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294-2014 蚕豆抗根腐病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DB63/T 1294-2014 Chinese broad bean field evaluation techniques for resistance to root rot specification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294-2014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6-09
实施日期
2014-07-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蚕豆品种(系)抗根腐病田间鉴定方法和蚕豆抗病性评价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科研、教学、育种、推广等部门进行蚕豆抗根腐病性田间鉴定评价时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起草人:
朱海霞、李玮、程亮、郭青云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6

备案号:42522-2014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294—2014

蚕豆抗根腐病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2014-06-09发布2014-07-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294—2014

前言

本规程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朱海霞、李玮、程亮、郭青云。

I

DB63/T1294—2014

蚕豆抗根腐病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蚕豆品种(系)抗根腐病田间鉴定方法和蚕豆抗病性评价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科研、教学、育种、推广等部门进行蚕豆抗根腐病性田间鉴定评价时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6574蚕豆生产技术规范

3田间抗性鉴定方法

3.1鉴定圃选址

鉴定圃设置在蚕豆根腐病适发区,选择具备可控排灌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

3.2菌种准备

3.2.1菌种的分离及纯化

田间采集自然发病的蚕豆根腐病病株,从发病部位的病健交界处切取组织块2mm2~5mm2,用体积分

数75%酒精表面消毒30s,10g/LNaClO消毒5min,无菌水冲洗3次,移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

板,25℃倒置恒温培养。待菌落长出后,用灭菌的挑针挑取菌落边缘的菌丝进行病原菌纯化,病原菌

形态特点见附录A。

3.2.2菌种的扩繁

将纯化后的蚕豆根腐病菌优势种尖孢镰孢(Fusariumoxysporum),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

活化培养满皿后,移至灭菌的米粒砂上(质量比3:1),室内散射光24℃~25℃条件下扩增培养7d,用

于土壤接菌。

3.3鉴定圃田间配置及大田播种

3.3.1田间配置

鉴定圃采用人工手锄开沟点播。每小区播30粒,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顺序排列,行距40cm,

株距20cm,每个供试品种(系)种植5行,重复4次。在试验区内对照品种种植1个小区,重复4次,顺序

排列,编号。鉴定圃四周设100cm宽的保护区。

3.3.2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3月-4月,适时播种。

1

DB63/T1294—2014

3.4对照品种的选择

选择感病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