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69-2022 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等级
DB35/T 169-2022 Forest site classification and site quality ranking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起草人:
- 蔡小英、郭恩莹、何国生、洪端芳、石伟生、许雪玲、范金顺、高兆蔚、蔡元晃、兰思仁、林如青、陈存及。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69—2022
代替DB35/T169—1993
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等级
Forestsiteclassificationandsitequalitygrade
2022-04-25发布2022-07-25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16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森林立地分类........................................................................2
5立地质量等级划分...................................................................14
附录A(规范性)福建省立地亚区简图...................................................32
附录B(资料性)树种中文名与学名对照表...............................................33
参考文献..............................................................................37
I
DB35/T16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5/T169—1993《森林立地分类》,与DB35/T169—199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1993年版的2.7~2.19);
——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3.1、3.2、3.3、3.4、3.5、3.6,1993年版的2.1、2.2、2.3、
2.4、2.5、2.6);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3.7、3.8、3.9);
——更改了森林立地分类区范围、分类系统表述形式和表格编排样式(见4.1、4.2,1993年版的
第3章、附录A);
——更改了立地质量等级肥沃级、较肥沃级、较瘠薄级、瘠薄级为肥沃级、较肥沃级、中等肥沃
级、瘠薄级四个立地质量等级(见第5章,1993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各立地亚区各立地质量等级的适宜树种(见表11~表19,1993年版的各立地质量等级
表);
——增加了福建省立地亚区简图(见附录A);
——增加了树种中文名与学名对照表(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小英、郭恩莹、何国生、洪端芳、石伟生、许雪玲、范金顺、高兆蔚、
蔡元晃、兰思仁、林如青、陈存及。
II
DB35/T169—2022
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立地质量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的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林业生产经营全
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立地区域sitearea
森林立地分类一级区划单位,是对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不同将森林立地区划为不同范围。
注: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热量分异、干湿分异、大地貌区地貌分异等,命名采用地理位置+热量带,如
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其号志为罗马数字:Ⅰ、Ⅱ、Ⅲ......。
3.2
立地区siteregion
森林立地分类二级区划单位,是对立地区域内次一级的水热分异规律的不同将立地区域继续区划为
不同范围。
注:命名采用地理区域名+大地貌,如浙闽沿海低山丘陵立地区;其号志为阿拉伯数字:1、2、3......。
3.3
立地亚区sitesub-region
森林立地分类三级区划单位,是对立地区内区域分异的不同将立地区继续区划为不同范围。
注:立地亚区划分的依据是大、中地貌,地质条件,土类的差异,以及山地垂直性或地方气候的局部区域性差异。
命名采用立地区内地理区域名和划分亚区的主导因素命名,如浙闽东南沿海丘陵立地亚区;其号志为英文印刷
体大写字母:A、B、C......。
3.4
立地类型小区sitetypedistrict
森林立地一级分类单位,是对中、小地貌和岩性等的不同将森林立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注:命名采用划分小区的主导因子进行命名,如山地立地类型小区;其号志为英文印刷体大写字母加括号:(A)、
(B)、(C)......。
1
DB35/T169—2022
3.5
立地类型组groupofsitetype
森林立地分类二级单位,是立地条件和生产潜力相近似的立地类型的组合。
注:命名采用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主导因子进行命名,如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其号志为英文印刷小写字母:a、
b、c.....。
3.6
立地类型sitetype
森林立地分类三级单位,为森林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
注:森林立地分类是小地形、岩性、土壤、水文条件、小气候及植物群落等基本一致的地段组合,林地生产潜力、
森林经营培育的适宜程度和限制性基本一致。命名采用划分不同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进行命名,如中山带坡上
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其号志为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
3.7
立地质量sitequality
综合评价气候、土壤和生物等林地所处自然立地条件影响林地生产潜力高低的指标。
[来源:GB/T26424—2010,3.6]
3.8
地位指数siteindex
以林分基准(或标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定量评价指标。
[来源:GB/T26424—2010,3.8]
3.9
号志siteclassificationnumber
各森林立地分类的序号,详细分类见《中国森林立地类型》(1995)。
4森林立地分类
4.1森林立地分类方法
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区划将森林立地作6级划分,即:
a)立地区域;
b)立地区;
c)立地亚区;
d)立地类型小区;
e)立地类型组;
f)立地类型。
4.2立地区划及范围界线
本分类系统前三级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是区划单位,划分方法及号志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
系统一致。立地区划及行政分布范围见表1,福建省各县(市、区)相应的立地亚区见附录A。
2
DB35/T169—2022
表1立地区划及行政分布范围一览表
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行政分布范围
福鼎、柘荣、福安、霞浦、蕉城、罗源、连江、
A浙闽东南沿海丘陵立地亚区
40浙闽沿海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闽侯
低山丘陵立
地区
B浙闽东南山地立地亚区寿宁、政和、周宁、屏南、古田
浦城、武夷山、光泽、松溪、邵武、泰宁、建宁、
C武夷山东坡立地亚区
建阳
Ⅶ南方亚
热带立地
区域41武夷山山
地立地区建瓯、顺昌、延平、将乐、沙县、明溪、三元、
D武夷山戴云山山间立地亚区
永安
E戴云山立地亚区尤溪、大田、德化、漳平、闽清、永泰
45赣闽粤山B赣南闽西南山地立地亚区宁化、清流、长汀、武平
地丘陵立地
区C粤东闽西南丘陵立地亚区连城、新罗、上杭、永定
A闽东南丘陵低山立地亚区仙游、永春、安溪、华安、南靖、平和
Ⅷ华南亚49闽粤沿海
热带热带丘陵平原立长乐、福清、平潭、城厢、涵江、荔城、秀屿、
立地区域地区域惠安、泉港、鲤城、丰泽、洛江、南安、晋江、
B闽粤东南沿海丘陵平原立地亚区石狮、同安、思明、海沧、湖里、集美、翔安、
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海、长泰、芗城、
龙文、金门
注:表中Ⅶ、40、A等为相应立地分类的号志。
3
DB35/T169—2022
4.3立地分类
本分类系统后三级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为森林立地分类单位,详细分类见表2
至表10。
表2浙闽东南沿海丘陵立地亚区(Ⅶ.40.A)立地类型表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5)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坡下部立地(6)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7)中山带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8)中山带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9)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c.低山带坡上部立地(10)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11)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A)山地立地类型小(12)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区(13)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d.低山带长坡中部立(14)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地类型组(15)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16)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17)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长坡下部立(18)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地类型组(19)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立地单元(20)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名称(21)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短坡下部立(22)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地类型组(23)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4)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25)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g.丘陵坡上部立地类(26)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型组(27)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8)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29)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h.丘陵坡下部立地类(30)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丘陵台地立地类型组(31)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型小区(32)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33)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i.丘陵全坡立地类型(34)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组(35)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36)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37)台地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j.台地立地类型组
(38)台地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河谷阶地立地类k.河谷阶地立地类型(39)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型小区组(40)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4
DB35/T169—2022
表2浙闽东南沿海丘陵立地亚区(Ⅶ.40.A)立地类型表(续)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41)平原湿润泥质立地类型
(42)平原干燥泥质立地类型
l.平原立地类型组
立地单元(D)平原滩涂立地类(43)平原湿润沙质立地类型
名称型小区(44)平原干燥沙质立地类型
(45)滩涂盐渍泥质立地类型
m.滩涂立地类型组
(46)滩涂盐渍沙质立地类型
表3浙闽东南山地立地亚区(Ⅶ.40.B)立地类型表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型组(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立地单元(A)山地立地(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名称类型小区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型组(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5
DB35/T169—2022
表3浙闽东南山地立地亚区(Ⅶ.40.B)立地类型表(续)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组(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B)丘陵立地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立地单元类型小区组(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名称
(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
(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河谷阶地(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小区(46)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表4武夷山东坡立地亚区(Ⅶ.41.C)立地类型表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型组(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立地单元(A)山地立地(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名称类型小区(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型组(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6
DB35/T169—2022
表4武夷山东坡立地亚区(Ⅶ.41.C)立地类型表(续)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A)山地立地(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小区(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组(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立地单元组(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名称
(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B)丘陵立地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类型小区组(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
(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河谷阶地(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小区(46)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表5武夷山戴云山山间立地亚区(Ⅶ.41.D)立地类型表
立地单元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中、小地貌海拔、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0619-202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详细规范 RYG2型金属氧化膜功率型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E 2022-10-20
- SJ/T 2864-202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详细规范 RXG7型线绕功率型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 E 2022-10-20
- SJ/T 10354-2022 电子设备用电位器详细规范 WHE121型低功率电位器 评定水平E 2022-10-20
- SJ/T 10632-2022 电子陶瓷原材料粘土、长石、菱镁矿、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石英中杂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 2022-10-20
- SJ/T 10618-202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详细规范 RYG1型金属氧化膜功率型固定电阻器评定水平E 2022-10-20
- SJ/T 2911-2022 电子设备用电位器详细规范 WH159型低功率电位器 评定水平E 2022-10-20
- SJ/T 2863-202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详细规范 RXG6型线绕功率型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 E 2022-10-20
- SJ/T 10557.1-2022 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技术条件 2022-10-20
- SJ/T 11782-2021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组织 质量管理规范 2021-03-05
- SJ/T 2862-202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详细规范 RXG5型线绕功率型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 E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