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425-2024 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指南
DB4403/T 425-2024 Eco-climate Comfort Evaluation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市天文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 起草人:
- 胡媛媛、罗红艳、杨红龙、赵艳霞、张祎、孙擎、蔡银寅、密思、张丽、陈申鹏、丁钰琳、丁泽林、王丽娟。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425—2024
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指南
Guidanceforevaluationofeco-climaticcomfort
2024-01-16发布2024-02-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425—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指标......................................................................................................................................................1
5评价指标的确认..........................................................................................................................................2
6评价结果......................................................................................................................................................2
7评价标准使用方法......................................................................................................................................3
附录A(规范性)生态气候舒适度评分表................................................................................................5
附录B(规范性)指标值计算方法............................................................................................................7
参考文献..........................................................................................................................................................10
I
DB4403/T42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市天文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圳气象
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媛媛、罗红艳、杨红龙、赵艳霞、张祎、孙擎、蔡银寅、密思、张丽、
陈申鹏、丁钰琳、丁泽林、王丽娟。
II
DB4403/T425—2024
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确认、评价结果、评价标准使用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各行政区(含新区)开展的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QX/T494—2019陆地植被气象与生态质量监测评价等级
QX/T570—2020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
DB44/T2139.1—2018气象灾害防御第1部分:风险区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气候舒适度eco-climaticcomfort
健康人群在自然环境下,对气候、生态和环境因子综合感觉的适宜程度。
3.2
气候平均值climatologicalnormal
最近连续3个整年代的气象要素平均值。
[来源:QX/T570—2020,3.2]
注:本文件的气候平均值以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数据为准。
3.3
考核气象站点evaluativemeteorologicalstation
具有连续10年及其以上气象观测数据的区域气象观测站。
注: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预报服务需求,
以及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补充建设的地面气象观测站。
3.4
区域平均值regionalaverage
各行政区(含新区)范围内符合考核气象站点(3.3)要求的站点气象要素平均值。
4评价指标
1
DB4403/T425—2024
4.1评价指标由3项一级指标以及19项二级指标构成,各级指标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2一级指标评价目的和内容如下:
a)气候舒适程度:评价一地气候的宜居性优势,由气候天然容量、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舒适
日数、年适宜温度日数、年适宜湿度日数、年适宜风日数、年适宜降水日数、热岛强度变
化量、气候旅游指数舒适日数等8项二级指标构成;
b)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地生态环境质量,由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PM2.5浓度达优日数、植被
生态质量指数变化量、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等4项二级指标构成;
c)气候不利条件:评价一地气候的不利影响,由年高温日数、年暴雨日数、雷电综合风险指
数、年大风日数、年短时强降水日数、年最长连续无雨日数、年寒冷日数等7项二级指标
构成。
注:一级指标气候舒适程度及气候不利条件包含的15项二级指标为气象类指标;一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包含的4
项二级指标为非气象类指标。
5评价指标的确认
5.1指标值确定
5.1.1气象类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涉及气象要素的评价指标,以区域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b)气候平均值按照QX/T570—2020中B.1要求确定。
5.1.2非气象类指标的确定,按实际资料长度计算指标值。
5.2时段划分
日历年为1月~12月。
5.3指标值计算
5.3.1气候天然容量计算方法应符合B.1的要求。
5.3.2人居环境舒适度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应符合B.2的要求,计算达到等级为舒适的天数。
5.3.3热岛强度变化量计算方法应符合B.3的要求。
5.3.4气候旅游指数计算方法应符合B.4的要求。
5.3.5空气质量指数按照HJ633—2012中4.4.1规定的方法计算,计算“优”(AQI≤50)和“良”
(50<AQI≤100)的天数占/当年总天数的比例。
3
5.3.6PM2.5浓度按照HJ633—2012中4.1规定的范围,计算PM2.5浓度达优(PM2.5浓度≤35μg/m)
日数。
5.3.7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量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应符合B.5的要求。
5.3.8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计算方法应符合B.6的要求。
5.3.9选取雷暴日频次和地闪密度两个因子作为雷电综合风险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应符合B.7的要
求。
6评价结果
6.1对生态气候舒适度各项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评价指标、等级阈值和评价等级要求见附录A。
2
DB4403/T425—2024
6.2生态气候舒适度评价等级划分为A(优)、B(良)、C(一般)3个等级,评价等级划分见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3743-1986 KΠ-503用Ⅰ型顶杆式冲头 1986-07-14
- SHS 04345-2004 HS441型换筒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SJ 778-1974 3DD70型NPN硅合金扩散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1974-10-01
- HB 4-118-1976 金属导管半柔性连接 1976-10-27
- QJ 1163.10-1987 端面环形槽塞规(L=18~315) 1987-03-31
- HB 7344.6-1996 数控机床用夹具元件 长方形基础板 1996-09-13
- JB/T 7378-2010 烧结铁基制品 碳氮共渗层深度的金相法测定 2010-02-21
- QJ 1482-1988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环境试验要求 1988-04-15
- HB 0-30-1983 槽形型材桁条的缺口 1984-05-31
- SJ 50924/3-2002 CTK403型有可靠性指标的瓷介固定电容器详细规范 200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