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5/T 240-2024 研学旅行综合评价指南
DB4105/T 240-2024 Research-study tra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CCSA12
4105
安阳市地方标准
DB4105/T240—2024
研学旅行综合评价指南
2024-10-14发布2024-11-15实施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5/T240—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主体...........................................................................2
6评价内容...........................................................................2
7评价方法...........................................................................6
8评价结果运用.......................................................................7
附录A(资料性)研学旅行对学生评价表.................................................9
附录B(资料性)研学旅行对学校评价..................................................10
附录C(资料性)研学旅行对第三方服务机构评价表......................................11
附录D(资料性)对基地(营地)评价..................................................12
I
DB4105/T24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安阳市教育局、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付强、李静、廖方方、白洁、郭敬东、朱琰、张中杰、李佳欣、李文莉、杨
艳丽、宋铮。
II
DB4105/T240—2024
研学旅行综合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研学旅行的评价原则、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方法及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的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综合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4105/T155-2021研学旅行组织与服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4105/T155-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研学旅行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等方式开
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来源:DB4105/T155-2021,3.1,有修改]
3.2
主办方
有明确研学旅行主题和教育目的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方。
[来源:DB4105/T155-2021,3.2]
3.3
承办方
与研学旅行活动主办方签订合同,具备相关资质,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专业机构。
[来源:DB4105/T155-2021,3.3]
3.4
供应方
向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供应各种所需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包括提供场地、原材料、设备、能源、劳务
和资金等。
[来源:DB4105/T155-2021,3.4]
4评价原则
4.1客观性
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评价结果不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1
DB4105/T240—2024
4.2全面性
评价对象包括研学旅行的学生、交通、课程、导师、场所、餐饮、住宿、安全、管理制度等全部要
素。
4.3具体性
评价内容包括研学旅行的具体事件、人员、场所、环境等要素。
4.4过程性
评价范围包括研学旅行的全过程。
5评价主体
5.1对学生、第三方服务机构、基地(营地)的评价,中小学为主导,第三方服务机构、基地(营地)及
其合作机构参与。
5.2对中小学的评价,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中小学、第三方服务机构、基地(营地)及其合作机构参
与。
6评价内容
6.1对学生评价
6.1.1研学前准备
6.1.1.1知识预习情况
知识预习是研学旅行的基础。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时,关注其是否对即将访问的地点、涉及的学科
领域有初步了解,是否主动搜集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科学原理等。预习的深度与广度
直接影响学生在旅行中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激发。
6.1.1.2安全意识与知识
安全是研学旅行的首要保障。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知识时,重点考察其是否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学生是否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能否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行动,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6.1.1.3个人装备检查
个人装备是研学旅行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评价时,宜检查学生是否根据研学目的地的特点准备了
必要的装备,如适合徒步的鞋子、防晒防雨的衣物、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必要的医疗用品等。学生是
否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装备,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装备自救,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6.1.1.4提问与探究能力
研学旅行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深入探究。评价时,宜关注学生是否具备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能
否围绕研学主题或目标提出具体、深入的问题;是否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如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
能力,以及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6.1.2研学中实施
2
DB4105/T240—2024
6.1.2.1知识掌握与运用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座、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不仅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还学会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评价时,宜观察学生能否准确识别并解释旅行中遇
到的相关现象,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如历史遗迹的识别、自然科学原理的应用等,以此
评估其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能力。
6.1.2.2实践能力与表现
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关注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
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
6.1.2.3团队协作与沟通
6.1.2.3.1沟通与合作能力
6.1.2.3.1.1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包括面对面交流、小组会议及线上平台等,信息准确传递,意见
及时反馈。
6.1.2.3.1.2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6.1.2.3.2团队凝聚力培养
6.1.2.3.2.1通过游戏、团队建设训练等活动,增进成员间的了解与信任,提升团队凝聚力。
6.1.2.3.2.2强化团队成员对共同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6.1.2.3.3领导力与角色担当
6.1.2.3.3.1在研学旅行中,为团队成员提供领导机会,如担任小组长、项目负责人等,锻炼其领导
能力和责任感。
6.1.2.3.3.2强调每位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价值,鼓励大家勇于担当,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6.1.2.3.4综合评价
研学旅行强调团队合作,这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评价时,宜考察学生在团队中的
角色定位、沟通协作能力、领导力及冲突解决能力。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团队讨论,有效表达自己
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意见,共同为达成目标而努力。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和高效的沟通机制是评价的
关键。
6.1.2.4问题解决与创新
面对研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评价时,
宜关注学生是否能主动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尝试解决方案,特别是鼓励那些能够跳出常规
思维框架,提出创新性见解和解决方案的学生。
6.1.2.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研学旅行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契机。评价时宜关注学生的责任感、尊重他人、爱
护环境等情感态度,以及对待文化遗产、自然资源的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对旅行目的地的态
度、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6.1.2.6安全意识与纪律
3
DB4105/T240—2024
安全是研学旅行的首要前提。评价时,宜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纪律性。这包括学生是否遵守
交通规则、旅游景区的安全规定,是否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在集体活动中是否保持良好的纪律性,
确保整个行程的安全有序。
6.1.3研学后总结
6.1.3.1评价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包含信息记录、体验感悟、反思应用、团队贡献等。
6.1.3.2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文本成果,包含书写、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知识运用的准确性和问
题分析的逻辑性,观点和见解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问题解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等。
6.1.3.3评价学生的影像成果,包含思想价值、艺术与技术价值、独特性、创新性等。
6.1.3.4评价学生的制作成果,包含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技术技法、独特性、创新性等。
6.2对中小学评价
6.2.1对中小学研学指导教师评价
6.2.1.1教学开始前,研学旅游指导师收集学生、学校及其他相关方的教学信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JF 1880-2020 250 MHz~110 GHz口面天线增益校准规范(外推法) 2020-11-26
- JJF 1877-2020 水声材料声学性能参数测量系统(脉冲管法)校准规范 2020-11-26
- JJF 1879-2020 互感器合并单元校准规范 2020-11-26
- GA/T 543.20-2020 公安数据元(20) 2020-11-23
- JJF 1873-2020 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校准规范 2020-11-26
- JJF 1876-2020 波形记录仪校准规范 2020-11-26
- GA/T 2000.290-2020 公安信息代码 第290部分:居民身份证销毁原因代码 2020-11-23
- JJF 1875-2020 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监测仪校准规范 2020-11-26
- JJF 1076-2020 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 2020-11-26
- JJF 1874-2020 (自动)核酸提取仪校准规范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