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425-2015 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价
DB22/T 2425-2015 DB22/T 2425-2015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Unit Evalu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0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425—2015
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价
Ruraltourismdemonstrationunitsratingstandard
2015-12-15发布2016-01-25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42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旅游局、东北师范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赵晓君、蔡跃玲、高飞、王作华、王跃进、王荣成、朱照明、胡海军。
I
DB22/T2425—2015
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的基本条件、评定内容和评分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
GB/T15566.9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旅游ruraltourism
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
旅游形式。
4基本条件
4.1国家行政建制县(市、区)、乡(镇)、村。
4.2所辖经营单位应取得相应的经营资质。
4.3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4.4评定满分为500分,总分达到450分以上评定为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乡村旅游示范乡(镇)、
乡村旅游示范村。
5评定内容
5.1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指标
5.1.1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
5.1.2年乡村旅游收入。
5.1.3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
5.1.4乡村旅游示范乡(镇)个数占乡(镇)总数比重。
1
DB22/T2425—2015
5.2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效应指标
5.2.1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
5.2.2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
5.2.3带动本地区其他产业收入。
5.3环境保护指标
5.3.1环境质量通过市级以上环保部门评估。
5.3.2近三年内无重大污染事故。
5.3.3区域内无污染企业。
5.3.4绿化率不低于45%。
5.3.5景观协调,乡土特色突出。
5.3.6饮用水质量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5.4乡村旅游交通指标
5.4.1有公路通达旅游点,公路状况良好。
5.4.2区域内有高速公路出口,或距离乡村旅游点车程在半小时内。
5.4.3区域内旅游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科学、合理、美观,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5.5乡村旅游规划及产品
5.5.1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5.5.1.1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5.5.1.2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有乡村旅游发展章节。
5.5.2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的规模
5.5.2.1拥有AAAAA旅游景区。
5.5.2.2拥有AAAA旅游景区。
5.5.2.3拥有AAA旅游景区。
5.5.2.4拥有AA旅游景区。
5.5.3乡村旅游示范村数占村总数比重。
5.6乡村旅游服务
5.6.1公共卫生间
5.6.1.1应符合GB/T18973-2003的规定。
5.6.1.2分布合理,与接待能力相适应。
5.6.1.3男女卫生间分开设置。
5.6.1.4水冲式厕所,无异味。
5.6.1.5有残疾人使用的卫生设施。
5.6.2游览标识
5.6.2.1区域内各主要交通路口有乡村旅游指示牌。
5.6.2.2导览图、标识牌位置合理,内容清晰。
2
DB22/T2425—2015
5.6.2.3应符合GB/T15566.9及GB/T10001.1之规定,且乡土特色突出。
5.6.3通讯设施
布局合理,通讯方便,线路畅通,收费合理。
5.6.4游客接待
5.6.4.1接待制度健全,各接待环节协调有序。
5.6.4.2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态度热情,服务优良。
5.6.4.3餐饮单位持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率达95%,从业人员经过健康体检,加工制售食品安全规
范。
5.7乡村旅游管理
5.7.1有旅游市场管理队伍,市场规范有序。
5.7.2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接听及时,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圆满解决。
5.7.3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60%以上。
5.8乡村旅游营销
5.8.1积极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
5.8.2在市州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做过促销广告。
5.8.3有专门网页或与门户网站有链接,能够提供网上订餐、订房服务。
5.8.4有体现特色的乡村旅游logo、宣传口号和形象定位。
5.9乡村旅游安全
5.9.1有切实可行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5.9.2定期开展旅游安全教育活动。
5.9.3进出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道路安全提示。
5.9.4主要乡村旅游点消防、救护、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备、完好,有效。
5.9.5有专门机构负责乡村旅游安全。
5.9.6近三年无重大以上乡村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5.10乡村旅游发展后劲评估
5.10.1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
5.10.2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5.11农事体验类型
5.11.1种植业(果蔬、花卉等)。
5.11.2养殖业(蓄禽、观赏动物等)。
5.11.3渔业(水上养殖、捕鱼)。
5.12内涵特色评价。
5.12.1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5.12.2结合当地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内涵较丰富。
5.12.3具有一定的乡土文化内涵。
3
DB22/T2425—2015
5.13加分项目
5.13.1J1获得国家级旅游方面荣誉或称号
5.13.2J2获得省级旅游方面荣誉或称号
5.13.3J3获得市州级旅游方面荣誉或称号
6评分细则
6.1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评定见附录A。
6.2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评定见附录B。
6.3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见附录C。
4
DB22/T2425—2015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评定
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评定表见表A.1。
表A.1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评定表
大小项分项单位推荐评定
序号评定项目项分值分值自评单位单位
分分记分记分
值
1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指标95
1.1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0
1.1.190万人次以上30
1.1.2(70~90)万人次25
1.1.3(50~70)万人次20
1.1.450万人次以下10
1.2年乡村旅游收入25
1.2.13000万元以上25
1.2.2(2000~3000)万元20
1.2.3(1000~2000)万元15
1.2.41000万元以下10
1.3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20
1.3.110%以上20
1.3.25%~10%15
1.3.35%以下10
1.4乡村旅游示范乡(镇)个数占乡(镇)总数比重20
1.4.110%以上20
1.4.25%~10%15
1.4.35%以下10
2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效应指标55
2.1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25
2.1.115000元以上25
2.1.2(14000~15000)元20
2.1.3(13000~14000)元15
2.1.413000元以下10
2.2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0
2.2.15万以上20
2.2.23万~5万15
5
DB22/T2425—2015
表A.1(续)
序号评定项目大小项分项单位推荐评定
项分值分值自评单位单位
分分记分记分
值
2.2.31万~3万10
2.2.41万以下5
2.3带动本地区其他产业收入10
2.3.1500万元以上10
2.3.2300万元~500万元8
2.3.3300万元以下5
3环境保护指标40
3.1环境质量通过市级以上环保部门评估5
3.2近三年内无重大污染事故5
3.3区域内无污染企业10
3.4绿化率不低于45%10
3.5景观协调,乡土特色突出5
3.6饮用水质量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5
4乡村旅游交通指标20
4.1有公路通达旅游点,公路状况良好10
4.2区域内有高速公路出口,或距离乡村旅游点车程在半小时内5
4.3区域内旅游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科学、合理、美观,符合国家5
有关标准
5乡村旅游规划及产品11
0
5.1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
5.1.1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
5.1.2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有乡村旅游发展章节10
5.2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的规模70
5.2.1拥有AAAAA旅游景区25
5.2.2拥有AAAA旅游景区20
5.2.3拥有AAA旅游景区15
5.2.4拥有AA旅游景区10
5.3乡村旅游示范村数占村总数比重20
5.3.130%以上20
5.3.220%~30%15
5.3.310%~20%10
5.3.410%以下5
6乡村旅游服务70
6.1公共卫生间GB/T18973-2003相关要求20
6.1.1分布合理,与接待能力相适应5
6
DB22/T2425—2015
表A.1(续)
序号评定项目大小项分项单位推荐评定
项分值分值自评单位单位
分分记分记分
值
6.1.2男女卫生间分开设置5
6.1.3水冲式厕所,无异味5
6.1.4有残疾人使用的卫生设施5
6.2.游览标识20
6.2.1区域内各主要交通路口有乡村旅游指示牌10
6.2.2导览图、标识牌位置合理,内容清晰5
6.2.3符合GB/T15566.9及GB/T10001.1之规定,且乡土特色突5
出
6.3通讯设施布局合理,通讯方便,线路畅通,收费合理。15
6.4游客接待15
6.4.1接待制度健全,各接待环节协调有序5
6.4.2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态度热情,服务优良5
6.4.3餐饮单位持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率达95%,从业人员经过5
健康体检,加工制售食品安全规范。
7乡村旅游管理20
7.1有旅游市场管理队伍,市场规范有序5
7.2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接听及时,投诉能够10
得到及时圆满解决
7.3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60%以上5
8乡村旅游营销20
8.1积极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2/T 149-2002 水稻种子检疫操作规程 2002-09-30
- DB11/T 181-2003 电子市场质量管理通用规范 2003-02-15
- DB42/T 224-2002 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及杂交种田间种植检验操作规程 2002-12-09
- DB42/T 150-2002 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2002-09-30
- DB42/T 226-2002 黄冈名晒烟 2002-12-09
- DB42/T 152-2002 棉铃虫测报调查、资料统计规范 2002-09-30
- DB42/T 227-2002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02-12-09
- DB42/T 127-2002 银杏栽培技术规程 2002-12-09
- DB42/T 130-2002 核用银杏地方良种 2002-12-09
- DB42/T 128-2002 核用银杏地方良种 200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