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DB41/T 726-2022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Site)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5月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726—2022
代替DB41/T726—201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
检测技术规范
2022-04-07发布2022-07-0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726—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检测技术要求.......................................................................2
6检测技术方法.......................................................................4
7检测结果的处理.....................................................................8
附录A(资料性)部分线路装设工艺要求.................................................9
附录B(资料性)电源SPD的I的确定..................................................11
附录C(资料性)供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12
附录D(资料性)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系统......................................17
附录E(资料性)河南省各市、县年平均雷暴日..........................................18
参考文献.............................................................................20
I
DB41/T7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726—2012《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规范》,与DB41/T726
—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1431、GB50174,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18802.11、GB
18802.21,删除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
——更新了“浪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的来源,增加了“接闪器”、“防雷装置”等术语,删
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2年版的第3章);
——将“检测规定”更改为“一般规定”,调整了章节的顺序,删除了行政管理条款(见第4章,2012
年版的5.1、5.2、5.3);
——增加了检测器具、量具的要求(见4.2);
——将“检测要求和方法”更改为“检测技术要求”和“检测技术方法”,并将2012年版的有关
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5章、第6章,2012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机房防静电地板的表面电阻要求(见5.1.2.2,2012年版的4.1.1.2.3);
——更改了天馈线路户外前段端设备的等电位要求(见5.4.2、6.4.6、6.4.9,2012年版的4.3.1.2、
4.3.2.2、4.3.2.3.3);
——删除了程控交换机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相
关要求(见2012年版的4.4、4.5、4.6、4.7、4.8);
——删除了“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性能”的规定(见2012年版的4.9、4.10);
——增加了浪涌保护器检测相关内容,删除了附录“电涌保护器的检查和检测”(见5.5、6.5,
2012年版的附录B);
——删除了附录“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分级”、“磁场强度的测量和屏蔽效率的计算”、“防
雷区的划分”、“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和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部分检测仪器的主要
性能和参数指标”(见2012年版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J);
——删除了附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场
地)防雷检测流程图”(见2012年版的附录K和附录I的图I.2);
——增加了浪涌保护器的要求,删除了附录“电涌保护器的检查和检测”(见5.5、6.5,2012年
版的附录B);
——更改了检测数据分析的要求(见7.2,2012年版的6.2);
——删除了附录“用于电子系统雷击风险评估的N和NC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更改了附录名称,
更新了“雷暴日数”(见6.6.2、附录E,见2012年版的附录L)。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河南省现代防雷有限公司、
漯河市气象局、驻马店市气象局、河南子豫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鹏、杨美荣、贺小平、傅国庆、王玮、李森、程丽丹、何巍、郭帅、申展、
杨琳琳、郭贺奇、王芦、耿守锋、王涛。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1/T726—2012。
II
DB41/T726—20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
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规定和检测结果的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已建及新建、改建、扩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装置安全性能的检测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802.11—2020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1部分: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
试验方法
GB/T18802.21—2016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
和试验方法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浪涌保护器(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原件,又称电涌保护器。
[来源:GB50343—2012,2.0.16]
3.2
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来源:GB50057—2010,2.0.8]
3.3
等电位连接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它电
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
[来源:GB50343—2012,2.0.12]
1
DB41/T726—2022
3.4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
[来源:GB50057—2010,2.0.5]
4一般规定
4.1检测机构应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和隐蔽施工记录等资料,结合气象
资料,确定受检项目的雷电防护等级,制定检测方案,检测程序应符合GB/T21431—2015的规定。
4.2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装置检测,应遵守被检测系统(场所)的相关环境和安全要
求。
4.3检测仪器、量具应处于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有效期内,本文件所列检测仪器、量具和测试方法仅
作参考,检测仪器、量具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参数见GB/T21431—2015中的附录H。
5检测技术要求
5.1机房环境
5.1.1机房外部环境
5.1.1.1应按照GB50343—2012中第4章的规定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划分为A、B、C、D四个雷电防护
等级。
5.1.1.2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及机房应避开强电磁干扰;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时,应采取有效
的电磁屏蔽措施。
5.1.1.3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及机房宜设置在楼层的低层中心部位和雷电防护区的高级别区域内,
雷电防护区(LPZ0、LPZ1……LPZn)的划分参见GB/T50343—2012中的3.2。
5.1.2机房内部环境
5.1.2.1机房内设备距离及结构柱的安全距离应大于1000mm。
5.1.2.2机房内应按照GB50174—2017中8.3的规定设置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表面电阻应为
2.5×104Ω~1×109Ω。
5.1.2.3金属构件、设备表面的静电电位应不大于1kV,防静电地板表面的静电电位应不大于2.5kV。
5.1.2.4防静电接地网格及支架、机架、格棚、金属外窗等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5.2机房电源系统
5.2.1外部电源系统
5.2.1.1供电电源系统进出建筑物的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应符合GB50343—2012中第5
章的规定。
5.2.1.2在电源进(出)线处(总配电室)应安装符合相应等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
2
DB41/T726—2022
5.2.1.3当建筑物屋顶的用电设备(如通信天线等)处于LPZ0区时,引出电源线的配电箱内应加装符
合Ⅰ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试验类别的划分参见GB50343—2012中的2.0.30、2.0.31、
2.0.32。
5.2.1.4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浪涌保护器和配电盘
(箱)外壳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5.2.1.5以下位置应安装符合Ⅱ类试验的电源浪涌保护器:
a)变压器位于建筑物内且该建筑物没有低压线引出时,应在低压侧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
护器;
b)建筑物间通过屏蔽管敷设低压线路的情况,应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
c)按照GB50057—2010提供的方法计算分配电盘内设备前端电源线路上过电压,如该电压大于
分配电盘内设备的耐冲击水平时,应在分配电盘内设备前端电源线路上加装符合Ⅱ类试验的
浪涌保护器。
5.2.2内部电源系统
5.2.2.1当机房距设备间分配电柜大于50m时,机房内的配电屏应安装符合Ⅲ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
5.2.2.2在分配电盘和机房配电屏后的设备,已安装符合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大于
后端设备的耐冲击水平的80%时,应在设备前加装符合Ⅲ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
5.2.2.3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浪涌保护器和配电盘
(箱)外壳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5.3计算机网络系统
5.3.1进入机房的各种信号线的屏蔽及布线应符合GB50343—2012中5.3的规定。
5.3.2计算机系统的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应符合GB50343—2012中5.2的规定。
5.3.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GB50343—2012中5.5的规定。
5.3.4信号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GB50343—2012中5.4.4的规定。
5.4天馈线路
5.4.1接闪器的材质、规格、牢固性应符合GB50057—2010中5.2的规定。
5.4.2户外的前端设备应在接闪器的有效保护范围内,并应做等电位处理,其过渡电阻值应不大于
0.2Ω。接闪器的有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见GB50057—2010的附录D。
5.4.3天馈线路的屏蔽、等电位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中6.3的规定。
5.4.4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GB50343—2012中5.4.5的规定。
5.5浪涌保护器
5.5.1应使用经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检测,符合GB/T18802.11—2020和GB/T18802.21—2016标准
的产品。
5.5.2原则上SPD和等电位连接位置应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但当线路能承受预期的电涌电压时,SPD
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
5.5.3SPD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电压保护水平和有熄灭工频续流
的能力。
5.5.4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3
DB41/T726—2022
5.5.5选择系统中信息技术设备信号浪涌保护器时,Uc值一般应高于系统运行时信号线上的最高工作
电压的1.2倍。
5.5.6SPD两端的连线应符合表A.1中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要求,SPD两端的引线长度不宜超过0.5m。
SPD应安装牢固。
5.5.7在LPZOA或LPZOB区与LPZl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I类试验
的浪涌保护器,其Iimp值可按GB50057—2010规定的方法选取。
5.5.8在LPZl区与LPZ2区交界处,分配电盘处或UPS前端宜安装第二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
宜小于5kA(8/20us)。
5.5.9在重要的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宜安装第三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n值不宜小于
3kA(8/20us)。
5.5.10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按试验数据采用;若无此试验数据时,电
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若小于10m应加装退耦元件。限压型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若小于5m应加装退耦元件。
5.5.11安装在电路上的SPD,其前端应有后备保护装置过电流保护器。如使用熔断器,其值应与主电
路上的熔断电流值相配合。
5.5.12SPD如有通过声、光报警或遥信功能的状态指示器,应检查SPD的运行状态和指示器的功能。
5.5.13连接导体应符合相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浅蓝色,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
6检测技术方法
6.1机房环境
6.1.1机房外部环境
6.1.1.1按照GB50343—2012中第4章的算法,计算机房雷电防护等级。
6.1.1.2使用GB/T21431—2015中附录F的仪器和方法,检测机房电磁屏蔽措施。
6.1.1.3查看机房设置位置,机房位置应满足5.1.1.3的要求。
6.1.2机房内部环境
6.1.2.1检查机房所在的楼层位置、面积、平面布置,使用钢卷尺或红外测距仪等量具,测量机房内
设备距离外墙及结构柱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大于1000mm。
6.1.2.2查看机房防静电接地地板安装情况,使用兆欧表测试静电地板的表面电阻是否符合5.1.2.2
的规定。
6.1.2.3使用静电电压表测试金属构件、设备表面的静电电位,结果不应大于1kV,防静电地板表面
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2.5kV。
6.1.2.4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GB/T21431—2015中附录D的方法,测试防静电接地网格及金属支
架、机架、格棚、外窗等的接地电阻值,结果不应大于4Ω。
6.2机房电源系统
6.2.1外部电源系统
4
DB41/T726—2022
6.2.1.1检查电源系统进出建筑物的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接地形式应符合GB50343—
2012中第5章的规定。查阅设计或施工文件,检查电缆的埋地长度,埋地长度应符合GB50057—2010
中附录C的规定。
6.2.1.2电源进(出)线处(总配电室)应安装符合相应等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查看浪涌保护
器安装情况。
6.2.1.3当建筑物屋顶的用电设备(如通信天线等)处于LPZO区时,引出电源线的配电箱内应加装符
合Ⅰ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查看浪涌保护器安装情况。
6.2.1.4查阅施工安装文件并使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检查、测量浪涌保护器接地材料的材质、规格和
安装工艺,材质、规格和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2.1.5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GB/T21431—2015中附录D的方法,测量浪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5450.3-2021 生活与服务业用水定额 第 3 部分: 建筑行业 2021-12-13
- DB13/T 5451-2021 夏播谷子化肥减施稳产 技术规程 2021-12-13
- DB13/T 5454-2021 组装式全钢架结构保温被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 2021-12-13
- DB13/T 5452-2021 夏玉米间作夏大豆与冬 小麦复种技术规程 2021-12-13
- DB13/T 5450.1-2021 生活与服务业用水定额 第 1 部分: 居民生活 2021-12-13
- DB13/T 5457-2021 马铃薯对黄萎病抗性评 价技术规程 2021-12-13
- DB13/T 5450.2-2021 生活与服务业用水定额第 2 部分:服务业 2021-12-13
- DB13/T 5456-2021 苹果矮砧密植幼树快速 成形技术规程 2021-12-13
- DB13/T 5453-2021 山药连作障碍治理技术 规程 2021-12-13
- DB13/T 5455-2021 花椒芽菜生产技术规程 2021-12-13