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161-2012 犏牛生产及培育技术规程
DB63/T 1161-2012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Regulations for Bison Produc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起草人:
- 徐惊涛、孙永刚、才让东智、马志杰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备案号:35828-2013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161—2012
犏牛生产及培育技术规程
2012-12-04发布2013–01-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161—2012
前言
本规程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魏雅萍、徐惊涛、孙永刚、付永、才让、吴克选、陈生梅、李鸿康。
犏牛生产及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对生产犏牛的术语、技术要点,犏牛的培育方案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规程中犏牛是杂种黄公牛与牦母牛杂交所产生的后代。
本规程适用于牦牛品种(系)的杂交改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程
GB18596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
NY/T388畜禽环境质量标准
DB63/T544.6牦牛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DB63/T546.1青海牦牛生产饲养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犏牛
牦牛与普通黄牛进行远缘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犏牛。
3.2
黄公牛
普通牛种(黄牛)的公牛。
3.3
杂种黄公牛
培育品种(本规程中特指西门塔尔和荷斯坦)的公牛与青海当地土种黄母牛杂交所生产的F1代公牛。
3.4
杂交
杂交是指二个或二个以上品种公母牛的相互交配,犏牛生产属种间杂交。
1
3.5
配种
根据杂交计划的要求,公畜与母畜交配或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
3.6
牦牛围产期
根据牦牛怀孕期弹性大的特点,界定为产前45天至产后45天。
3.7
全哺乳培育方式
母牦牛产犊后整个哺乳期内不挤奶,所产牛奶全部用于犊牛哺乳。全哺乳培育方式是保证犊牛生长
发育的营养需要,强健体质,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的一种培育方式。
4生产犏牛的技术要点
4.1杂种黄公牛选择
按附录A执行。
4.2杂种黄公牛培育
按附录B执行。培育基地环境卫生、物排放等按照GB18596、NY/T388的规定执行。
4.3杂种黄公牛引种
将培育达标后的杂种黄公牛引入到牦牛产区,进行犏牛生产。杂种黄公牛引种按照GB16549的规定
执行。
4.4参配母牛的选择
挑选经过规程免疫、体格较大、膘情中等以上、年龄5岁以上的经产母牦牛作为犏牛生产的母本组
群。
4.5配种
按公母比1:10—1:15的比例将种公牛放入牛群中,单独组群(去势或隔离牦公牛)、放牧、配种,
从7月中旬至9月初配种两个情期之后再投放牦公牛补配。在配种期间,固定放牧员跟群放牧,做好母牦
牛的发情鉴定,观察公牛尾随、爬跨,配种情况并做好记录,注意受配母牦牛确认受配情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1248-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 2022-04-27
- HJ 1243-2022 土壤和沉积物 20种多溴联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2022-04-15
- HJ 1246-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印刷工业 2022-04-27
- HJ 1249-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储油库、加油站 2022-04-27
- HJ 1251-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金属铸造工业 2022-04-27
- HJ 1244-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2022-04-27
- HJ 1250-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 2022-04-27
- HJ 1247-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煤炭加工—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生产 2022-04-27
- HJ 1242-2022 水质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2022-04-15
- HJ 91.2-20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