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690-2018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中铜、镍、铅、锌、镉、铬等26种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GB/T 36690-2018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for 26 elements(copper,nickel,lead,zinc,cadmium,chrome etc.)content in the sludge from industrial waste liquid treatment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液处理污泥中银(Ag)、铝(Al)、砷(As)、金(Au)、钡(Ba)、铍(Be)、铋(Bi)、钙(Ca)、镉(Cd)、钴(Co)、铬(Cr)、铜(Cu)、铁(Fe)、汞(Hg)、锰(Mn)、钼(Mo)、镍(Ni)、钯(Pd)、铅(Pb)、锑(Sb)、硒(Se)、锡(Sn)、锶(Sr)、钛(Ti)、钒(V)、锌(Zn)共26种元素含量的测定。
[JP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在试样溶液不经稀释的情况下,新鲜污泥样品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5 mg/kg~10 000 mg/kg;风干或烘干污泥样品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50 mg/kg~100 000 mg/k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各元素的检出限见附录A。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检出限为0.004 mg/kg,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0.016 mg/kg~5 mg/kg;测定砷、硒、锑、铋的检出限为0.020 mg/kg,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0.080 mg/kg~50 mg/kg。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艾科尔特检测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蓝恒环保有限公司、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赣州龙源环保产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准诺检测有限公司、吉安鑫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精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核工业兴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潍坊大耀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彭义华、马艳萍、庄马展、蒋中卫、彭春生、洪大炜、郭荣华、董明甫、胡昌文、俞明华、王强、郭凤鑫、程龙军、王旺、黄玉西、郑冠立、罗泽彬、李霞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30.01
Z04(3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690—2018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中铜、镖、铅、锌、
镉、锯等26种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Methodofdeterminationfor26elements(copper,nickel,lead,zinc,cadmium,
chromeetc.)contentinthesludgefromindustrialwasteliquidtreatment
2018-09-17发布2019-04-01实施
发布
GB/T36690—2018
■1Z■—1—
刖百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艾科尔特检测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蓝恒环保
有限公司、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赣州龙源环保产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准诺检测有限公
司、吉安鑫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精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核工业兴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嘉善绿
野环保材料厂、潍坊大耀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义华、马艳萍、庄马展、蒋中卫、彭春生、洪大炜、郭荣华、董明甫、胡昌文、
俞明华、王强、郭凤鑫、程龙军、王旺、黄玉西、郑冠立、罗泽彬、李霞。
T
GB/T36690—2018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中铜、镇、铅、锌、
镉、锯等26种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警示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本试验方法中
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
治疗;本试验方法中使用高压氟气钢瓶•应按高压钢瓶安全规程操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点
燃等离子后•不应打开炬室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液处理污泥中铜、镰、铅、锌、镉、锯等26种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样品制备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两种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液处理污泥中银(Ag)、铝(Al)、碑(As)、金(Au)、锁(Ba)、皱(Be)、做(Bi)、钙
(Ca)、镉(Cd)、钻(Co)、锯(Cr)、铜(Cu)、铁(Fe)、汞(Hg)、^(Mn)、钳(Mo)、鎳(Ni)、^(Pd)、铅(Pb)、
锹Sb)、硒(Se)、锡(Sn)、總(Sr)、钛(Ti)、锐(V)、锌(Zn)共26种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在试样溶液不经稀释的情况下,新鲜污泥样品适宜的测定浓度范
围为5mg/kg〜10000mg/kg;风干或烘干污泥样品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50mg/kg〜100000mg/kgo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各元素的检出限见附录A。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检出限为0.004mg/kg,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0.016mg/kg~
5mg/kg;测定碑、硒、伊、钮的检出限为0.020mg/kg,适宜的测定浓度范围为0.080mg/kg〜50mg/kgo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1191原子荧光光谱仪
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298-200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sludgeofindustrialwasteliquidtreatment
工业废液(或废水)经强碱(氢氧化钠、石灰乳或碳酸钠等)或硫化钠沉淀后形成的含有难溶于水且
相对稳定的金属化合物、有机废物等的复杂非均质体。
注:工业废液处理污泥经压滤后含水60%〜90%。主要包括金属表面处理产生的含重金属的污泥以及电子行
1
GB/T36690—2018
业、线路板制造业及其他行业废液处理产生的含重金属污泥。
4一般规定
4.1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二
级水。试验中所用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吋,均按GB/T602和GB/T603
的规定制备。
4.2对未知成分的污泥样品,在进行定量检验前可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和
含量进行快速筛查。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筛查法操作步骤参见附录B。
4.3汞(Hg)、做(Bi)、碑(As)、鋪(Sb)和硒(Se)元素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为仲裁法。氢化物
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中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
4.4消解罐和试验所用到的玻璃容器洗净后置于盛有硝酸溶液(1+1)的具盖容器中浸泡12h或荡
洗,再依次用自来水和二级水冲洗干净,置于洁净的环境中晾干。
4.5配制好的元素标准溶液置于塑料容器或玻璃容器中密封保存。元素标准溶液一般配制成浓度为
0.1mg/mL或1mg/mL的标准贮备液,在常温(15°C〜25°C)下保存,有效期一般为2个月;在0°C〜
5°C下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0.05mg/mL及其以下浓度的标准溶液在0°C〜5°C下保存,有效期为
1个月。当标准溶液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
4.6污泥中锡含量大于100mg/kg的高锡污泥中锡的消解按6.4.3操作。污泥中银含量大于
100mg/kg的高银污泥中银的消解按6.4.4操作。
5样品制备
5.1仪器设备
5.1.1鼓风干燥箱:能控制温度为105°C+2°CO
5.1.2土壤干燥箱:能控制温度为35°C±5°C。
5.1.3带盖容器:搪瓷材质或其他防水且不吸收水分的材质。
5.1.4研钵:玛瑙材质。或其他如石英、氧化铝、陶瓷等材质。
5.1.5实验室球磨机:玛瑙材质。或其他如氧化铝、陶瓷等材质。
注:在确认研磨设备不引入待测元素的前提下也可使用实验室万能粉碎机(不锈钢粉碎槽,钢制刀片)对工业废液
处理污泥样品快速粉碎。
5.1.6尼龙筛:180}imo
5.2采样和保存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的样品采集按HJ/T298-2007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样品保存按HJ/T20—
1998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
5.3制样步骤
5.3.1工业废液处理污泥样品制备流程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样品的制备流程参见附录C。
5.3.2新鲜工业废液处理污泥的制备
采集预先已经过电动搅拌处理的新鲜工业废液处理污泥样品(以下简称新鲜污泥样品),用手工挤
2
GB/T36690—2018
捏法再次充分混匀,装入塑料密封袋中,挤压出袋内空气,室温阴凉处保存,保存期为7天。
5.3.3风干工业废液处理污泥的制备
带盖容器打开容器盖,自然状态下风干,或置于土壤干燥箱中,于35°C±5°(:下风干。置于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带盖容器质(刃。),精确至0.01go
将约200g新鲜污泥样品转移至带盖容器中,称量总质(“八),精确至0.01go打开容器盖自然状
态下风干,或将容器盖、容器和污泥样品一并置于土壤干燥箱中于35°C±5匸下风干。
风干完成(风干后样品的烘干干燥减量应不大于5.0%)后盖上容器盖,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取出立即称量带盖容器和风干工业废液处理污泥样品(以下简称风干污泥样品)的总质(〃“),精确至
0.01go
将样品置于研钵或实验室球磨机中研磨至全部通过尼龙筛,装入塑料密封袋中•室温阴凉处保存。
5.3.4烘干工业废液处理污泥的制备
带盖容器置于鼓风干燥箱中,打开容器盖,于105°C±2°C下烘干1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量带盖容器质(〃m),精确至0.01go
将约200g新鲜污泥样品转移至带盖容器中,称量总质(/«,),精确至0.01g。打开容器盖,将容
器盖、容器和污泥样品一并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105°C±2°C下烘干至质量恒定。
烘干完成后盖上容器盖,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立即称量带盖容器和烘干工业废液处理污
泥样品(以下简称烘干污泥样品)的总质(〃“),精确至0.01g。
将样品置于研钵或实验室球磨机研磨至全部通过尼龙筛,重新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
装入塑料密封袋中,室温阴凉处保存。
5.4试验数据处理
风干或烘干过程的干燥减量以质量分数"。计,按式(1)计算:
m1—/fi0
式中:
〃“一一带盖容器和新鲜污泥样品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带盖容器和风干污泥样品(或烘干污泥样品)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一一带盖容器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符合以下规定:
——当干燥减量不大于30%吋,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平均值的1.5%;
——当干燥减量大于30%时,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平均值的5%。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6.1原理
工业废液处理污泥样品经过常压消解或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试
验溶液中待测元素特征发射光谱的强度,采用标准曲线法并结合内标校正测定试验溶液中各待测元素
含。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干扰和消除参见附录Do
6.2试剂或材料
6.2.1硝酸。
3
GB/T36690—2018
6.2.2盐酸。
6.2.3盐酸溶液:l+lo
6.2.4氨水溶液:1+1。
6.2.5轮标准贮备溶液:1mL溶液含铉(Y)lmg。准确称取0.1270g高纯三氧化二^(Y2():j质量分
数不小于99.5%)溶于少量硝酸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2+98)稀释至刻度,摇匀。
6.2.6轮标准使用溶液,按下列方法进行制备:
a)轮标准使用溶液I:1mL溶液含轮(Y)lMgo用移液管移取1mL轮标准贮备溶液(6.2.5),置
于10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2+98)稀释至刻度,摇匀(适用于水平炬管轴向观测ICP-
OES);
b)轮标准使用溶液n:1mL溶液含轮(Y)20“g。用移液管移取20mL轮标准贮备溶液(6.2.5),
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2+98)稀释至刻度,摇匀(适用于垂直炬管径向观测
ICP-OES)。
6.2.7单元素标准贮备液:使用优级纯、高纯化学试剂或高纯金属(主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不小于
99.99%)配制成1mg/mL的单元素标准贮备液。
6.2.8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将单元素标准储备液按表1分组配制成多元素标准
混合溶液,每种单元素的浓度不超过0.1mg/mL。在混合前应使用ICP-OES检测每种单元素标准溶液
中是否含有其他待测元素,并确认其含量不影响其他待测元素的准确度时方可配制混合标准溶液。
表1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分组情况
分组元素
1Al、As、Ba、Be、Bi、Ca、Cd、Co、Cr、Cu、Fe、Mn、Ni、Pb、Se、Sr、V、Zn
2Ag
3Mo、Pd、Sb、Ti
4Au
5Hg
6Sn
6.3仪器设备
6.3.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使用的氮气纯度应不小于99.995%。
6.3.2电热板。
6.3.3微波消解仪:配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具有温度控制和程序升温功能,温度控制精度±2.5°C。
6.3.4滤纸:慢速定量滤纸或与其相当者。
6.3.5离心机:离心速度为2000r/min—3000r/min0
6.4试验溶液的制备
6.4.1称样
新鲜污泥样品:称取1.0g〜5.0g,精确至0.0002g0
烘干污泥样品:称取O.lg〜0.5g,精确至0.0002go
4
GB/T36690—2018
6.4.2污泥样品的全消解
6.4.2.1常压消解法
将试样置于150mL高脚烧杯中,烘干污泥样品加入约2mL水湿润(新鲜污泥样品不加水),加
15mL盐酸、5mL硝酸,在通风橱内置于电热板上低温缓慢加热,保持溶液不沸腾,蒸发至剩约3mLo
如果消解不完全可以重复以上操作。取下稍冷,加5mL盐酸、20mL水,置于电热板上继续加热使残
渣溶解(约2min)。消解完成后取下烧杯,冷却至室温,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同时同样制备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
6.4.2.2微波消解法
将试样置于微波消解仪的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烘干污泥样品加入约2mL水湿润(新鲜污泥样品
不加水),加入8mL盐酸、2mL硝酸。使样品与消解液充分接触,若有剧烈的化学反应,待反应结束后
再将消解罐装入微波消解仪中,按表2升温程序进行消解。程序运行完毕冷却15min〜30min,使罐内
压力降至常压,在通风橱中开盖冷却。用少量水将试验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堆坍或玻璃烧杯中,置于
电热板上于约180°C赶酸至约剩3mL(或直接将消解罐置于配套控温电热器孔位中于约180°C赶酸至
约剩3mL)0取下稍冷,再加入5mL盐酸,20mL水,置于电热板上继续加热使残渣溶解(约2min),
取下,冷却后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吋同样制备空白试验溶液,除
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
表2微波消解升温程序
升温时间/min消解温度/°c保持时间/min
5室温-^1002
5100—1503
5150—18025
6.4.3高锡污泥中锡元素的消解
6.4.3.1常压消解法
将试样置于150mL高脚烧杯中,烘干污泥样品加入约2mL水湿润(新鲜污泥样品不加水),加入
5mL盐酸,低温加热蒸发至近干,再分两次共加入10mL盐酸,低温加热蒸发至黏稠状或约剩1mL〜
2mL,取下烧杯,立即延壁淋洗加入20mL盐酸,冷却至室温,再将消解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时同样制备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
液相同。
6.4.3.2微波消解法
将试样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烘干污泥样品加入约2mL水湿润(新鲜污泥样品不加水),加入
5mL盐酸,按设定温度120°C、吋间10min的消解程序对样品进行消解,消解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
少量水多次吹洗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壁,将消解液转移至事先加入20mL盐酸的250mL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同吋同样制备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
相同。
5
GB/T36690—2018
6.4.4高银污泥中银元素的消解
将试样置于150mL高脚烧杯中,烘干污泥样品加入约2mL水湿润(新鲜污泥样品不加水),并使
试样分散,加入20mL盐酸溶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溶液约为10mL,取下稍冷,加入约3.5mL硝酸,
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溶液约剩2mL~4mL,取下稍冷,加10mL水,趁热用中速定性滤纸以倾泻法过滤,
滤液用250mL容量瓶盛接,用水洗涤烧杯6次〜7次,将烧杯中的沉淀全部转移到漏斗中,再用蒸憾水
洗涤滤纸5次〜6次,洗液合并收集于容量瓶中。
以10mL氨水溶液溶解漏斗上的沉淀,另取10mL氨水溶液冲洗高脚烧杯后转移到漏斗上,滤液
用另一个250mL容量瓶盛接,洗涤滤纸8次〜10次(若样品沉淀量大,洗涤过滤困难,可用玻璃棒将滤
纸捅破,直接洗涤滤纸8次〜10次),洗液合并收集于容量瓶中。
用水分别将酸性滤液和氨性滤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测定酸性滤液和氨性滤液中的银含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5931-2021 肥料增效剂 腐植酸 2021-12-02
- HG/T 5933-2021 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2021-12-02
- HG/T 5935-2021 黄腐酸微量元素肥料 2021-12-02
- HG/T 5938-2021 腐植酸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 测定自动电位滴定法 2021-12-02
- HG/T 5936-2021 腐植酸碳系数测定方法 2021-12-02
- HG/T 5932-2021 肥料增效剂 海藻酸 2021-12-02
- HG/T 5934-2021 黄腐酸中量元素肥料 2021-12-02
- HG/T 5920-2021 粗碳酸锰 2021-12-02
- HG/T 5918-2021 电池用硫酸钴 2021-12-02
- HG/T 5919-2021 电池用硫酸镍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