。不论何种自然灾害,一旦发

生即调查统计上报,主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受灾区域、发生频度,甘薯受灾、成灾、

绝收面积(公顷)及其比率,并估算因灾损失产量(万吨)和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情况。

2

DB37/T2517—2014

4.2采集方法

4.2.1甘薯面积

4.2.1.1栽插面积

按全年甘薯大田单作种植面积及其与其他农作物间套种植时所占比例折算之和,并与上年实际种植

面积比较,分析增减情况;单位为公顷(hm2),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甘薯栽插面积在7月底前以

村为单位进行统计,然后逐级进行上报,由专人负责完成。

4.2.1.2收获面积

按能获得甘薯产量的面积进行统计。单位为公顷(hm2),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甘薯收获面积

在11月底前以村为单位进行统计,然后逐级进行上报,由专人负责完成。

表1甘薯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

项目播种面积收获面积

面积(hm2)

4.2.2甘薯产量

4.2.2.1最高、最低、平均单产

按一定区域内甘薯的最高、最低、平均单产统计,单位为千克⋅公顷(kg⋅hm-2),数字精确到小数点

后一位。以村为单位进行统计,然后逐级进行上报,由专人负责完成。

4.2.2.2总产量及其变化率

统计一定区域内甘薯全部收获后实际入库的产量,并计算与上年对应产量的增减绝对值和变化率,

单位为吨(t)和百分率(%),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以村为单位进行统计,然后逐级进行上报,

由专人负责完成。

4.2.2.3减产率

甘薯单位面积实际产量与其趋势产量之差占趋势产量百分比的负值,单位为百分率(%)。计算方

法见附录A。

4.2.2.4单产变异系数

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来表示,是数衡量单位面积甘薯产量年际变动幅度的综合性指标,计算方

法见附录B。

表2甘薯产量统计表

项目总产量(t)最高单产(kg·hm-2)最低单产(kg·hm-2)平均单产(kg·hm-2)

产量

比上年增减绝对值(t)

比上年增减变化率(%)

4.2.3农田土壤

4.2.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