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05-2023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1305-2023 Nutrient-rich multi-level integrated aquaculture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seawater pond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1305-2023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7-22
实施日期
2023-08-22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1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05—2023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for

seawaterpond

2023-07-22发布2023-08-2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1305—20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

站、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玉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三门县张磊青蟹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景波、肖国强、周凡、张翔、黄晓林、贝亦江、丁雪燕、陈丽芝、范建勋、

丁理法、刘顺、吴国豪、於俊琦、金晶、姚高华、滕爽爽、胡利华、陈琛、张磊、李敏、陈然、胡高

宇、蔡逸龙、袁帆、李衡。

I

DB33/T1305—2023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与池塘要求、池塘准备、苗种放

养、饵料投喂、养成管理、起捕、养殖尾水排放。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池塘滩涂贝类、虾类、蟹类的综合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SC/T7015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SC/T910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3/T395.1三疣梭子蟹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DB33/T398.1拟穴青蟹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DB33/T398.2拟穴青蟹第2部分:养殖技术

DB33/T2473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forseawaterpond

根据养殖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不同营养级水平,通过低营养级滩涂贝类和较高营养级甲壳类的综合

养殖,调节池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资源利

用最优化的海水池塘养殖方式。

3.2

环沟circularditch

在池塘内开挖的用于蓄水、促进水交换和进行虾蟹养殖的沟渠。

3.3

滩面mudflat

环沟包围的滩涂表面层。

4环境与池塘要求

1

DB33/T1305—2023

4.1环境要求

4.1.1底质

池塘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

4.1.2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盐度15~25为宜。

4.2池塘要求

4.2.1池塘结构

长方形、东西向,面积13340平方米(20亩)~20010平方米(30亩)为宜,水深1.3米~2.0米。

池塘内开挖环沟或纵沟,滩面占比不宜大于50%,单块滩面667平方米(1亩)~1334平方米(2亩)为

宜,环沟深1.0米~1.5米,滩面水深0.3米~0.5米,滩面平坦,涂质柔软、细腻结实。池塘结构图见

附录A。

4.2.2配套设施

4.2.2.1进排水

设置独立的进水、排水闸门与拦网设施,进水口设置网目60目以上筛绢网,排水处安装网目20目

防逃网。

4.2.2.2增氧

以底增氧设施为宜,均匀布置于环沟中,每667平方米(1亩)池塘配套增氧机的功率为0.10千瓦~

0.20千瓦;水面增氧搭配水车式增氧机或耕水机,每667平方米(1亩)池塘配套增氧机的功率为0.15

千瓦~0.30千瓦。

4.2.2.3隐蔽物及其他

设置网片、塑料框等蟹类隐蔽栖息设施,并在滩面设置防护网,可在堤坝四周设置防逃网。养殖

缢蛏的池塘可在养殖区域铺设底铺网,符合DB33/T2473的规定。

5池塘准备

5.1除害消毒

干露滩面,用网目20目~40目筛网淌袋刮除滩面敌害生物。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进行消毒,常用

清塘药物及用法用量见表1,药效消失后进水。

表1常用清塘药物及用法用量

药效消失时间

药物名称规格型号用量使用方法

生石灰颗粒或块状每平方米200克~250克干法清塘;化浆后泼洒10

漂白粉有效氯>30%水位10厘米,每平方米15克/~22克干法清塘;兑水溶解后泼洒1

2

DB33/T1305—2023

5.2进水

放养前10天~15天,第1次进水淹没滩面30厘米,进水宜选在晴天进行。

5.3饵料培育

苗种播撒前7天~10天,培肥水质,使水色呈浅茶色或浅绿色,透明度30厘米~40厘米。

6苗种放养

6.1苗种

6.1.1养殖品种

滩涂贝类宜选择缢蛏、泥蚶、青蛤等种类;虾类宜选择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等种类;蟹类宜选

择三疣梭子蟹或拟穴青蟹。

6.1.2养殖模式

宜采用贝-虾、贝-虾-蟹组合。具体推荐贝-南美白对虾、贝-南美白对虾-青蟹、贝-脊尾白虾-青

蟹,贝-脊尾白虾-梭子蟹等四种模式。

6.1.3苗种质量

体表洁净、肢(壳)体完整、规格均匀、活力强。南美白对虾苗种还应检疫合格。

6.2放养

6.2.1贝苗

6.2.1.1规格和密度

泥蚶和青蛤规格为200粒/千克~400粒/千克,放养密度为400粒/平方米~500粒/平方米为宜。缢

蛏苗规格为3000粒/千克~5000粒/千克,放养密度以400粒/平方米~500粒/平方米为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