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83-2016 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施工与验收规程
DB37/T 5083-2016 Sediment control and utiliz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procedures for urban road rainwater control using sponge cit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孙 杰
- 出版信息:
- 页数:7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37/T5083-2016J13634-2016
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施工与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UrbanRoadStormwater
ManagementandUtilizationSystem
2016-11-21发布2017-02-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施工……………5
4.1一般规定…………………5
4.2透水铺装地面…………5
4.3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8
4.4植草沟…………………10
4.5植被缓冲带……………11
4.6渗管、渗渠、渗井………11
4.7蓄水池、雨水罐…………13
4.8阻水型路缘石…………15
4.9高位花坛………………16
4.10雨落管断接…………17
4.11绿化…………………17
4.1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17
4.13人工土壤渗滤设施…………………21
4.14石笼网箱(网垫)……19
4.15仪器设备安装………20
5质量检验与验收……………21
5.1一般规定………………21
5.2通用项目质量检验标准………………21
5.3其他海绵设施质量检验标准…………29
5.4验收……………………36
6维护管理……………………44
6.1一般规定………………44
6.2设施维护………………44
附录A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检验记录表…49
本规程用词说明…………………57
引用标准名录……………………58
条文说明…………59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4
4Construction…………………………5
4.1GeneralRequirements…………5
4.2PermeablePavemen………………5
4.3SunkenGreenField,Bio-retentionFacilityandRainwaterGarden……8
4.4GrassSwale……………………10
4.5VegetationBufferZone………………………11
4.6InfiltrationTrenchandPit…………………11
4.7ReservoirandRainwaterTank………………13
4.8WaterBlockingCurbs…………15
4.9RaisedFlowerBed………………16
4.10RedirectionofDownspout…………………17
4.11Planting………………………17
4.12InitialRainwaterRemovalFacility………17
4.13ArtificialSoilInfiltrationFacility…………………18
4.14gabion(revetmattress)……………………19
4.15EquipmentInstallation……………………20
5QualityInspectionandAcceptance………………21
5.1GeneralRequirements…………21
5.2TestStandardsforCommonItems…………21
5.3TestStandardsforOtherSpongeFacilities……………29
5.4Acceptance……………………36
6Maintenance…………………………44
6.1GeneralRequirements…………44
6.2Maintenance……………………44
AppendixProjectInspectionRecordFormonitem,sectionandunitproject……………49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57
ListofQuotedStandards……………58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59
1
1总则
1.0.1为指导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管理,
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城镇道路红线内及建筑小区内的道路、绿地与广场
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管理。
1.0.3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术语
2.0.1海绵城市Spongecity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
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2雨水控制与利用Stormwatermanagementandharvesting
削减径流总量及峰值、降低径流污染、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
2.0.3透水铺装地面Pervious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按照面
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路面、
碎石路面。
2.0.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Perviousconcretepavement
透水孔隙结构均匀分布并贯通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
2.0.5露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Exposedaggregatepervious
concretepavement
经冲洗工艺,表面骨料显露出石材本色的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2.0.6透水沥青路面Perviousasphaltpavement
透水孔隙结构均匀分布并贯通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2.0.7下沉式绿地Sunkengreenfield
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
2.0.8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facility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
雨水的设施。
2.0.9渗井Percolationpit
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
3
2.0.10蓄水池Reservoir
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
2.0.11植草沟Grassswale
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
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
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2.0.12渗管、渗渠Percolationtrench
具有渗透功能的水管、水渠。
2.0.13初期雨水弃流设施Theinitialrainwaterremovalfacility
将初期冲刷效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降雨初期径流予以弃除的装置。
2.0.14人工土壤渗滤Artificialsoilinfiltration
人工土壤渗滤主要作为蓄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施,以
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
2.0.15断接RedirectionofDownspout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
等透水区域。
4
3基本规定
3.0.1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管理应严格按设计文
件实施,并应达到设计目标与指标要求。
3.0.2施工前应根据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工程特点编制施工
方案。
3.0.3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3.0.4维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设施的效果进行
检测和评估,并及时维护。
3.0.5维护管理部门应在汛前及汛中做好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设施
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3.0.6应建立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技术档案,宜实
行信息化管理。
5
4施工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现场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4.1.2应制定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构(建)筑物保护措施。
4.2透水铺装地面
4.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范》CJJ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外,尚应符合下
列规定:
1透水混凝土搅拌时,气温高于30℃时,拌合物维勃稠度应控制在
5s~8s,气温低于30℃时,拌合物维勃稠度应控制在8s~15s。
2露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面层收光后应立即喷洒清洗剂,清洗剂应为强缓凝剂溶液,
喷洒后24h之内表层水泥浆不应发生凝结硬化;
2)清洗剂喷洒量要适中,以湿润表层水泥浆而不发生流淌为宜。
喷洒要均匀,现场温度过高而表面干燥时,可先喷洒少量清水湿润,喷
洒的清水应同搅拌用水一致;
3)清洗剂喷洒完毕后,应立即用薄膜进行覆盖;
4)清洗时间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透水混凝土试块强度确定,试块
强度不宜低于1.2MPa。如在清洗时发现有石子脱落现象,应立即停止清
洗,并重新覆盖薄膜。
3涂覆透明封闭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透水混凝土面层密封前,需对面层进行清洗晒干;
2)表面干燥24h后即可进行喷涂封闭剂,增强耐久性和美观性;
3)封闭剂应按照配合比掺配使用,并随配随用,不应提前掺配;
6
4)密封喷涂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4需要切缝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应在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开始切缝。
5宜使用聚胺脂低模量嵌缝油膏或聚硫橡胶类嵌缝膏等弹性填缝
剂填充变形缝。
6制备彩色透水混凝土时,面层混凝土宜全部或部分使用白色水
泥,颜料应随水泥一起加入,搅拌时间不应少于5min。颜料性能指标应
符合下列规定:
1)颜料应为无机颜料,在紫外线长期照射下不褪色,且不溶于水
和一般溶剂;
2)颜料应在混凝土中易于分散,并具有优良耐候性;
3)颜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颜料性能指标
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外观—粉末—
水溶物含量1%≤1.0GB/T5211.1
着色率2—98~102GB/T5211.19
吸油量3%≤22GB/T5211.15
筛余百分率(0.045mm方孔筛)4%≤0.1GB/T5211.18
耐光性5级≥7GB/T1710
注:①水溶物含量按《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GB/T5211.1检测。
②着色率按《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GB/T
5211.19检测。
③吸油量按《颜料吸油量的测定》GB/T5211.15检测。
④筛余物含量(0.045mm筛孔)按《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GBGB/T
5211.18检测。
⑤耐光性按《同类着色颜料耐光性比较》GB/T1710检测。
4.2.2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符合《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T190、《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有关规定。使用直
投式透水沥青改性剂施工的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投式透水沥青改性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直投式透水沥青改性剂技术要求
7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
粒径mm≤4mm
密度g/cm30.90~1.10
300%定伸应力MPa≥1.0
伸长率%≥800
熔体指数(190℃,2.16kg)g/10min≥3.0
含水率%≤0.5
2直投式改性剂与普通沥青质量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3直投式透水沥青改性剂与普通沥青均匀混溶后,应满足《透水沥
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的技术要求。
4.2.3透水砖路面施工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和《城
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砖质量应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砂
基透水砖》JG/T376的有关规定。
2严格控制透水砖路面透水混凝土基层的高程,允许误差应为±
5mm,平整度允许误差应为5mm。
3不得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堆放土、砂等杂物。
4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铺装土工织物时,应保持平顺和松紧适度,
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并沿镶边石上翻30mm,防止砂从路缘石缝隙
流走。土工织物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
土工布》GB/T17639有关规定。
5找平层可采用中砂、粗砂或透水砂浆,厚度宜为20mm~30mm,当
找平层的厚度大于30mm时,可分层撒水夯实后,再铺砌透水砖。
6透水砖检验合格后应及时铺砂扫缝。
4.2.4碎石路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材料的粒径、级配、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2材料应清洁无粉料。
8
3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3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
4.3.1土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计和地形控制坡度和高程,坡度应顺畅,线形应流畅,
景观效果美观。
2土方开挖完成后,设计挡水堰的位置应设置临时挡水堰等防止沟
槽内土壤流失措施。
3施工造成土壤密实的,可通过对不小于300mm厚度范围内的基层
土壤进行翻土作业,恢复其渗透性能;当土壤渗透性能无法恢复时,设
计单位应调整设计渗透值,重新校核设施设计渗透量。
4.3.2进水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水口施工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有
关路缘石安装的有关规定。
3进水口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说明时,进水口高程应低
于汇水面。
进水口位置可根据完工后的汇水面径流情况调整。
4进水口处的碎石(卵石)、混凝土等形式的消能设施,应坚固稳
定。
4.3.3消能和防冲刷设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卵石)消能设施的规格、铺设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砂
浆灌浆要求的,应灌浆饱满。
2现浇混凝土、石材或浆砌块石消能设施基础应坚实。
3弯头消能的位置、管径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碎石、炉渣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宜将碎石、
炉渣放入网箱内。
9
4.3.4U型排水沟、截水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沟、截水沟应与道路配合施工,位置、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沟底应平整,与其它排水设施的衔接应平顺。
3混凝土基础或包封应振捣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当道路减速带作为挡水设施引导路面雨水流向雨水利用设施时,
道路减速带的位置、方向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5道路减速带、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箅子应安装牢固。
4.3.5溢流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溢流井的位置、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沟槽开挖,每侧宜留出300mm~500mm的施工宽度;
2)槽底应夯实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基础;
3)采用预制溢流井时,基础顶面宜铺设20mm~30mm厚的砂垫层。
3溢流井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端面在溢流井内的露出长度,不得大于20mm,管端面应完整无
破损;
2)砌筑时,灰浆应饱满,随砌、随勾缝,抹面应压实;
3)溢流井的沉泥槽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砌筑完成后的雨水口内应保持清洁,及时加盖,保证安全。
5雨水口与检查井的连接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井框、井箅应完整无损、安装平稳、牢固。
4.3.6溢流出水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水口施工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有
关路缘石安装的有关规定。
2溢流出水口的位置及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严格控制相邻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高程,保证进水和出水功能。
10
4.3.7挡水堰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挡水堰的位置及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挡水堰应安装稳固。当采用砂浆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勾缝密实。
4.3.8底部渗排施工应符合本规程4.6的有关规定。
4.3.9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包括土工织物施工和复合土工膜施工。土工合
成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
土工布》GB/T17639的有关规定。
2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应从最低部位开始向高位延伸。
3土工织物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保持平顺和松紧适度。
4复合土工膜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采用双道焊缝接缝方式,焊
接后,应及时对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5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应采取防止尖锐物体损坏措施。
4.3.10土壤或人工过滤介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分层回填至设计高程。
2换土层四周用土工织物包裹时,土工织物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200mm,以避免周边土壤进入换土层。
3当换土层及种植土层回填到设计高程后发生沉降时,应进行补充
回填。
4.3.11植物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植物种植应按设计图纸施工。
2进水口及溢流口处的种植密度可适当加密。
4.3.12护栏、警示牌、清淤通道及防护等设施位置应醒目,安装应牢
固。
4.4植草沟
11
4.4.1土方工程、进水口、消能和防冲刷设施、挡水堰施工应符合本规
程4.3的规定。
4.4.2应根据设计和地形控制植草沟的边坡坡度、纵向坡度和高程,线
形应流畅,景观效果美观。
4.4.3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mm~200mm。
4.5植被缓冲带
4.5.1应根据设计和地形控制边坡坡度和宽度,线形应流畅,景观效果
美观。
4.5.2碎石(卵石)消能设施的规格、材料质量、铺设范围应符合设计
要求。
4.5.3底部渗排施工应符合本规程4.6的有关规定。
4.5.4植物种植应按设计图纸施工。
4.6渗管、渗渠、渗井
4.6.1施工前应对入渗区域的表层土壤渗透能力进行评价。
4.6.2管材和滤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的规格、性能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管材的外观应直顺、无残缺、无裂缝,管端光洁平齐且与管节轴线垂直。
2有裂缝、缺口、露筋的集水管不得使用,进水孔眼数量和总面积
的允许偏差应为设计值的±5%。
3滤料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滤料的粒径、不均匀系数及性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严禁使用风化的石质滤料;
3)滤料经过筛选检验合格后,按不同规格堆放在干净的场地上,
并防止杂物混入;
12
4)标明堆放滤料的规格、数量和铺设的层次;
5)滤料在铺设前应冲洗干净,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含泥量不应大于3%;粗骨料不得采用风化骨料,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含泥量不应大于1%。
4.6.3土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沟槽底面不应夯实。应避免超挖,超挖时应用碎石填充。
2沟槽开挖后,应根据设计要求立即铺砂或砾石,铺砂或砾石后不
得采用机械碾压。
4.6.4渗井的井室施工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的有关要求,塑料渗井施工尚应符合《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
规程》CJJ/T209的有关要求。
4.6.5集水管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管前应对集水管作外观检查,下管时不得损伤集水管。
2铺设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且不得有堵塞进水孔眼现象。铺
设时应使集水管无进水孔眼部分的中线位于管底,并将集水管固定。
3集水管铺设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渗井的出水管的内底高程应高于进水管管内顶高程,但不应高
于上游相邻井的出水管管内底高程。
4.6.6反滤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设反滤层前,应将沟槽中的杂物全部清除,并经检查合格后,
方可铺设反滤层。
2集水管两侧的反滤层应对称分层铺设,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300mm,且不得使集水管产生位移。
3反滤层、滤料层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层滤料应厚度均匀,
其厚度不得小于该层的设计厚度,各层间层次清晰。
13
4分段铺设时,相邻滤层的留茬应呈阶梯形,铺设接头时应层次
分明。
5滤料铺设时,应采用溜槽或其他方法将滤料送至槽底,不得直
接由高处向下倾倒。
6反滤层铺设完毕应采取保护措施,严禁车辆、行人通行或堆放
材料,抛掷杂物。
7冬期施工,滤料中不得含有冻块。
4.6.7土工织物铺设,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搭接宽度
不宜小于200mm。应采取防止土壤、颗粒物质或外来物质进入土工布
层的措施。
4.6.8沟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反滤层以上的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选
用不含有害物质、不易堵塞反滤层的砂类土。
2若槽底以上原土成层分布,宜按原土层顺序回填。
3回填土时,宜对称于集水管中心线分层回填,并不得破坏反滤
层和损伤集水管。
4冬期回填土时,反滤层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回填冻土。
5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4.7蓄水池、雨水罐
4.7.1砌砖、砌石、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给水排水构
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
4.7.2雨水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前应对雨水罐平面位置及安装高程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
14
可施工。
3安放在地面时,应确保固定牢靠,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埋于地
下时,应确保基坑安全放坡、尺寸准确,基坑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回
填材料中不得含有尖锐物体和石块。
4.7.3塑料模块组合水池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方开挖及垫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编制基坑土方开挖、支
护和降水施工方案;
2)基坑开挖工作面宽度不应小于500mm;
3)基坑内不得有大石块和尖锐物体;
4)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高程误差值控制在±20mm,上部铺30mm
中砂垫层。
2塑料模块组合水池有渗水要求时,四周应采用土工织物包裹,土
工织物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模块的转角处应多层叠加。
3塑料模块组合水池有防渗要求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土工膜应在池底平铺焊接;
2)复合土工膜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模块的转角处应多层叠加。
可以在焊层之间充气测试焊接效果;
3)复合土工膜焊接缝应满足设计要求,转角处、管道和复合土工
膜之间应采取加固措施;
4)预制套管与复合土工膜贴合面边长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套管
部分直径略大于管径。
4塑料模块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塑料模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2)同层塑料模块之间用横向固定卡连接,每个模块长边一侧使用
15
的固定卡不应少于4只,短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应少于2只;
3)上下层塑料模块之间应采用纵向固定杆连接,每个模块单体上
下层之间的固定杆不应少于4只。
5雨水井、雨水预处理装置、排泥提升井、清水提升井、放空阀
门井、弃流井安装施工时,高程、坐标应满足设计要求,管道连接应严
密。
6土方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池四周先铺设至少200mm厚的细砂以保护复合土工膜,然后
再回填土;
2)回填土中不得含有尖锐物体和大石块,回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
3)沉砂井周围及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应人工分层夯实,回填宜
采用粗砂或石粉;
4)应在水池顶部摊铺100mm厚的中砂后,再用土回填,水池顶以
上500mm范围内应人工分层夯实。
4.7.4有防渗要求的蓄水池应进行满水试验。满水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
4.8阻水型路缘石施工
4.8.1阻水型路缘石适用于坡地条件下的高位花坛,其质量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阻水型路缘石宜采用预制混凝土标准块,曲线段路缘石宜按设计
弧形预制。
2阻水型路缘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其质量应符合《城镇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
3阻水型路缘石设计图如下:
16
4.8.2阻水型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水
泥砂浆应随拌随用。
4.8.3阻水型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直顺、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
4.8.4阻水型路缘石背后宜浇筑水泥混凝土支撑,并还土夯实,还土夯
实宽度不宜小于500mm,高度不宜小于150mm,压实度不宜小于90%。
4.8.5阻水型路缘石阻水孔封堵宜符合下列规定:
1阻水型路缘石阻水孔宜采用灰土封堵并捣实,顶部50mm宜用砂
浆封堵。
2封堵时应对路缘石采取保护措施。
4.9高位花坛
4.9.1高位花坛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
17
4.9.2高位花坛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9.3高位花坛的蓄水层、基质层、消能设施及排水口应符合设计要求。
4.9.4建(构)筑物有防渗要求时,池底及池壁完成后应检测高位花坛
防渗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10雨落管断接
4.10.1应将与房屋、桥面排水系统相连的雨落管断开,将雨水引入高
位花坛、下沉式绿地或蓄水池、雨水罐等进行收集利用。
4.10.2雨落管断接的管材与原雨落管管材尺寸与材质尽量保持一致,
保证建筑外立面的整洁美观。
4.10.3雨落管直接引入绿地下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出水口处的卵石、碎石层粒径和铺设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浆砌
片石、混凝土或簸箕等消能设施应铺设坚实。
2雨水净化设施的碎石、炉渣级配符合设计要求。
4.11绿化
4.11.1绿化施工应满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的有关
要求。
4.11.2绿化栽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
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
4.11.3花坛换土时,种植回填土应分层适度夯实,或自然沉降达到基
本稳定,严禁松填或用机械反复碾压。
4.11.4水湿生植物栽植槽的材料、结构应符合渗透系数设计要求。槽
内不宜采用轻质土或栽培基质,栽植槽土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
计要求的应大于500mm。
4.1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18
4.12.1雨水弃流装置的位置及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4.12.2雨水弃流排入污水管道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控制污水倒灌设
施。
4.12.3初期径流弃流池的雨水进水口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格栅,格栅的
设置应便于清理,不得影响雨水进水口通水能力。
4.12.4流量控制式雨水弃流装置的流量计应安装在管径最小的管道
上。
4.12.5自动控制弃流装置的电动阀、计量装置宜设在室外,控制箱宜
集中设置,并宜设在室内。
4.13人工土壤渗滤设施
4.13.1人工土壤渗滤设施一般由蓄水层、渗滤体、复合土工膜、溢流
井、渗管、排水管等构成。
4.13.2人工土壤渗滤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石英砂、少量矿石和活性炭及营养物质等材料组成的渗滤体,
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杂物,矿石泥砂量不得超过3%,材料配
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生物填料的原料、材料比重、有效堆积生物膜表面面积、堆
积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3施工前,应将基坑内的积水排除、疏干、整平。换土基坑底部
不得超挖,靠近基坑底部200mm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完成后,基坑底不
得扰动。
4.13.4复合土工膜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贴紧基坑底和基坑壁,适度张紧,不应有皱折。
2复合土工膜与溢流井应连接良好,密闭,连接处不渗水。
3复合土工膜接缝应采用焊接或专用胶粘剂粘合,不应有渗透现
19
象。施工中应保护好复合土工膜,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
4.13.5渗滤体铺装填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滤体铺装填料时,应均匀轻撒填料,严禁由高向低把承托料倾
倒至下一层承托料之上。
2渗滤体应分层填筑,碾压密实,碾压时应保护好渗管、排水管及
复合土工膜等不受破坏。
4.14石笼网箱(网垫)
4.14.1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4.14.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应符合本规程4.3.9的规定,网垫和网箱的
质量检验应符合《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YB4190的有关规定。
4.14.3网箱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网箱的间隔网片与网身应呈90º相交。
2绑扎用的组合丝、水平固定丝应与网丝同材质。
3每道组合丝绑扎应用双股线绞紧。
4构成网箱的各种网片交接处绑扎应符合以下要求:
1)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一道组合丝绑扎。
2)间隔网与网身交接处应采用绑扎丝连接。
3)间隔网与网身的相邻框线应采用绑扎丝连接。
5单元网箱间连接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单元网箱的上下四角各一道组合丝绑扎。
2)相邻单元网箱的上下框线或折线,每20cm采用组合丝双股
绑扎连接。
3)相邻单元网箱的网片结合面每平米绑扎2处。
4)有下层网箱的,放置、绑扎上层网箱时,应与下方网箱面层
框线或网片绑扎、连成一体。
20
4.14.4填充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充网箱的填充料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依次、均匀、分层向同层的各箱格内投料,严禁一次性填满单
格网箱。
4.14.5砌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层与层间的网箱或网箱组宜纵横交错叠砌,上下联结。
2砌体外露面宜人工铺砌整平,保证美观。
3每层网箱施工结束,墙后应及时回填土方至网箱面平。每层回填
土厚度宜控制在20cm左右,密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15仪器设备安装
4.15.1工程所需监测、预警、实时控制、弃流、截污、冲洗、排泥等
仪器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参数、性能应满足设计及国家相关标
准要求。
4.15.2仪器设备到货后应进行开箱验收。
4.15.3仪器设备应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和技术说明书安装。在线仪表安
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不得少装、漏装。
4.15.4仪器设备基础、机座、支架、工作台应符合设计要求。
4.15.5蓄水池应按设计要求预埋各种预埋件,穿过池壁和池底的管道
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4.15.6雨水设备控制电柜安装完毕后,应对整个雨水系统进行调试。
21
5质量检验与验收
5.1一般规定
5.1.1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1.2当对施工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的,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B/T 5191-2017 鞋垫 2017-11-07
- QB/T 5201-2017 冰衬疫苗保存箱 2017-11-07
- QB/T 5189-2017 γ-聚谷氨酸 2017-11-07
- QB/T 5199-2017 食具消毒柜 2017-11-07
- QB/T 5193-2017 全植物油胶印油墨 2017-11-07
- QB/T 5192-2017 广色域单张纸胶印油墨 2017-11-07
- QB/T 5194-2017 无水胶印油墨 2017-11-07
- QB/T 5202-2017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晾衣机 2017-11-07
- QB/T 5190-2017 麻编鞋 2017-11-07
- QB/T 5198-2017 葡萄酒用软木塞中2,4,6-三氯苯甲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