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BCF 002-2024 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技术规范

T/NBCF 002-2024 City building digital twin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NBCF 002-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27
实施日期
2024-07-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宁波市计算机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相关的基本规定、数据准备、模型构建、模型简化、质量检查、数据更新和成果整理等内容。(1)对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解释说明;(2)对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的所涉及的时空参考系、作业区划分、模型单元分级、数据格式、元数据要求、加工流程和安全要求进行了规范;(3)提出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涉及的数据种类和源数据要求;(4)将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划分为几何信息加工、属性信息加工、关系信息加工、业务信息加工和数模融合几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方 法进行了规范;(5)提出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简化方法,从数据规约和轻量化两个维度对模型简化进行了规范说明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慈溪市数据服务中心、宁波工程学院、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中航安贞(浙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语行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胡叶挺、赵剑钧、周威、陈建杰、尹天鹤、孙华、方磊、邱丽霞、徐嘉楠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99

CCSL70

NBCF

团体标准

T/NBCF002—2024

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igitalTwinDataProcessingofUrbanBuilding

2024-06-27发布2024-07-15实施

宁波市计算机学会  发布

目次

前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数字孪生digitaltwin...............................................................1

3.2房屋建筑实体buildingentity........................................................1

3.3房屋建筑模型buildingmodel........................................................2

3.4业务场景businessscenario..........................................................2

3.5业务模型businessmodel............................................................2

3.6数据加工dataprocessing............................................................2

3.7源数据sourcedata..................................................................2

3.8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digitaltwinmodelofbuilding....................................2

3.9模型单元modelunit...............................................................2

3.10轻量化lightweighting.............................................................2

3.11表达模型expressionmodel.........................................................2

3.12数模融合dataandmodelfusion.....................................................2

3.13模型构建modelconstruction........................................................2

3.14数据归约datareduction............................................................2

3.15质量检查qualitychecking..........................................................2

3.16质量元素qualityelement...........................................................2

4缩略语...............................................................................3

5基本规定.............................................................................3

5.1空间参考系.......................................................................3

5.2时间基准.........................................................................3

5.3建模作业区划分...................................................................3

5.4模型原点及单体化模型轴心点.......................................................3

5.5模型单元分级.....................................................................3

5.6模型单元分类与编码...............................................................3

5.7数据格式.........................................................................3

5.8元数据要求.......................................................................3

5.9数据加工流程.....................................................................4

5.10数据安全要求....................................................................4

6数据准备.............................................................................5

6.1需求分析.........................................................................5

6.2源数据范围.......................................................................5

6.3源数据要求.......................................................................6

6.4准备过程记录.....................................................................6

7模型构建.............................................................................6

7.1概述.............................................................................6

7.2源数据预处理.....................................................................7

7.3几何信息加工.....................................................................7

7.4属性信息加工.....................................................................7

7.5关系信息加工.....................................................................7

7.6业务信息加工.....................................................................7

7.7数模融合.........................................................................8

8模型简化.............................................................................8

8.1数据归约.........................................................................8

8.2轻量化...........................................................................9

9质量检查.............................................................................9

9.1概述.............................................................................9

9.2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质量检查....................................................10

9.3表达模型质量检查................................................................10

10数据更新...........................................................................10

11成果整理...........................................................................10

11.1数据文件.......................................................................10

11.2文档资料.......................................................................10

附录A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质量错漏分类...............................................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宁波市计算机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慈溪市数据服务中心、宁波工程学院、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中航安贞(浙

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语行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胡叶挺、赵剑钧、周威、陈建杰、尹天鹤、孙华、方磊、邱丽霞、徐嘉楠。

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加工相关的基本规定、数据准备、模型构建、模型简化、

质量检查、数据更新和成果整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市域房屋建筑数字孪生的数据加工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301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GB/T51269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GB/T39409北斗网格位置码

GB/T39610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

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37973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GB/T43697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分类分级规则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43441.1信息技术数字孪生第1部分:通用要求

CJJ/T319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

CJJ/T103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T157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JGJ/T448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

CH/T9008.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

CH/T9008.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

CH/T9008.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CH/T9009.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第1部

分:数字线划图

CH/T9009.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l:100000数字高

程模型

CH/T9009.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正

射影像图

3术语和定义

3.1数字孪生digitaltwin

具有保证物理状态和虚拟状态之间以适当速率和精度同步的数据连接的特定目标实体的数字化表

示。

[来源:GB/T43441.1,3.4]

3.2房屋建筑实体buildingentity

现实世界中的房屋建筑物理对象。

3.3房屋建筑模型buildingmodel

在数字虚拟空间中创建和呈现的房屋建筑三维模型。

3.4业务场景businessscenario

业务场景指的是组织在进行某一项业务或活动时,所面临的具体环境、条件、情境以及相关的参与

者、流程和信息,是描述一项业务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包括其中的各个环节、相关因素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

3.5业务模型businessmodel

业务模型是对业务运行逻辑的抽象描述,包含业务功能、业务过程、业务规则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

3.6数据加工dataprocessing

为构建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而开展数据准备、模型构建、模型简化等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的总称。

3.7源数据sourcedata

为构建城市建筑数字孪生模型而收集的基础地理、勘察测绘、设计施工、普查调查以及业务运行等

相关数据的总称。

3.8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digitaltwinmodelofbuilding

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房屋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目的是结合业务场景,将城市房屋建筑实体映射到

数字虚拟空间,以数字化的方式表征城市房屋建筑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状态和行为特征。

3.9模型单元modelunit

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中承载房屋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

3.10轻量化lightweighting

为提升城市建筑数字孪生在平台中的显示性能和计算效率,对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几何、纹

理、属性等数据化简压缩,从而生成表达模型的过程。

3.11表达模型expressionmodel

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经轻量化处理后的结果。

3.12数模融合dataandmodelfusion

利用业务模型对加工后的结果数据进行组织、关联和集成,以支持完成应用所需的估计、判断和决

策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形成语义明确的城市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过程。

3.13模型构建modelconstruction

对源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生成几何、属性、语义、关系和业务信息匹配的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

过程。

3.14数据归约datareduction

在保证数据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精简数据量。

3.15质量检查qualitychecking

依据质量标准对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质量进行检查的活动。

3.16质量元素qualityelement

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1nformationModel/Modeling)

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

DLG:数字线划图(DigitalLineGraphic)

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OrthophotoMap)

LOD:细节层次(LevelofDetail)

5基本规定

5.1空间参考系

5.1.1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1.2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时间基准

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

5.3建模作业区划分

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宜根据模型分布范围及工作量合理划分作业区域。

5.4模型原点及单体化模型轴心点

同一城市的模型原点宜统一设置,单体模型轴心点定义应统一,水平方向在模型的中心点,竖直方

向归底。

5.5模型单元分级

5.5.1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所包含的模型单元应分级建立,可嵌套设置,根据业务场景对房屋建筑模

型单元表现精细度的不同需求,模型单元可分为粗略模型、基础模型、精细模型和高精模型四个级别。

5.5.2模型单元的精细度分级宜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T51301中4.2的有关规定。可根据业务场景的实际

需要,在基本等级之间扩充模型单元精细程度。

a)粗略模型单元精细度宜对应项目级模型单元,侧重表达房屋建筑的体块特征;

b)基础模型单元精细度宜对应功能级模型单元,侧重表达房屋建筑的三维框架和表面;

c)精细模型单元精细度宜对应构件级模型单元,侧重表达房屋建筑的三维框架、室内外表面、重

要区域和重要要素;

d)高精模型单元精细度宜对应不低于构件级模型单元,侧重表达房屋建筑三维框架、室内外表面

及细节。

5.6模型单元分类与编码

5.6.1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应生成模型单元唯一的标识代码,标识代码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T39409的北斗网格位置码对模型单元进行空间统一标识编码。

5.6.2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宜对模型单元进行分类编码,分类编码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

51269的有关规定。

5.7数据格式

房屋建筑数字孪生数据宜采用通用格式,具体涉及模型的几何数据、纹理数据、属性数据、关系数

据、业务数据及元数据的数据类型及其格式。

5.8元数据要求

应依据GB/T19710标准,引入标识信息、参照系、空间表示、数据质量、内容信息、元数据扩展信

息六大部分,元数据仅定义作业单元。元数据定义应包括但不限于表1所示内容。

表1元数据信息

序号元数据名称英文缩写名数据类型约束/条件样例说明

1数据名称DataName字符型M项目名全称

2项目来源ProjSource字符型O*****

3平面坐标系PlaneCS字符型M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高程基准HeightDatum字符型M1985国家高程基准

5地名地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