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43-2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范

DB61/T 1543-2022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T 1543-2022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19
实施日期
2022-05-19
发布单位/组织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基本要求、选址、规划布局、建设、管理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
起草人:
张孝中、孙虎、赵惠萍、孙艺香、张经济、徐崟尧、郝惠莉、柳礼香、朱晓敏、王惠泽、黄梦娇、王传明、刘毅。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61/T1543—2022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选址.................................................................................................................................................................2

6规划.................................................................................................................................................................2

7布局.................................................................................................................................................................3

8建设任务与要求.............................................................................................................................................4

9管理.................................................................................................................................................................7

附录A(规范性)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大纲...................................................................9

附录B(规范性)水土流失防治指标..........................................................................................................11

附录C(规范性)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申报书样式.....................................................................12

I

DB61/T154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中作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孝中、孙虎、赵惠萍、孙艺香、张经济、徐崟尧、郝惠莉、柳礼香、朱晓敏、

王惠泽、黄梦娇、王传明、刘毅。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电话:029-85936025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舟四路239号航创国际广场A座

邮编:710100

II

DB61/T1543—2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基本要求、选址、规划布局、建设、管理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018—201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51297—2018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规范

SL534—201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

《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demonstrationpark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具有典型水土流失特征,以高标准治理、高科技示范、新技术应用的水土保持

园区,发挥较高的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水土保持经济效益、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场所。

3.2

功能分区functionalzoning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各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划分。

3.3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评定assessmentofdemonstrationpark

由项目管理单位依据程序和要求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展的认定。

3.4

服务功能servicefunction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利用资源、设施和技术,对社会公众开展的服务。

1

DB61/T1543—2022

3.5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constructionofdemonstrationpark

为保护与改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水土流失防治、生态恢复和绿化、基础设施

建设等依照有关程序开展的建设活动。

4基本规定

4.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规划和建设中,所明确的主要功能包括: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土保持科

普教育、科学试验和研究、生态经济产业、水土保持特色展示、生态观光休憩等。

4.2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具备一定规模;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高、效果好、典型性强;园内的水土保

持成果可以发挥理念引领、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等作用。

4.3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目标应符合区域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符合所在地

行政区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并编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

4.4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治理措施应体现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成果运用、水土流失治理先进技术推广、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合理配置、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5选址

5.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所在地的水土流失、地貌景观、植被生态具有代表性。

5.2有水土流失治理基础,水土保持措施运行良好,已有水土保持设施发挥了效益,水土流失基本得

到控制。

5.3与外界联系交通便利。

5.4有充足空间,具备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和布设、科学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科普宣传教育、现代农业

示范和游览休憩等主要功能发挥的需求。

5.5得到附近居民的支持。

6规划

6.1调查

6.1.1规划前应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地的自然环

境、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措施、自然景观特点、交通便利情况、基础设施、建设资

金来源、开放条件等。

6.1.2水土流失特点及典型性调查。主要包括园区水土流失的类型、特点、强度以及水土流失规律的

典型性和代表性。

a)风沙区主要调查园区风力侵蚀的分布、特点、强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b)黄土高原区主要调查园区的面蚀、沟蚀分布、重力侵蚀、侵蚀产沙规律、侵蚀强度、水土流失

特点及人为因素等;

c)平原区主要调查生态环境、河流侧方侵蚀、坍岸、防洪和湿地情况等;

d)土石山区主要调查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土壤侵蚀部位、岩层风化、泥沙运移规律、重

力侵蚀和泥石流情况等。

6.1.3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主要调查现有水土保持措施单体,水利水保措施及其配置情况,水土保持

设施损毁情况,水土保持设施完好率,生态农业、生态产业与水土保持的关系等。

2

DB61/T1543—2022

6.1.4自然环境调查和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应符合《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规范》(GB/T51297—2018)

的规定。

6.1.5交通情况调查,包括距市、县(区)、镇、村的距离;等级公路(国、省、县道)分布及乡村

道路的通达性和路况情况等。

6.1.6基础设施情况调查,包括供水、电力、通讯、步行道、停车场、休憩场所、科研实验和试验场

所、科普宣传设施、水土保持和现代农业展示等设施。

6.1.7建设资金情况调查,包括资金投入、资金来源筹措、资金使用以及收益分配等情况。

6.1.8开放条件调查,包括开放的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安全条件、管理条件、服务对象条件及

开放效益等。

6.2规划

6.2.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应明确主要功能定位、类型与发展目标,并体现水土保持典型示范、

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等作用。

6.2.2规划应根据建设和发展需求,规划建设期一般宜3年~5年。

6.2.3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应纳入所在地的水土保持总体规划中。

6.2.4规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a)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应建设目标明确、设计科学、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b)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类型可分为综合防治型、科学研究型、科普教育型、生态产业型、特色

展示型等;

c)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功能区可分为综合防治区、科学研究区、典型示范区、农林产业展示区、

科普宣传区、休闲观光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区等;

d)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成果应包括报告书和图件,成果可见附录A;

e)规划应通过专家评审,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6.2.5在规划的指导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根据建设规划,编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

案。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应报送主管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6.3措施配置

6.3.1应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自然条件、主要功能类型、功能分区等综合配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6.3.2水土保持措施应配置科学,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

和其他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7布局

7.1总体布局

7.1.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与当地的自然生态、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7.1.2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不少于3个。

7.1.3功能区布局及各功能区内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