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T 160-1999 冶金工业炉燃烧器性能试验方法
YB/T 160-1999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s for burners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ial-furna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8月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起草人:
- 靳世平、肖坤伟、伍曦、蒋扬虎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YB/T160一1999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JISB8407-1986《油嫩烧器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YB/T062-1994冶金工业炉燃烧器技术条件》中第5条试验方法。本标
准的内容实际是对YB/T062-1994中第5条的完善和补充,对冶金工业炉燃烧器各种性能的试验方
法、检测仪表及检测精度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冶金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靳世平、肖坤伟、伍曦、蒋扬虎。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冶金工业炉燃烧器性能试验方法YB/T160一1999
Performancetestingmethodsforburners
ofmetallurgicalindustrial-furnac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冶金工业炉燃烧器的燃料流量特性、助燃空气流量特性、雾化介质流量特性、油雾化
特性、燃烧特性、安全特性及排放和噪音污染等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气或油为燃料的单烧、切换燃烧和混烧强制鼓风型燃烧器(以下简称然烧器)的
试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36-1985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B/T2888-1991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3术语
3.1理论空气量
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化学计算空气量,单位为m'/kg或ma/m'(本标准中的m,均指压力为
101.325kPa,温度为273.15K状态下的体积)。
3.2空气系数
单位燃料燃烧时实际供给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值。空气系数可按式(1)计算,也可采用烟气成
分和嫩料成分计算,参见附录A
L_
L,
式中:月—空气系数;
Ln—实际空气量,m'/kg燃油)或m'/m'燃气);
岛—理论空气量,m'/kg(燃油)或m'/m'(A,气)
3.3燃料供给量
燃烧时每小时实际经过燃烧器的燃料供给量,单位为kg/h(燃油),m'/h(燃气)
3.4最大燃料供给量
燃烧器在规定条件下能稳定安全燃烧的最大燃料供给量,单位为kg/h(燃油),m'/h燃气)
3.5最小燃料供给量
燃烧器在规定条件下能稳定安全燃烧的最小姗料供给量,单位为kg小(燃油),m'/h(嫩气)
3.6燃烧调节比
最大燃料供给量与最小燃料供给量之比
国家冶金工业局1999一08门9批准2000一01一01实施
YB/T160一1999
3.了雾化粒度
雾化油粒的尺寸称为雾化粒度。单位为fem,
3.8雾化流密度
在燃烧器出口一定距离处,垂直于燃烧器喷口轴线的平面上的单位面积雾化油流量。单位为
g/(m'h)或kg/(m'h)
3.9雾化角
在喷嘴出口处,雾化油射流的扩张角。单位为(。)。
4试验方法
试验需在专门的试验台、试验炉或实际工业炉上进行;测试仪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有检定合
格证书和检定印记。
4.1流量特性试验
4.1.1试验要求
测量燃烧器燃料、助燃空气和雾化介质的流量特性,试验结果填人试验记录表(见附录B),绘制流
量特性曲线(见附录C)o
4.1.2试验装置
试验可在冷态实验台上进行,也可直接在热态试验炉或实际工业炉上进行。
4.1.3燃气及助燃空气流量特性试验
4.1-3.1使用冷态实验台时,可用等压空气代替燃气进行试验。
4.1.3.2测量精度
a)温度士1c;
b)压力士2%;
c)流量土2%
4.1.3.3试验程序
在燃烧器燃烧调节比范围内,选择不少于5个的测量点,测量并记录燃气及助燃空气的调节阀开
度、流量和燃烧器前压力,绘制燃气和助燃空气的流量特性曲线
4.1.3.4测量方法
a)压力可用u型管压力计或微压计测量,压力大于0.05MPa时,可用弹簧压力表测量;
b)流量测量仪表根据被测介质种类及流量范围选定,如果采用孔板流量计或毕托管测量,测量方
法按GB/T1236规定进行
4门.4燃油流量特性试验
4.1.4-1测量精度
a)温度土1℃;
b)压力士20a;
C)流量士1%。
4门4.2试验程序
保持燃烧器人口燃油温度不变,选择不少于5个的测量点,测量并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油流量,并绘
制燃油流量特性曲线。
a)机械雾化燃烧器:非回油油压雾化喷嘴,使油量调节阀处于全开状态,测量并记录油流量和喷嘴
前油压力;回油油压雾化喷嘴,固定人口油压力,调节回油压力,测量并记录供油流量和回油流量;转杯
雾化喷嘴,调节油流量阀开度,测量并记录油流量和喷嘴前油压力;
b)低压空气雾化燃烧器:测量时,保持人口油压力稳定,记录油压力,测量并记录调节阀开度和油
流量;或保持调节阀开度一定,调节油压力,侧量并记录油流量和喷嘴前油压力;
536
YB/T160一1999
C)高压气流雾化燃烧器:外部混合型油喷嘴,测量并记录油流量和喷嘴前油压力;内部混合型油喷
嘴,应同时供给燃油和雾化介质并各自保持稳定的压力,测量并记录不同压力组合情况下油流量和喷嘴
前油压力。
4.1.4.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同4.1.3.4
4.1.5雾化介质流量特性试验
4.1.5.1测量精度
a)温度士IC;
b)压力士2%;
C)流量:对于低压雾化介质士200;对于高压雾化介质士5%,
4.1.5.2试验程序
选择不少于5个的测量点,测量并记录不同工况下的雾化介质流量,并绘制雾化介质流量特性曲
线口
a)转杯式招烧器:试验时固定空气压力,调节一次雾化空气阀开度,测量并记录相应的空气流量。
必要时,可选择几个人口空气压力,分别测量并记录在不同雾化空气调节阀开度时的相应空气流量口
b)低压空气雾化燃烧器:保持燃烧器入口空气压力稳定,测量并记录在不同的空气调节阀开度时
的相应空气流量。必要时,可选择几个人口空气压力,分别测量并记录在不同空气调节阀开度时的相应
空气流量;
c)高压气流雾化燃烧器:外部混合型油喷嘴,测量并记录雾化介质流量和喷嘴前雾化介质压力;内
部混合型油喷嘴,雾化介质流量特性和油流量特性试验同时进行,测量并记录不同压力组合情况下雾化
介质流量和喷嘴前雾化介质压力。
4.1,5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同4.1.3.4.
4.2油燃烧器雾化特性试验
4.2.1试验用油
一般采用燃烧器工作油,使用其他油种时,其粘度要与工作油相当在试验报告中必须说明试验用
油的名称(牌号)、密度、粘度和油温等。
4.2.2试验装置
在专用冷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
4.2.3侧量精度
a)油温度士1C;
b)油、雾化介质压力士2%;
c)油流量士1%;
d)角度土100
4.2.4雾化粒度试验
选择燃烧器最大、最小和中间燃料供给量等不少于3个的测量点,试验结果填人试验记录表。
用液粒捕捉器收集样品并用显微镜测量油粒直径。也可以用激光粒谱记录仪等先进设备测量油粒
直径及尺寸分布。
雾化粒度按式((2)计算:
乏(d;'n)
d,2.……。.,二,..·...……(2)
B(d,zn)
式中:2,d雾化粒度,pm;
试—油粒直径,pm;
YB/T160一1999
n一一直径为((d;-41412)到((d,+41,/2)之间的油粒数。
4.2.5雾化流密度试验
可用油雾收集装置测量,也可用激光粒谱记录仪等先进设备直接测量。
4.2.6雾化角试验
采用摄影或其他方法测量
4.3燃烧性能试验
4.3.1试验燃料
一般采用燃烧器设计采用的燃料。油燃烧器,试验用油可采用粘度、低发热值和燃烧性能相当的其
他燃料油;燃气燃烧器,试验用燃气的低发热值与设计值的差值应在士3%以内。试验时必须记录燃料名
称(牌号)、成分、低发热值,密度、温度和粘度等有关数据
4.3.2试验装置
4.3.2.1可将燃烧器装在试验炉或实际工业炉t进行嫩烧性能试验。
4.3-2.2试验炉可采用水冷壁钢结构或耐火材料砌筑,保证其气密性,适当部位布置测量孔和窥视孔
4.3.3着火性能试验
在规定的点火条件下用电火花或点火烧嘴点火,测量并记录点火能量(或功率)、着火时间及燃料、
雾化介质和助燃空气的压力、温度和流量
4.3.4火焰特性试验
4.3.4门火焰形状和尺寸
可采用肉眼观察、摄影的方法,或按烟气中Co:的容积含量来确定火焰的形状和尺寸,此时,沿火
焰轴向或径向坐标在CO/,'/CO,o,'=0.95(CO,.,为燃料在给定空气系数下燃烧时的最大CO:容积含
量)处作为火焰的边界
4.3-4.2温度分布
采用热电偶、激光干涉仪等仪器测量燃烧器火焰的温度分布,辐射管燃烧器则测量管壁的温度分
布。
4.35燃烧界限
4.35.1最大燃料供给量试验
在最大允许空气量条件下,逐渐加大空气和燃料供给量,直到出现异常燃烧(脱火、火焰振荡、熄火、
噪音骤增、冒烟等)时测量并记录燃料流量、雾化介质流量、空气流量、烟气成分和炉温等。
4.15.2最小燃料供给量试验
保持燃烧器稳定燃烧,逐渐交替减少燃料和空气的供给量,直到火焰不稳定。测量并记录燃料流量、
雾化介质流量、空气流量、烟气成分和炉温等。
4.3.6烟气成分
采用水冷取样管在燃烧室出口处取样,可用奥氏气体分析仪等进行烟气成分分析.并填入试验记录
表,测试期间,燃烧室内应保持微正压。
烟气分析包括烟气中CO-,O,,CO,CHH,,NO和so:等气体的容积含量(写或10“)。
4.3.6.1M9量精度
a)CO’,o’和co’士。.100;
b)H’和CH,’士50n;
c)NO’和SOz’士10%。
4.4噪音试验
在离燃烧器本体外1m的四周选定3点.用声级计测出噪音数值,最后取3点的平均值,声级计精
度为士2.5另,测量方法参见GB/T28880
4.5密封性试验
Ys/T160一1999
4.5.1冷态试验
试验压力一般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
椒压时间不少于5min,用涂刷皂液等方法检查焊缝、接头有无渗漏现象
4.5.2热态试验
燃烧器正常燃烧时检查有无燃料泄漏现象。
4.6燃烧器表面温度测量
稳定燃烧时,用表面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然烧器手柄及外壳的温度。
4.7调节机构的灵活性检查
稳定燃烧时,用手操作检查燃烧器的机构灵活性。
5其他
5.1试验结束,待燃烧器冷却后再进行一次检查,记录所用材料和部件有无变形、损坏和调节失灵等现
象,燃烧室和燃烧器有无结焦现象。
5.2试验结果必须有重现性。
5.3试验结束后,提交试验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汇总的测量数据表、曲线图及有关的数据(包括测量仪
器的型号、量程及精度等级;试验烧嘴结构及主要参数;试验炉概况等)
Ys/T160一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采用烟气成分和嫩料成分测t空气系数的方法
A1坦料不含氮或含氮低且完全燃烧的情况
对于不含氮或含氮低的燃料且完全燃烧的情况,按式(A1)计算
21
月二二二—..。…(A1)
21一79X丽
式中:Oz烟气中氧气的容积含量,%;
N烟气中氮气的容积含量,%
A2坦气含氮较高且完全燃烧的情况
对于含氮较高的燃气且完全燃烧的情况,按式(A2)计算:
21
n=O'、·(A2)
21一79义
式中:N-燃气中氮气的容积含量,%;
V.—干烟气体积,m'/m':
CH,-Co+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1155.3-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3部分:活性测定试验 土壤喷雾法 2006-07-10
- NY/T 1154.3-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3部分:熏蒸活性试验 锥形瓶法 2006-07-10
- NY/T 1155.5-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5部分:水田除草剂土壤活性测定试验 浇灌法 2006-07-10
- NY/T 1155.1-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1部分:活性试验 平皿法 2006-07-10
- NY/T 1154.4-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4部分:内吸活性试验 连续浸液法 2006-07-10
- NY/T 1155.2-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2部分:活性测定试验 玉米根长法 2006-07-10
- NY/T 1155.6-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土壤喷雾法 2006-07-10
- NY/T 1154.7-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2006-07-10
- NY/T 1154.5-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5部分:杀卵活性试验 浸渍法 2006-07-10
- NY/T 1155.4-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4部分:活性测定试验 茎叶喷雾法 200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